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種網紅食品吃不得!潛藏隱患!
近段時間,
有一種網紅食品火了,
就是“金箔食品”。
金箔冰激凌、金箔蛋糕、金箔咖啡
……
很多人帶著好奇心去打卡嘗鮮,
因此還刮起了一股“食金之風”。
部分商家為了讓食品更“上檔次”,
開始給食物“鍍金”,且立刻身價百倍。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聯合印發通知,明確指出,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標準規定,金箔銀箔、金粉銀粉類物質不是食品添加劑,不能用于食品生產經營。
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門聯合發文
明確金箔類物質不能用于食品生產經營
北京居民:我知道面膜里有,但食物里面還第一次聽說。皮膚使用應該還能接受,食物安全性還是比較重要吧。
北京居民:應該可以吃吧,因為金屬可以排出體外,應該沒有太大傷害。
金箔食品售價不菲,有人因此認為,食用金箔一定對身體有好處。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學教授 范志紅:實際上金箔并不能被我們吸收。如果加王水(鹽酸和硝酸一定比例的混合物),可以把它溶掉。關鍵是胃里的胃酸還起不到這么大的作用,所以不能講吃了金箔就能吸收金子。
食用金箔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嗎?
專家說得很清楚,金箔對于人體無營養價值,怎么吃進去還會原樣排出來。那食用了金箔會不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呢?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學教授 范志紅:因為金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化學元素,它不會在胃酸里跟氫離子發生反應,釋放出一些離子。所以說某種意義上,它比較惰性。因此,吃了一點金箔不會中毒。當然吃多了肯定不行。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 胡祥鵬:如果服用量大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等情況。除非量非常大,在胃腸道形成了積聚,可能會影響到胃腸道。
金箔不屬于食品添加劑范疇
在我國,金箔不屬于食品添加劑范疇,那么在我國,食品添加劑如何定義?
在我國,按照食品安全以及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相關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被定義為: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學教授 范志紅:一種情況是為了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比如說在里面加入一些維生素、礦物質、鈣、維生素C,這些都是許可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改善食品的感觀品質,比如巧克力,如果不加入乳化劑,它的口感就是沒有那么絲滑。
可食用金箔是常見的黃金
可食用金箔就是通常所見的黃金。專家表示,金箔分為食用金箔和裝飾用金箔兩種。其中裝飾用金箔的含金量通常是98%,而食用金箔的含金量則高達99.99%或以上,且不能含有其它可能讓人體中毒的重金屬,比如銅和鉛等。
金箔無營養價值 價格虛高潛藏隱患
金燦燦的金箔的確可以讓食品賣相更佳,但對人體無營養價值,為什么有些商家還如此熱衷給他們的產品穿金戴銀?
很簡單,可以賣得更貴。5元的冰淇淋,貼一片金箔就能賣58元。甚至還曾有巧克力貼上金箔,一塊就賣出12萬元的天價。聽上去離譜,卻不乏有人買單。而此次三部門聯合叫停金箔食品,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遏制這股奢靡之風。
新晚報綜合杭州日報、央視財經、新聞晨報
來源:新晚報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