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上海,餐飲排名“榜首”卻是法國菜?
眾口難調 中餐該有自己的米其林么?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飲食男女
眾口難調
中餐該有自己的米其林么?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飲食男女”。而近些年來,也有眾多中華美食走出國內,在海外引起一股飲食潮流,比如火鍋,麻辣香鍋等等。
交流、發展是時代大趨勢,而在美食文化交流中,各個美食KOL、網紅等就扮演著愈發重要的位置。不過在國際上,若要說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美食網紅,那就不得不提及米其林了。
頗為有意思的是,在《2019上海米其林指南》中,排名榜首,有且僅有的一家三星級餐廳卻是個法國菜餐廳。
多少有欺我無人之感。不過,說句實話,中國確實不需要米其林指南。
賣輪胎的米其林
米其林指南全名為《米其林紅色指南》(簡稱米其林指南),一直沿用紅色封面,甚至還被稱為“美食圣經”。而其由來已久,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不過,對于米其林指南,不少國內網友戲謔其“賣輪胎的來管飲食”。
這句話也沒錯。米其林指南確實最初是由做輪胎的米其林策劃發動的美食盛宴,不過這一指南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給讓用戶開車自駕旅行時,能夠找到美食。比如其中的兩星餐廳就被認為是“值得繞遠路”去造訪的餐廳。
其實,說簡單點,米其林指南,最初就是一營銷活動,類比于維密秀之于維密,不過是為了賣輪胎而已。
而米其林指南發源于法國,以西餐文化去品鑒遠不同于西餐飲食體系的中餐來說,米其林指南就多少有點水土不服。
去年,2019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而其中榜單更是引來不少吐槽。根據指南來看,上海有且僅有一家三星級餐廳,而這家餐廳個是一家法國菜餐廳Ultraviolet。
這家法國菜餐廳帶著“最貴”“最神秘”“沉浸式感官體驗”等數個標簽,價格一路走高。或者你可以認為,這是將餐廳放在了燈光、音樂、投影秀中。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目前,據第三方平臺顯示,該餐廳目前客單價近7000元。而其中也有不少消費者對所謂的米其林三星評級表示“毫無驚艷”、“僅此而已”。
午茶君囊中羞澀,這個客單價可謂是讓午茶君望而卻步。不過,既然是作為給予外國游客的旅游美食指南,在旅游地卻不吃當地特色菜,也是讓人頗為費解。
對于米其林來說,美食指南發布,卻慘遭吐槽,難以服眾的情況或已司空見慣了吧。
就2017年上海米其林指南來看,上海三星評級餐廳為唐閣,是一家粵菜館。而同期榜單中,共7家二星評級,其中包括有3家粵菜,2家西餐,1家創新菜,1家滬菜。也就是說,上海二星以上餐廳,僅有1家滬菜,其中卻有三家粵菜。
滬菜評級,粵菜奪主,個中滋味,想必苦澀。而粵菜、法國菜相繼喧賓奪主,引得一眾滬菜擁躉不滿,頗為尷尬,不過這次或許有跡可循。
據環球時報的調研顯示,在八大菜系國際認知度排名中,粵菜最高。這當然有華僑出海謀生而思念家鄉菜的原因,同時,也因粵菜以“原味”“鮮”為主的追求,更易被外國人接受。
盡管粵菜在國際上易接受,但粵菜在米其林指南中也活得不易。在廣東,有句話叫“食在廣州”,但在2019廣州米其林指南中,卻沒有一家餐廳被認可為三星級。一時之間,引得網友們紛紛吐槽。
不過,這或許與廣州當地餐飲食肆普遍的追求“平靚正”有關。畢竟在米其林指南榜上,更多的看起來是“小資”“小清新”“情調”路線。通俗來說就是貴而少,吃不飽。
眾口難調
米其林指南出海難,原因是多樣的。
“平靚正”不僅僅是廣州食客們飲食追求,也是大部分國內消費者的飲食信條。甚至不少老字號店鋪,有大批的擁躉,而其價格卻也親民。不似這些所謂的米其林餐廳般,賦予了消費者、食客不該承擔的成本。
中餐的烹飪體系還遠不同于西餐,張冠李戴,唯有尷尬。米其林指南,本就是以法國為發源地,以法國菜為基準,進行評級,將其異地至中餐,多少難能適應。同時,中餐還有各樣菜系,酸甜苦辣,樣樣不同,一個榜單,又如何能調眾口?何況還有數不勝數的私房菜。要以西方評級體系來評級,難。
而同在西餐世界,米其林指南也并非就獨尊天下。比如在美國,米其林指南就常常同本土意見相左,相較于米其林指南,美國食客們更愿意聽信諸如《Restaurant》《紐約時報》等媒體所出的榜單。最后為了避免尷尬,米其林指南在出了幾版后,黯然離開美國。
其實,說到底,這個賣輪胎起家的美食評級機構,也就是一美食KOL、網紅。而如果說到網紅賣貨,相信大家都懂的。
說實在的,中國也不需要米其林評級,畢竟互聯網發達至此,各類美食評選APP層出不窮,好不好吃,大家說了算。
不過,如果要有中餐的美食評級,那也必須是中國自己的美食評級。雖僅是排名,但這卻也是標準的制定以及圈內話語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