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水產!不僅占領餐桌,還要到處入侵
中國國土遼闊,生物資源豐富,但也飽受外來物種的影響。在我們常吃的水產里,也有不少是從國外引進的物種,而且其中有不少已經順利在野外環境中扎根,成了入侵的“釘子戶”。
01
羅非魚
這條原產自非洲的魚雖然被近幾年紅紅火火的小龍蝦搶了風頭,但它絕對穩坐中國引進水產中淡水養殖量及知名度的頭把交椅。
雖然被稱為“非洲鯽魚”,但羅非魚屬于慈鯛科(麗魚科),而非鯽魚所在的鯉科。圖為尼羅口孵非鯽Oreochromis niloticus。圖片:Magdy A. Saleh / Wikimedia
羅非魚并非單指一種魚,而是慈鯛科口孵非鯽屬的一類魚。中國常見的養殖品種為尼羅口孵非鯽 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奧利亞口孵非鯽 O. aureus,此外還有一些雜交和選育品種。
尼羅口孵非鯽和奧利亞口孵非鯽的雜交后代。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從東南亞國家引進羅非魚進行試驗養殖,目前已選育出數個在我國實現廣泛養殖、收益良好的羅非品種。圖片:Shnoudy A. Bakhoum et. al. (2009)
養殖羅非魚在幼苗階段會經歷人工性反轉的過程,使后代基本都是雄性,借此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雄性生長速度快)。
作為入侵物種,羅非魚自身素質簡直可以說是優秀。羅非魚是一種廣鹽性魚類,能呼吸空氣中的氧,雜食,耐受的溫度范圍大,而且僅需6個月便達性成熟,口孵后代的特點導致孵化率極高。
目前它們已廣泛分布于南方的各自然水體,從淡水到部分入??诘貐^都可見。
在口中孵化魚卵的雌性尼羅口孵非鯽。圖片:aelgamal / Fish Consulting Group
羅非魚在自然水體中,競爭力強于本土物種
,使得一些自然水體內本土物種數量逐漸減少。經常出現一個地方的魚釣起來都是羅非,讓釣魚佬深惡痛絕。
羅非魚是中國出口的重要魚類,主要以魚片、整魚的形式出口到世界各地。羅非魚在國內歷來作為一種低端魚類進行整魚銷售,部分商超也能見到加工過的羅非魚柳,大多美其名曰鯛魚片。
糖醋羅非魚。適當加工的羅非口感鮮美,價格低廉且無刺,符合其水中肉雞的稱呼。圖片:茹絮 / 豆果美食
02
美國紅魚
美國紅魚原產于北美,是大黃魚的遠親,屬于石首魚科擬石首魚屬,正式名是眼斑擬石首魚Sciaenops ocellatus。和其他石首魚一樣,雄性紅魚在繁殖季節,會震動魚鰾發聲來求偶
。
眼斑擬石首魚。圖片:Smithsonia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er
美國紅魚最早于1987年引進臺灣,1991年青島海洋一所從美國引入仔魚,嘗試進行繁育養殖目。目前美國紅魚已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廣泛養殖。
美國紅魚肉質鮮美,價格不高,外觀類似常見的各類石首魚,因此在市場上備受消費者們喜愛。
雖然市售美國紅魚一般一斤左右一條,但它的生長潛力可遠比這個大得多。圖片:Steve Hillebrand / Wikimedia
近海養殖的紅魚由于網箱破裂外逃,或錯誤放生等原因,會進入到周邊自然水域。由于美國紅魚不僅能適應廣鹽、廣溫環境,生長速度快,而且還生性兇猛、爭食性強,因此會對海域內魚類種群結構及生態系統構成產生潛在不利影響
,例如它們會與同生態位的物種(如大黃魚)競爭食物和空間。
目前人們已在福建南部沿海以及臺灣彰化一帶的近海,捕獲到美國紅魚的野外個體,體重多在2~4千克,甚至更大。目前尚不能判斷其是否在野外成功繁殖,但未來有必要采取措施,阻止其入侵中國海域。
市場上的美國紅魚多以生鮮形式出售,也有加工食品以及出口到國外的紅魚魚片等。
既然可以干燒大黃魚,那不妨試試干燒美國紅魚。圖片:彩海一葉舟 / 豆果美食
03
淡水白鯧
正式名短蓋巨脂鯉Piaractus brachypomus。雖然是大名鼎鼎的食人魚的親戚(同屬于鋸脂鯉科),卻是個吃素為主的機會主義者。它們滿口類似人類磨牙的牙齒雖說遠不如食人魚那么恐怖,但咀嚼力也不可小視。
淡水白鯧的幼魚同樣具有鮮紅的腹部,看起來有點兒食人魚的味兒,不過這個特征成年后就會逐漸消失。左:淡水白鯧幼魚,右:納氏臀點脂鯉(紅腹食人魚)。盡管惡名在外,但紅腹食人魚很少主動襲擊人類。圖片:Wisky、Gregory Moine / Wikimedia
淡水白鯧的牙齒。圖片:Cedricguppy - Loury Cédric / Wikimedia
淡水白鯧原產南美亞馬孫流域,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引進作為食用魚,目前已經廣泛養殖。淡水白鯧生長迅速(得益于發達的消化系統,葷素皆收),喜好高含氧環境但也耐低氧,病害少,還能在鹽度達到1%的咸淡水(淡水鹽度小于0.05%)中養殖。
淡水白鯧可謂不輸給大兄弟羅非,唯獨敗在耐受低溫上,略遜色于羅非。
成年淡水白鯧。圖片:Dick Culbert / Wikimedia
早在約10年前,廣東、福建等地的淡水自然水體中就采集到了野生淡水白鯧個體,目前尚不清楚其在野外的生存繁衍狀況,但零星地區有報道稱,已有淡水白鯧實現了野外繁殖。
淡水白鯧在中國廣泛作為食用魚養殖,以活魚、加工魚片等形式銷售,也有少量作為觀賞魚進入水族玩家手中。
清蒸淡水白鯧。圖片: 一二三mufa / Wikimedia
04
埃及塘鲺
又名革胡子鯰 Clarias gariepinus,最早于20世紀80年代初從埃及引入中國。埃及塘鲺在中國的養殖歷史也算較為久遠,且養殖地區很多,就連北方地區都有養殖。
埃及塘鲺。圖片:W.A. Djatmiko / Wikimedia
埃及塘鲺屬于底棲魚,由于食性雜,民間時不時流傳此魚(或其他鯰魚)長在臭水溝里專門吃垃圾
,臟得很。這與其耐受性強有關,但并不代表埃及塘鲺就喜歡生活在此類環境中,或你買到的魚就來自這些地方。
“誰給我丟的黑鍋???”圖片:Paul Asman and Jill Lenoble / flickr
埃及塘鲺由于養殖外逃等原因,目前已出現在華南地區,甚至部分華東地區的自然淡水水系,還被證實能夠在華南地區越冬、繁殖,并建立了野外種群。埃及塘鲺不僅會與同生態位的本土物種競爭,還會大量捕食各類水生生物,消耗自然生物資源。它們離水不易死亡,甚至在原產地能像攀鱸一樣,從干枯的水塘遷徙到臨近水體。
正在陸上遷移的埃及塘鲺。圖片:Jules Bohanon / YouTube
埃及塘鲺在生鮮市場多位活魚直接售賣,也有將其凈肉加工成各類食品銷售的。
一道黃燜塘鲺送給深夜看文的你。圖片:小歡311 / 豆果美食
05
蝦夷扇貝
除去意外進入自然水體的外來物種,也有專門引進來投進自然水體的。這些物種多投放在近海水域,以利用自然條件養殖增產。
比如20世紀80年代,由遼寧海洋水產研究所從日本北部引進的蝦夷扇貝 Mizuhopecten yessoensis。經過數年試驗,已經在黃海北部沿海穩定繁殖生長。
蝦夷扇貝,也叫帆立貝。圖片:harum.koh / Wikimedia
相比前面提到的外來物種,蝦夷扇貝并不算強勢。目前蝦夷扇貝的生產主要還是依賴購買人工苗種后底播
,但在黃海北部至渤海海峽,人們已發現天然苗種。
外來的蝦夷扇貝不僅可能與本土的櫛孔扇貝等貝類競爭,甚至在實驗室條件下已證實其能與本土扇貝雜交并產生后代。關于蝦夷扇貝的入侵情況,還需要進行長期追蹤評估。
櫛孔扇貝 Chlamys farreri。圖片:Daderot / Wikimedia
蝦夷扇貝不僅可以鮮售,閉合肌還可以曬干制成“海八珍”之一的貝柱。成品扇貝可以加工成扇貝粉絲等多種產品。
粉絲蒸蝦夷扇貝。部分售賣蝦夷扇貝粉絲的商家曾被爆出殼是蝦夷扇貝的,肉卻被偷梁換柱了。圖片:再累不要忘了微笑 / 豆果美食
06
南美白對蝦
白對蝦在我們餐桌上的出鏡率實在太高,只要是賣海鮮的地方幾乎都有南美白對蝦(凡納濱對蝦 Litopenaeus vannamei)。這種原產南美太平洋沿岸海域的對蝦,于1988年從美國夏威夷引進中國,如今已成為中國養殖量第一的蝦類。
南美白對蝦。南美白對蝦在市場上存在眾多選育品種。圖片:Xufanc / Wikimedia
白蝦本身就是對蝦中的狠角色,不僅可以淡水養,也可以海水、咸淡水養,抗病力強又雜食,生長速度快出肉率高,可以高密度、大規模飼養
。
南美白對蝦能通過養殖外逃等途徑,進入自然水體,但中國北方部分地區,歷史上也曾在野外增殖放流該物種(相當于自然環境育肥)。
目前尚不清楚自然環境中南美白對蝦的種群情況,但從近海捕撈掌握的數據來看,很少有野生南美白對蝦被捕獲(即使有也多為人工來源),表明該物種可能由于惡劣的海洋環境以及高強度的捕撈等因素,未能在養殖地周邊自然環境中實現生息繁衍。
看到這里,感到一絲欣慰。圖片:Herman Gunawan / Wikimedia
南美白對蝦的銷售形式十分多樣,鮮蝦、蝦干、凍蝦及各種加工產品在市場上非常多見。這種可謂無人不知的蝦,其養殖業正在經歷從傳統土塘養殖,向集約化養殖的發展變革。
油爆大蝦。圖片:渡木 / 豆果美食
除了上面這些,水產中常見的外來物種還有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美洲牛蛙(食用牛蛙)、溝鯰(斑點叉尾鮰)等,限于篇幅就不再介紹了。
我們需要謹慎引進外來物種,引進后還需建立完善的對外來物種的監測及管理機制。一旦外來強勢物種在本土建立種群并持續繁衍,此時再想將其消滅,則十分困難且成本高昂。
本文是物種日歷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歷作者@海鮮知道。
進擊的水產
小龍蝦
牛蛙福壽螺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GuokrPac@guokr.com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輿情榜單 | 2022年07月中國餐飲品牌線上口碑指數TOP50
下一篇:2022年十大連鎖餐飲好評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