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食品安全的10個事實
事實1:200多種疾病通過食品傳播
每年全球有十分之一的人因食用受污染的食品而患病,導致42萬人死亡。5歲以下兒童的風險尤其高,每年有12.5萬名兒童死于食源性疾病。正確的食物制備可以預防大多數食源性疾病。
事實2:被污染的食物可引起長期健康問題
食源性疾病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痛、嘔吐和腹瀉。被重金屬或天然毒素污染的食品可引起長期的健康問題,包括癌癥和神經系統疾患。
事實3:食源性疾病對弱勢群體的影響比其他群體嚴重
污染食品造成的污染極大地影響健康狀況不良或脆弱的人群,而且很容易導致重病和死亡。對嬰兒、孕婦、病人和老人而言,食源性疾病的后果往往更加嚴重,很可能是致命的。
事實4:發生食品污染的機會很多
如今的食品供應非常復雜,涉及一系列不同的階段,包括在食品到達消費者之前,農場的生產、屠宰或收獲、加工、儲存、運輸和分銷。
事實5:全球化使食品安全問題更趨復雜和重要
食品生產和貿易的全球化延長了食品鏈,并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讓食源性疾病疫情的調查和成品的召回復雜化。
事實6:食品安全是多部門和多學科問題
為改善食品安全,眾多不同專業人員正在利用現有最尖端的科學和技術,共同作出努力。包括公共衛生、農業、教育和貿易在內的不同政府部門和機構需要相互合作和交流,并與包括消費者團體在內的民間社會進行互動。
事實7:食品污染還會影響經濟和整個社會
食品污染的影響深遠,不僅僅囿于直接的公共衛生后果--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它都傷及食品出口、旅游、食品加工者的生計和經濟發展。
事實8:一些有害的細菌正在變得具有耐藥性
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是全球衛生方面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除了人類的臨床應用外,導致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出現和傳播的因素之一,是在農業和畜牧業中過度使用和濫用抗微生物藥物。動物身上具有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細菌可通過食品傳播給人類。
事實9:在維護食品安全方面,人人都可以發揮作用
食品安全是政府、業界、生產者、學術界和消費者的共同責任。人人都可以發揮作用。實現食品安全是一項多部門的努力,需要來自一系列不同學科--毒理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營養學、衛生經濟學以及人類醫學和獸醫學的專門知識。地方社區、婦女團體和學校教育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事實10:消費者必須充分了解食品安全做法
人們對食品應作出知情和明智的選擇,并采取適當的行為。他們應當了解常見的食品危害,以及如何利用食品標簽上的信息,安全地加工食品。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