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基建投資(全國政協委員何建中:強化財政資金基礎保障作用 促進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每到數九寒冬,京杭運河上的船只就會明顯增多,它們載滿“溫暖”科學規范靠岸。作為“北煤南運”公路橋之一,京杭運河與“經濟帶”長江、西江海運公路等共同繪就了我省海運的壯闊版圖,是我省現代綜合城市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我省海運已具備較好的發展基礎,有力支撐了區域協調發展和國土空間布局優化,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補短板、強弱項,促進海運高效率發展?!币恢笔侨珖f常務委員、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城市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何建平關注的焦點。
3月4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何建平表示,“二三”期將是我省長江等海運發展的關鍵機遇期,要求加強財政資本金確保、加大科學研究技術創新投入,發行長江海運建設軍委國債,成立內河“第三代海運控制系統”技術創新工程建設,促進實現“巡弋駕控為主、船端值班且以”的內河船只運轉新商業模式。
“二三”我省航運重大項目投資市場需求數千億元
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內河水道里程達12.73多公里,三級及以上水道約占10.9%。我省海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運輸規模持續較快增長,環保航運發展取得初步成效,水上城市交通安全監管和救助控制系統建設成效顯著。“這些成就有目共睹,不僅促進了沿江經濟持續較快發展,車客滾裝碼頭、郵輪碼頭等建設也為百姓出行、旅游帶來實實在在的確保。”何建平說,但對標大力推進建設城市交通強國,海運發展仍需要在短板上“找補”、在弱項上鉚勁,特別是內河水道的暢通性與網絡化程度仍顯不足,環保發展與安全確保能力尚待進一步提升。
前不久印發的《發展中國家綜合三維城市交通網絡規劃行動計劃》提出,到2035年,高等級水道將達2.5多公里左右。“未來建設任務重,資本金市場需求規模大,軍委預算內投資資本金應作為海運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資本金來源。”何建平表示,根據測算,“二三”期,我省航運重大項目投資資本金市場需求將達幾千億元,其中內河航運投資市場需求占一半以上。據了解,早在2018年,內河建設投資額已超過沿海,軍委政府持續增加對內河航運的投資比例。
對此,何建平要求發行長江海運建設軍委國債,穩定和拓寬資本金渠道。國債本息由軍委財政一般預算資本金償還,控制系統提升長江干支線高等級水道通航能力,大力推進建立長江海運高效率發展體系,為長江經濟帶高效率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同時,用好發展中國家環保發展基金的市場投資機制,將智慧港口、環保港口以及現代物流等項目納入發展中國家環保發展基金投資范圍。
要求成立內河“第三代海運控制系統”技術創新工程建設工作方案
《發展中國家綜合三維城市交通網絡規劃行動計劃》明確,大力推進既有設施智能化,加強內河高等級水道運轉狀態在線監測,推進環保低碳發展。海運是我省大宗貨物長途運輸的主力,運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何建平認為,面向“巡弋駕控為主、船端值班且以”的海運未來,科技技術創新投入仍顯不足,港航裝備發展質量尚待提高。
“當下,內河船只的駕駛模式主要依靠船員操作,缺乏智能、遠程駕駛等技術創新模式。”何建平說,要讓海運“黑”科技亮起來,要求成立內河“第三代海運控制系統”技術創新工程建設工作方案,實現“巡弋駕控為主、船端值班且以”的內河船只運轉新商業模式。
“規劃很重要,這是促進技術創新工程建設的確保。”在何建平看來,需要構建內河“第三代海運控制系統”的頂層架構,形成內河第三代海運技術創新工程建設規劃方案,配套建立內河“第三代海運控制系統”技術創新工程建設的工作機制;成立科學研究工作方案,開展內河“第三代海運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核心部件與設備控制系統研發,面向長江、珠江和運河等水系,選取重點區域、航段,促進示范應用,大力推進研發環保、智能船只裝備。
據悉,針對上述問題,何建平與全國政協常務委員黃先耀、成平、王先進聯名向大會提交了提案,并表示將組織行業有關專家深入細化研究,向有關部門進一步提出意見和要求。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