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平炸串店起家,他3年開出2000家門店,累計斬獲3.7億元融資
文 | 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
“2022年,餐飲業最高光的業態當屬炸串了!”
疫情之下,餐飲行業備受煎熬,以2021年為例,餐企倒閉率居于歷年之最。
然而當人們口袋變緊,解饞屬性較強、消費無負擔的炸串反而脫穎而出。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炸串近兩年增幅達到了138.5%。2021年,全國炸串企業注冊量已達8200家,相比五年前增長了近十倍。
喜姐炸串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短短3年間,這家在疫情中成長的品牌開店近2000家,屢次通過低成本營銷破圈,俘獲億級流量,在資本潮退卻、市場回歸理性的當下,其在半年內獲得兩輪大額融資,在小吃品類中風頭無兩。
從一家9平小店,到3年開出2000家門店,喜姐炸串做對了什么呢?
初出茅廬階段:
不按套路出牌,做整條街最靚的“仔”,9平小店日入7萬!
海底撈張勇說過一句話:頂天立地,不如鋪天蓋地。
懷著對餐飲連鎖的一腔熱忱,喜姐創始人王寬寬在經歷了麻辣燙創業后,2019年把目光鎖定在了炸串品類。
過往的從業經歷,讓他總結了一條深刻的經驗,“做餐飲一定要做可持續有成長性的生意,好的品類應是:結構復雜、出口簡單、毛利高。
顯然炸串是符合的。
可是作為一個后起之秀,如何快速引爆呢?
1、起名不按套路:品牌取名字人名化,更易傳播!
在王寬寬看來:“一個好的名字價值連城,有的餐飲創始人在創業第一步就已經失敗了,因為他們只注意了房租、人工所帶來的顯性成本,而忽略了一個最大的成本,傳播成本和顧客記憶成本。
因為無論是動線設計、裝修、產品后續都可以慢慢優化,只有名字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喜姐能夠快速開店,離不開好名字的助推,王寬寬也總結了幾點起名原理:
(1)起名第一原則要簡單、易記、易傳播
(2)名字不要過多占用門頭空間,能用兩個字的堅決不用三個字
(3)餐飲店起人名更有溫度,影響顧客決策效率,但不建議用純人名(不好記)
(4)有情緒詞在名字里,更能激發顧客的情緒價值,影響顧客決策(比如喜茶、喜姐)
2、門頭設計不按套路:做超級大字門頭,營業額翻了10倍!
羅振宇說:“人終其一生的理想就是被看見”。
王寬寬覺得餐飲門店也是如此,只有被看見才有生意,尤其是在當下餐飲競爭環境中,說到底所有設計都是對顧客有限注意力的爭奪。
起初,他也走過彎路,因為一直崇拜蜜雪冰城,心里就暗想如果把炸串店裝成奶茶店風格,豈不是降維打擊,可很快現實就給了一記耳光,為了追求逼格,只放了一個胖胖的喜姐形象,很多人以為他開的是月子會所。
痛定思痛,王寬寬終于領悟到休閑小吃的本質是一門接地氣的生意,門頭至關重要,所以他大刀闊斧地做了以下動作,也是這些動作幫助他首家店從日營業額幾千元到現在幾萬元,門頭一換,營業額翻了整整10倍!
(1)門頭醒目是第一原則, 字體能多大就多大
(2)門頭不用英文、繁體字,小吃和快餐屬于接地氣生意
(3)門頭不用LOGO,低于1個億以內的生意有LOGO的意義不大
(4)提高門頭亮度,做到一條街上門頭最亮,吸引顧客進店
(5)寫出信任背書,給顧客一個進店理由(如喜姐月銷售60萬串)
3、產品設定不按套路:學辣條,走重口味休閑零食線路!
(1)用重“甜辣”制造口味成癮性
在王寬寬看來無論是樂山的炸串、還是老家徐州的炸串,如果只按照原有的口味推出,都不具備口味成癮性,滿足不了今天年輕顧客群體需求。
而休閑小吃的核心就是要有上癮性,讓顧客吃了還想吃。
如何去做呢?
他發現在食品行業里,最具有口味成癮性的永遠是辣條,看衛龍的產值就足以看出,實際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認,我們吃小吃、休閑食品本質就是吃調味品。
小時候想吃,大了還想吃,看到辣條就不自覺的流口水,原因是它用“甜辣”制造了口味成癮性,所以喜姐的產品口味邏輯實際是辣條的邏輯。
(2)砍掉綠葉菜,90%產品為肉食線, 貨值更高
以往,葷素搭配是炸串品類司空見慣的產品組合。
可是對于喜姐來說,這樣的搭配貨值并不高,利潤很低,所以喜姐也走了一條少有人走的炸串之路,砍掉所有的綠葉菜,90%產品為牛肉、雞肉等肉食產品。
這樣一來就解決了炸串行業的兩個痛點:
肉食利潤和貨值更高,冷鏈配送成本降低提升人工效率,相比于生鮮產品,肉食可做全配供應鏈(3)梳理出TOP6爆款產品,提高點單效率
“每個餐飲老板都是導演,菜單則是演員”
在顧客每天都做大量選擇的當下,每家餐飲企業都應該盡量縮短顧客的決策時間。
在喜姐,王寬寬在初出茅廬階段迅速梳理出喜姐TOP6招牌產品:醬汁臭豆腐、牛肉串、雞肉串、掌中寶、五花肉和炸排骨。
有了爆品后,最大的好處是點擊率得到提高,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同時,后端的供應鏈系統能將出口更加集中,給到利潤空間也就越大。
(4)用“撒面”替代“刷醬”工藝,解決外帶痛點
過去,在王寬寬老家徐州炸串多以刷醬為主,口感雖然很好,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刷醬的汁液到處流,這就導致了用刷醬的工藝,是無法做走食和外賣的。
而小吃、快餐本質都是要效率的生意,沒有過多的堂食面積,所以他苦苦找尋到了撒面工藝,從而解決了炸串外賣、外帶的痛點,效率也更高,撒的辣椒面、孜然本身就有類燒烤屬性具備口味成癮性。
4、反思維定價:首創炸串論“把”售賣,客單價被拉高
售賣的形式,決定了用餐效率。
在行業,喜姐炸串還有一項動作是領先行業的,那就是首創炸串論“把”售賣。
別小看這一動作,這一動作解決了效率痛點、客單低痛點。
過去,他發現不少同行都喜歡讓顧客走自選模式,可缺點是一串一串去選顧客購買時間就會拉長,再加上每個產品的炸制時間也不相同,效率十分低下,而且有的顧客真的只選擇幾串,客單一度被拉低。
所以從做喜姐的第一天開始,王寬寬就規避了這一痛點,參考東北的手把串售賣方式,論把售賣,效率高了,客單也被拉高。
千店狂奔階段:
找準生態位,數字化+供應鏈全配,成為下一個“絕味”!
“絕味食品,用了17年,成為鹵味一哥;”
“蜜雪冰城,25年的風雨路程,門店突破2萬家;”
“華萊士,22年來和麥肯打街巷站,成為國人漢堡首個破萬店品牌;”
“正新雞排,也用了22年,才成為休閑小吃領域門店最多的餐飲品牌;”
……
毫無疑問,萬店品牌的四大天王,都離不開時間的積累。
然而,喜姐炸串僅僅用了3年多的時間就突破了2000家門店,讓不少前輩也忌憚、跟隨。
這一切得益于王寬寬找準了喜姐的生態位,用數字化+供應鏈全配,用最短時間劍指萬店。
1、供應鏈先行,100%全配降低門店操作難度
“一個9平的門店,是如何能在國慶節高峰期做到最高流水7萬?”
“一個后起之秀,是如何三年彎道超車,開出2000家門店?”
……
麻辣燙的生意,給王寬寬帶來最大的反思就是:做連鎖生意,凡是不能做供應鏈全配都是不可持續生意,不具備萬店基因。
所以,在喜姐只有1家門店的時候王寬就供應鏈先行,投資500萬建工廠,且供應鏈全配,讓毛利率可控,讓合作者賺到錢,降低門店業務復雜度,把難啃的骨頭都在工廠一端解決。
今年拿到融資后,喜姐又繼續加碼自己在供應鏈端的領先優勢,自建工廠,加大物流投入:預計今年會再新增6個分倉(湖南、廣西、重慶、云南、廣東、河南),提升當地門店的履約效率、產品穩定性和降低成本。
復雜的操作后端完成,實現前端出口簡單訴求。
2、數字化,讓餐企用成功經驗快速復制門店
王寬寬認為:“現今的餐飲企業想彎道超車的話,可能要有一個全新的玩法或模式,這也是我們說要先有數字化才能有萬店連鎖,數字化是彎道超車的關鍵動作,能夠大幅提升組織運營效率。好的企業需要像美團、淘寶一樣,把整個業務數字化,實現“商品在線”“交易在線”“員工在線”“組織在線”和“消費者在線”。
我再舉一個例子,從招商到營運管理、活動、加盟商管理等,所涉及到的流程非常復雜,沒有數字化的工具的銜接,很容易亂套。供應鏈環節更不用說了,復雜程度比前面還要高無數個量級,一旦把它數字化,所有流程就非常簡單。
不僅要讓加盟商的經營更簡單,也要讓員工的工作變得更簡單,讓普通人也能干出不一樣的業績。餐飲行業沒有那么多頂尖人才,數字化工具就讓三流人才可以做出一流的業績。”
職業餐飲網小結:
休閑小吃,本質就是一門店開萬家的生意,而從喜姐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品類基因決定了體量天花板,一個頭部品牌存在的意義就是要顛覆固有認知,從而引領行業發展。
而未來,餐飲連鎖的終極賽場必將在供應鏈全配、數字化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