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水產市場買回一條活魚,剖開后嚇呆了......
看點
近日,有廣州市民從水產市場買回幾條活魚,剖開一開,可沒被嚇死,里面竟然藏著十幾條蟲,且還在游動!太嚇人了!
泥猛魚肚有蟲蠕動
小鄧日前在廣州黃沙水產市場來了十多條泥猛魚回家做湯,在殺魚的時候,發現其中一條魚的肚子里有長短不一的乳白色的蟲在蠕動,看著非常惡心。
(下圖高能預警:請吃過飯的童鞋做好準備)
小鄧說,剛剖開魚的肚子,就發現有蟲往外爬,小鄧把魚的內臟挖了出來只有,發現肚子里還有很多蟲子在蠕動,小鄧當時被驚呆了。
“刀切開魚后,刀上和魚里蟲蟲爬動?!?/span>
在這條已經切開的泥猛,內臟同魚鰓、魚尾等多個地方,都可以見到有又細又長的蟲在不聽蠕動,這些蟲長的有七八厘米長,看起來相當嚇人。
當著記者的面,小鄧一邊用刀慢慢劃開魚腹,一邊數入邊的蟲,結果從魚的內臟以及魚腮,總共清理出12條蟲。
魚檔老板:泥猛魚有蟲很正常
小鄧表示看到這些蟲子“特別驚嚇 ,感覺特別惡心,目前我還沒吃,也不敢吃也不想吃了?!?/span>
生猛的魚里面,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蟲呢,對人體有沒有害的呢?有魚檔老板說,泥猛魚的肚子里有蟲,很正常。
“沒問題的,我保證你沒問題的,那個蟲是正常的蟲?!?/span>
老板娘還叫工人隨機從魚缸入邊撈了十幾條泥猛當場宰殺,發現其中三條都有蟲。
“這條魚里好像有蟲,對,這條魚有,這些都是,還能游動?!?/p>
專家:內臟清除干凈、煮熟魚肉依然可以放心食用
究竟這些是什么蟲呢?廣東海洋大學的水產專家說,泥猛魚體內有蟲是正?,F象,此蟲名叫線蟲,無毒無害的,不光泥猛魚體內有,其它魚類也會有這種寄生蟲存在體內。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授魯義善說:“(線蟲)對魚會有危害,會奪取魚的營養讓魚消瘦,對我們食用是沒有危害的,尤其是加工熟的話,是百分之百放心的。”
吃貨注意:這些“美味”也容易長蟲!
1、白鯽魚
福州市民劉先生到超市買了一條白鯽魚,剖開魚肚,腸子里竟冒出長長的“面條”,形似手搟面。一開始他沒在意,過了一會“面條”居然蠕動起來,看上去令人惡心。劉先生這才注意到,這是一條蟲子,伸長可達1米……
福建省漁業行業協會專家:“市民不必擔心,其實這是舌狀絳蟲,也就是俗稱的‘面條蟲’。舌狀絳蟲對人體并無交叉性的危害。只要將魚的內臟、魚鱗及寄生蟲清除后煮熟燒透吃,還是沒問題的。但如果魚沒有煮熟就食用,舌狀絳蟲還是可以寄生在人體內的?!?/span>
2、蛇
曾有腦科醫生從蛇的體內找出60多條活生生的寄生蟲!一截5到厘米的蛇,裂頭蚴有8到10條,全是一堆一堆白花花的,放到水里還會游動。而很多人愛吃的蛇肚蛇膽,是蟲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3、鱈魚
有媽媽曾在自家燒好的鱈魚肉里挑出一條蟲子。
杭州也有市民從沃爾瑪超市里買回一袋鱈魚片,拿回家在魚肉內部發現了這種奇怪的線狀物體。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 劉廣緒:從形態上看是比較典型的異尖線蟲,異尖線蟲是一種在深海海魚身上非常常見的寄生蟲類,它一般寄生在魚的消化道內,并且能夠在宿主的體內遷移。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異尖線蟲在人體內部也能存活,會引起腹痛、嘔吐等癥狀!
這些水產易長寄生蟲
1、魚身上是否有寄生蟲,跟魚的品種、生長環境、寄生蟲防范措施等都有關系。買魚時,要注意魚身上有沒有紅點,腹部有沒有異樣腫大,魚鰭、眼睛等部位是否有異樣,如果有,說明可能有寄生蟲。
2、另外,魚、小龍蝦、田雞、甲魚、螺、蟹等都是寄生蟲最容易藏匿的。其中,大閘蟹的鰓和長毛的腳這些部位都有可能存在寄生蟲。小龍蝦因為生活水質較差,體內也有可能寄生肺吸蟲。肺吸蟲一旦寄生于人的肺部,輕者可表現為咳嗽、胸痛、咯血,嚴重的可能引起肺部大出血,使器官阻塞。
3、深海魚如三文魚、大馬哈魚、金槍魚、鱈魚等,都是異尖線蟲的宿主。而像麥穗魚以及經常用來冒充三文魚的虹鱒等淡水魚體內常常寄生肝吸蟲。
4、管圓線蟲幼蟲長期在某些陸生或水生螺體內發育,生食或吃了不熟的螺肉就可能被感染管圓線蟲。
來源:羊城晚報新媒體綜合廣東臺今日關注(微信號:gdtvjrgz)
值班編輯:貝遠景
食物為了安全,還是煮熟吃比較好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