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如何評價新發布的《米其林指南廣州 2020》?

時間:2023-03-25 21:13:23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剛從現場回來,一句話,除了升星的那兩家,其他人估計都覺得挺失望和無聊的。榜單幾乎沒什么變化,仍然是酒店餐廳霸榜,一些有意思的新店和個人資本

的店只能湊個餐盤。別人家的米其林指南發布都是在猜今年三星是誰,廣州的米其林指南發布只能猜今年到底有沒有三星,也真是不容易。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一年餐飲業過得實在太艱難。但眾多熱愛fine dining的foodie們因為出不了國門,反而把大把的餐費鈔票灑向了國內的高端餐廳。光是廣深兩地,這一年就開了不少貴價新餐廳,對于精致餐飲來說也算是一種機遇。

不出所料的是,今年三星位置仍然空缺。先公布榜單結果:

二星餐廳2家:江、御寶軒。其中御寶軒從一星升為二星。

一星餐廳10家:炳勝公館、炳勝私廚、半島名軒、玉堂春暖、麗軒、利苑(越秀)、惠食佳(海珠)、宋、愉粵軒、廣御軒。其中瑰麗酒店廣御軒為新上榜餐廳。

今年新增了兩個獎項:

2020米其林廣州服務獎:毛曉香(炳勝私廚)

2020米其林廣州年輕廚師獎:司徒劍泉(廣御軒)

餐盤獎餐廳46家。

近期大熱的創意粵菜躍拿到餐盤獎。我覺得這家餐廳在做很有意思的嘗試,即如何把粵菜和西餐的烹飪理念和技巧融合在一起,在讓熟悉傳統粵菜的食客耳目一新之余,還能把粵菜以一種容易被外地食客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除此之外,fine dining流行的那一套菜品加入主廚記憶元素,如何讓吃飯變得更好玩的理念也被融入到了菜單里。

必比登餐廳31家。

附上各家星星餐廳的按照個人喜好的胡亂點評:

江:我自己在第一版米其林指南公布前去過一次,印象平平。江由輝摘得二星之后,身邊有不少朋友慕名去嘗試。有認識的資深師傅覺得主廚黃景輝功底過硬,二星實至名歸。普通食客自己去的話,似乎出品不是特別穩定。

御寶軒

:和利苑類似,算是摘星連鎖米其林粵菜之一,出品水準夠且穩定,升星可以理解。

玉堂春暖:口碑比較兩極分化,喜歡的覺得拿三星也不為過,不喜歡的覺得名不副實。但你只要周末去門口排排隊,就知道它在老廣州人心目中的分量了。

炳勝公館&炳勝私廚:常常和點都德

一并登上外地游客寫的熱門廣州食記餐廳榜單,早前喜歡去吃吃魚生,近兩年去得少了。

利苑:香港、上海、廣州、北京,放在哪都拿一星,不多不少,不增不減,也是一種非比尋常的本事。

惠食佳:米其林海珠區

之光,唯一擋在我們之間的就是排隊的距離了。于是每次都轉戰了隔壁啫八。

麗軒:今年主廚換人后去過一次,有些菜品搭配蠻有意思,期待再訪。

愉粵軒:去年評星后去過一次,水準在線,還得再試幾次才好評價。

宋:上海川菜一星是玉芝蘭,廣州是宋。嗯不多說了。

半島名軒:應該是評委被下蠱了吧。

廣御軒:身邊朋友評價還不錯,等著下次去摘星了。

每年都得拿米其林有沒有資格評判廣州、評判粵菜來當話題,未免有些無趣。今年想說的是,我真誠地希望有志于做精致餐飲的業界人士能給廣州一點信心,也希望本地食客少一點固執和偏執,對多樣化的餐飲氛圍多一點包容性和好奇心。

廣州今年開了不少新的fine dining餐廳,焯躍、朗泮軒、Rêver·玥、客·Aken‘s Kitchen、Restaurant Emmelyn,以及幾家高端壽司店

……各家餐廳水平有高有低,但總體上已經比早前稍顯沉悶的餐飲氛圍好了許多。只是在和朋友聊起來時,不免還是會提到一些問題。

常常有某個餐廳榜單發布后,一些媒體出來蹭蹭熱點,話題無非是這個榜單算什么,來看看這些本地人吃的小館子。寫法通常是先把榜單餐廳冠上只有賣相沒有味道的帽子,然后畫風一轉開始推薦自家樓下的排檔館子。接著跳出來喊,我們這些才是地道美食,你們那些都是中看不中吃。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我很喜歡日本的一個小地方,位于四國島的高知縣,舊稱中村,現在叫做四萬十市。流經當地的一條河流名為四萬十川,曾經被NHK一檔紀錄片節目稱為日本最后的清流而名聲大噪。這一帶盛產鰻魚、河蝦,我在這里的居酒屋吃得非常開心。

后來有一次,我在和歌山縣一家名為召膳無苦庵的餐廳和主廚聊天,他說他在四萬十呆了十多年,后來還是決定離開。當地的鰻魚河蝦當然好吃,但本地人來來去去就只覺得這些東西好吃,你一旦有些改良,有些新做法,當地人就接受不了,說你這是異端。換一個地方,至少會有更多食客愿意欣賞他的烹飪技巧。

現在想起來,這段話倒適用于很多口味固執的地方和人。說白了,廣州除了粵菜(以及非洲菜?)之外,其他菜系的餐廳水平和北上深相比并沒有什么競爭力。不少食客固守著自家熟悉的幾家老店,連一道傳統菜改良一下配方都要跳將出來,說這不是以前的味道,更不用說接納和理解其他的新生事物了。

畢竟,廚師的菜做出來,得能在這里找到愿意欣賞的食客,才是良好的循環啊。

前幾天和一個歐美留學回來做餐飲的朋友聊天,說他本來想開一家tapas餐廳,但想到在廣州可能根本找不到對應消費客群,就放棄了。他的原話是,你看看在廣州有哪家這種類型的店晚上會有人排隊的?深圳就有。

我喜歡小館子的煙火氣,也喜歡fine dining的精細講究。

我喜歡粵菜對食材本味的追求,也愿意欣賞川菜味型的多樣和法餐醬汁的變化。

很多人一提起來就覺得賣相太差的印度菜

,我覺得里面各種香料的運用可有意思了。

為什么要對還沒嘗試過的東西一棍子都打死呢?

我不太懂。

早前有次采訪蔡瀾,整理采訪記錄的時候,非常喜歡里面的一段話:“會吃的人,會不停地去找更好吃的。像我家隔壁有家很好吃的云吞面,但是人家一講到很遠的地方有一家更好的,我馬上就會去那一家,要試一下看。要有這種好奇心,永遠要有這種好奇心,一失去了,就回不來了?!?/p>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除了贅肉之外,幸好好奇心還在。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熱烈祝賀白云機場米其林餐廳“半島名軒”開業!

下一篇:如何評價 2021 米其林廣州指南?

相關推薦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