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高價試水是冒險 裹挾新世代也是冒險
羊城晚報財經評論員 戚耀琪
最近,深圳本地奶茶店野萃山因賣1000元一杯的果汁引發網友熱議。上次,大家因價格而驚嘆的還是雪糕界的“鐘薛高”。其實,三四十元一杯的喜茶、奈雪的茶到現在1000元一杯的野萃山,茶飲新消費正在不斷試探大眾的接受度。相映成趣的是,如今的調味品市場,上百元的燒烤料、上千元的榨菜、上萬元的醋……把調味品做成了珍藏品和禮品,天價調味品到處開花。
在被資本“裹挾”的內卷里,越來越多的消費品試圖做成高溢價品牌,把其他的品牌打下去,而不管這個品類是不是支持高定價或者高溢價,能否獲得高毛利。
通常而言,一個產品的價格是由幾方面構成和決定的,包括技術參數、效用體驗、品牌價值等方面。越是技術參數和實際效用不透明、信息不對等,消費者完全靠個人感官來判斷的日常產品,就越依賴品牌的知名度來確定購買與否。所以,對于奶茶和調味品的高定價行為,既是背后的資本推動使然,也是特定消費者市場的內在驅動力和判斷力帶來的。
在這種驅動力之下,奶茶和調味品就不再只是生活易耗品、必需品、普通零食的身份,而上升為階層區別、審美劃分的人性與社交層面。所以不管1000元的奶茶是不是有消費群,有多大接受程度,甚至一個月也賣不到一杯,都不重要。關鍵是這種標桿的樹立,本身就是在對自己的消費群進行一種分化與篩選的過程。
所以,高定價掀起的漣漪效應,不只是一種自我廣告營銷炒作行為,也是一種和前衛消費者冒險共謀,形成高價即高端的聯想。如果未聽聞這個品牌,不知道千元一瓶的價位,那么他就會悄然地被自己的社交圈子“驅逐”,甚至掌握了消費數據的電商平臺都可能降低對其消費力的判斷。
奶茶今天走的路,就和當年白酒、保健品走的路很接近。如果說白酒和保健品有著深厚的中年人的市場基礎,是用那一代的穩定思維來為自己定價背書,那么奶茶的高定價,同樣是離不開“故事”的支撐,只是換作了對95后、00后的訴求,更加激進。新世代的人群,不講究珍藏,關注美顏多過關注養身,更要對接對二次元世界的想象。深受網絡世界和網絡游戲影響的一代人,需要的是不斷涌現的消費圖騰來打造自己的社會面目。
在國內新國貨、新國潮的涌動之下,加上資本的賭注,會讓傳統的快消企業包括國際巨頭的模式難以理喻。我們看到的冒險高定價不是以真實需求為基礎,而是放在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通過制作“概念藍?!眮碜晕夜诿岬?。但是要積累一個品牌的長期生命力,不只是給年輕消費者打雞血,而要給市場一種穩定的預期和判斷。就此而言,國內很多新品類依然是處于急擴張、擴大粉絲群的滾雪球狀態。一旦年輕人心智走向成熟穩定或者審美風向轉變的時候,也可能隨時下車,導致網紅企業也會失速和失去方向。
來源: 羊城晚報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下一篇:茶飲再出新招 靠小眾水果“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