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火熱、預制菜風靡 春節期間四川餐飲消費市場紅火開局
團年飯預訂火爆、旅游餐飲消費旺盛、線上線下持續融合、川味預制菜走俏……這個春節,四川各地的煙火氣濃。1月27日,商務廳發布消息稱,春節期間,全省餐飲消費水平基本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
年夜飯“一桌難求”
熱門餐廳單日排隊4000單
春節期間,無論是成都本地市民還是外地游客都感受到了美食的強大號召力,各大餐飲門店再現排隊場景。
據監測,春節期間,成都20個重點餐飲品牌的30個門店客流量同比增長210%,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120%。其中,柴門餐飲旗下12家門店的包間訂單已排到正月十五;大龍燚、蜀大俠、大妙、小龍坎等火鍋店再現超長排隊場景,其營業收入大幅回升,吼堂老火鍋更是創下單日排隊4000單的歷史最高水平。
這個春節,不少外地游客選擇在川過年。據美團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四川異地餐飲消費者占比約三分之一,貢獻了47.6%的餐飲消費,同比增長43%。
從各市州看,成都將美食融入公園城市場景,推出2023成都美食嘉年華活動,舉辦“興隆福·春市”、塔子山新春游園會、北湖生態公園新春歡樂購等活動,拉動相關區域餐飲消費同比增長約30%。自貢舉辦第十四屆鹽幫美食文化節,發放1000萬元餐飲、文旅消費券,鮮鍋兔、蘸水菜等鹽幫特色風味餐廳大受歡迎,部分餐飲店上座率和營業額較平日提升60%。樂山蘇稽古鎮開展“品味蘇稽,在‘嘉’過年文化巡演大拜年”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前去打卡“蹺腳牛肉”“米花糖”等美食。
線上餐飲消費規模大幅增長
川味預制菜受熱捧
線上線下持續融合,成為這個春節餐飲消費的亮點之一。商務廳在美團開設“味美四川”品牌館,可一鍵直達21個市州、1366家天府名菜體驗店。美團上萬家餐飲商戶“新春不打烊”,投入千萬元補貼,開展系列大促活動。
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四川生活服務業線上消費規模排名全國第三,比2019年同期增長102.7%,其中餐飲消費約占30%。成都萬象城、大悅城,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樂山煙火嘉州城,綿陽綿州記憶等重點商圈(景區)餐飲商戶占比超五成。春節期間,全省線上餐飲消費規模分別比2019 年和 2021 年同期增長 59.8%和329.4%。
川味預制菜正成為大眾餐飲的重要選項,東坡肘子、東坡扣肉、粉蒸肉、毛血旺、酸菜魚等預制菜品銷售火爆。伊藤洋華堂、盒馬鮮生等商超推出的預制菜品備受消費者青睞。遂寧在寬窄巷子舉辦“川味預制菜產品展示品鑒活動”,九大碗、狀元豬蹄、壇子肉等受市民熱捧,最高單日銷售額超11萬元。達州、雅安等地半成品、預制品特色川菜銷售額同比增長40%以上。
玩
文化大餐人氣旺
博物館里感受獨特年味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成博
春節期間,多家博物館人山人海。主題新穎的文物特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造型別致的文創產品……博物館營造出濃濃的過年氛圍,觀眾在這里與歷史和傳統對話、在東西方文化藝術間神游,留下屬于兔年新春的文化記憶。
觀展、賞燈、民俗體驗……
博物館里人氣旺
四川博物院展出的蘇東坡真跡被觀眾“團團圍住”、成都博物館外等待進館的觀眾排起長隊、三星堆博物館門票售罄、金沙太陽節燈組刷屏“朋友圈”、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喜慶紅火……今年春節,“熱鬧”是眾多市民游客的直觀感受。
記者從成都博物館獲悉,正月初一至初五,該博物館接待游客超9萬人次,整個春節假期的觀眾數量預計將突破10萬人次。春節期間,館內的“百年無極——意大利國家現當代美術館藏藝術大師真跡展”與“廣府外銷扇——18至19世紀的中國風尚”兩大跨年特展在收獲高人氣的同時,更把美的體驗和記憶傳播給廣大觀眾,為春節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氣息。
暫停3年驚艷歸來的2023成都金沙太陽節,通過世界文明主題展覽、非遺大展、主題燈組、園林花藝、風情演藝、社教活動、文創展銷等十大板塊陪伴廣大市民游客過大年。截至1月27日15時,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共接待觀眾超16萬人次。
除了文物特展,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游喜神方”“仿古祭祀”、金沙祭祀大典以及成都博物館的新春皮影戲演出、新春工坊等活動,都以豐富的館藏資源和歷史文化為依托,為觀眾營造了沉浸式體驗,讓博物館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態展演地,讓觀眾在互動參與中感受巴蜀大地獨特的“年味”。
冰淇淋、盲盒、紀念幣……
文創銷量創新高
作為基于博物館藏品進行的創意延伸,博物館文創產品在不斷嘗試對文物進行時代表達的同時,也在努力滿足觀眾將參觀時的感動帶回家的愿望。
春節期間,博物館文創銷量同樣創下新高。記者從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獲悉,2023成都金沙太陽節開節以來,來自英國V&A博物館的歐洲藝術主題文創、寓意吉祥的金沙祈福主題文創、爆款金沙定制文創等產品熱銷。正月初二至初五,金沙文創連續4日單日銷售額突破10萬元,正月初五更是創下單日銷售額17萬元的新紀錄。截至1月27日記者發稿,金沙太陽節文創銷售額已達74萬元,較2019年疫情前同期增長近一倍。
一支名為“成都微笑”的俳優俑冰淇淋、一枚裝飾著珍貴文物圖案的紀念幣、一個充滿未知與驚喜的石犀盲盒……在成都博物館內,好吃好玩的文創產品同樣人氣旺。成都博物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春節假期,成都博物館文創銷售迎來復蘇,同比增長一倍。
行
往返成渝熱度高
四川多地成全國出行熱門地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眉靈
1月27日,春節大假落下帷幕。大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省內交通出行遠超去年同期,旅游市場也迎來爆發,四川多地成為全國出行熱門地。
來自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車站的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6天,成都車站累計送客124.5萬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62%,春節假期最后一天預售票達26.5萬人次。新成昆鐵路成春節熱門線路,在成都南站、成都東站乘坐新成昆鐵路方向列車的旅客達12萬余人次。
道路出行方面,以自駕為主的高速公路出行成主流。交通運輸廳統計數據顯示,高速公路網車流量達2685.3萬輛次,比2019年同期上升29.6%。公眾出行以返鄉探親和省內跨市旅游為主,跨省流量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道路客運方面,由于自駕出行成為主流,道路旅客運輸量暫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全省道路旅客運輸量比2022年同期明顯增長,道路客運量890.7萬人次,同比上升26.1%。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假期,同程旅行平臺國內機票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129%,汽車票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230%,火車票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18%。今年春節假期最熱門航線集中在廣深與成渝兩大城市群之間,往返于廣州、深圳和成都、重慶之間的航班占據榜單前五?;疖嚻睙衢T預訂線路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內部的中短途線路,廣州和深圳、成都和重慶之間的往返火車票預訂量最高。
春節期間酒店預訂熱門目的地中,成都居全國第三位,僅次于西安、三亞。自貢燈會等特色年俗活動受到較多關注;春節熱門的冰雪主題旅游景區中,峨眉山榜上有名。
購
消費券發放助力多
新春“大禮包”提振消費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夢琳
1月27日12時,由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全省市州文旅開展的“安逸四川新體驗”——一起玩轉網紅打卡地活動系列之“歡樂星期五”開始面向社會發布新一輪文旅消費券。這是繼1月13日、1月20日連續兩輪“歡樂星期五”消費券發放后,開展的第三輪活動,將持續至元宵節后。
此次活動創新采用全省聯動方式,結合夜經濟、冰雪游、新民俗等多種場景體驗,進一步激發文旅消費強勁活力。
春節期間,全省文旅市場強勢復蘇。記者從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歡樂星期五”系列消費活動在全省各地景區、文旅企業、文博場館發放搶購券、消費券、抵扣券等7400余萬元,有力促進了春節假期的文旅消費。
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月25日,成都市春節前發放的消費券整體核銷率已達96.25%,消費券直接訂單總金額1772.79萬元,GMV(商品交易總額)直接帶動比達1∶3.4。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碧紅
原標題:
餐廳火熱、預制菜風靡,春節期間四川餐飲消費市場紅火開局
新春升騰“煙火氣”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