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這么大事兒,蜜雪冰城怎么反而成為良心代表了?
文 | 華商韜略 600
315期間,在一眾被點名后遭受輿論譴責的企業當中,卻有這樣一家企業,在被點名后非但沒有受到輿論的沖擊,反而更加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儼然成為315期間一道獨特的場景。
根據《新京報》報道,2022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新京報記者暗訪南京市兩家蜜雪冰城門店,發現兩家門店涉嫌食品安全問題:篡改保質期,使用過期食材;偷工減料;員工沒有健康證明。
但在部分消費者眼中,這三條食品安全問題卻成為蜜雪冰城的良心證明。
圖注:新京報記者拍攝的被更換的有效期時間卡
在知乎、微博等平臺沖上熱搜的“蜜雪冰城涉嫌食品安全問題”相關詞條下,網友幾乎在一邊倒地“原諒”、“認可”蜜雪冰城,甚至有人評價“他不嫌我窮,我也不嫌他臟”、更有人認為“僅僅這三條問題,對比某些公司已經相當良心了”。
一瞬間,還誤以為蜜雪冰城掌握了某種強大的公關能力,可細細點進每一位在相關詞條下發言的網友,會發現,這些如同公關一般的發言竟然真的只是發自肺腑。
“他不嫌我窮,我也不嫌他臟”。
當部分一線白領開始嫌棄“請人喝蜜雪冰城拿不出手”的時候,蜜雪冰城真正的親民能力就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畢竟能拿得出手不一定有多好,但拿不出手的一定很便宜。
2元錢一個的冰激凌、4元錢的檸檬水、6元錢的珍珠奶茶......蜜雪冰城成為公認的“價格卷王”,甚至一度到達10多年前的奶茶店的消費水準。
甚至在出海日本時,蜜雪冰城官方直言“只想卷走他們罷了”。在澳大利亞同樣如此,在一瓶礦泉水都要售價3澳元的環境中,蜜雪冰城仍然賣著2.5澳元(約11元人民幣)的珍珠奶茶、2澳元(約9.4元人民幣)的檸檬奶茶、1.5澳元(約7元人民幣)的摩天脆脆。
“僅僅這三條問題,對比某些公司已經相當良心了”。
其實蜜雪冰城同樣知道自家加盟店的種種食品安全問題,蜜雪冰城CEO張紅甫在一次暗訪中,就曾被出餐標準震驚,在回程路上直言“不要叫我張總,我不配!”
雖然蜜雪冰城監管不嚴是絕對無可置疑的,可從另一方面看,飲品同行們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如同無法破解的“魔咒”。
比如就有消費者拿出相對高端的星巴克來比較。
在此次315期間新京報曝出的調查中,星巴克加盟店同樣存在篡改保質日期標簽、吧臺專用毛巾擦垃圾桶等問題。
還有消費者在看了315期間曝光的一件件食品安全問題后,直言“在如此大規模地突擊檢查下沒有腐爛變質、沒有腳踩珍珠、沒有奶精兌水,如此便宜的價格,反而更放心了”。
言外之意,那些相對高端、昂貴的食品、飲品都有那么多食品安全問題,這么便宜的蜜雪冰城,誰還要求什么。
蜜雪冰城有錯嗎?固然有錯!
但消費者為何能原諒?這背后反映的恐怕是整個行業的問題!
——END——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