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連鎖餐廳,成功毀掉了中國地方菜1

時間:2023-02-10 21:13:26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一個懂吃的老饕,是絕對不會去連鎖餐廳的。

這并非因為連鎖餐廳有什么不好,相反,連鎖餐廳方便、快捷、實惠,但總覺得缺了點啥。

最近,海底撈和西貝一波“漲價-道歉-恢復原價”的操作,讓疫情之下的連鎖餐飲重回我們的視野。

據《中國經營報》發起的調查顯示,對于海底撈的漲價,31%的消費者表示“不能接受”,39%的消費者表示“不去消費”。

還有不少網友表示,漲價是一方面,量少得可憐才是重點。

但老藝術家發現,似乎沒人會選“不好吃”這個選項。

一直以來,“連鎖餐廳不好吃”已經是我們的共識,顧客為此買單的是服務,是品牌,甚至已經形成習慣了,覺得并無不妥。

但是,我們是否少了一份警惕?

一份對連鎖餐廳正在侵占地方味蕾的警惕。

中國八大菜系連鎖餐廳一套公式就消解了

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去連鎖餐廳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為有品牌背書,相信更干凈衛生;還是因為它是網紅打卡地,要點上一份菜拍照發去朋友圈;要不就是懶得選擇,只想快速解決吃飯問題......

但無論何種原因,絕對不是因為好吃。

若有朋友來到你所在的城市,也絕對不會推薦連鎖餐廳,因為全國連鎖,實在代表不了地方風味。

老藝術家覺得連鎖餐廳別扭的地方在于:

中國有八大菜系和無數地方菜系,魯菜的蕩氣回腸,川菜的變化多端,湘菜的濃烈,粵菜的清奇,蘇浙菜的軟糯,江南菜的繞指柔,無一不經過千年的水土滋養和歷史沉淀......

但連鎖餐廳,用一套標準化的公式就消解得一干二凈。

在連鎖餐廳之下,川菜成了火鍋,粵菜就是茶餐廳,閩菜避不過是海鮮樓,只會令全國食客對這個地方的刻板印象更上一層樓。

連鎖餐廳擴張的腳步,已經把風土和美食的關系徹底地割裂開來了。

怎樣才能消滅一個菜系?開連鎖餐廳就夠了。

魯菜源自黃河,在母親河的渾厚咆哮下,誕生了鍋燒肘子、九轉大腸、糖醋黃河鯉魚這些硬核名菜,素以“宮廷菜”著稱,位居八大菜系之首,連過去北京著名的飯莊,掌柜伙計十有**是山東人;

可如今,雖然連鎖模式令2018年山東餐飲產值首超廣東,成為美食大省,但也不過只剩一道黃燜雞流傳于江湖。

△奔騰的母親河為山東人帶來糖醋黃河鯉魚

川菜發源于盆地,潮濕多霧,唯有以辣驅寒。但辣并非川菜的全部,咸甜麻辣鮮等23種皆是川味,上河幫就曾以一道雞湯煨制的“開水白菜”登上國宴;

但現在,我們對川菜的記憶,除了火鍋,還是火鍋。

粵菜源自南越之地,又最早通商,除了廣府客家潮汕三地,還吸納了不少西餐風格,但由于氣候潮濕多變,食物不宜保存,又發展出“鮮”“追求本味”“看重時令”的特點;

“秋風起,吃臘味”“北風起,菜心甜”“筍分四時”,吃魚有“春鳊,秋鯉,夏三黎”等說法,但現在這一切不是被濃縮進茶樓就是茶餐廳。

當千年沉淀的飲食文化,被生硬地塞進一套標準化的公式,我們不難想象后果:美食被僵化定型、順帶著風土人情的消失。

不過短短數十年,我們就連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徽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都忘得差不多,取而代之的是奶茶、日韓料、火鍋、自助餐和燒烤......

這一切,不過是因為號稱打破地域壁壘的連鎖餐廳。更難過的是,我們對此毫無知覺。

在連鎖店里,一切皆有公式可尋:

食材運輸有固定的供應鏈,從采購、倉儲、配送、出品、服務,都有一整套標準化的流程,精準得分毫不差。方便是方便了,但這樣做出來的食物卻少了點人味。

當你走進一間連鎖餐廳,不亞于進入一條令人嘆為觀止的流水生產線:大家排隊、點餐、出菜、吃完,結賬,所有人不過是流水線上一員。

匆匆而過,匆匆而吃。

在連鎖餐廳的熙攘中,有人吃的是服務,有人吃的是上菜速度,有人吃的是才藝表演,但唯獨沒有吃到的,是味道本身。

連鎖餐廳是如何消解我們味蕾記憶的

連鎖餐廳的版圖鋪得越來越大。

據《餐飲產業藍皮書: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9)》和 CEIC顯示,2018年中國餐飲業收入達4.27萬億元,僅此于美國,而連鎖餐廳市場收入8331億,占整體的19.5%。

在2018年,連鎖餐飲業里的快餐門店已達17172000個。

△2018年,中國連鎖餐飲業的快餐門店已達1000多萬。據統計,95%以上的企業都采用連鎖經營的方式來獲取規模效益和品牌影響力。/ CEIC

這時,距第一家肯德基開業不過33年,距第一家***開業不過30年。

中國連鎖餐廳的起源,的確來自于洋快餐。

80年代,隨著個體經濟的發展,人們“錢袋子”日益鼓脹起來,興起洋快餐風潮,當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業,門庭若市,終于不用再“隔著窗紗看曉霧”。

雖然這一模式足比美國晚了大半個世紀,但追趕上,不過短短數十年,這種速度背后,犧牲的代價就是國人的味蕾。

連鎖,意味著標準化,規模化,一切皆可復制粘貼。

為追求這個目標,過去費時費力、繁雜多樣的烹飪技法必須摒棄,于是,蔥燒海參變成了黃燜雞、九轉大腸變成了排骨飯,川菜花費3個小時以上的牛佛烘肘變成了一涮即食的麻辣火鍋。

在連鎖餐廳的眼里,涮、爆炒、烤才是最快的吃法,至少古人留下來那些燉、燜、蒸、煨 、焐 、醉、扣、糟,可免則免。

△花費3小時的川菜牛佛烘肘被連鎖餐廳摒棄。

更要命的是,連鎖餐廳就連味蕾也要做到全國統一,因為這樣才能跟上全國擴張的腳步。

看上去,很難,是吧。

《清稗類鈔》有言:

“北 人嗜蔥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糖。即以浙江言之,寧波嗜腥味,皆海鮮。紹興嗜有惡臭之物,必俟其霉爛發酵而后食也?!?/p>

各地各人的味蕾不盡相同,但連鎖餐廳偏要反其道而行,把所有人的口味糅合在一起。既然地方菜的菜肴有取舍,也不差在地方菜的味蕾上作為妥協和改變。

于是,主打杭幫菜的外婆×,說是本土風味,但端上來客人面前的不過是混來混去之后融合菜;

而主打西北菜風味的西貝×面村,看似硬核得有模有樣,但這冷門菜系要走向全國,也避不過要改成融合菜的命運。

反正,若你要吃正宗菜,那對不起請出門右拐。

?

而且,更令人擔憂的是,規模越來越大的連鎖餐廳已經在侵占地方市井風味的生存空間。

被譽為“**之國”的四川成都,密密麻麻地遍布著15萬家餐廳,從被網紅的那一刻開始,大批的連鎖餐廳開始誕生,在激烈的競爭和城市規劃之下,蒼蠅館子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得越來越少。

當你問街上的年輕人,成都的美食是什么?他可以侃侃而談講出一大堆:串串、麻辣火鍋、牛蛙干鍋、小龍蝦......

至于香口的干煸鱔片、甜酸微辣的東坡墨魚、鮮甜的清蒸江團,誰還記得?

我們不否認連鎖餐廳對地方美味推廣的功勞,但味蕾也確實因此被定型和限制。

美食家石光華在評價這一現象曾說:“四川人的味蕾現在已經被傷的退化了,結果就是我們越吃越辣?!?/p>

國人的味蕾永遠藏在市井里

要認識一座城市,往往從味蕾開始。

味蕾的背后,是風土,也是人情,但城市味蕾的消失,甚至已經有些讓我們模糊了對這座城市的認識。

連鎖餐廳占據味蕾,這和城市的發展速度、人群年齡結構都密不可分。

網紅店總是能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輕易落腳。

據2017年《全球購物中心發展報告》顯示,深圳在建購物中心以458萬平方米的數量,位列全球第一位,在購物中心之下,擠滿了無數“春風吹又生”的網紅店。

2018年,深圳更和上海在爭奪“網紅輸出地”的江湖大佬地位。

這并不讓人意外,深圳素以“年輕”著稱,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齡不過32.5歲,年輕人群占比更是達到62.9%,領先于其余三地。

△北上廣深四地的年輕人占比 / Dataway

在北上廣深打拼的年輕人居多,在年輕人占據的土地上,傳統的菜系和手藝似乎顯得有點不合時宜。

再加上,城市規劃的發展和衛生整改,上海、北京、廣州的路邊攤、夜宵檔、小吃店已經藏得越來越深,也越來越少,深圳更是連誕生的土壤都不甚多見。

地方風味只好退而求其次,在更偏僻之地求得一片生存空間。

廣東順德,這里號稱“沒有一家連鎖餐廳,因為連鎖餐廳在這里活不下去”。

順德人最重視食材的新鮮,他們還保留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習慣,而經連鎖餐廳中央廚房處理后的食材后再運往全國,已經讓食材失去了“鮮”,再也沒有了靈魂。

《尋味順德》紀錄片開篇的第一集,就是講述廣東順德當地人的傳統龍船飯。

端午節,數十條龍船從各村駛出,幾位赤膊大叔和卷起衣袖的農婦在河道旁準備村里2000多人龍船飯,日落入座,人聲鼎沸,吃的就是一方風土人情。

?

在這里,永遠都是老饕尋味,而不是味尋食客。

但是,我們更應思考的,在連鎖餐廳發展的同時,是不是要在城市發展里為記憶中的味蕾保留著一個角落。

這并不矛盾,城市和美食,該是相輔相成的。

香港,受西方飲食文化沖擊一百多年,但依舊保持著濃烈的本土味。無論購物商場里的連鎖餐廳開得有多少,主流美食還是那些在車水馬龍、霓虹燈掩蓋下的街頭大排檔、酒樓食肆和老冰室。

他們在努力平衡城市發展和街邊攤檔的關系。

2009年,香港公布「大排檔保育方案」,放寬大排檔牌照申請條件,2012年更簽發新的流動攤販牌照,以免街頭小店的消失。

只要魚蛋、車仔面和菠蘿油還在,香港的草根文化就有一席之地。

“小吃天堂”臺灣,有攤販共計30.7萬攤(2018年8月數據)。

臺灣夜市尤負盛名,人們習慣下班后,滋滋悠悠地在回家路上來一份手抓餅、章魚丸子、青蛙撞奶等等。

臺灣對申領小販牌照的要求很高,但至少養活了100萬人。越來越多大專畢業生近年以攤販作為職業,比例由2008年的7.2%上升至2013年的11.6%。

而且,他們會對無固定營業地點的流動攤販,如夜市攤販、路上咸酥雞推車、騎樓擺攤、快餐車等等,每5年進行一次調查,確保占道、衛生等問題。

在東京,有近30萬間餐館,但在萬國融合之下,又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獨立性,他們崇尚“匠人精神”,目前居住大概1萬名職業匠人。

不管城市的節奏有多快,美食總可以讓他們慢下來,一道簡單的烤鰻魚可以傳12代匠人,手持鐵簽似針灸師運針,順著鰻魚肉紋路穿梭,將鰻魚美味引向新的境界。

他們對完美的追尋,更是豐富和鮮活了東京這座城市。

△世界美食天堂,東京???

當一座城市失去了自己的味蕾,她失去的不止是味道而已。

在地域和美食結合的背后,藏著有太多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風俗、水土、文化和人情,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珍視的城市內核。

哪怕連鎖餐廳的已經發展勢不可擋,我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東西,連同城市味蕾一同消失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

上一篇:麥當勞全國價格統一嗎(“天價麥當勞”!入境未申報麥滿分,一乘客在澳被罰2664澳元)

下一篇:連鎖餐廳不可能毀掉地方菜1

相關推薦
  • 逮蝦記果蔬鮮蝦餅空氣炸鍋食材蝦仁兒童早餐
  • 爆賣上萬盒!家宴火鍋開創者川娃子大犇牛油火
  • 打造“傳統飲食文化+現代科技”的中國樣本
  • 預制菜5項大獎出爐,華鼎供應鏈榮獲“最具競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