一鳴食品上市在即,“真鮮奶吧”并不“新鮮”
近期浙江一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一鳴食品”)IPO申請成功過會,并于12月15日舉行了網上路演,即將成為又一家登陸A股市場的區域乳品與烘焙公司。
自2002年起創立了“一鳴真鮮奶吧”模式以來,一鳴食品一直將乳品與烘焙相結合,營造“新鮮、健康、營養”的產品形象,并利用直營+加盟的形式快速擴張,截至2020年6月已在江浙滬閩等地開設了1699家奶吧門店。
然而與“新鮮”形象不符的是,“一鳴真鮮奶吧”里銷售的乳品并非全部采用生鮮乳,部分產品添加了由奶粉還原而來的復原乳成分。其烘焙產品也被業內人士質疑較為大眾化,缺乏連鎖餅店的專業性。所謂的“真鮮奶吧”,更多的是一種渠道手段。
“一鳴真鮮奶吧”營收占比超七成
招股書顯示,一鳴食品創始人朱明春早期從事禽蛋生意,1992年開始從事乳品加工與銷售業務,其創立的浙江明春投資有限公司為一鳴食品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47.62%。朱明春與李美香、朱立科等5名家族成員為一鳴食品實控人,合計控制公司93.38%的股權。
2002年,一鳴食品創立了“乳品+烘焙”的連鎖零售模式“一鳴真鮮奶吧”,并以此為公司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截至2020年6月30日,一鳴食品共在浙江、江蘇、福建、上海等華東地區建立了1699家奶吧門店,相關營收比重達到77%以上。
一鳴食品在招股書中表示,“一鳴真鮮奶吧”實現了短保質期新鮮乳品、烘焙食品的規模化生產與快速周轉銷售,滿足了廣大消費者對新鮮、營養、健康的消費升級需求。通過近18年的探索實踐,奶吧模式已趨于成熟,并成為公司最具差異化、競爭力的業務優勢。
財報顯示,2016年-2019年,一鳴食品營收分別為12.54億元、15.16億元、17.55億元、19.9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49億元、1.2億元、1.57億元、1.74億元。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2020年1月-9月,一鳴食品營收為13.66億元,同比減少5.67%;凈利潤為9892.55萬元,同比減少20.05%,并預計公司全年業績有所下降。
一鳴食品近年來主要業績指標。
此次IPO,一鳴食品擬公開發行不超過6100萬股,計劃投資4.97億元,用于直營奶吧建設、江蘇一鳴食品生產基地、年產3萬噸烘焙制品新建項目、研發中心和信息化建設項目。公開信息顯示,一鳴食品在2019年6月申報了招股說明書,2020年10月成功過會,并于12月15日舉行網上路演。
“真鮮奶吧”售賣復原乳
“一鳴每天早上6點就開始供應早餐,很大一部分顧客來自學生群體?!闭憬尺B鎖烘焙品牌老板張明海認為,“面包+牛奶”是人們認可的食品搭配理念,一鳴真鮮奶吧與傳統餅店的最大區別在于其實現了“兩條腿”走路,做好了傳統餅店難以玩轉的早餐市場。
一鳴食品也在招股書中稱,公司以“牛奶+面包”的“營養早餐”為起點,逐步增加各式鮮牛奶、風味酸奶、三明治等產品,“未來將持續推出新鮮、健康、營養的新產品”。
盡管一鳴食品一再強調其產品的新鮮營養,且門店名稱也為“真鮮奶吧”,但據張明海了解,一鳴乳品沒做到全部使用生鮮乳。5年前在寧波,曾有人專門跑到張明海的門店買光明牛奶,而不去“一鳴真鮮奶吧”購買其所謂的“鮮奶”,“因為他知道一鳴有些產品用的是復原乳”。
復原乳是指把牛奶干燥成乳粉后,再添加一定的水或牛奶制成的乳液。國務院早在2005年就發布了《關于復原乳標識標注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巴氏殺菌乳(鮮牛奶)中不允許添加復原乳,鼓勵使用生鮮乳。凡是在酸牛乳、滅菌乳中使用乳粉的商品必須在包裝上標注“復原乳”字樣及使用比例。
農業農村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副主任李松勵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復原乳中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等六大傳統營養要素的含量與純牛奶比有些變化但不顯著,但其生物活性物質損失嚴重。而國家優質乳工程已將復原乳排除在外。
新京報記者從大眾點評網友曬出的圖片看到,一鳴真鮮奶吧所售乳品除鮮牛奶外,有部分產品標注使用了復原乳,如黑加侖風味酸奶、真鮮棗奶等。一鳴食品在招股書中也承認,公司采購乳粉主要用于生產復原乳作為部分酸奶等產品的原材料,與生鮮乳存在一定替代關系,公司正逐步降低奶粉的生產使用與采購規模。
大眾點評網友曬出的產品圖。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為保障奶源供應,一鳴食品牧業子公司泰順一鳴自2011年開始引進奶牛,截至2020年6月末,奶牛數量超過2200頭,并以此為基礎推出了高端低溫鮮牛奶產品“澳瑞”,但從采購比例來看,一鳴自有奶源依然不足,外購生鮮乳占比超過80%。
一鳴食品自產生鮮乳的數量及單位成本與外購生鮮乳的數量及單位均價的比較情況。
一位大型乳企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真正的鮮奶產品只有脫脂、半脫脂、全脂、濃醇幾個品類,無法支撐起一鳴的奶吧門店,而一鳴目前的業務規模也不足以支撐其全部采用生鮮乳做為產品原料。一鳴所謂的“真鮮奶吧”,更多的是一種渠道模式。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官網 招股書截屏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李銘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