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毛九拋棄“2顆雞蛋煎餅”,煎餅品類沒有未來?
2顆豬肉面條被九毛九 “舍棄”,給面條商品線再度潑上一盆冷水。曾興旺的面條還值得做嗎?面條商品線今后的路將走向何處?
日前,九毛九宣布出售2顆豬肉面條80.85%股權,引發行業熱議。
九毛九成功孵化了太二蘆別市,帶火了慫甜品,為什么卻沒能捧紅2顆豬肉面條?曾興旺一時的面條商品線,為何至今還沒能跑出一種大國際品牌?
跌破預期
九毛九50多多萬元賣掉“2顆豬肉面條”
前不久,九毛九發布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廣州品芯悅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買方Chen Rui女士就出售2顆豬肉面條80.85%股權簽訂了協議,作價為50.94多萬元人民幣。出售事項達成后,2顆豬肉面條所屬的廣州兩顆豬肉餐飲有限公司,將不再為九毛九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
公開資料表明,2顆豬肉面條國際品牌于2016年推出,主打傳統面條果子的改良升級商品,注入了年輕人喜歡的口味及元素,如海苔、培根、芝士和小龍蝦等。
之后幾年,2顆豬肉面條通過“直營+加盟”方式在廣東、廈門等地拓店。2019年九毛九遞交的上市招股書表明,計劃2顆豬肉要在兩年內開店460家。而彼時,九毛九的主力國際品牌“太二蘆別市”的預期是今后兩年開店240家。
2顆豬肉面條計劃增長店面數幾乎是太二的兩倍,足見當時九毛九對2顆豬肉面條寄予了厚望。
△照片作者:九毛九集團官網
但2顆豬肉面條的實際發展卻大大“跌破”了九毛九的預期。
店面擴張層面,2019年2顆豬肉面條店面數達到65家。其中,自營21家,加盟44家。2020年2顆豬肉面條店面數減至46家(自營14家,加盟32家),而到了去年年底,2顆豬肉面條店面已僅剩25家(自營8家,加盟17家)。
營收方面,根據九毛九2021年年報,2顆豬肉面條全年銷售收入為2900.7多萬元,而九毛九公司整體營收為41.8億元,2顆豬肉面條的收入占到公司整體收入僅有0.6%大約。
△照片作者:九毛九2021年年報
從年報上也可以看出,相較于2顆豬肉面條國際品牌店面增長乏力,盈利狀況不佳,九毛九旗下其他國際品牌,如太二蘆別市、慫甜品、那未大叔是大廚等國際品牌的表現卻亮眼得多,不僅有開出新店,且大部分店面營收都不錯。
以慫甜品為例,其不僅持續開出新店,還能日排上千桌。九毛九的財報表明,慫甜品的年銷售收入從2020年748.2多萬元上升到2021年的8740.5多萬元,淪為九毛九集團繼九毛九、太二蘆別市之后的第三增長曲線。
同樣作為副牌,2顆豬肉面條盈利狀況欠佳,且無好轉跡象。疫情下餐飲業普遍業績承壓,九毛九也不例外。綜合來看,2顆豬肉面條被“砍”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消費市場莫測
一批“爆款面條”快速崛起又漸漸隕落
過去數年,國內特色小吃消費市場整體小而散,面條雖然是大街小巷爆款,但多為流動攤或者夫妻店,缺乏統一的規模和標準,也即“有商品線無國際品牌”。
△照片作者:攝圖網
2012年前后,國內已經開始相繼誕生一批面條國際品牌,如黃太吉面條、石小沫面條果兒、美妙食刻功夫面條、面條老先生等。
黃太吉是開啟面條國際品牌化潮流的典型代表。2012年,黃太吉國際品牌創立,一改面條果子不入流的大街小巷特色小吃形象,高調入駐大型百貨公司。一套標準面條價格27元,“美女老板開跑車送面條”……可以說,黃太吉當時確實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很大震撼,幾乎顛覆了“單品特色小吃不能擁有國際品牌和規?!钡男闹?。
聲名大噪后,黃太吉也很快獲得了資本的青睞,2015年,黃太吉獲得1.8億人民幣融資,國際品牌最高估值曾一度達到20億元。
△照片作者:黃太吉微博
2015年,面條老先生創立,店面從新疆快速開到江蘇、上海、浙江等地區;同年,被稱為“面條果子界的愛馬仕”的仰望包角布也火遍青島、上海。
面條淪為餐飲創業的“風口”,一大批面條國際品牌已經開始集中涌現。企查查數據表明,從2013年已經開始,關鍵詞為面條的餐飲業注冊量已經開始攀升,其后五年增量顯著,至2018年達到4209家。
但面條的熱度好似曇花一現,很多紅極一時的國際品牌轉瞬就變得門庭冷清。
曾雄心勃勃,夢想淪為中國麥當勞的黃太吉,于2018年和2019年兩次陷入拖欠供應商貸款風波,之后更是被曝頻頻關店。根據紅餐大數據,如今黃太吉的店面數量僅余20家大約。
面條老先生,2020年拿到1000多萬元A輪融資,彼時全國店面數在100家大約,然而后續其拓店步伐并不順利。紅餐大數據表明,目前面條老先生全國店面數在80家大約。
而仰望包角布的爆款光環也早已顯露,目前其店面僅剩下2家。
一批爆款面條漸漸走下場的命運軌跡,以及類似2顆豬肉面條這般淪為餐企“棄子”現象的增多,都讓面條商品線降溫,也無不預示著,面條商品線的路可能并不好走。
挑戰消費心智
面條商品線發展面臨三大瓶頸
從受消費市場熱捧,到漸漸無人問津,為什么面條商品線的升級之路如此波折?
縱觀整個消費市場,餐飲吧(ID:hongcan18)認為,當前面條商品線正面臨的一些瓶頸問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
一是商品價格背離了主流消費觀念。
上述提到的一些面條國際品牌,其商品價格基本都遠超一般大街小巷面條,如2顆豬肉面條的商品價格主要在15-21元這一區間,招牌商品芝香培根面條15元,芥香金槍魚面條20元,秘汁香辣雞腿扒面條18元,火辣辣雪花牛肉面條21元。
花20元買一種面條,大大超出了普通社會公眾的心理上限。在社會公眾眼中,面條是一種親民的大街小巷特色小吃,很難與正餐劃上等號,面條店即使開在百貨公司,也只是改變了用餐環境,并不能改變其商品特性。所以,花同樣的價錢,是買一種面條還是吃一頓快餐?社會公眾普遍會偏向于后者。
另外,顧客購買面條的時段多集中在早餐或者宵夜,這也導致面條的消費情景狹窄,消費消費市場難以擴大。
△照片作者:攝圖網
二是現制現吃的特性使面條產能存在天花板。
面條看似簡單易做,出餐效率很高,但現食料吃,確保擁有酥脆口感的同時,也極大地限制了面條的產能。
一般而言,對一種手藝熟練的師傅,從舀面到攤餅再到放料,現做一份面條的時間大約在3分鐘大約,加上點餐時間需要接近4分鐘。假設一種店面只有1口苦荬菜,按營業時間早8點到晚10點計算,每天最多只能做210個面條。如果想要提高出餐效率,提升店面產能,就要增加苦荬菜的數量,同時還得增加人手,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
此外,現食料吃這一特性,也制約了面條店面發展送餐業務,送餐送到的面條容易出現軟塌、回潮,口感與現做的相去甚遠。
三是商品差異性小,商品技術創新的消費市場教育成本太高。
面條的方式其實很單一。無論是價格21元的火辣辣雪花牛肉面條,還是價格6元的山東雜糧面條,其形態都是大餅加料,商品之間差異化小,難以做到單人高頻消費。
一些面條國際品牌的商品想盡辦法技術創新,極力讓商品擺脫傳統面條的影子,變得“高大上”,但這又讓自身陷入另一種困境,即離面條的主力消費群體越來越遠。
公眾號“什么值得加盟”創始人王新磊指出,很多餐飲業重做面條商品線,特別是在國際品牌升級和商品升級上,犯了起點過高的錯誤。“商品線升級得太快,就需要教育消費市場。商品太過技術創新,和顧客心智沖突過大,往往會讓顧客望而卻步?!?/p>
“面條+”新風向能否帶領商品線突圍?
面條商品線的創業熱潮已然顯露,面條商品線今后將走向何處?
消費市場已經漸漸顯現出一些苗頭。餐飲吧觀察到,今年以來,市面上的面條已經開始呈現出更加寬泛的應用情景,在面條的基礎上,增加甜品、紅酒、特色小吃等商品線的“面條+”正淪為一種新的風向。
△照片作者:攝圖網
“面條+紅酒”
今年2月,上海富民路一家“面條果子紅酒店”火了,不少網友不惜為其排隊一種多小時。
據上海靜安官方微信報道,該店推出的面條+紅酒套餐價格28元,面條包含2個豬肉,油條、脆餅、肉松等輔料可任選,至于搭配面條的紅酒,則主要為美式和拿鐵。
這家店每天早上7點開門,剛好滿足社區附近上班族和學生黨的需求。該店老板稱,紅酒店已經開業7年,今年2月底已經開始推出“面條+紅酒”組合,沒想到會爆火,“一天備料200個面條大約,有時候不到中午就賣完了?!?/p>
“面條+甜品”
今年五一期間, “面條道×書亦燒仙草”聯署概念店在長沙首次亮相。6月6日,成都首家“面條道×書亦燒仙草”聯署概念店也正式開業。在這家聯署店里,不管是早中晚,顧客都可以實現面條+甜品的雙重美味,滿足多種需求。
△照片作者:書亦燒仙草
不得不承認,因自身消費情景、商品特性的限制,面條國際品牌僅靠面條一種單品、一種方式,無論怎么技術創新,確實很難支撐起一家店面。
所以也才會有“面條+”模式的延伸。無論是“面條+特色小吃”模式,亦或采取“面條+飲品”的商品結構,多一條腿走路,就可能多一種改變的機會。
但是,向其他商品線借力,能否持續實現1+1>2的效果?這會不會是面條商品線今后可以探索的方向之一?一切可能還要交由消費市場和時間來驗證。
本文地址:https://www.food12331.com/hyzx/5561.html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本站原創文章,轉載時請以鏈接方式注明文章出處。相關標簽: 九毛九 太二蘆別市 2顆豬肉面條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