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2016《全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圖》
《全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圖》
2016
【詳解】>>><<<
一、意義作用
中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圖》(簡稱分布圖)是中國冷鏈物流聯盟、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冷鏈物流分會(簡稱中冷協)、中關村綠色冷鏈物流產業聯盟(簡稱中冷聯)行業統計重要工作,每年連續出版并發布行業最新發展數據,已經連續發布五版,所有上圖企業和發行工作全部免費。自出版發行以來,獲得了2011 年度“行業十大事件和行業十大標準化工作”榮譽,受到發改委、商務部、交通運輸部、工信部、農業部、質監總局、食藥總局等政府領導、會員單位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高度贊揚。
分布圖是根據冷鏈特性和特點,市場和企業需求需要,進一步梳理行業資源,促進市場信息流通,推動行業理性發展、科學規劃,引導食品與冷鏈企業聯動發展,有效整合資源、共享資源,規避重復重疊建設,減少冷鏈供需矛盾,增強調控產能平衡措施。2016 版分布圖在2015 版的基礎上,努力做到分類科學、數據詳實、查閱方便、區域量化,將現有資源互聯互通,把分散的冷鏈資源連點成線、結連成網,形成“區域聯盟、專線聯合”的“冷鏈云平臺”,幫助企業快速完善服務網絡,解決零擔、返程、空庫對接,從而提高行業資源利用率和企業利潤率,幫助企業完善網絡布局及延伸業務范圍,實現冷鏈供給側改革。
二、統計標準
分布圖統計工作按照中冷聯制定的《冷庫標識》六大庫容溫區分類和《冷鏈三不八定》標準開展,對全國1000 家重點聯系企業已經投入運營的冷庫進行信息采集。冷庫標識標準是:高溫庫(恒溫庫)5~15℃、中溫庫(冷藏庫)5~-5℃、低溫庫(冷凍庫)-18~-25℃、速凍庫(急凍庫)-35~-40℃、深冷庫(超低溫庫)-45~-60℃、氣調庫(保鮮庫)5~-2℃。
三、發展數據
1、上圖數據概況
2016 年分布圖數據:全國共1000 家重點聯系企業冷庫總容量為3035,2823 噸,冷藏車保有量為76527 臺,其中包括企業自有冷藏車37785、企業整合社會冷藏車數量38742 臺。相比2015 年上圖企業2626 萬噸冷庫、99662 臺冷藏車(自有冷藏車37317輛、整合社會冷藏車62345 臺),冷庫同比增長410 萬噸,增長率約15.6%,自有冷藏車增加468 輛,增長率約1.3%。冷藏車增長速度慢有兩個現狀,一是企業整合社會車輛無法區分唯一歸屬性,社會車輛可能多各單位掛靠,二是部分企業采取與司機承包合作制,新購車輛三年屬于公司之后歸司機私有,逐步輕資產化發展,無法辨別車輛所有權。
2、冷庫百強
2016 版分布圖按照《冷庫標識》庫容溫區分類標準,按噸位大小排序,已經投入使用的上圖的前100 家企業庫容總量為1692,8214 噸,約占調研總庫容量的56%。
3、冷藏運輸百強
根據中冷聯《三不八定倡導性冷鏈標準》相關要求,對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規模的冷鏈運輸企業進行統計,上圖前100 家企業自有冷藏車28851 臺(社會掛靠車輛除外)約占調研冷藏車總量的76%。
四、數據解讀
(一)各大區冷鏈發展情況解讀
結論:華南、西南地區冷鏈企業自2015 年至2016 年數量增長近一倍。其他大區,無明顯變化。
結論:除華東地區冷庫容量增長下降,其余大區冷庫均呈增長趨勢。冷庫整體增速在15.6%左右,與去年28%的增長速度相比呈下降趨勢。
結論:除西北地區社會車輛明顯多于自有車輛外,其余地區自有車輛與社會車輛數量接近。
(二)各省市冷庫容量與冷藏車數量情況
序號地區冷藏車數量總和(輛)
1 上海17292
2 河南14075
3 廣東7114
4 北京4901
5 湖南4702
6 山東4486
7 江蘇3300
8 福建3269
9 新疆3204
10 河北1776
序號地區自有車輛(輛)
1 上海7865
2 河南5865
3 廣東3905
4 湖南3868
5 北京2035
6 江蘇1848
7 山東1838
8 福建1764
9 河北1276
10 四川841
結論:上圖企業自有冷藏車增長率約1.3%。
(企業發展新趨勢:企業采用與司機承包合作制,逐步走輕資產發展模式)
(三) 地區冷鏈資源密度與人均冷鏈資源情況
(人口密度圖來自網絡)
結論:上海、北京、天津、廣東等地區冷庫密度和自有冷藏車密度普遍較高,這些地區普遍經濟也比較發達,居民生活水平、消費水平偏高,對食品質量和安全也更為重視。
地區人均冷庫容量(噸/萬人)
華東310.4856659
華北263.6473904
華南197.9267444
東北196.3861152
華中196.070035
西北134.8073469
西南119.7086757
結論: 華東、華北、華南地區整體冷庫資源分布較多,地區冷庫密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地區人均冷藏車數量(輛/萬人)
華中0.886170358
華東0.772573166
華北0.548297106
華南0.464867835
西北0.456453729
東北0.175200437
西南0.131969204
結論:華中、華東、華北地區整體冷藏車資源分布較多,地區冷藏車密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綜上:全國地區性冷鏈發展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華北地區、華南地區,華中地區與去年相比也有了一定發展,這些地區的冷鏈發展水平相比其他區域要先進。
上海、天津、北京、山東、寧夏等地區的冷鏈水平較高,發展實力更大,這些地區的冷鏈技術水平相對完善,冷鏈網絡及體系相對健全,可以利用已成熟的物流體系和貿易網絡發展冷鏈業務,進而提升地區的未來經濟發展水平;除上述省市之外的地區冷鏈發展水平相對滯后,但這些地區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可以通過進一步完善功能布局,信息化建設,來提高冷鏈的發展水平,進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經過對人均冷鏈發展(人均冷庫容量、人均冷藏車數量)與經濟發展水平(人均GDP、居民消費水平)之間的數據相關性分析,可知人均冷鏈發展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正相關,隨著冷鏈發展的提高,會大幅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提升經濟發展的實力;同時,國家或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也會促進冷鏈行業的發展。
(三)企業冷庫溫區比例情況
從調研的1000 家冷鏈物流企業中從全國各地抽樣調查了350 家規模以上冷庫企業,從數據中可看出,在全國冷鏈市場需求較高的高溫庫與低溫庫中,用于儲存魚肉類的低溫庫數量非常多,而用來儲存蔬菜水果的高溫庫數量較少,冷庫溫區結構上存在供需失衡。
(四)企業冷庫規模數據分析
在調查的1000 家企業當中,冷庫規模在50 萬噸以上的超大型企業一共有6 家,規模在10-50 萬噸的大型企業一共有54 家,5-10 萬噸的中型企業共165 家,而規模在1-5 萬噸的規模以上企業有414 家。可見,中國的冷鏈物流企業當中,還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而從上圖也可以發現,冷庫在1 萬噸以上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當中,第三方物流企業占大多數,食品企業尤其是農產品企業數量較少。
五、結論
(一)展望行業整體增長趨勢為增長
冷庫整體增速在15.6%左右,與去年28%相比增長速度呈下降趨勢,可以發現冷鏈行業發展逐步趨于理性,發展冷鏈物流熱潮的逐漸降溫,投資趨向理性。產業結構性調整及行業功能布局正在推進。(發展速度參照其他行業比例:25%以上為高速發展、20%-25%為快速發展、15%-20%為增長發展、10%-15%為平緩發展、10%以下為縮量、8%以下為下降。
(二)產業結構性布局缺乏合理性,區域發展不均衡,產業亟待統籌規劃
近幾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江浙以及湖北、河南等地,重要的運輸港口的冷庫需求量也比較大。但通過分布圖數據調研發現,有些地區冷鏈已接近飽和,而又有一些地區冷鏈建設落后,區域發展出現不均衡的現象。所以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性調整與功能布局頂層設計迫在眉睫
(三)冷庫功能設計缺乏規劃,功能單一缺乏需求調研,多溫區冷庫可見預期
從調研數據來看,冷庫類型方面,冷凍庫占比超越50%,而超低溫冷凍庫卻占比不到1%。同時,超過70%的冷庫散布在東部地域,而西部地域冷庫占比卻缺乏。此外,在貯藏商品品類上,果蔬類產品占比超越30%,而水產品、肉禽類產品占比有待提升。且冷庫一年可存儲多輪農產品,因此多溫層冷庫能提高冷庫利用率,避免冷庫閑置。
(四) 冷鏈企業發展遇瓶頸,需專業化科學化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上圖的1000 家企業中有38 家企業轉行,占比約4%。另外有3家企業在去年參與調研時曾表示將擴建冷庫卻未建成。經濟波動、市場變化對企業發展存在影響,但企業自身也存在諸多問題。在走訪調研中,也發現不少企業因為不夠重視前期調研論證,造成冷庫建成后,或者設計不合理影響運作、或者節能考慮不周影響運營成本、或者功能與需求不一致造成運作困難。
(五)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完善功能布局,冷鏈行業仍具潛力
在當前國內外全面轉型時代,冷鏈行業經過“黃金發展期”后,也進入增長放緩、市場疲軟和轉型發展的新時期,行業整體發展逐步趨于理性化,但行業缺乏頂層規劃設計,應進一步完善功能布局,實現行業復合式發展。
毫無疑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冷鏈的空前發展,生鮮電商的積極布局,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食品、醫藥安全帶來的負面影響高度重視,冷鏈倉儲和運輸正在被推向風口浪尖,很多重點地區正在興建有規模、高水平、規范的冷鏈物流倉儲和運輸企業。另外,近年來冷鏈物流產業規劃及扶持政策和行業標準頻繁出臺,國家層面開始從政策、法規角度推動物流行業及冷鏈物流轉型升級,使我國冷鏈物流業不斷被提升到非常重要的高度。這也將促使冷鏈行業不斷向專業化和規?;较虬l展。
綜上,中冷聯鼓勵冷鏈企業在加強交流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明確定位、加強聯合、創新發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行業的健康發展。中冷聯愿意成為冷鏈行業經驗交流、企業家交流、資本與企業交流的平臺,共同努力保持行業持續增長發展。由此次分布圖數據分析可知,我國冷鏈行業仍具潛力,政策持續推進,聯盟完善會員服務,對于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企業積極轉型升級,冷鏈行業未來之路必將光明燦爛。
六、分布圖統計工作的局限性
中冷聯秘書處從2015 年12 月至2016 年3 月全力開展分布圖信息采集統計工作,統計范圍遍布全國30 幾個省市。通過調研數據分析可知,冷鏈物流總體規模增長速度放緩、庫容和冷藏車總量趨于穩定,每個省市的冷庫保有量無明顯變化,但與全國實際存在的冷鏈物流總量相比,分布圖統計還不足以反映冷
1.許多企業認為自建自用冷庫不需要對外公布
2.部分企業不了解分布圖的意義和價值
3.按照冷庫溫度分區進行統計有所顧忌
4.建庫按噸位、經營按盤位,立方與噸位換算不清
5.冷庫經理崗位變動快,造成聯絡和信息采集不暢
6.個別企業對分布圖工作持觀望態度
7.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多數企業冷藏車采取與司機產權合作模式,冷藏車的所有權不明確,也為數據統計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從十三五規劃看待冷鏈物流發展
“十三五規劃”綱要十八次提及“物流”,三次提及“快遞”。主要提出要加強快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智能技術裝備應用;再次明確快遞“三向”工程;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建立便利跨境電子商務等。為快遞行業的發展、方向與未來提出具體規劃和指導意見。
快遞發展:網絡、終端、智能化?!兑巹潯范嗵帍娬{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快遞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快郵政、快遞網絡終端建設”,并“推廣智能技術裝備應用”。預計未來快遞網絡將在三個維度發展,即廣度、深度和智能程度。
具體而言,快遞網絡將進一步覆蓋中西部地區;在快遞較發達地區快遞網絡將向鄉鎮一級下沉;便利店、驛站等多種終端形式將充分融入快遞終端網絡;未來智能快遞柜、自動分揀系統將逐步應用在網絡終端、節點,全網智能化程度將顯著提升。快遞行業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升級可視為行業的“供給側”改革。
快遞方向:向下、向西、向外?!兑巹潯分赋觥皩嵤┛爝f下鄉工程”、“支持中部地區加快建設連接東西現代物流體系”,“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边@進一步強調、落實前期《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及的“三向”(向下、向西、向外)工程。
具體而言,隨著快遞網絡在三個維度逐步打通,電商競相布局農村、海外,快遞需求也將隨之釋放,未來快遞行業或將因此獲得增長后勁,繼續保持中高速發展。 快遞未來:冷鏈、跨境。《規劃》指出“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建立便利跨境電子商務等新興貿易方式”。預計快遞行業的服務水平將會顯著提升。具體而言,冷鏈物流由于管理的復雜性、專業設備的高壁壘,被視為物流行業的制高點。順豐速遞目前大力布局冷鏈物流,并初具規模,彰顯高水平服務實力。
跨境物流伴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而發展,既要求企業具備較強的通關能力,也要求具備較高的本土化實力。目前國內主流快遞均在跨境物流有所布局,未來跨境物流發展可期。
我國冷鏈物流任重道遠
目前,我國的物流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中小物流企業紛紛掛牌新三板,大型民營快遞公司也在積極尋求上市之路。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2016年重點鼓勵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實體商業創新轉型,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這也是政府工作報告第三年提及快遞的發展,尤其在今年被“單獨提及”更是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物流業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今年物流業將會有更多的優惠政策,同時這也將導致競爭更加激烈。雖然物流行業現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但是整個行業卻在人才管理、社會效率帶動、物流產業創新方面還存在弊端:
1.物流行業在我國發展已經有20多年,然而物流行業被廣泛關注卻是近年來才有的現象。我國高校開設物流專業普遍較晚,在經濟發達的江浙地區高校是在2001年才開設的物流專業,而且培養的是一些??茖哟蔚某跫壩锪魅瞬牛劣诒究?、研究生學歷層次物流人才的培養工作,一直到2003年才有高校正式啟動。高校培養人才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就導致市場上物流人才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2.隨著我國物流產業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社會團體和機構認識到物流教育培訓業是一塊有利可圖的大蛋糕,隨之產生了各種物流培訓機構,導致市場魚龍混雜,給行業從業人員在培訓方面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3.物流行業創新水平低,在專業化、社會化方面創新能力不足。大型物流冷鏈服務公司有自建的研發團隊,可以避免技術上落后的一些問題,可是一些中小物流企業還不具備這個實力,導致創新能力不足。
4.我國物流產業發展面臨準入審批多、多頭監管、重復執法、標準體系不合理等問題的困擾,物流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尚未得到全面推進,對社會效率推動力不強,物流成本消耗高。
這些問題從側面印證了,物流行業需要人才、需要系統的學習、需要創新,以保證整個產業鏈條的生態發展。有需求就有市場,伴隨著物流行業在市場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重,各種物流培訓、物流管理咨詢等物流服務公司隨之而興起。
在一定程度上,這些為物流業服務的企業也是在促進物流業的發展,有了充足的資源和技術支持,讓一些中小的物流企業可以緩解一部分的壓力,不至于在起步階段就落后太多。有市場競爭是好事,但是要保證這種競爭是處于良性的循環之中,如果是在一種壓倒性的壟斷環境中,那么這個市場將會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2016年,市場大環境對物流業的發展是有利的,這一定會帶動新一批的物流服務業的產生,希望這可以推動物流人才培養,提升我國物流產業信息化水平,促進物流人才的有序流動,從而推動我國物流產業又快又好發展。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全國首例全程冷鏈環境數據信息實現掃碼“可視化” 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場交流會在南京舉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