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廢棄花池變身“共享菜園” 第一波農獲將送給老人
今日(3月30日),位于西城區牛街街道菜園北里社區南線閣41號院內的“共享菜園”正式播種,原本讓社區和居民頭疼的“荒地”,變身鄰里播種春日希望的“連心菜園”。
共建樓院新空間 破舊涼亭“換”新顏
菜園北里社區南線閣41號院建設于上世紀90年代,屬于老舊回遷樓,樓內家家戶戶種花養草,每逢春日,花草換新時,許多居民還會把院內公共空間當成臨時存儲點。“院里一共就這么點地方,好不容易有個涼亭,現在什么都往里堆,久而久之我們想進去坐會兒都沒地兒了。”41號院居民王先生說。居民希望院里有一個休息的場所,但原有的涼亭已經破敗不堪,如何在不影響停車空間和居民日常生活空間的基礎上改造一個“全新”區域?
該社區依托“樓院+”黨建項目,不斷完善社區服務供給。2022年在街道、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翻建了41號院的涼亭,并發動社區居民對閑置花園進行環境修整升級。
“沒改造前,這里是一片廢棄花池。”一位居民展示了“共享菜園”改造前的照片。起初,該社區利用周末對花池進行集中清理,但沒過多久這里又臟了?!碍h境不美,大伙兒也不珍惜?!辈藞@北里社區黨委書記徐碩感慨。
后來,這塊土地轉變了用途,成為菜地。居民開始主動認養、維護,還有居民把自家花盆搬了出來,要給菜地做點綴。如今的41號院,可以坐下來曬曬太陽、聊聊天。一般九點是這里最熱鬧的時候,很多居民買完菜,都喜歡坐在這里休息片刻。
西城區牛街街道菜園北里社區廢棄花池變身“共享菜園”。西城區供圖共治家園同議事 閑置空間“變”菜園
“我看了天氣預報,氣溫開始回升,正是播種的好時節?!?1號院內,居民們正和轄區單位黨員、街道干部和社工們給剛開辟的菜園松土。樓院院長張紅旗在41號院住了10多年,平時喜歡種花養草,為此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前不久,老舊小區改造征集居民意見,于是花草愛好者們提議改造廢棄空地,打造“共享菜園”。
前期籌備階段,街道和社區黨委聯合社區黨員、樓門長、志愿者、物業等群體,通過電話訪談、上門走訪、座談會等形式開展了3輪調研,收集80余條意見,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并主動邀請居民召開居民議事會,共商改造建設、功能布局、景觀提升、運行維護等事項。
對該社區來說,打造“共享菜園”考量最多的是因地制宜。“樓院+”黨建項目工程正式啟動后,工作人員根據社區實際情況,推出社區改造主題——“四季看菜北”?!按喝沼旅?,夏賞花滿園,秋豐收碩果,冬享暖鄰里。簡單來說,就是春播、夏長、秋收、冬藏,將四季規律融入鄰里情誼。大伙兒已經商量好了,第一波菜送給院里上了年紀的老人,讓他們帶頭嘗嘗‘家園幸福滋味’?!毙齑T說。
西城區牛街街道菜園北里社區廢棄花池變身“共享菜園”。西城區供圖牛街街道多個社區將開展不同改造項目
據了解,2023年,該社區計劃借助“樓院+”黨建項目的契機開展社區探索、社區議事、社區共建活動,并通過與北京農學院、西城區檔案館等單位結對聯手,以及黨群結對等形式,加強轄區不同范疇的主體聯動,依托基層治理隊伍,繼續鞏固多方參與的建設共管機制,爭取多元主體參與社區公共空間運營。
除菜園北里社區外,今年“樓院+”黨建項目改造中,春風社區將結合地區多民族文化特點,打造和諧樓院。鋼院社區結合“老鐵志愿服務隊”,將“鋼鐵”志愿服務精神融入到小區改造當中。牛街東里社區將從居民關注的糧食安全出發,營造“禾下乘涼夢”的社區美景。
“社區建設離不開居民參與,百姓故事才是這個地區最真實的發展印記。牛街街道‘樓院+’黨建項目今年將不斷鼓勵、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社區共建中來,推動建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實現地區發展與民生建設的同頻共振,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托起居民‘幸福夢’。”牛街街道工委書記李麗京表示。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