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回顧及2023年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預制菜指以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調味料等輔料,經凈化、切分、調味、烹飪/熟制、包裝、殺菌等全部或部分工序及不同工序順序的預制處理并在一定條件下貯運,可即食和非即食的菜肴等食品,包括預制菜品、預制湯羹、預制餐食。近年來,預制菜成為餐飲領域的超級風口,因具有即買即食、方便快捷等特點,預制菜市場需求廣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一、2022年預制菜行業發展現狀回顧
1.市場規模
預制菜食用方便,越來越被消費者喜愛,同時,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助力預制菜市場規模增長。數據顯示,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2445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459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8.9%,預計2023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將增至5225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消費市場占比
目前,我國預制菜市場B端與C端需求比例接近7:3,且呈現出由B端集采向C端零售消費,一線城市向下沉城市快速滲透的趨勢。在C端,居民的消費習慣產生變化,直播帶貨、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等新興零售方式紛紛涌現,C端品牌將拉動市場增長。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預制菜價格分布
從消費者購買預制菜產品的價格分布來看,價格主要集中在11-40元,占比超過80%。其中,36.5%的消費者選擇21-30元價格區間的預制菜。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企業數量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預制菜相關企業6.34萬家,2017年新增0.87萬家,新增量同比增長17.64%。2018年新增0.99萬家,新增量同比增長12.74%。2019年新增1.25萬家,新增量同比增長27.25%。2020年我國新增預制菜相關企業1.26萬家,新增量同比增長0.47%。2021年新增0.41萬家,新增量同比減少67.27%。2022年新增0.19萬家,新增量同比減少53.94%。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投融資情況
2022年初,受疫情與年節的雙重影響,預制菜概念股迎來全面上漲階段,同時總市值大漲。預制菜市場的火熱,吸引了大牌資本爭相涌入。2021年我國預制菜賽道融資超過20起。資本大量涌入預制菜賽道,具體如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2023年預制菜行業發展預測
1.互聯網多元化營銷助力預制菜快速傳播
由于網絡營銷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預制菜企業多以互聯網營銷為主,通過直播、種草、社群等方式營銷傳播預制菜產品及品牌信息,消費者通過網絡快速觸達預制菜產品信息。各大品牌注重快速迭代產品,研發了麻辣小龍蝦、惠靈頓牛排等產品,消費者可以在家便可以省時省力地烹飪各地美食。預計隨著互聯網營銷的滲透,互聯網多元化營銷將加速預制菜的傳播,推動預制菜整個行業快速發展。
2.冷鏈物流配送能力加強帶動行業發展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我國物流行業得到了飛速發展,部分物流企業開始進入生鮮物流領域,直接促進了我國冷鏈運輸行業發展。在專業物流企業的帶動下,低溫保鮮技術、車輛設計制造技術、信息化物流配送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上述技術的運用成本大幅降低。預制菜行業也受益于冷鏈物流技術的提升,組建自有冷鏈運輸車隊、購置信息化物流系統的成本大幅下降。在先進的物流配送體系下,半成品菜企業擴大了配送范圍,提升了產品配送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擴大市場覆蓋面,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團餐市場需求為預制菜行業注入新活力
2017年團餐市場規模達1.19萬億元,占整體餐飲行業約30%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5%。2020年中國團餐市場份額和市場規模都將再創新高,市場規模接近1.7萬億元。遠超餐飲行業整體增速。預計2025年團餐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預計在團餐領域,預制菜大有可為,不僅能夠解決新品研發,菜品更替,還能夠降低生產成本。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園區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等服務。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