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做個聰明人!好好吃飯,吃好吃的飯,這10家寶藏餐飲小店請收好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潘駿 黃葆青 何慧婷
新年伊始,趁著假期,“杭州吃貨”做了一期關于2021年回顧盤點。
前段時間,一篇關于“杭州是美食荒漠”的文章,在我的朋友圈刷屏。
我本想多說幾句,但多說了又怎樣呢?
“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么來的”——魯迅
近年來,越來越變幻莫測的互聯網玩法,讓這群本分的餐飲人更難以招架。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說法早已過去。一些小店,一般老板兼任廚師,全家守著一個店面轉。這群人能做菜,但不會營銷。
流量時代,總怕他們扛不住,更何況近幾年的情況特殊。有些老板覺得拍短視頻才能招徠客人,對此一竅不通的他們被倒逼著去拍短視頻,結果可想而知。
還有就是外賣,很多老板當初可倔得很:“外賣我不做的,菜一外賣就失去了靈魂”,但是又不得不有所妥協。各位要劃重點記住的啊,做品質的小店如果做外賣,想要外賣跟堂食同質同量的話,是不可能賺錢的,只能壓縮成本,用更差的材料去做。
這幾年互聯網的玩法,紅包、滿減…只不過讓大多數顧客養成了薅羊毛的習慣。其實認真做餐飲的店,還真沒啥羊毛可薅的。
舉個例子:
堂食的鴨子,118元一只。平臺要抽成,他得賣158元一只,才能不虧。憑空貴了40塊一只,誰來買單呢?
而且現在短視頻平臺賣超低折扣的套餐,全是三折四折。你就想,商家也不想虧,能用什么料。碰到這種店,我自己是掏出小本子記下,大概率是不會去光顧的(純屬個人習慣)。
再說一句,有些kol只扎堆網紅店,只管拍出來的照片好不好看,至于菜好不好吃倒是其次。kol不會吃,看客只會跟風吃,好店往往就淹沒在流量里開不下去。
嘮到這里,想想,杭州變成美食荒漠也是活該。
但就算這樣,還是有一批老的小店老板還在堅持“只做自己認為最好的美食”,那咱們杭州吃貨作為杭城最早的美食號之一,也還是在不斷挖掘這些寶藏餐飲小店,并推薦給大家。
1.→老板熬了三個月差點放棄!這碗小清新面條為啥不受老杭州待見?
(?點擊查看詳情)
燒縉云土爽面看不到現炒澆頭的火爆場面,只要煮就行。因為熟得很快,水開面條下鍋一分鐘多一點就能出鍋,然后加上配料就能上桌,操作簡單又神速。
2.→大腸PK德明,魚頭一吃難忘,這個美食寶藏小店在八卦田開了13年
(?點擊查看詳情)
八卦新村雖然只有不到20幢的居民容量,飯店倒是相當密集。其中“雪兒飯店”,很不引人注意,一副普普通通街邊小館子模樣,只有經常來這里的吃貨才知道,它已經開了13年。
在這么多館子中求生存,自然要有可圈可點之處。店里點擊率最高的就數這道魚頭,一般只要湊足兩人就可以點個小份。如果你是衢州口音或是表明要吃辣,老板就會燒成地道的衢州口味,如果吃不了辣,老板就會燒成家常版的紅燒魚頭。
3.→中山北路這家潮州牛肉館,創造了24年等位神話!真90年代的“杭州初代網紅”
(?點擊查看詳情)
在杭州老城區一帶,如果要吃一碗實惠的牛肉河粉,點幾道地道的潮州小炒,不少老饕的第一目的地就是永太全牛坊。
坐落在中山北路網紅一條街的永太全牛坊,門頭算不上起眼,裝修還有些老派,店里都是清一色的阿姨,忙起來甚至不會給你一個“好臉色”,但這并不影響它在杭州創下了24年的等位神話。很多人第一次吃永太,都會感概一句,“怎么這么多牛肉!”實惠,是不少人對它的評價。
4.→一夜之間換了招牌!咋回事?這家羊肉面館每晚開到11點,桐鄉來的老板這樣說……
(?點擊查看詳情)
清泰街上的“咬強羊肉面館”一夜之間換成了“桐鄉秀才羊肉面館”的招牌。光頭老板說:“現在想做一個新品牌,而且很多人不理解桐鄉話里‘咬’的含義,改成普通些的就不用每天解釋很多遍了”。
2019年8月,這家店剛開業一個多月就火了,每天下午2點,鍋里的羊肉就差不多賣完。大批吃貨慕名趕來解饞,很多桐鄉人也奔走相告,不用開車70公里回家,在杭州就能吃到桐鄉羊肉面了。
5.→前腳杭州大廈買完包,后腳“蒼蠅館子”吃墻門菜?市中心這家“傳奇排隊小店”悄悄搬家
(?點擊查看詳情)
為什么這么喜歡這家店?聽到的答案不外乎“價格實惠,味道毛好”、“像小時光吃的媽媽菜,外婆菜”、“鹵兒淘淘,能吃2碗飯嘞!”
就算店從里面的巷子里搬到了路邊,好在還是那些個熟悉的菜,價格也跟老店是一樣的。
6.→只賣燒賣和餛飩,卻在小區里火了8年!(?點擊查看詳情)
小店只賣燒賣和餛飩,餛飩種類花樣繁多。大小、干湯、口味都有區分,無論你喜歡哪一款,都能滿足,但大多數食客款款都愛,挑花了眼。
一份小餛飩,一碗20只,8塊錢!你說價格便宜就算了,關鍵分量還很足。燒賣皮很薄很透,有花邊。只只就像穿了白色婚紗裙的“新娘”。每位“新娘”身材也都很標準,35克左右。燒賣汁水很多,建議吃的時候,咬個小洞,然后慢慢地把湯汁嘬出來,或者直接一口生吞。
7.→來這家91歲奶奶開的小飯館,吃的是人間煙火家常味,看的是其樂融融杭州一家人
(?點擊查看詳情)
來建華小吃店除了吃以外,更多的是能感受到一個老杭州家庭和和美美的氣氛。店里的員工都是一家人。菜單上都是些常見的家常杭幫菜,魚頭豆腐湯58元是菜單上最貴的菜。
當時采訪的時候,有顧客想吃個黃鱔,不過黃鱔當時價格有些貴,燒好要賣58元一份,就沒寫到菜單上。店里平時也沒殺好的黃鱔,點黃鱔的都是熟客,現賣現吃味道才好。
8.→開車1小時,等面1小時!這家茶園面館突然火了,“小辮子”老板竟然是修挖掘機的轉行
(?點擊查看詳情)
從市區出發,驅車一小時,就為了體驗在這樣的環境里吃一碗面。這地理優勢不是一般別的面館可以相比的,等到天氣稍涼的時候,露天吃面不要太愜意,而且眼前是滿眼綠色的茶園,著實讓人心曠神怡~
我點了一份蝦爆鱔拌川和牛蛙拌川+大腸。等了1小時,兩碗面上桌,澆頭挺多,別再說一碗50多塊錢的面貴了,在杭州,隨隨便便吃碗稍微好點的面不都得這個價?
碗里的面條都不需要拌,全都均勻地被甜咸的醬汁附住,挑一大筷子,塞入口中,烏拉拉的快樂,你也可以體會到。
9.→杭州城東這家社區鍋貼店被資深大廚點贊!老板娘卻說,沒有秘方很普通
(?點擊查看詳情)
杭州人早飯愛吃鍋貼,被吃貨們念叨的似乎總是那么幾家。這家店就是被一位從業超過30年的資深餐飲人點贊過。
當記者告訴老板娘,有大廚說她做的鍋貼好吃,特地過來嘗嘗時,她當時就急了。她說:“我們就是個普通鍋貼,沒什么特別的地方,比我們好吃的鍋貼多的是,也不要采訪我,免得讓大家希望越高,失望越大,你就隨便吃吃吧。
”自己做的就是普通杭州鍋貼,是當年打工的時候和老板慢慢琢磨出來的,只是大家吃久了習慣了而已。這么多年做下來的經驗就是,不能放過多的香料和調料,要讓肉餡有原來的香味和鮮味。
10.→杭州城北這家潮汕小吃每天營業到凌晨3:00,老板:口味不可能人人喜歡,只要有那部分喜歡的人就夠了
(?點擊查看詳情)
店門極小,一般第一次來需要老客帶領。在等待的時候,也是見識到了老板的脾氣:“不要催,不著急你就點,不能等就不要點!”
粥,現點現熬,等粥的時間也有點長,我唯獨就愛這份鮮蝦粥。
腸粉,用料豐富,里面裹了生菜和豆芽,一口下去又糯又脆,最后加上的蘿卜干算是點睛之筆。
從汕頭過來的牛肉丸,炸過之后的更加緊實有嚼勁,蝦餅外脆內彈,一定要蘸店里特制的甜醬汁,入口酸甜,吃的停不下來啊。
★
如何向吃貨記者報料
(1)點擊小時新聞首頁“發帖報料”浮動圖標,選擇“找記者”。
(2)找到“上哪吃問杭州吃貨”,通過“報料”上傳報料內容,包括文字+圖片(每個帖子最多可以上傳9張圖片)。
(3)記者在接到報料后,將第一時間進行回復。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