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相見恨晚的茶?
說幾個今年覺得不錯的小眾茶。
第一個是傳統木柵觀音。
提起臺灣烏龍茶,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凍頂烏龍、包種茶、高山茶和東方美人,但其實還有一種茶與大陸的淵源更深,真正是一脈相承。它就是木柵鐵觀音。
光緒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兩位臺灣茶師受木柵茶葉株式會社的委托,從安溪引進茶樹,種植于臺北木柵指南山樟湖一帶,并用傳統鐵觀音工藝制作,這就是木柵鐵觀音的發軔。
現在安溪鐵觀音分清香型與濃香型兩種,木柵鐵觀音與它倆都不同。從發酵(氧化)程度上看,清香型最輕,20%左右,濃香型可以到30%,木柵鐵觀音做青更重,發酵程度高達40%以上,因此香氣不比清香型那樣高揚,屬深沉有后勁的類型。
從焙火工序來說,清香型與濃香型鐵觀音一般焙火兩次,而木柵鐵觀音焙火達4~5次,90到100度,每次8到10小時?;鸸Ω?,必須陳放退火,至少兩三個月才能初步轉化。
因此,對于這種足火茶,臺灣人不會喝新茶,最少隔年品飲,甚至放兩三年,四五年,七八年,等熟火香慢慢轉化為熟果香。
第二個是云南白茶。
福鼎白茶現在名氣很大,周邊福安、政和的原料也運到福鼎充數。難道只有福鼎最好?
離開福建,云南也有白茶,滋味還很有特點。
提起云南白茶,很多茶友都聽說過“月光白”。傳說是不見太陽,在月光下制作。這當然是妄言。
傳說是為了增加名氣,有了名氣就好賣出價格。我喝過頭采獨芽的月光白,清甜溫潤,價格已經與福鼎白茶高等級白牡丹不相上下。
其實云南很多地方的茶廠都會零星做點白茶,但幾乎都不會作為主業。主業當然是生普。生普名氣最大嘛。
這些茶廠做的白茶往往是二采三采的原料(頭采留給生普),采摘沒什么標準,粗枝大葉,按照福鼎白茶的等級來看,只能算是壽眉。味道也不夠細膩,大壺沖泡解渴不錯。
今年訂制了少量白茶,要求一定是頭采,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為主(特級白牡丹的標準)。
原料來自臨滄大丙山高山茶園,50年以上大樹混采。大丙山靠近瀾滄江,中部的白鶯山是云南古茶樹的基因庫,保有大量品種眾多的茶樹。
以福鼎白茶工藝制作,干茶條索勻整,白毫盡顯。香氣與高等級白牡丹新茶類似,但有更明顯的花蜜香。
茶湯亮黃清澈,久泡不澀,蜜韻特顯,香氣鮮靈。蓋碗、紫砂壺、玻璃杯,熱泡、冷泡,隨便怎么泡都好喝。
或許能改變“白茶只認福鼎”的態度。
第三個是GABA茶。
GABA即γ-氨基丁酸,是大腦內最普遍的抑制性神經遞質。
GABA與神經元突觸上的相應受體結合,使該神經元無法產生動作電位。如果該神經元是釋放興奮性神經遞質的神經元,那GABA起到抑制作用。在睡眠周期的每個階段開始時,下丘腦的GABA分泌量會顯著增加,讓大腦和身體放松,對外界輸入不敏感。
GABA茶即γ-氨基丁酸含量顯著的茶。1987年,日本科學家研究茶葉內氨基酸成分時發現,在無氧狀態下讓茶葉發酵,會產生高含量的γ-氨基丁酸。GABA茶由此誕生?,F在衡量一種茶符合不符合GABA茶的標準,就是來檢測γ-氨基丁酸的含量水平。
就工藝而言,GABA茶不能歸于六大茶類。除卻第一個環節是無氧發酵,后續有包揉定型、烘干、復烘,和鐵觀音的制作一模一樣,所以在店里就分在烏龍茶類。
六大茶類也是上世紀后期出現的新概念,不見得比GABA茶早。
現在提起GABA茶,多標榜其保健功能:改善睡眠、降血壓、緩解焦慮。但還是那句話,為這些目的去喝茶,挺累。
喜歡喝哪種茶,只是因為其口味。
GABA茶的茶湯橙黃,稠厚,帶有淡淡的類似果酸的味道,迅速化開,接著是柔和的炒米香,繼而閃過花果香,慢慢沁入鼻腔。
尤其溫潤,身體不會有任何抵抗,漸漸放松下來。
特別適合午后坐在陽臺獨啜,喝上幾杯,閉上眼小憩一會兒。
第四種是古樹曬紅。
古樹高達十幾米,必須架梯采摘,一棵能出三十到六十斤鮮葉。
當地人也說不清楚這些古茶樹到底有多老。有人和我說,他的姥姥今年九十多歲,她還是孩子的時候,這些茶樹就這么高大了。
這些老樹不如臺地茶產量高,過去有許多都被砍掉了。保留下的,用來做鄰里的邊界與路標,當地人也想不到這些祖宗的遺產現在成了寶貝。
這些茶樹現在大多都被保護起來,鄉鎮會統一編號,平時絕不會施農藥化肥,任其自由生長。
野生古樹曬紅干茶條索特別粗壯,和古樹生普一樣,霸氣張揚。
茶湯不像滇紅工夫那樣“濃強”和“熱氣”,而有幽柔甜潤的果香,類似荔枝混合百香果的氣息。
用沸水沖泡也毫不苦澀,茶湯有與干茶一致的花果香,淡淡的甘甜,沒有一絲刺激,特別溫和。蓋碗連續沖泡四五次,滋味保持穩定,杯蓋、茶底香氣彌散,回味與生普相似的淡淡話梅味。
特別奇妙的是存放一段時間,香氣不但不減,反而像生普一樣更為馥郁。
與其他紅茶截然不同的體驗。
可遇不可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公眾號是見識茶會,茶方面比較系統的文章會放在上面。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