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創業經驗分享
餐飲是一個每個人都覺得門檻很低的行業,但是真的進入到餐飲的人,一定不這么覺得,作為一個餐飲行業從業8年的創業“小白”,給大家說說我參與的一些創業項目吧。
從事餐飲行業是2012年年底,剛從化妝品行業離職,找了一份咖啡貿易公司,剛開始只是做客服,在工作中,經常會與各種加盟商溝通,也會了解到一些經營問題,所以那時候就開始逐步想要接觸門店運營,機緣巧合下,當時的領導負責了連鎖事業部,于是就試試看的心態,開始接觸門店,這給我后來的創業打下了基礎。
后來又是因為一個品類,我們陸續從公司離職,開始創業之路,做了一家雪冰店,當時我們的想法就不是奔著一家店,而是做品牌做連鎖,所以找了當地資源比較好的一家品牌全案公司做了全案,前期的VI,門店預熱,以及開業宣傳以及持續性的曝光,都策劃好,還找了餐飲設計公司做了當時市面上并沒有的一種門店風格,這些都為門店的火熱奠定了基礎。
剛好是新的商場開業,當時在冬天,我們還比較擔心,而且產品只有3種能夠上線,通過線上預售,看到效果還不錯,才給了我們充分的信心,第一天營業其實并沒有特別好,當時我們晚上下班后復盤總結了:
1、商場剛開業,人員對于商場的好奇心比較大
2、我們的位置較偏,品牌曝光不多
3、預售的還未開始兌換,宣傳的力度以及宣發進度還未開始
4、產品太單一,第一天只有一種可以做
第二天在調整了宣發策略,并且做好心理預期,第二天比第一天業績高出3倍
第一個品牌為我們后期奠定了信心,三個月就收回成本,僅靠5個單品,單日業績突破2萬,但同時也給了我們致命的打擊,因為這樣的業績,讓我們沒有去思考后續的問題,包括營運、產品更新、以及品類是否適合每個季節。
后來開店一年后,就開始走下坡路,于是開始做加盟擴張,這個也是加快失敗的一個決定,陸續加盟了5家店之后,許多問題就逐漸顯現:
1、產品:
做的是雪冰,這個品類在夏天也是很好的,但是天氣一冷,劣勢就出來了,大家不愿意吃,很多人會說第一家店開在冬天啊,怎么還是那么好啊,有運氣的成分吧,還有就是當時這個品類在那個城市只有我們一家呀,后來就出現很多類似的品牌,流量均分了
還有就是從最開始的5款,一年后仍然是5款,并沒有更多的創新,據我所知,當時賣我們設備的那個供應商改良了產品,目前非常火,所以產品的更新不是換個裝飾就好了的,而是徹底改變對于產品的味道和體驗
2、供應鏈:
其實這有一點也是關聯到產品的,因為我們自己做的時候,堅持品質為主,用的原物料從供應商把控篩選外,自己門店也是會堅持標準,雪冰用的是牛奶,但是為了做加盟,為了所謂的供應鏈,開始找合作商,于是就會開始替代,節省成本,所以產品口感就會偏差,不是說更換了原料就會偏差,而是要堅持更好的才能替換,顧客不是傻子呀
還有就是當時說的“零庫存,低風險”,把庫存壓力轉給第三方,看似好像沒毛病,品牌方沒有資金投入庫存,也不需要承擔損耗風險,同時擁有大客戶的供應價格,很好的想法,但是我覺得一個觀點:品牌想要做大,想要做出差異化的產品,就必須擁有自己獨特的物料,不然你的產品風向是來自于市場的爆款,或者供應商的思路,而不是品牌思路,就比如說臟臟奶茶火了一段時間,那時候黑糖是各大供應商都在推的物料,但當你知道的時候,應該是市場上大家都在做,因為供應商其實都是賣爆款,所以你的品牌也只是跟風而已
3、營運:
這個是整個團隊比較弱的一塊,創世團隊,2個業務出身,2個客服出身加半吊子門店營運,其實對于真正的門店經營沒有太多的概念,畢竟之前也是幫老板去運營,而自己作為老板和輔助加盟商又是不一樣的點,包括現在很多品牌在做托管,其實就是一個思路,你是在管理還是在經營一家店,之前我總覺得我們是管理,管人,管物,但是真的要做好一家店,其實要用經營者思維,在把控成本同時怎么讓門店有更多的客人,并且能夠復購,說起來好像就是拉新、留存、促活這三個,但是展開來,要做的太多了,而這中間把握的度就能知道你到底是管理還是經營。(如果有興趣我們可以討論下)
4、盈利模式:
其實這個應該會涉及到一些營銷策略問題以及前面那些的匯總,你想要做加盟,不是賺個加盟費或者設備費用就沒了的,做好一個長久的品牌,還是得讓你的加盟商能賺到錢,那在開直營店的時候到底是怎么賺錢的,是否可復制,這個思考完后再去放加盟,我覺得會讓你的品牌走的長遠。
以上是我的第一次創業,做個小總結,后面再分享第二次創業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大學生自主創業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