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咸豐縣,工人正在廠房內整理鮮葉,準備加工明前茶?!±罹S君 攝
料峭早春,大地尚未褪盡冬日的凜冽寒意,不少茶葉產區卻已然掙脫了寒冬的束縛,涌動著勃勃生機。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茶葉不僅僅是一種作物,更是承載著無數人夢想與期盼的致富密碼。
春天是茶葉生長的最佳季節,也是茶農和茶企展示品牌實力的關鍵時期。從全國最南端的茶產區海南五指山一路向北,各地圍繞茶葉品牌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各項工作,為新一年的茶葉產業發展謀篇布局。
匠心鑄就品質,一杯好茶香飄萬里
五指山,海南茶產業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一踏入五指山水滿鄉的什巾嶺茶園,漫山遍野的綠意瞬間映入眼簾,微風拂過,清新的茶香在空氣中彌漫開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五指山的茶葉采摘季比其他產區提早1-3個月,也由此獲得了“華夏第一早春茶”的美譽。
“采的時候特別講究技巧,不能掐,要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向上提。并且僅采摘茶樹枝條最頂部的嫩芽,也就是所謂的‘一芽兩葉’。”水滿鄉茶農鐘斐秋邊演示邊介紹,茶葉的品相很重要,如果出現破損或者不完整的情況,就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到茶湯的品質,使得沖泡出的茶湯在口感、香氣或色澤等方面大打折扣。
熱帶島嶼茶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區域公用品牌——海南雨林大葉茶創造了極為優越的條件,大、薄、軟的茶葉葉片沖泡出的茶湯具有“湯色明亮、香氣濃郁、滋味醇和、回甘持久”的特色品質。“我們的茶園都是按照有機標準來打造,不使用農藥,全部施用有機肥。”鐘斐秋說,在病蟲害處理方面,也是采用吸蟲板和吸蟲燈等物理防治方法,既能夠有效減少害蟲數量,又不會對茶葉本身以及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從源頭上保證茶葉的綠色、有機屬性。
《海南省大葉茶產業全產業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海南雨林大葉茶區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辦法》……通過系列政策的協同作用,海南雨林大葉茶標準體系更加完善,優質、安全、健康等更有保障,品質進一步提升,高端茶品牌形象正逐步清晰。
一路向北,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湯口鎮的高山茶園已進入春季管理關鍵期,黃板扦插工作有序展開。作為黃山毛峰核心產區之一,湯口鎮的茶園面積超過8000畝,茶農3000余戶,近70%的村民都從事茶葉相關工作。“除草工作一結束,緊接著就要增施有機肥,這樣茶樹芽頭才能飽滿,產量才會高。”大坪山茶園技術管護人員正在和穿梭在茶樹間工作的茶農們強調茶園管護要點。
為了確保茶葉的健康生長,除了躬身茶園的茶農和專家,還有數字技術的實時監測來幫忙。在茶園各個關鍵位置安裝的傳感器,能夠精確地感知土壤的濕度、肥力等影響茶葉生長的環境因素。實時數據傳輸到后臺系統,茶園的情況便能一清二楚,也就有了更加精準、高效的應對保障。
文化浸潤茶香,千年茶韻歷久彌新
“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翻閱西晉《荊州土地記》中關于茶的記載,不難發現,一千多年前,武陵地區的茶葉已頗負盛名,悠久的茶文化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滋養。如今,在湖北恩施,咸豐白茶這一區域公用品牌正與當地文化進行著新一輪的深度融合,書寫著特色產業與傳統文化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2月下旬,氣溫逐步攀升,山嵐氤氳中,咸豐縣部分低海拔區域開啟了明前茶的采摘工作。“我們咸豐白茶的特別之處就在于葉片的白化特性。”當地茶農吳偉麗介紹,特定的氣溫條件讓生長在這里的茶樹發出的嫩芽呈現玉白色,沖泡出的茶湯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
與咸豐白茶相伴的還有當地的唐崖土司文化。來到咸豐,游客不僅可以感受春天茶園的魅力,親身體驗白茶的采摘、制作過程,還能在茶香氤氳中領略世界文化遺產唐崖土司城遺址的奇妙。茶詩、茶謎、茶令、茶歌、茶戲等豐富的茶文化元素與世界遺產文化、土苗文化以及紅色文化緊密聯系,這種深度體驗將歷史文化與特色農業完美結合,讓不少人流連忘返。“看,我們咸豐白茶的包裝也融入了唐崖土司文化元素。”吳偉麗拿起一盒咸豐白茶,只見傳統的土司圖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圖案被巧妙地運用到包裝外觀上,直接傳遞出唐崖土司文化的古樸神秘。
將茶文化與品牌建設深度融合,可以進一步提升品牌文化的內涵和附加值,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感和忠誠度。
同樣是恩施,在海拔800多米的來鳳縣翔鳳鎮馬鬃嶺村,來鳳藤茶的田間管護工作已在2月底全部完成,只需靜待其拔節生長。“沒有化肥農藥,沒有污染,這里就像一個天然氧吧,空氣特別清新。大家喝到的每一口藤茶都是自然的味道,健康又放心。”來鳳藤茶非遺傳承人楊藝瓊熱情地介紹。
鮮葉采摘、攤青、殺青、揉捻、燜青、曬干……一系列藤茶制作技藝工序涵蓋了抓、翻、托、抖、撒、攤、拋等多種手法,最終成就了味道清芬、入喉回甘的來鳳藤茶。“歡迎大家來我們小藤匠富硒有機茶園基地來看看,品味來鳳藤茶,體驗來鳳藤茶制作技藝這一省級非遺。”楊藝瓊說。
茶旅融合發展,青山綠水間品茗問道
2月24日,一則福鼎白茶開茶節組委會面向全城招募“福鼎白茶開茶節指定茶館”“福鼎白茶民間推介官”的消息席卷朋友圈。“去年開茶節全城聯動打卡活動,82位民間推介官駐點的指定茶館免費為游客服務,收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今年我們繼續深化這一活動,經篩選已確定100家具有策劃茶事能力及服務能力的指定茶館及100名熱心的民間推介官,在開茶節期間為游客提供良好的福鼎白茶茶生活體驗,展示福鼎的人文魅力。”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開茶節一直以來都是福鼎白茶界的盛事,通過招募“福鼎白茶開茶節指定茶館”,可以充分整合利用福鼎市內的眾多茶館資源。在此期間,游客只要認準“官方指定茶館”標識,就可以進店免費喝茶,并且參加由民間推介官策劃的富有福鼎白茶特色的茶事活動。“來品古村茶館,茶客可以親手體驗福鼎白茶的傳統制作工藝、沖泡技巧,在這一過程中充分感受福鼎的茶文化。”民間推薦官王海霞介紹。
發源于太姥山間的福鼎白茶,成長于幽谷山嵐之間,毫香清爽、滋味醇厚的獨特口感令不少愛茶人傾心不已,品牌價值高達70.66億元。2024年,福鼎全市茶園可采摘面積達31.91萬畝,茶葉總產量4萬多噸,全市茶產業綜合產值約155.18億元,38萬涉茶從業人員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500公里外的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各大茶園里的長興紫筍茶已開始抽芽吐綠。“你看茶葉長得這么好,現在一公分多一點,等到三公分就可以采摘了。”水口鄉茶農林巧云說,目前茶園里的管理工作基本結束,但她每天都會來茶園看看,就是盼著茶葉早日長大,早點豐收。
“大家看到,我們現在在水口鄉龍山村的茶園……”為了做好今年春茶的銷售工作,當地村委會積極組織村干部和志愿者運用新媒體的傳播方式,讓大家可以直觀地看到茶葉的生長環境,以及葉片逐漸長大的動態過程。“通過這種新型的傳播方式,一方面是宣傳我們的茶葉、茶文化,同時也是幫助我們農戶增加一個經濟效益。”龍山村黨支部書記卓杰說。
春回大地,茶山疊翠。整個茶產業鏈條不僅涉及茶產品,還有茶品牌、茶風景、茶文化等多個方面。初春的這場茶葉品牌打造熱潮,拉開了全年茶產業全面發展的大幕。茶產品因品牌而增值,茶風景因品牌而揚名,茶文化因品牌而遠播。更具競爭力、更富有文化內涵、更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現代茶產業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孫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