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預制菜,深度分析預制菜產業的現狀和未來趨勢
預制菜就像是外賣的升級版,對不會做飯和沒時間做飯的人非常友好。既有“廚房小白”秒變大廚的參與感,成就感,也能滿足社交分享的屬性,戳中人們的痛點。同時滿足用餐需求和情感需求。
與此同時,春天時刻更是刮起了“露營野餐風”。預制菜也增添了人們野餐露營中的“氛圍感”。
預制菜已經火到出圈,不單單餐飲食材廠商在參與,就連資本、政府、協會等相關方都在紛紛入局,消費者更是主動下單或間接享用美味的預制菜。
預制菜為什么這么火爆?這個產業當下有哪些獨特表現?未來又會出現哪些發展趨勢?
01
市場現狀:熱、散、大、新
長期關注預制菜產業的研究和發展,深入采訪賽道內的企業、經銷商和產業鏈人士,通過對市場的觀察分析,總結出當前預制菜產業的市場現狀,簡單說可以概括為“熱、散、大、新”四個字。
1、熱:
預制菜的火熱程度不用多說,初夏的天氣有多熱,預制菜就有多熱。天眼查數據顯示,與預制菜相關的企業注冊量逐步增長,當前已經高達7.19萬家。
安井、惠發、得利斯等傳統的凍品食材企業紛紛入局,正大、溫氏、恒興等畜牧水產龍頭企業大舉進入。安井宣布在洪湖投資10億元建設預制菜基地;恒興投資10億建產業園區做預制菜……
除了企業,資本、政府等相關產業鏈方,也紛紛搶占預制菜賽道。我們可以說,預制菜統領了餐飲食材產業的發展,一切皆可預制菜成為現實!
2、散:
盡管很火熱,但是預制菜行業還存在很多問題,整體還處于“散”的產業發展初級階段。
目前現存的7.19萬家預制菜相關企業當中,56.6%的企業成立于5年內,而且以中小規模為主。行業集中度低,領軍企業尚未出現,行業格局遠未形成,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和占比有待提升。
預制菜的餐飲滲透率偏低,目前國內預制菜餐飲滲透率在10%-15%之間,與美國、日本60%的比例差距很大,這也說明餐飲端的市場空間巨大。
此外,預制菜行業缺乏權威的行業標準,甚至對于預制菜的定義都存在分歧;渠道運營模式尚不清晰,企業仍處在摸索階段;食品安全、冷鏈配送、倉儲等都是關注的焦點問題。
3、大:
這里說的是預制菜市場規模足夠大,2021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并且保持著2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以此可以預見,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5165億元,遠景有高達3萬億元的預期。
其次,企業實力足夠大,安井、正大、雙匯等凍品巨頭紛紛入局,凍品先生、正大廚易、圣農星廚、雙匯筷樂星廚、眾品東方伊廚……這些新銳的預制菜品牌,顯示了母公司在預制菜賽道加碼的決心。
預制菜的各方關注度足夠大,從企業到商業,再到政府、產業鏈,都在預制菜賽道里奔跑?!笆致裏o”的搶位之戰已經打響。
4、新:
預制菜在我國有30年的發展歷史,但是真正進入大眾視野,火起來,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所以預制菜對于大多數參與者來說,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屬于新品類。
對于新品類,一切都是新的探索。首先是預制菜新品紛紛上市,作為新生的差異化產品,預制菜品不斷出新;
二是全新的渠道策略,預制菜渠道模式尚未成型,對于企業來說,全渠道的嘗試都是新鮮的;
三是新品牌紛紛上市,凍品先生、正大廚易、圣農星廚、大國味道、珍味小梅園、烹烹袋等,都是針對預制菜的新品牌;
四是創新的運作模式不斷出現,抖音直播賣貨,小紅書種草,連鎖直營及加盟店的興起,便利店、定制化等都是新的嘗試。
02
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沒那么容易!
一方面,蛋糕是很大,但是來分蛋糕的還有盒馬、叮咚等生鮮電商,既有大數據精準分析優勢,又逐步建立自有供應鏈。
今年春節期間,淘寶的預制菜銷量同比翻了一倍,盒馬的預制菜銷量同比增長超過三倍,叮咚買菜7天賣出了300萬份預制菜。
據公開報道,盒馬在2020年疫情后成立了3R事業部(即熱即食即烹),發力旗下自有半成品品牌“盒馬工坊”,打出“盒馬工坊,你的廚房”slogan,200 多個 SKU中半成品菜占一半。加成快手菜布局。
盒馬看到了冷藏短保品類、供應鏈上下游方面的潛力。據了解,盒馬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西安布局6大中央工廠,其中武漢的中央工廠計劃于2022年年中投入使用。
叮咚預制菜則在成立預制菜部門的同時,建立了叮咚谷雨松江加工廠,自建豬肉、3R食品、面食三條產品線,向農產品產業鏈上游滲透。
叮咚買菜選擇在“場景運營”和“復購”上投入更多精力,明年還計劃做線下擴張,甚至做其他渠道的分銷。
另一方面,肥肉很美,可也得吞得下!預制菜的賽道看似熱鬧,背后也有懸而未決的難題。
1、預制菜走向C端,沒那么輕松。
中國預制菜市場,目前toB端與toC端比例大概在8:2的階段。雖然目前國內B端和C端兩大市場都在高速成長期,但toB端的餐飲渠道占大頭.
2、菜品品質打破偏見,需要時間。
目前預制菜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人仍存在偏見,認為預制菜是“工業化”的,是“煙火氣”的對立面。
3、菜品標準化與多樣性的矛盾。
預制菜強調的是規?;藴驶?,但是眾口難調,恐怕難以同時滿足多樣分散的需求。
時間會給我們答案。只有當潮水褪去,裸泳的人才會浮現出來。
03
預制菜的未來在哪里?
目前,預制菜的市場主要集中在B端,據相關數據顯示,B端市場才是預制菜的重頭戲,去年貢獻了1800億元的份額,而C端才僅僅貢獻了400億元。
雖然預制菜在在C端市場有很大的野心,但奈何C端消費者對其保持謹慎的態度,市場反響一度非常平淡。
而預制菜在面對C端市場時,自身也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是單價高的問題,目前市面市場上的預制菜,一份半成品凈菜的價格是8元-20元;凍品預制菜的家常單品價格從20多元到50多元不等,大菜、硬菜的單價在百元左右。這樣的價格都快趕上中小城市大部分餐館同等菜品的價位了。
其次是市場滲透率的問題,根據相關數據,目前,預制菜的主要消費者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市場滲透率只達到了10%左右。
可見,目前預制菜在C端市場的接受度并不高,要想擴散到全國的話,還得很長的一段滲透時間。
而最根本的,還是預制菜在C端市場的表現并沒有鼓吹的那么好,不管是從口味還原度、性價比還是購買的便利性,預制菜都遠沒有達到消費者的預期。
雖然在C端市場表現不佳,但在B端,預制菜卻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近兩年,由于疫情的影響以及房租水電等固定成本的上漲,餐飲行業面臨著“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
對于餐飲行業來說,想要降本增效,就得走上工業化之路。而預制菜,就是現階段餐飲行業工業化的最終形態。
大的連鎖餐飲店為了保持品質的穩定性,減少人工成本、加快出餐速度,早就開始鋪設中央廚房來制作預制菜。
而中小餐飲店,在外賣業務逐漸占比大的狀況下,也開始向專門做預制菜的企業購買相應菜系,以減少成本、提高效率。。
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口味穩定的快餐已經成為大部分打工人的選擇,順應這個趨勢,餐館利用預制餐來保證出餐速度和一致口味,反倒能把生意做的穩定又長久。
在B端,預制菜幫助餐館提高了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在菜品的成本和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餐館也通過降本增效比之前獲得更多收益。
所以,預制菜在B端市場還是很有前景的。
未來的預制菜,要想在B端和C端市場雙管齊下,就得在產品的研發上下功夫,如何提高性價比是預制菜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
預制菜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就要保持清醒,不可在資本市場造的夢幻泡沫里迷失自己,成為風口下摔死的豬。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