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8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預測分析
2023-2027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22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銜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完成12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100個左右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布局建設,基本形成以國家物流樞紐為核心的骨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綱要提出,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統籌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園區等布局建設,優化國家層面的骨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提高跨區域物流服務能力,支撐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加快建設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提高城鄉冷鏈設施網絡覆蓋水平,推動食品產銷供的冷鏈全覆蓋。
2023年2月,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深入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在重要流通節點建設產地冷鏈集配中心,推進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加強大型冷藏保鮮、倉儲物流等保供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
(二)市場需求廣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騰飛,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長,消費者對于食品的種類、質量、營養以及口味的多樣化消費需求顯著增加。而食物鎖鮮往往需要通過冷藏或者冷凍的方式進行運輸、加工、儲藏和配送。因此,在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驅動下,我國冷鏈物流產業逐步邁進高速發展階段。同時,我國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為網絡購物、線上支付、電商平臺等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夯實的技術基礎,線上電商行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2021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交易規模為4,658億元,同比增長27.93%;2022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交易規模為5,601億元,同比增長20.24%。生鮮電商行業井噴式發展也將進一步擴大對冷鏈物流的需求。
(三)科技創新激發行業新動力
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數據、物聯網、第五代移動通信(5G)、云計算等新技術快速推廣,有效賦能冷鏈物流各領域、各環節,加快設施裝備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升級步伐,提高信息實時采集、動態監測效率,為實現冷鏈物流全鏈條溫度可控、過程可視、源頭可溯,提升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一體化運作和精準管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有效促進冷鏈物流業態模式創新和行業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創造冷鏈物流發展新機遇
我國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特別是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推動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將進一步優化區域供應鏈環境,有效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深化與相關國家貿易往來,擴大食品進出口規模,推動國內國際冷鏈物流標準接軌,借鑒推廣先進冷鏈物流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
二、不利因素
(一)成本制約行業發展
冷鏈物流的成本相對較高,一般高于普通物流50%左右。近幾年來,能源的價格不斷升高,導致冷鏈物流的成本也不斷上漲。冷鏈物流的設備水平不足,也使物流費用大幅增加。由于冷鏈物流的商品價格高,加上經銷商對市場的不了解,很多物流行業人員被迫只能選擇低標準的冷鏈物流或者選用普通物流,從而制約了冷鏈物流的發展。
(二)基礎設施相對落后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冷鏈硬件設施依然缺乏,設備分布不均,冷鏈基礎設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和一線發達城市,然而,承擔了全國大部分生鮮農產品批發交易的中西部地區卻冷鏈資源匱乏,發展相對滯后。在冷鏈設備的種類和功能上發展也不平衡,大型的設備建設比較多,而中小型的冷庫卻少了很多。除此以外,我國的冷庫設備相對老舊,大部分的儲存設備功能不全,無法精準控制溫度,在對接的過程中,因為設備質量良莠不齊,難以滿足要求。
(三)冷鏈物流存在脫節
冷鏈物流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實現加工、儲藏、運輸和銷售全程低溫保存,但在現實中存在由于作業人員操作不規范或者管理不當等導致冷鏈物流脫節的問題。第一,對全程低溫的觀念認識不足,比如對一些農產品沒有進行田間預冷,即便在運輸中使用冷藏車,也還是會影響產品的質量,外表看似沒有問題,內部已經開始劣變,致使其貨架期縮短。第二,存在一些企業為了節約冷鏈物流的成本,間斷性的關閉制冷設備,造成冷令鏈中斷,可能對藥品的成分造成了破壞,威肋人類健康。第三,冷鏈配套設施不健全,在中轉的過程中,未能實現全程冷鏈。比如,冷藏車無法開到冷庫中,在冷藏車停放地點到冷庫這段距離,就造成了冷鏈中斷,同樣的問顥還出現在生產地和冷藏運輸車、銷售點與冷藏運輸車的對接上。第四,生產地缺少預冷設施導致全程冷鏈物流無法實現,很多冷凍的產品在卸貨時,都是在常溫狀態下,再到經銷商的冷藏設備中這段時間,冷鏈斷鏈,對質量造成了影響,使保質期變短。以上這些情況,都使全程冷鏈遭到破壞,讓人們逐漸對冷鏈物流的開展失去了信心,影響了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
(四)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
健全的法律法規能夠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保障,冷鏈物流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但是,我國在冷鏈物流這一領域的法律法規是缺失的,導致產品在運輸的過程中,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主體是沒有保障的,因此,冷鍵物流的全程化得不到公眾的認可,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冷鏈物流的發展。另外,我國使用的冷鏈設施,無論是從生產規格還是使用規格上看,都無法實現統一標準。
2023-2027年中國冷藏車保有量預測
2021年,我國冷藏車保有量達到34萬輛;2022年,我國冷藏車保有量達到38萬輛。
我們預計,2023年我國冷藏車保有量將達到44萬輛,未來五年(2023-2027)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98%,2027年將達到71.7萬輛。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23-2027年中國冷藏車保有量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23-2027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預測
2021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到4,773億元;2022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到5,515億元。
我們預計,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達到6,486億元,未來五年(2023-2027)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3.70%,2027年將達到10,840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23-2027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23-2027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量預測
2021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量達到2.75億噸;2022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量達到3.25億噸。
我們預計,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量將達到3.56億噸,未來五年(2023-2027)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0.80%,2027年將達到5.37億噸。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23-2027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量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23-2027年中國醫藥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預測
2021年,我國醫藥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約達到4,814億元;2022年,我國醫藥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約達到5,446億元。
我們預計,2023年我國醫藥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達到6,160億元,未來五年(2023-2027)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88%,2027年將達到10,000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23-2027年中國醫藥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玉湖冷鏈主導國際標準制定 推動全球冷鏈物流可追溯性體系升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