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商家的“18個月死亡周期”,能否靠線上打破?
時代打的一個噴嚏,落到行業上就是一場重感冒。
疫情兩年多,餐飲行業是受到影響的行業之一。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餐飲行業收入增速,跌到-15.4%,為近幾年來的最低點。
當然,這場“重感冒”并沒有持續太久。2021年,餐飲行業收入達到46894億元,增速反彈到18.6%。
在餐飲市場的恢復過程中,外賣發揮出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國共享經濟報告2022》顯示,外賣在社會餐飲大盤中的占比從2019年的12.8%,快速增長至2021年的21.4%。
個體的生存狀態,總是隨著時代的起伏而變化。
當外賣在餐飲復蘇中發揮出引擎作用,一些長期經營線下的餐飲商家也開始往線上走,尋求新的增量空間。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一個不得不正視的現實是,線上外賣和線下堂食在經營方式上存在很大差異,許多傳統餐飲商家在轉戰線上時,由于缺乏經營思維和能力,不僅沒找到增強引擎,反而存活的時間還不長久。
餐飲行業有一個18個月的死亡周期論,行業調研顯示,過半的餐飲新商戶存活不到18個月!為了提升經營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很多原本聚焦堂食生意的餐飲老板開始嘗試上線外賣。
這也讓外界進一步審視:是什么決定了餐飲新商家的生死?外賣是否能幫餐飲續命?商家又該如何突破線上新手期的發展瓶頸?
18個月“生命周期”
要說線上碰到的難題,新餐飲商家自身最有發言權。
在北京通州,有一家名為“69藝術餐廳”的餐飲商家。它創辦于2018年,主打川湘菜,以堂食為主。
營業不到兩年時間,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餐廳面臨著猝不及防的變局。由于頻繁的居家隔離,“69藝術餐廳”的堂食客流量驟然減少,嚴重時候甚至減少了七八成。
“69藝術餐廳”的創辦人趙先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受疫情影響的環境中尋找增量。
新增外賣業務,逐漸在各種破局選項中成為優選解。
趙先生對《一點財經》表示,此前由于專注于堂食,沒有太多精力做線上業務。但在線下客流量大幅減少的形勢上,他開始琢磨在線上挖掘增長空間。
線上平臺中,趙先生選擇了美團。不過,上線美團平臺之初,“69藝術餐廳”經歷了“水土不服”的適應期。
有時候,顧客收到餐品后表示不滿意,存在湯品灑出來等情況。不過,餐品在送出時是被經過仔細檢查的,沒有出現該情況。長期經營線下堂食的趙先生,還不適應這些突發情況和新問題,多數時候最后都不了了之。
事實上,從餐品打包完成,到騎手拿到餐品然后配送,直至送到顧客手中,整個過程中肯定會存在不確定性。這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要與顧客形成良好的溝通,及時關注用戶反饋,改善體驗。
但大多數新商戶,并不存在這方面的應對經驗。經營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一度讓趙先生對外賣業務產生信心動搖。
不過,平臺的一些功能又多次讓他重建信心。
他表示,美團平臺上有一個“套餐搭配建議”的功能,能將商家的菜品通過數據分析形成特色化的套餐,讓顧客擁有更多選擇。同時,平臺還提供新建粉絲群的工具,可以將積累的外賣用戶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從而挖掘更多回頭客提升銷售。
在難題與機會中,“69藝術餐廳”依然在堅定地布局線上業務,并且在持續學習經營訣竅和積累經驗,外賣業務開始漸入佳境。
“69藝術餐廳”的經歷其實也是眾多新商家謀求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然而,其他很多線上新商家不一定有這么幸運。很多在布局外賣業務后不久就以失敗告終。
《一點財經》發現,這些失敗的線上新商家,有一些共同特性。
首先,新商家中有超過70%是純外賣新手,他們沒有外賣經驗、缺乏經營意識和能力。
另外,相比老商家,新商家對于產品功能不熟悉、不會用,從而導致店鋪完善度低、交易質量差、流量利用率低等問題。
當然,新商家不熟悉產品功能,除了自身學習能力弱之外,還因為餐飲行業缺乏面向新商家的全面、標準、體系化的新店指導。
對許多餐飲商家說,有過舉步維艱,也有過九死一生。眼下來到外賣這條出路上,首先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外賣行業從不缺少“焦慮時刻”,如何跨越新手期困境、如何解決經營障礙完成進化,商家和平臺都該重新思考以及應變:
在做正確的事情同時,該如何將事情做正確?
30天“生存指南”
做正確的事,強調的是效能。
其結果是確保工作是朝著正確的目標邁進,這關系到戰略的方向性。
在受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許多餐飲商家選擇上線外賣新業務,尋求打開更多增量空間,這就是在“做正確的事情”。
正確地做事,強調的是效率。
其結果是,更快地朝目標邁進,不斷地產生“飛輪效應”。
要實現效率有兩個要領:一個是戰略進取,也就是學習能力,能夠讓自己迅速適應新環境進而調整自我。另一個就是戰略務實,也就是執行能力,要嚴格把戰略落到實處。
就像班級里的尖子生,總是比差生有更高的學習效率。背后的核心是他們能持續不斷的學習新事物,并且腳踏實地落到實處。
《一點財經》在調研時發現,那些挺過了“18月生命周期”的新餐飲商家,往往在效率上做的足夠出色,而這背后顯露出他們的戰略進取和戰略務實特征。
要知道,做線上業務并非只是單純地復制線下經驗。像店鋪的裝飾、菜品內容和價值的設置、優惠活動的推出等等,里頭都有非常多的門道。需要認真學習線上規則和運營,然后將學習成果真正落到實處,才會真正提升運營效率,進而實現業務增長。
從這一維度來看,新外賣商戶在生命周期上出現分化,更多在于是否認真學習以及足夠務實。
當然,商家和平臺是緊密融合的。在效率提升上,不能只憑商家本身,外賣平臺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助力商戶上,美團也在做著努力,并展露出產品服務化和服務產品化的經營策略。
《一點財經》復盤那些優秀的企業后,發現他們都是做好了這兩件事情:產品服務化和服務產品化。這是企業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把這兩樣做好了才能由弱到強,行穩致遠。
美團曾站在滿足商家和消費者兩端需求的出發點,完成了商業模式的設計,早早實現產品服務化的進程,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消費者。
在產品服務化的同時,美團也在積極地把服務產品化,把一項項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和系統化,就像做成具體的產品。
最近,針對新商家的痛點,美團推出了“新店成長計劃”。這是將服務產品化的一個典型。它將服務進行標準化,形成一套標準而有效的方法論。新商戶學習這套方法論并嚴格落到實處,可以獲得明顯的效率提升。
具體來看,“新店成長計劃”其實是在30天內實施11項任務指引,完成這些任務還能獲得平臺免費贈送的推廣優惠權益,這都能幫助新商戶挺過“新手困難期”。
在最開始的10天,新商家可以學習到如何逐一完善菜品和店鋪信息。當憑此積累起基礎的用戶評價后,再使用一些流量推廣策略,就更有機會在吸引客人進店后,留住客人,促成下單。
在接下來10天,新商家將學習到如何使用7天免費“流量權益”,這相當于把自己的新店搬到“鬧市區”,被更多人看到。
在最后10天,新商家將學習到如何解決用戶問題,以及通過運營活動讓更多用戶成為回頭客。
經過了這30天的學習,新商家在外賣業務的布局上會有質的改變。比如能縮短磨合期,將傳統6個月的穩客期壓縮1個月,更快熟悉適應線上運營規則。
數據已經證實了“新店成長計劃”的有效性。今年4月以來,完成“新店成長計劃”的商戶占到新商戶總量的40%,相較于沒有完成的商戶,這些新商戶在開業第一個月訂單平均高出了102%。
訂單是外賣業務發展的基礎。當訂單量明顯提升,就不用擔心“生命周期”的魔咒了。
眼下,還有很多新商家正在入駐美團。面對美團拋出的提升效率的標準方法論,接下來就是考驗新商戶的戰略進取和戰略務實能力了。
平臺與商戶共生共榮
在“新店成長計劃”中,可以看到商家和平臺是在相互促進。
其實平臺與商家,從來都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系。
平臺幫助解決新商戶的線上經營問題,可以更好地幫助商家提升訂單和下單轉化,在疫情階段通過外賣方式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新商家的經營越好,平臺也會獲得增長,整個行業生態就會越繁榮。
這也就是為何美團此次推出“新店成長計劃”,持續給予新商戶以扶持。除了“新店成長計劃”,美團也一直在持續推進改善商戶問題。
今年4月,美團外賣啟動“繁盛計劃”,通過商戶溝通、商戶發展、商戶服務、商戶共建四大機制,打造共生共榮共繁盛餐飲生態。去年,美團啟動傭金透明化改革,將平臺傭金(6%-8%)和商家配送費分開展示,幫助商戶更清晰地看到線上經營成本,做到心中有數。
站在更高維度上看,這些動作也跟國家政策保持貼合。
近幾年,國家一直在堅持“六穩六保”的政策方針。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六保,指的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
幫助新餐飲商家布局外賣業務、與商家共建打造繁榮生態、推動費率透明化等等,在穩就業、穩預期工作、保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上都發揮出重要作用。
只有站在用戶和商家價值的地板上,才能更好與國家和時代共舞。對于眼下的所有互聯網企業來說,用戶是最寶貴的資源,而國家政策是最精準的指南針。
今年上半年,由于多地頻繁遭遇疫情,平臺、商家、用戶都過得比較難。但好在下半年開始,疫情逐漸放緩,各種利好釋放,部分行業開始恢復活力。
在餐飲業,大家普遍對下半年的市場表現有信心。尤其是在政策的加持之下信心更強。今年6月,《關于抓好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扶持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發布。同時各地政府紛紛發放“億元級”消費券,進一步加速餐飲復蘇。
餐飲業的恢復需要政策,但不能僅靠政策,還需要多方角色共同努力,平臺、商家都不可缺少。
在此過程中,外賣平臺以“共生共榮共繁盛”為目標,從解決線上商戶問題入手,推動餐飲活力、提升餐飲韌性、助力餐飲復蘇。許多新商家也在認真學習線上經營策略,不斷提升自我。
眾人拾柴火焰高。當各方都更加努力時,餐飲業的復蘇可能比預期之中來得還要快。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生活中常見的十五類食品添加劑!
下一篇:食品添加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