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的“雙主場”時代
疫情給餐飲行業線下擴張按下了“減速鍵”,同時也為餐飲企業數字化按下了“加速鍵”。在線上化進程不斷加速的背景下,餐飲行業正在進入堂食外賣并重的“雙主場”時代。
北京大鴨梨是傳統北京正餐品牌,坐擁70多家社區堂食大店一直是它的重要特色。在如今疫情環境下,坐在家里就能點到金牌烤鴨,這在前些年是無法想像的。近年來,這家餐飲品牌把線上線下兩個市場的人群細分、需求細分,以期實現線上線下相互拉動,目前線上訂單占比已達30%左右。
國際連鎖品牌同樣如此。擁有肯德基、必勝客的港股上市公司百勝中國近日發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總收入為26.8億美元;經營利潤為3.2億美元,同比增加86%。
拆解這份財報可以發現,在餐飲產業普遍承壓,百勝的逆勢增長驅動力之一也是來自外賣和外帶需求的增長——公司三季度外賣業務量同比增長19%,占銷售收入的38%,數字訂單已經占到肯德基和必勝客餐廳收入的9成。
除了西餐全國連鎖和正餐連鎖品牌外,地方小吃品類也在博取新的發展機會。江西省商務廳數據顯示,近一年,全省新增米粉銷售門店5000余家,越來越多的米粉餐飲連鎖品牌進軍省外一二線城市。這背后是江西米粉通過美團等線上平臺,發力外賣等線上渠道,以期實現了從區域性品牌向全國性品牌的跨越。
快餐、正餐、小吃品類齊擁外賣的新局面之下,餐飲商家的外賣規模演變為重要交易場,而不再單單是此前堂食的補充。這是“雙主場時代”的一個重要變化。
這從不少公司的財務報表中也可以看出端倪。據今年7月老娘舅招股書披露的數據,2019年至2021年,老娘舅的外賣金額占比持續提高,且實現盈利;從正在IPO的老鄉雞,以及港股上市的鄉村基所披露的財報來看,外賣利潤率甚至高于堂食利潤率,這折射出相較于堂食的翻臺、結賬等固定運營成本,外賣有望在部分商家釋放更大的收益空間。
拆解餐飲業的“雙主場”背景,包括城鎮化率上升、互聯網消費習慣沉淀、家庭小型化趨勢明顯疫情因素影響等,都是重要驅動力量。按照機構數據,這一產業2020年規模6646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12500億元。
不過從玩家結構來看,近年來也在加速激蕩。一方面,長期形成的美團與餓了么兩大巨頭為主的競爭格局,依然相對穩定,尤其美團在平臺協同、地推與配送能力上更占優勢。不過,近期以來,京東傳出將試點餐飲外賣業務,格力也被曝成立相關主體進軍餐飲外賣。隨著互聯網大廠以及其他產業巨頭的跨界進入,產業競爭格局或將迎來新的變遷。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曝光!這些食品不合格
下一篇:山東這27批次食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