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閑得慌,吃的、用的、聞的,講究到牙縫里。
[ Grace Dinner ]
宴
宋朝是中國史上唯一重文棄武的朝代,
除了軍隊規模有點節水斷電之外,
文人雅士得到重用。
沒有權臣篡位叛亂,
也沒有昏君荒淫誤國,
更沒有平民揭竿造反。商業和農業都空前繁榮。
我的意思是,
宋朝人閑得慌。
蘇州園林中,最古老的“滄浪亭”就建于宋朝。跨界藝術家眉毛老師說宋朝文人對園子是有情結的。
閑不閑這件事,如果問陸游,除了“獨坐閑無事,燒香賦小詩”外,他至少還要抽空想想表妹唐婉,游游沈園宮墻柳“一逕抱幽山, 居然城市間?!?/p>
陸游《菖蒲》
故紙堆中舉案,即使沒有顏如玉,只要有一派錯落的亭臺山水,這種結廬在人境的“歸隱”感,讓“高僧野人動顏色”。大到窗外院落,小至案頭菖蒲,情致就自然風雅起來。
但宋朝人不是閑得慌嘛!要玩就要玩全套的,請群賢,焚香、賞瓷、書畫、詩詞歌賦...一個都不能少。于是有朋友就動了心思,想做一次宋宴,廚師、玩意、吃客都好找,唯獨辦宴的地方是個問題,搜腸刮肚,杭城只有一處,曾經刷遍大佬朋友圈的“院子風”——泰禾的院子。
于是,美食終與美景相遇,還有什么沒有如愿以償的,一樣樣來。
宋代黃庭堅的嬰香
是嬰兒香還是少女香?
我個人覺得古代文人玩香,也是輕度嗑藥的一種。但更多的說法是“修行”和“禮節”,一種身體與靈性溝通的媒介。
制香過程也叫合香,合的好是芳香,合的不好是藥香,考驗合香師的功底。不同香料之間的互相平衡,類似威士忌的調和。明文震亨《長物志》中有說,在花園中焚香,最適合在天然形成的山石之上放置木鼎式的香爐,與山林氣息融為一體,有返璞歸真之感。
說起黃庭堅,不得不說宋代四大家。他們都有個香香的壞毛病,在墨中添加香料,書畫時墨汁清香,提神醒腦,同時亦可為書畫防蟲。
角沉三兩末之沉水香三兩
丁香四錢末之丁香四錢
治了甲香壹錢末之治甲香一錢各末之
龍腦七錢別研龍腦七錢研
麝香 三錢別研麝香三錢(去皮毛研)
且不說這味香到底是嬰兒香,還是少女香。按照文人習俗,除了焚燒、添墨、夾書外,還會將陰干香草制成的香囊系于衣袖中的肘臂上,香氣自袖筒中隱隱散出,已與香水別無二致。黃庭堅讓自己的氣味里有“麝香”,我覺得跟古龍水也有前調的高級相似,不管嬰兒少女,應該不至于討厭。
這應受泰禾之約,趕赴了一場雍福會@大城小院「宋宴」,他們的迎客香正是“嬰香”。
進門發現,這里的香室裝飾其實很有講究,按照古人習慣掛畫、插花,掛畫宜高,且室內只能掛一幅,若兩壁或左右相對懸掛,就略俗。
不單是畫,室內也不可以同時出現兩個香爐,也不能將香爐放置在靠近掛畫的桌子上,也不可將瓶子和盒子對列擺放,這些都是不雅的做法。此外在香爐的選用上也有講究,夏天適合用陶瓷香爐,冬季適合使用銅質香爐。
黃庭堅合香方“嬰香”
選花也見層次,以素凈潔白、含苞未放的是上選,灼色繁花太過熱鬧,無法勾勒香室枯淡和令人期待的意境。暗香浮動中,盡顯素雅才好。文人也是為求讀書時的心靜。明屠龍在《考盤余事·書箋》中提到,在梅雨季節來臨之前收納圖書,將書曬至干燥,放入柜中,將蕓香、麝香、樟腦一并放入,并以紙糊門,可以防止蠹(蛀書蟲)蛀。我仔細想了想“書卷氣”是什么,神態、做派和穿衣打扮都是一種解釋,但更原始的,應該是一種香氣吧。
好香的黃庭堅因為書法了得,他的友人常求題字。今年年初去“顏真卿書法展”,有幸看到李公麟的五馬圖,李和黃庭堅是密友。五馬,一為“鳳頭驄”,二為“錦膊驄”,三為“好頭赤”,四為“照夜白”。惟第五匹缺題,而且筆墨較新,疑似后人補缺。據周密《云煙過眼錄》卷上記載推知,這匹馬叫“滿川花”。黃庭堅曾說李公麟“畫殺滿川花”的逸聞,說李放下畫筆,馬就死了,“蓋神駿精魄皆為伯時筆端取之而去”,由以彰顯技藝高明。蘇軾評價說:“龍眠胸中有千駟,不惟畫肉兼畫骨”。
一次題字,就有了“約飯”的理由。糾其原委,無非是因為饞。但文人墨客與達官顯貴解饞這件事,絕不是輕易能消解的。
宋代分餐制還要配好瓷器
講究還是親民?
眉毛老師提到的清河郡王張?。ㄔ里w上司)請宋高宗趙構的這一頓,可以說是中國版本的“巴菲特盛宴”,地點在清河郡王的王府,就是現在的杭州清河坊。近一百五十道食物,每一道都被周密記錄在《武林舊事》中。
我們有不少好習慣沿襲于宋,比如:正餐之前先吃水果。從前我們習慣于餐后水果,根據消化系統的工作方式判斷,餐前水果更科學。南宋時期人們已經這么科學地吃了。二是冷盤菜增多?,F在我們去餐館點菜,總是先點冷盤再點熱菜,這個講究的習慣就始自宋朝。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星級酒樓
盛宴中第八盞下酒菜——螃蟹釀棖(音cheng),即蟹釀橙。蟹菜的最高境界就是只見蟹鮮蟹味、卻不見蟹,杭幫菜大師董順翔老師深諳此道??此哪羌讹L味人間》,能感受橙子味和菊花味的螃蟹那種精妙的平衡透屏而出。
宋朝市面上的吃食似乎很便宜。遍檢《東京夢華錄》、《都城紀勝》、《西湖老人繁勝錄》、《夢粱錄》、《武林舊事》,都沒有發現宋朝人吃海參、魚翅、燕窩的記載。
雍福會依照《宋宴》一書中的菜名,整個廚房團隊傾力研發,還原了宋代時的宴會菜品,在泰禾的大城小院實現。
「宋宴」菜單
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宋代菜品的食材并不是很名貴,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這些食材可能因為季節的關系比較難組合,而雍福會做的主要是復原。宋宴有意思的部分,還會出現詩一樣的存在,比如:“假菜”——菜名與食物并不符;還有“看盤”——只能看不能吃。
宋朝人大擺宴席通常會選罐子。所以最高級的還是家宴。
盧冉:“當時的酒樓還承擔很多社交應酬類的聚會。富商巨賈會蓄養自己的私廚團隊,或者邀請私廚團隊來家里做菜,但這種耗資甚巨,一般官員宴請去酒樓可能更實惠、便宜些。酒樓宴飲環境舒適、餐具豪奢、提供曲藝表演和侍酒服務,還有以獨家配方自釀的好酒,兼賣各色下酒菜肴。直到現在,江南一類夏季愛吃糟貨,可能也跟酒樓自釀酒的傳統有關?!?/p>
《東京夢華錄》云:“吾輩入店,則用一等玻璃淺碗,謂之‘碧碗’,亦謂之‘造羹’,菜蔬精細,謂之‘造’,每碗十文。”北宋都城汴梁的一家酒樓——會仙酒樓,“止兩人對坐飲酒,亦須用注碗一副,盤盞兩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銀近百兩矣。”初看嚇人一跳。細看,這是指餐具的價值—宋人餐具多用銀。
“各”字暗示分餐,《韓熙載夜宴圖》上畫的也是各人一份?!肮说逼鋵嵳f的是干果,宋朝人飲酒要有些鮮果干果,如柑、梨、蔗、柿、炒栗子、新銀杏,以及萵苣、“姜油多”之類的菜蔬和瑪瑙餳、澤州餳之類的糖稀?!端疂G傳》所謂“鋪下果子按酒”,即指此類東西。
果子四小碟:櫻桃鮮果,金桔、姑娘果、山楂蜜餞。宋代宴席,先要有這些消閑果小碟。
監禮官說“舉盞”,眾人舉起酒盞,官居高位者先喝,之后是百官,充滿了儀式感。每次上完酒后,會搭配相宜的點心、菜品。記載上說,前兩盞是不配菜的,旁邊有歌舞等助興節目,第三盞才開始上菜。
“凡御宴至第三盞,方有下酒肉、咸豉、爆肉、雙下駝峰角子”。
第四盞下酒是子骨頭、索粉、白肉胡餅;第五盞是群仙、天花餅、太平畢羅干飯、縷肉羹、蓮花肉餅;
第六盞假黿魚、密浮酥捺花;第七盞排炊羊胡餅、炙金腸;
第八盞假沙魚、獨下饅頭、肚羹;第九盞水飯、簇饤下飯。
如此而已。
幽蘭居士的《東京夢華錄》載《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使臣諸卿只是“每分列環餅、油餅、棗塔為看盤,次列果子。惟大遼加之豬羊雞鵝兔連骨熟肉為看盤,皆以小繩束之。又生蔥韭蒜醋各一碟。三五人共列漿水一桶,立勺數枚”。
“宋代喜歡用一種食材來模仿另外一種食材,充滿趣味,這就是‘假菜系’。我們第一次試菜,是一道“鯚魚假蛤蜊”,曾現身于清河郡王張俊奉宴南宋高宗的酒筵中。這道菜,應該是源于當時南方人去北方當官,吃不到海鮮,就用鯚魚(即鱖魚)來做菜模仿海鮮口感。這道菜很考驗刀功與火候,把魚肉薄批成小片、去魚皮,汆燙一下,入魚蝦湯。御宴有定制,每一盞酒都要有歌舞雜技,似乎這是主要的,吃喝倒在其次?!?/p>
泰禾假山景
也許是和園林的“假山”文化有關,“似”卻“非”才有辨證的高級。
盧冉:“素雞素鴨,是以素仿葷,本身非葷菜。宋人會用豬肚頭仿制江珧柱、用豬羊頭仿制熊掌,以葷仿葷。出現這種假菜,主要是由當時物流運輸上的難度造成的。運輸問題也成就了宋朝南菜、北菜食品的格局。南宋臨安的酒樓,用青白瓷、龍泉青瓷比較多,這也主要得力于南方這一段水路交通的便利。”
中國瓷器發展至兩宋,達到一個后世不可逾越的顛峰,尤其是單色釉器型。舉世公認的宋代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其中,官窯、哥窯和汝窯,由于燒造時間短、宮廷技術保密、成品低而殊為難得! “芝為華彩玉為肌,火氣全無古氣披,恰是白描吳道子,觀音妙相手中持?!边@是清代好古天子乾隆帝夸獎哥窯的一首詩。
原先為北宋徽宗燒造汝瓷的華北河南已遭女真侵吞,所以無復宋室差遣。于是,南宋亟待物色新的御瓷來源,后來輾轉在杭州地區選定窯口,為朝廷燒造御瓷。
南宋官窯器的釉色以青釉為主,尚有淡青、灰青、青綠、米黃等色。官、哥二窯均以蘊藉含蓄的釉色著稱,其釉面的開片乃故意為之,器表片紋交織如網此類冰裂紋備受推崇。開片中有魚文、蟹爪紋、冰裂紋,紋痕的顏色,以鱔血者為上品。一部分呈乳濁狀,帶有酥油光,質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玉質感很強,介于絲綢光澤與“羊脂”之間,與“做舊”后的烏光質感絕然差異。
分餐制,讓每個食客都享有同等待遇。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齊國的孟嘗君廣招天下賓客,對前來投奔他的數千名食客,不論貴賤,一視同仁,都吃同樣的食物。一天夜晚,孟嘗君宴請新來投奔的俠士。宴會中,有一侍從無意中擋住了燈光,一俠士認為這里面大有文章,一定是自己吃的膳食與孟嘗君的不一樣,不然侍從何以要遮住燈光呢?于是此人怒氣沖天,放下筷子,欲離席而去。孟嘗君為說明真相,親自端起自己的飯菜給俠士看,以示大家用的是同樣膳食。真相大白后,俠士羞愧難當,遂拔劍自刎以謝罪。
宋朝酒的度數較低,玉壺春瓶可以對瓶吹。唐宋時候,玉壺春瓶口比較開闊,呈盤口。后來,瓶口越收越小、腰身越來越細。
盧冉:茶盞和酒盞很容易混淆。在高端筵席上,上菜、喝酒都有儀禮,比如酒有九盞、十五盞,宋理宗的生日宴一共行了四十三盞酒之多。這場宋宴里,七湯點茶法手碾點茶極具儀式感。
2015年福鼎太姥山牡丹王團茶
茶中漫泡時光,晚宴正在悄悄孕育。席間,有大佬感慨“泰禾的院子和宋宴一樣,都可以算是國家保護級別的了,這種東方烙印的東西,是很難復刻,畢竟古人有很多不能考證的東西?!弊屛以桨l期待這場宴會。
泰禾 x 雍福會 宋宴
茶湯氤氳中,這場矚目的宋宴大幕徐徐拉開。
宋宴除了裝置型格合古意,味道也要有脈絡才行。泰禾選擇和連續三年獲得“米其林二星”殊榮的雍福會合作,也在意料之中。作為雍福會行政總廚的周鐵龍師傅,中餐從業30年,有很多頭銜:是國家高級烹飪技師,中國烹飪大師,榮獲世界中餐名廚協會理事。但他為人非常低調,很少社交,靦腆說:叫我周師傅就行了。
周師傅介紹菜的時候非常利落,幾乎沒有一句廢話。我采訪完的第一感覺是“太簡單了吧!”但后來吃到菜才意識到:宋朝的美,就在簡約中見細節。復刻過程就是一本“宋宴”白話版筆記。
前菜
花炊乳鴿:“乳鴿浸在鹵汁中入味,鹵汁中調有花香。中國人做菜,一種是用食材命名,另一種是用烹飪方法命名?;ù度轼澘隙ㄒ谢ǖ某煞郑谑侵艽髲N在調汁水的時候,下了很多玫瑰花,用這個汁去鹵乳鴿。”
荔枝白腰子:“腰子在宋代是很受歡迎的,因為他們認為腰子補腎。周大廚查了很多資料,這道菜理論上講應該是跟我們吃的荔枝沒有關系的,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大抵是因為豬腰加工以后,顏色會發白,然后表面起的花刀成荔枝花刀。但也有行家研究出來有荔枝入饌的說法。雍福會的處理方式是:豬腰改刀后,酒水沖一天,熱水燙熟后澆上水果荔枝調味汁?!?/p>
這道菜在口味上有些接近淮揚熗腰片,但沒有用醬油調汁。宋朝京都的和尚覺心從中國交流歸國,到日本第一次使用醬油釀造技術。
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醬油”這個叫法也是在宋朝。但因為古人的提純過濾能力有限,通常還是稀豆瓣醬的樣子,所以這次還是用了黃豆醬。
柳葉韭:時令鮮蔬,涼拌春韭,還有鮮嫩的楊柳芽點綴。春韭此時嬌嫩到可以做沙拉,柳芽這個季節也是時鮮,北方民間有春季涼拌的習俗。
蛤蜊膾:酒漬蛤蜊,蘇東坡愛吃的一道菜。
配酒:2011塔牌手工原酒生藏酒
湯羹
金玉羹:富貴版腌篤鮮,咸肉、鮮肉、春筍的腌篤鮮中再加入花膠。
熱菜
四鰓鱸魚:幾近絕種的物種,近年來利用一些技術去重新培育出來,在上海松江橋下較多。它并不是有四個鰓,而是看上去像是有四個鰓。一條魚僅10公分長,1.5-2兩。用海參、鮑魚、鴿蛋等名貴食材煲高湯,再用高湯煨四鰓鱸魚。
山煮羊:寧夏鹽池灘羊,加銀杏,白湯煮,絲毫沒有膻味。羊肉在宋代是高檔的肉類。蘇東坡是個因“東坡肉”聞名的大吃貨,但他愛吃的好像也只是“黃州豬肉”,但好像沒過癮過,“富者不解吃,貧者不解煮”。他也愛吃豬頭,軟糯后澆一勺杏酪,可以解膩。
蘇東坡被貶前是吃羊肉的,被貶后只能吃豬肉(才有了東坡肉)?!渡郊仪骞肪硐轮杏休d:“羊作臠,置砂鍋內,除蔥、椒外,有一秘法:只用槌真杏仁數枚,活水煮之,至骨糜爛?!庇腥恕昂龀鲂乱狻币陨窖蛉鉃橛窦R羹,他吃到飄起。
刀魚山海兜:時令的刀魚餛飩,山海兜,筍是山,刀魚是海。
酥黃獨:荔浦芋頭,掛漿特質的面糊,再油煎。有杏仁和香榧子碎,使芋頭帶上堅果的香氣。
配酒:2012塔牌手工原酒精選冬釀(年份更好,味更醇厚)
飲子
紫蘇飲:古時宮廷飲品大賽冠軍,打敗門冬飲。
甜點
洞庭飴:洞庭在古時有代指柑橘的意思,柑橘葉搗碎加入青團,有柑橘清香,蓮蓉陷。
櫻桃焦糖酪:宋書記載,櫻桃泡在黃酒里,類似布丁的焦糖酪上綴以酒浸櫻桃。
酒酣出門,心想這場泰禾宋宴才是我心儀的樣子。如逛完宋時園林,雖無雕欄玉砌、金碧輝煌,但樸拙中余味出色。
期待季節更迭后,再次“一期一會”。
神 婆 問
你 想 吃 什 么 傳 統 菜 ?
“細搗棖虀賣膾魚,
西風吹上四腮鱸。
雪松酥膩千絲縷,
除卻松江到處無。 ”
——范成大
《秋日田園雜興》
Food Bless You!
亞洲設計管理論壇美食總顧問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