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激戰新藍海,“快遞+冷鏈”能否打破發展桎梏?】
冷鏈市場近幾年發展如火如荼,但也有很多人認為,目前冷鏈市場外熱內冷,你怎么看待這個市場?
來源/潤恒集團
物流指聞整理發布
一、藍海還是紅海?
如果說兩年前冷鏈依然是掛在嘴邊的新興詞匯,如今冷鏈已成為市場競相追逐的熱門領域,各大資本紛紛介入,各類主體群起爭鋒,冷鏈發展趨勢已經明朗,冷鏈市場已進入群雄爭霸的階段,成為真正的紅海。目前冷鏈主要服務于生鮮市場和醫藥市場,兩類市場需求均呈現火爆。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平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同比增長59.7%。與冷鏈相關的疫苗制品、生物藥品等所屬的生物藥品制造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700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0%。
未來,受到二孩政策開放、老齡化增長、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等因素的持續影響,藥品冷鏈市場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受上游需求市場主導,未來的冷鏈市場將繼續蓬勃發展。
二、快遞+冷鏈=?
“快遞+冷鏈”歷史悠久,歷久彌新?!耙或T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边@首耳熟能詳的詩詞反映出的是早在唐代,我國就有了冷鏈快遞的雛形,八百里加急,快馬加鞭,當時遞送的新鮮荔枝主要是滿足皇室貴族生活的需要。隨著經濟社會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原本高端的冷鏈服務走入尋常百姓家。
快遞進入冷鏈領域是順應市場的必然舉措,相對于小、散的冷鏈物流市場來說,冷鏈快遞雖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廣闊。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全面激發,冷鏈快遞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對快遞企業現有的冷鏈設施和服務提出挑戰。
三、冷鏈是一種服務?
冷鏈是一個有深度內涵的領域,不是單純的服務,從本質上說是一項技術,基于這類技術的成熟完善,快遞能夠實現的服務領域將更加廣闊,服務模式將更加多樣,服務人群將繼續擴大。冷鏈追求的目標是全程不斷“鏈”,每個步驟要環環相扣、無縫銜接,才能發揮冷鏈物流的最大作用,保障食品、藥品的最大價值,這也是冷鏈的精髓和難點。
目前,很多企業曲解了冷鏈的價值,甚至出現真冷鏈與假冷鏈的不同導向。由于快遞相對普通物流時效短,冰袋制冷最為常見。但這種模式與真正的冷鏈相距甚遠。
事實上,冷鏈物流的核心不完全是“冷”,而是“恒溫”,是將溫度控制在一定的區間內,通??梢苑譃樯罾?-25℃以下)、冷凍(-18℃)、冷藏(-10℃)、恒溫(18℃)、常溫等不同溫區,不同的產品需要不同的保存溫度。因此,冷鏈更準確的說法實際是溫控供應鏈,是對物品在適當溫濕度控制下流通過程的管理。這也體現了冷鏈的技術性和差異性,單一溫控手段是無法真正實現冷鏈的。
冷鏈是民生工程,其發展軌跡快慢主要取決于消費者的需求程度,以市場為主導,會最大化激發冷鏈快遞企業的市場活力和創新能力,倒逼淘汰不規范和落后的冷鏈快遞企業。針對冷鏈快遞的研究要放開視野,放到大物流、大快遞角度進行思考,因為在冷鏈領域物流與快遞的界限將更加模糊,競合趨勢也將更加明顯。
四、冷鏈快遞在冷鏈物流市場中扮演什么角色?
目前國內的冷鏈服務商,共有倉儲型、運輸型、城市配送型、綜合型、供應鏈型、電商型和平臺型等七種模式。該市場的競爭者可分為四類,分別為:
由傳統物流企業轉型,生產商自建自營的冷鏈部門,專業冷鏈服務商,國外冷鏈巨頭聯手國內企業設立的合資企業。冷鏈快遞企業雖數量較少,但規模、網絡、信息化、人員素質等方面都具備較強優勢,是改變冷鏈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當前大部分冷鏈物流企業服務觀念比較傳統落后,同質化競爭嚴重,大大影響行業效率。冷鏈快遞企業的進入極大提升了消費者服務體驗,帶動了冷鏈行業信息化、網絡化、規?;l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崛起和技術的飛躍發展,冷鏈物流產業蘊含無限機遇,企業的組織分工和業務模式存在很多變化空間,新的經營模式層出不窮,多元化發展的冷鏈市場正在形成,要求企業向供應鏈、宅配、零擔、平臺化等多個方向轉型升級,快遞、快運、整車等細分物流市場互相滲透,市場邊界漸趨模糊。
冷鏈快遞的先鋒者順豐早在2014年3月便單獨成立了醫藥物流事業部;兩年后,順豐正式成立了“冷運事業部”,分離醫藥冷鏈和生鮮冷鏈資源。據順豐透露,順豐醫藥供應鏈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目前擁有冷藏車輛227輛,倉儲面積27666平方米。
順豐醫藥干線運輸網絡目前覆蓋全國26個主要城市,支線配送覆蓋26個主要城市周邊200公里范圍區域,基本覆蓋了全國75%以上重點地區。順豐自有39架全貨機,也將為醫藥供應鏈提供航空運力支持。據了解,順豐醫藥制定了醫藥冷鏈物流的運輸標準操作流程,包括訂單管理、收件、運輸、中轉和派件5個環節31個步驟65個動作。
五、冷鏈快遞發展存在哪些桎梏?
一是供需端存在發展瓶頸。
冷鏈快遞基礎設施投資金額高、周期長、回報率低,造成冷鏈成本居高不下。隨著國內外原材料價格及人工成本上漲,壓縮了生產加工企業的利潤空間,企業物流費用也相應削減,冷鏈快遞利潤空間得不到保障。此外,冷鏈市場認知程度有待提高,冷鏈需求規模結構尚不合理。
冷鏈快遞需求處于上升階段,但尚未形成整體需求,市場需求仍在培育。需求結構不均衡,主要訂單需求來自少數大城市,跨區域訂單少,成本難以覆蓋。
二是冷鏈快遞主體較少。
目前開展冷鏈運輸的快遞企業僅有順豐、京東、申通、圓通、蘇寧等企業,其他企業也有進軍冷鏈的計劃,但尚未形成規模。相對于龐大的冷鏈物流企業來說,冷鏈快遞主體具有規模大、網絡全、資本雄厚等特點,但面對全網冷鏈的龐大投入,更多企業尚處于觀望和規劃階段。
三是基礎設施較為薄弱。
目前開展冷鏈服務的快遞企業中自建冷庫較少,多為租用冷庫。由于冷庫建設仍舊存在東部多、中西部少,銷地多、產地少,冷凍庫多、冷藏庫少等現象,造成產地預冷設施不健全,難以滿足全鏈條冷鏈運輸的需求。在干線冷藏車輛發力較多,但末端冷藏車輛尚處于起步階段,購置較少,難以滿足大規模末端冷鏈配送要求。
四是冷鏈人才短缺。
冷鏈行業需要復合型人才,需要懂制冷、保溫、食品、物流、供應鏈等很多專業知識。冷鏈快遞重點要解決的是末端配送問題,涉及產品品類多,溫層處理復雜,人才積累不夠。目前國內開設冷鏈物流專業的院校不多,大部分冷鏈人才需要企業自己培養。
五是標準化冷鏈服務動力不足。
食品企業對品牌不重視,消費者對品質不敏感,沒有從源頭和需求兩端給冷鏈快遞足夠的發展動力。我國易腐食品消費占比超30%,消費者冷鏈保鮮意識較為薄弱,使得非規范冷鏈服務充斥冷鏈市場,擠占標準冷鏈服務,不利于標準化發展。
路橋費、燃油費、人工費等逐年走高,三者加起來占到冷鏈企業總成本的80%以上,已成為壓在冷鏈物流企業身上的大山,一定程度上造成企業心態較為浮躁,在支出方面精打細算,很少有企業主動在信息系統、設備升級、人才培養、服務提升等方面加大投入。
六是冷鏈標準不統一,監管不到位。
目前國內冷鏈大部分的國標和行標都是推薦性的,企業貫徹積極性不高,大部分企業都在執行自己的企業標準。行業標準及法律法規缺失、市場不成熟的環境下,競爭導致價格戰,冷鏈運營壓力大,企業盈利能力不足。針對冷鏈快遞的監管尚處于空白階段,缺乏對冷鏈運輸環節監管和追溯,未能形成有效引導冷鏈快遞發展的監管環境。
六、快遞+冷鏈如何助力冷鏈市場?
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匯聚各方力量,冷鏈是重資產行業,冷庫、冷藏車等設施投入大,企業回報周期長,土地、融資、用水用電等一直是企業的重要成本。冷鏈快遞的發展需要企業主導,政府推動,社會共建。
按照“打通上下游、拓展產業鏈、畫大同心圓、構建生態圈”思路,深化業務聯動,匯集社會資源,提升科技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強化安全保障,加快轉型提效。
企業要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合理預期,規劃冷鏈發展,形成有投入、會經營、強管控、保服務、提質效的良性發展局面。政府應發揮在冷鏈規劃、標準、政策等方面的引導、扶持和監管作用,引導冷鏈發展方向、凈化行業風氣、規范市場環境、防止劣幣驅除良幣。
推進規?;藴驶墙档屠滏湷杀?,提升服務供給的法寶,規模不足,成本攤銷大,標準的不統一導致了整體效率的低下。激發需求、拓展服務可以做大市場,制定標準、規范操作能夠提高冷鏈環節銜接的精準度。
冷鏈物流的標準化建設,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既要考慮物流行業本身,也要追溯到上游產業。冷鏈物流企業能夠控制的倉儲、配送、車輛設備、系統等所有工具的改造,都要依托于上游的產品來進行調整。運輸環節越多,標準化難度越大。此外,冷鏈物流同樣是依托物流行業大背景的,因此其標準化也必然要在物流行業標準化的基礎上完成。
需要有效引導資源共建和資本介入,加快推進固定資產資源共享,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成本巨大,應形成設施、網絡共享共用的模式,提高設施應用效率,減少重復投資。要推動冷鏈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實現資源合理調配,推動效率提升。有條件的政府可承擔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行業聚集。
有效發揮資本推動作用,一方面繼續吸引資本投入,另一方面要引導資本投入方向,避免盲目投資,造成產能失衡。要匯聚社會資源,兼顧投資者、消費者、生產者等各方利益,共同推動冷鏈快遞健康發展。
來源/潤恒集團
物流指聞整理發布
⊙文章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物流指聞立場,轉載此文章需經作者同意,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來源。
中國物流領域更具影響力的新媒體平臺
精準影響240萬物流人群
我們期待各位物流人與我們互動,不要吝嗇你的建議與意見。黃剛老師深入交流加微信:huanggang36商務合作、爆料、投稿加微信:logvip56
獵頭、跳槽、招聘服務加:headscmhrv
漢森商學院學員申請咨詢請加微信:scmschool
物流商情合作加微信:wuliushangqing
注:加微信請備注“公司+職位”,非誠勿擾↓↓↓更多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補短板,促發展!如何推動冷鏈物流行穩致遠,聽聽專家怎么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