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與迷途,“一人食”餐飲路在何方?
后疫情社會,國人將回歸熱鬧,還是走向孤獨的時代?
據新鮮出爐的,驢媽媽旅游網與奇創旅游集團聯合發布的《2023元旦出游總結報告》顯示,在剛剛結束的這個元旦假期,獨自一人的旅游者占比達到了13.3%,而該數據在疫情開始前的最后一個跨年假期2020年元旦時則為16%。
如果單從數據上看,結伴多人型出游占比同比疫情前呈現上升態勢,這自然跟近期疫情形勢迎來好轉,人們渴望回歸正常社交生活的迫切心態有著重要關系。就此而言,線下多人場景的餐飲業會不會迎來強勢復蘇?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已然深刻影響了當代人,尤其是25-40歲年齡層群體的生活方式,在后疫情時代來臨之際,另一類數據就令餐飲企業嗅到了其背后蘊藏的偌大商機。
根據我國統計局的官方數據顯示,在2022年度,我國目前的大齡單身未婚女性人數已經達到3800萬,大齡單身男性將近3900萬,中國大齡單身人數突破7千萬人口,并且呈現上升的趨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也曾撰文指出,中國社會個體化明顯增強,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城市“一人戶”占比為17.95%,而到最近一次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一人戶”已增長到27.53%。
在某知名網絡論壇上,一則以孤獨為題的討論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不是孤獨終老,而是和那些讓自己感到孤獨的人終老?!彼坪跏菫榱颂摶橐鰢堑臒o限內耗,年輕人越來越趨向于選擇獨身生活。
除此之外,快節奏的城市生活,無需見面的網絡社交,加之疫情三年導致的特殊社會環境,都在一步步讓“一人戶”呈現高增長態勢。即便后疫情時代,線下餐飲市場有望上行,我們還是有理由相信,“一人食”餐飲將成為新消費時代一股不容忽視的新勢力。
更有意思的一點是,單身群體由于所承受的生活壓力相對于非單身群體普遍要低,因而在日?;ㄙM方面的預算要較高于后者,這讓“一人食”在品類和場景上都有更多拓展的可能性。
此外,“一人食”也正在逐漸成為一種突顯現代社會特征的個性化概念,被賦予了更豐富的精神內涵。正如日劇《孤獨美食家》里,那句著名的臺詞所說的那樣“孤獨也是有正能量的,它代表著每個人所能擁有的自由和獨立”,充分反映了消費者的需求正在往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態度發生轉變。這種消費思維和消費行為決定了“一人食”必將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催生出更多業態和模式。
資本的嗅覺是敏銳的,需求端的漲勢必然推動供給端尋求轉型,諸如《孤獨美食家》里令人熟稔的場景會越來越頻繁出現在國內一、二線城市的餐廳里,更不要說還有線上外賣和預制菜賽道,都是“一人食”餐飲攻城略地的角斗場。有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餐飲業正處于‘一人食’業態發展的前夜,相關需求或將在未來3-5年內爆發?!?/p>
“一人食”事實上還是脫胎于傳統餐飲,針對一人就餐的實際需求,在餐食份量、種類搭配、就餐環境上做出優化調整。目前市面上已出現的品類包括有一人火鍋、一人烤肉、一人拉面、一人下午茶等,但這些形式似乎皆沒有擺脫模仿日式風格之嫌,而且大多數“一人食”商家還僅局限于將心思放在單人套餐的設計上,并沒有純粹為一人就餐打造舒適化、私密化空間,“單身貴族”、“空巢青年”們恐怕很難真正吃到他們心目中的“儀式感”。
專業人士表示,“單人客單價較低,很難單獨支撐高檔次餐廳的經營成本,餐飲門店只能在單人與多人的業態融合上下功夫。”因此,期待在線下市場見到“一人食”餐廳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短期內恐怕不太現實。
對于國內商家而言,更加務實的操作除了繼續優化單人套餐的設計之外,還要積極打通線上與線下端的相互轉化。例如一些“老字號”品牌,四季民福在線上推出半套烤鴨套餐,廣州蔡瀾點心提供蒸點拼盤、蝦餃拼盤,集納了不同口味的點心各一款,讓顧客一個人便可享受到豐富多樣的口味。這種模式有助于擴大外賣經營的輻射面,同時為線下引流。
針對“一人食”顧客的服務上,海底撈向來是這方面的尖子生,在接待單人顧客時,店內服務員會貼心送上玩偶陪伴,將本身平平無奇的一人火鍋變成了推動用戶自傳播的營銷亮點。
而預制菜的大行其道,更為“一人食”的商業戰火填上一把干柴。隨著自嗨鍋的橫空出世,近期包括白象食品,以及主打中高端人群的盒馬鮮生也紛紛推出系列產品,高調進軍“一人食”業態。
其實做好“一人食”餐飲,無非就是既要抓住顧客的胃,更要抓住顧客的心。誰越能抓住單身一族的痛點,就越能在這條賽道上走得更遠。
總體而言,“一人食”餐飲目前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不過,重量級玩家們既已紛紛入局,我們期待看到各路大神接下來如何盡顯神通了。(文/知頓 青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