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食品,世界各國都是什么標準?
如今,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問題越發重視起來,然而關于當今流行的有機食品是怎么回事,多數中國消費者并不清楚。由于現在國內有機食品市場的監管并不完善,所以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那么本文就帶大家一起看一下其他國家的有機食品標準吧!
人類有了農業的最初幾千年里都是有機農業。但發明了化肥和合成有機農藥后,它們被視為是高科技產品受到追捧,有機農業逐漸成了一種似乎是原始的耕作方式。
但人們很快發現,化肥在短期內能提高產量,但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地板結,土壤流失,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加之農藥毫無節制的使用,帶來了農作物污染和生態危害,有機農業開始受到關注。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國家開始制定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標準,從此,有機農業在法制軌道上得到迅速發展。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發布的數據,1999年、2000年和2011年,世界有機農業市場規模分別是152億美元、591億美元和629億美元。2011年世界種植有機農作物3720萬公頃,占耕地總面積的0.86%。
種植有機農作物面積最大的三個國家是澳大利亞、阿根廷和美國。??颂m群島35.9%的耕地種植有機農作物,列支敦士登29.3%的耕地種植有機農作物,奧地利19.7%的耕地種植有機農作物。消費者則為了避免吃到轉基因食品,有機食品的消費量增長很快,有機農業規模這幾年的發展很快。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國家開始制定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標準,從此,有機農業在法制軌道上得到迅速發展。
美國:食品亂貼“有機”標簽要坐牢
美國早在1990年就開始實施《有機食品法案》,該法案規定有機食品生產、處置和加工必須使用天然物質,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物質,農藥和化肥不得檢出。由于當時世界上還沒有商業化的轉基因作物,該法案沒有對轉基因進行規定。
轉基因作物獲得商業批準后,美國農業部頒布了《國家有機食品規范》作為《有機食品法案》執行細則的補充,規范要求有機食品的生產、加工、存儲、運輸整個食品鏈中均不得感染轉基因,并且規定不得把在轉基因農田里使用過的農機具用于有機作物的耕作,以防感染。
美國嚴格執行有機食品認證體系,在食品貼上“有機”標簽前,要由政府批準的有機食品認證人員對食品鏈進行全程檢查,確保整個食品生產鏈符合有機食品各項標準,只有經過認證符合有機食品標準的食品方可貼上“有機”標簽。如未經認證私自貼上“有機”標簽,則會被提起刑事訴訟面臨坐牢,并被罰款11000美元。
美國農業部全國有機食品署負責全國有機食品生產、處置和加工標準的制定,并對有機食品市場進行監管。全國有機食品標準委員則負責向農業部有機食品署提出標準建議。
美國有機農業發展很快,2011年增長了9.5%,達到315億美元。另外,有機食品加工業增長了9.4%,市場規模達到了292.2億美元。
美國對有機農作物的生產要求相當苛刻,規定也非常詳細。例如,農田由常規農田轉為有機農田,必須有3年的轉換期,在這3年內按有機農業標準耕作,但產品仍是常規農產品,不能貼“有機”標簽,只有過了3年的轉換期后才能申請有機認證。
例如,如果一個蘋果園最后一次噴灑殺真菌劑的時間是2011年8月31日,只有在2014年9月1日后收獲的蘋果通過認證后才能貼“有機”標簽。
美國有機食品認證是“過程認證”,而不是“產品認證”,就是對農田、農民的耕作、食品的處置、加工、倉儲、運輸食品供給鏈的過程進行檢查,看是否符合有機食品生產標準,而不是檢驗食品里含不含被禁止的成分。
美國農業部編寫了很多有機食品生產指南,如2012年12月10日就頒布了61頁的《有機農作物生產指南》,112頁的《有機牲畜生產指南》,52頁的《有機食品加工指南》。
2000年12月20日,美國農業部宣布了國家有機食品新標準,對在美國從事有機食品的生產和處理進行了統一的規范,該標準于2001年4月21日正式生效。
2002年10月21日,由美國農業部制訂的全新的有機食品標簽,并從2002年10月2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有機食品的標識,以此代替原來非正式使用的或各州制定的“有機”標識。
自此以后全新的有機食品標簽在美國各地的超市和食品雜貨店等正式亮相,有機食品從此在美國市場上有了統一的“身份證”。凡是有機程度達到或超過95%的食品,都可貼上一個印有英文“有機”和“美國農業部”字樣的綠色圓形標記。有機程度在70%至95%之間的食品,不能貼專門標記,但可在標簽上注明本產品“包含有機成分”。食品是否具備貼上有機食品標簽的資格,需經美農業部批準的專門機構認證。
美國的有機食品標簽分為以下4種:
1.“100% ORGANIC”,完全為有機食品,主要用于蔬菜及水果。
2.“ORGANIC”,有機率達95%以上的產品。
3.“MADE WITH ORGANIC INGEDIENTS”,有機率達70%以上的產品。此類產品不貼“有機”的標簽,但可以列表顯示有機的成分和材料。
4. “CONTAING ORGANIC INGREDIENTS”,包含有機成分,即有機成分、材料在70%以下產品。此類產品不貼“有機”標簽,但可以列表顯示有機的成分、材料。
有機率為100%和95%以上的有機食品上,可以貼上綠色的“USDA ORGANIC”標簽。
根據美國有機農業法的規定,所有在美國市場出售有機產品者應由美國農業部認可的認證機構檢查和認證,進口產品也必須遵守此規定。因此,向美國出口有機產品者有兩種選擇,一是出口國與美國達成等同協議。即出口國的認證機構根據本國法律進行檢查和認證的產品可以銷售到美國并按有機產品銷售。二是非美國認證機構直接被美國農業部認可。
歐盟:有機畜牧業關注動物福利
歐盟早在1991年(當時叫歐共體)就統一了有機食機農業、有機畜牧業和有機食品加工業三大食品生產領域的標準。2002年3月,歐盟頒布了《有機食品標簽法》,從2010年7月起,要想在食品上貼上“有機”標簽,必須通過有機食品認證,以確保消費者買到貨真價實的有機食品。
歐盟有機食品的認證機構可以是政府部門,也可以是由政府授權的民營機構,有機食品生產者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有機認證機構的檢查。
歐盟有機食品標準也相當嚴格,有機畜牧業尤其關注動物福利。例如,動物飼料必須是有機飼料;只要天氣和土地狀況允許,要讓動物隨時可以自由到野外活動,而且活動場地最好是草地;動物傷病要立即治療,以減少動物痛苦,要優先使用天然藥物,只有天然藥物不敏感時,方可使用化學合成藥物或抗生素。
2012年歐盟和美國宣布,歐盟和美國的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認證標準一致,從而互相承認認證。
從整個歐洲看,2011年有機農作物面積為1060萬公頃,占歐洲耕地面積的2.2%,有29萬農場主種植有機農作物。世界有機農作物耕地的29%在歐洲,下列7個國家有機農作物耕地面積占本國耕地總面積的比例超過10%:列支敦士登29.3%,奧地利19.7%,瑞典15.2%,愛沙尼亞14.8%,瑞士11.7%,捷克共和國10.7%,拉脫維亞10.4%。
歐盟在1991年6月制訂了《歐盟有機農業規定》eu2092/91,對有機農業和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貿易、檢查、認證以及物品使用等全過程進行了具體規定,共分16條款和6份附件。1991年制定的時候,標準只包括植物生產的內容,1998年完成了動物標準的制定, 2000年8月24日正式生效。
歐盟標準適用于其所屬成員國的所有有機食品(食用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貿易包括進口和出口。也就是說,所有進口到歐盟的有機農產品的生產過程應該符合歐盟的有機食品標準。該法令關于有機食品定義法令涉及范圍,主要為“未經加工的農作物”和“由一種或多種植物材料制成,供人類消費用的產品”,包括牲畜產品,且用專門的標準。
(一)關于有機食品標準的規定
該法令關于有機食品標準規定,主要包括:
1.只有當某一產品100%的配料,農產、非農產和添加劑均符合該法令(包括附錄)要求時,該產品才能在銷售標簽上(產品名稱)注明為有機產品。
如果95%的農產配料為有機的,而剩余的5%為普通配料,而且尚未經有機生產,并在附錄中列明也可使用有機產品字樣。
2.從1998年1月1日起,表明有機農產配料的最低限度為70%,但并不是說有機配料比重為70%至95%即可使用有機產品標簽,而只允許在成分說明中表明有機農產配料所占的比重。
3.過渡期產品,一般停止使用化肥后第三個收獲季節為止,只有為單一種農產品配料時,才可標明為有機食品,而且在收獲季節前至少12個月必須符合該法令的要求。
(二)關于從非歐盟成員國進口有機食品的規定
該法令制定了從非歐盟成員國進口有機食品的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條款是不管有機產品產自何地,都必須符合歐盟規定的要求。由于各國對有機或生態農業的定義不盡相同,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有機食品制定出一個權威的標準。不過,近年來以歐盟標準性為范本,美國和日本重新修正原有標準,使得歐美日的有機食品標準正在日趨一致。目前有兩種方式可獲得歐盟對出口有機產品的許可:
方式一:根據歐盟法規第11章第1~5款的規定,非歐盟成員國(第三國)可依下列步驟使其產品在歐盟境內按有機產品出售:
1.某一國家或地區的認證代理機構可通過其在布魯塞爾的官方代表向歐盟委員會申請,將該國列入有機產品出口認可國家的歐盟第三國名單;
2.提出申請的國家必須確認該國已建立運行良好的標準系統和監控程序(法規或規定),必須保證其生產、加工標準和系統監控與歐盟法規所要求相吻合;
3.所有最重要、最新和最完整的信息必須列明,如生產商、產品類別、種植面積(位置、范圍)、未經加工和加工產品數量等。當地政府可以協助生產商、加工商和出口商起草上述文件;
4.歐盟委員會審核該申請,并可能要求提供附件資料;
5.歐盟委員會投票表決是否批準該申請,如同意便在歐盟官方雜志上予以公告;
6.已列入第三國名單國家的出口商出口其產品時,僅需填寫專門表格(specific form)所要求提供的情況;
7.根據歐盟上述法規的有關規定,現已獲準進入的第三國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亞、匈牙利、以色列和瑞士。
方式二:對于從未列入第三國名單的其他非歐盟成員國進口有機產品,根據該法規第六章第六款要求需單獨許可,經認證機構核實進口商的情況,獲得許可證后才可以進口。
日本:有效完善有機認證制度
1992年,日本農林水產省制訂了《有機農產品蔬菜、水果特別表示準則》和《有機農產品生產管理要點》,2001年4月1日,日本正式實施有機食品法(即《日本物資規格化和質量表示標準法規》,簡稱JAS法)
JAS法規的基本內容包括:農場的生產要求,加工廠的生產要求,包裝的生產要求,進口商的要求。此外還規定,有機種植必須采用有機方式種植的種子。只有符合JAS法規要求的產品,才允許使用JAS標志。其后,日本對其JAS法規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修改后的日本JAS法規定,在日本市場上市的農產品有以下5種標志:
1.有機農產品:要求必須在3年以上不使用化肥和農藥;加工食品中使用95%以上的有機農產品才能標出經過認證的有機農產品標志。
2.無農藥栽培的農產品:完全不使用農藥。
3.無化肥栽培的農產品:完全不使用化肥。
4.減農藥栽培的農產品:農藥投放量低于一般投放量一半的農產品。
5.減化肥栽培的農產品:化肥投放量低于一般投放量一半的農產品。
JAS標準開始執行后,遺傳基因轉換技術生產的食品不被承認是有機食品。如通過基因轉換技術栽培的大豆等,即使是3年以上不使用化肥和農藥也不被承認為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資格認證事務由在農林水產省注冊的日本國內認證機構批準。
?。?)實施有機畜產品認證
日本發現瘋牛病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日益關注。為此,日本農水省決定,自2002年起對肉、蛋等畜產品也實施“有機食品”認證制度。對用有機飼料喂養,未使用抗生物質的牛和雞制作的食品給予“有機食品”的認證。
根據國際有機食品認定機構制定的標準,只使用有機飼料喂養,未使用抗生物質,開放式喂養的畜產品為有機畜產品,以有機畜產品為原料加工的食品為有機產品。日本農水省表示將在國際機構規定的標準基礎上制定“有機畜產品”的標準。屆時,日本農水省指定的檢查機構將定期到農戶檢查飼養情況,并對符合標準的畜產品給予“有機畜產品”的認證。
另外,澳大利亞、阿根廷、以色列等國敏銳地意識到歐洲有機食品市場的潛力,也已制定出相應的國家有機食品標準,并成功地進入歐盟有機食品第三國名單。
中國:有機食品銷量猛增,嚴格認證制度迫在眉睫
有機農業不使用化肥和農藥,這就節省了能源(制造化肥、農藥消耗石油和煤炭),所以,有機農業屬于綠色節能型農業。有機農業減輕了農業對環境的污染,節省了國家治理環境經費,降低了因環境和食品引起的疾病發病率??梢?,有機農業比常規農業的負外部性要小得多,從這個角度講,政府應該對有機農業給予支持。
中國在2005年頒布了有機產品標準,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的數據顯示,中國2011年種植的有機農作物為190萬公頃。國家環??偩钟袡C食品發展中心稱,中國2013年有機食品市場銷售額為5億美元,預計在2014年這一數字將增長30%-40%。
和轉基因一樣,中國的有機食品有泛濫趨勢,有機食品廣告到處可見,不排除有的企業未經認證就在自己的產品上貼“有機”標簽,魚目混珠,欺詐消費者。
所以,政府一定要嚴格監管有機食品市場,要不打折扣地執行有機食品認證和標簽制度,以防讓消費者對中國有機食品失去信心,阻礙中國有機農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政府現已開始涉及有機認證方面的國際合作事宜。阿根廷、以色列、匈牙利等國家由于與歐盟簽署了協議,完全執行歐盟標準,而被列入歐盟的第三國名單,在這些國家獲得認證的有機產品可以順利地進入歐盟市場。但我國尚未就有機認證的互認問題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展開正式談判。
最近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對境外機構在我國設立代表機構的相關問題也做了具體的規定,這對保障我國境內的有機食品認證工作健康、有序地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智庫圈
衡榮小米擔當產自衡榮生態農場——2010上海世博會唯一參展有機企業,12年品質值得信賴。
詳情可點擊 衡榮小米擔當品牌特許經銷商 招募方案
相關熱文推薦:
1.有機食品那么貴,我該不該買?2.有機認證:美、中、日三國對比3.臺灣 : 從農藥島到生態島4.這些年,做有機,很辛苦5.心痛:誰來為農民的良心買單6.發展有機農業,不只為了人類健康7.撒貝寧揭秘:有機農產品如何營銷最給力8.農村貧窮的真正原因9.有機,回歸農業最初的美10.有機農業的內在精神,只有5%的人領會
點擊紅字即可瀏覽想看更多?請返回菜單,點“3O熱文”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