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必看!從餐飲行業“八大變化”,看品牌應如何布局2023年戰略
2023是個不一樣的年份,隨著疫情的消散餐飲業迎來了新的春天。春節期間餐飲行業迎來了一次“開門紅”,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將全部精力投入到2023年的發展中去。
經歷了2022年的考驗,2023年餐飲品牌該如何戰略布局定位?餐飲市場又將迎來哪些變化?
很榮幸,蜀海在開年之初專訪了小勇餐飲戰略定位/吉食爆品研發中心首席執行官、中國餐飲定位設計創造者、中烹協專家團資深專家、有著6000+餐店實戰經驗的劉曉勇老師。作為國內資深的餐飲戰略定位專家,曉勇老師分享了眾多干貨內容,希望能帶給各位餐飲老板們一些啟發!
2023消費口味的變化
中產熱衷健康口味,年輕群體喜愛刺激口味
消費者口味變化會趨向于兩種。第一種,現在全國中產達到4億多人群,趨向于偏健康的口味,像佛跳墻、豬肚雞火鍋等。
而潮汕牛肉火鍋現在才是真正的興起,因為最早潮汕牛肉火鍋是大家一股腦做,消費者就是嘗個鮮,現在真正能存留下來的已經開始形成鎖定了。在這一端的消費人群是以健康為主體的口味為主。
還有一種就是年輕消費群體,他們以相對偏刺激的口味為主。因為消費者對麻辣的這種依賴開始變得頻次偏高,所以麻辣已經不夠刺激,甚至開始趨向于平和了。
實際現在的麻辣已經不叫差異化和特殊性的口味了,是普世性很強的口味,甚至已經開始趨同了。
像今年就出現了“甜麻”的這類口味,甜麻的口味就是以麻為主,吃完之后麻勁高,然后回口偏甜,很受消費者歡迎。
大家也會發現這幾年“臭”的味道非?;?,螺螄粉、臭鱖魚、臭豆腐,這種臭是“酵臭”為主體,它既刺激又給人多元化的味覺體驗。
總結疫情過后2023年火鍋的真正突破點:
第一,健康養生為主體,整個以品質為重心,客單稍高一些。
第二,以差異化特殊的口味為主體,但這個口味不能絕對小眾。
例如像甜麻,甜麻首先甜的大家能接受,第二麻本身吃麻辣火鍋這么多年,麻也能接受,只是這兩種最熟悉的味道,組合在了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口味,多數人沒有嘗試過。
像臭也是一樣,臭鱖魚在徽州火了這么多年,實際全國各地吃過的并不多,未來一定是區域性的,相對具有差異化的口味,可能會往全國去傳播。
2023消費習慣的變化
一人食占比加大,堂食外賣同步提升
大家會發現咱們中國人吃飯,永遠不只是為了吃飯而吃飯,他要在吃飯的這個角度,無論是在家里跟著自己的家人,還是在餐廳跟朋友吃飯,他實際是為了完成一種精神方面的需求,所以中國人吃飯從來不是那么單純地去吃。
因此,你會發現未來一人餐可能會在餐飲市場占比會更大。
一個人吃飯,為什么到餐廳?
中國人現在獨居人群大概已經接近了2億多人,這是很大的一個群體。
一人餐為什么要到外面吃?因為每一天工作非常辛苦,晚上到外面吃那一頓屬于自己的一餐,是對自己生活壓力以及工作壓力的一個犒賞,因此一人餐絕不僅僅只是為了填飽肚子。
所以2023年以后堂食一定會提升,外賣也會同時提升。
2023消費品類的變化
物料火鍋未來崛起,民族餐飲大幅起步
從火鍋的角度來說,物料火鍋是未來幾年可能表現最突出的大品類,像佛跳墻、東北鐵鍋燉、地鍋雞、豬肚雞等等都是物料火鍋。
未來,火鍋業態要完成的一定是運營成本的降低,還有如何去降低工作人員在店內操作技術上難度,如何讓就餐時間更短,而且標準化程度很高,物料火鍋就符合這幾個特點。
同時各地特色菜系有機會成為物料火鍋的先頭兵。例如肥腸鍋,實際都是源自于各地的一個菜品,各地菜系的代表菜品未來都會成為物料火鍋的主力。包括佛跳墻,其實它就是一個盆菜,還有像老鴨集的這個老鴨煲,江浙的筒骨火鍋都是如此。
各地菜系成為物料火鍋,還有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具有差異化和特色化。流入其他城市餐飲市場主打差異化概念,更能吸引消費者進店。
原生普通火鍋模式,品牌之間競爭的更多就是產品力了。
火鍋品類現在最大痛點就是產品無差異化,沒有特色產品。現在沒有競爭力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而火鍋最大的競爭力,還是在于品牌的屬性。
品牌的特色現在與品類是息息相關的,那未來如果我要是給一個答案的話,說中國現在多數的火鍋品牌怎么能破局?那就是爆品策略。
對于火鍋來說,物料火鍋未來肯定是要崛起的。
2023年應該注意一下民族餐飲會大幅起步,像西塔老太太、朝族金大叔烤肉、米村拌飯就是少數民族的口味,朝鮮族餐也會特別火。所以2023年要注意幾個賽道,一個是朝鮮族餐,另一個是蒙餐、維族餐、傣族餐。
2023品牌經營的變化
多點盈利模式為主打,社區門店離顧客更近
第一,社區店,實際社區店或者社區飯堂的出現是因為國內老齡化確實比較突顯,然后獨居的老人也比較多,他們在家做飯的頻次會逐步下降,社區門店或食堂,是以服務他們為主。
現在中國的老齡化人群可能已經接近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所以社區店是一個很好的模式。
第二,從今年之后更多品牌應該考慮的這個餐飲模式,那就是多點盈利模式。
多點盈利模式什么意思?
就是品牌開一家店之后,或者在原有的連鎖品牌基礎上,除了門店現有的午市、晚市之外,品牌應該思考如何能再把這個夜市做起來,這樣就多了一個時段的消費時間。能夠拉長門店的有效經營時間,增加自己的經營消費時段,這就能完成多點盈利的模式。
多點盈利模式的第二,就是植入新零售產品。一個100平米的未來餐飲門店,一定是小型化餐飲為主體,門店要考慮的就是怎么樣在餐廳里植入除了堂食、外賣為主體以外,怎么樣把新零售產品植入進去。
在徐州有家知名品牌叫大張烙饃村,是規模在5、6家的中餐店,以爆品烙饃為主,店面積比較大,它家每天四分一到五分之一的營業額全是來自于新零售,把主打的爆品烙饃變成禮盒呈現出來,很多人來到這里就認為這是徐州地標性的美食,然后外帶帶走,這就是新零售。
所以多點盈利模式,就是把產品的渠道嫁接的更多,讓門店去銷售,我們現在重點在研究這個事。2023年之后小勇公司提出了一點,就是幫助更多的連鎖品牌,因為連鎖品牌它具有這個信任度,幫助更多的連鎖品牌,無論是區域的還是全國的,去建立它這個單店的多點盈利模型。
在原有的基礎上同樣的運營成本,同樣的人效,同樣的坪效,怎么樣能增加門店營業額,這就是未來我看好3-5年,餐飲應該抓住的一個模式。
2023品牌模式的變化
品牌區域模式為王,成本優化模式為王
現在看了很多東西越來越強,上海我們現在又跟蜀大俠合作了第二品牌,而他們看中的就是烤肉,那為什么能看中烤肉?就是因為烤肉有無限優化的可能。
包括我們服務的魯員外地鍋雞,現在直營店開了大概有60個,在上海今年開這家店120平米,現在一天賣4-5萬,客單人均才70塊錢左右。
我認為能看好的“未來王者”模式是兩種:
第一種王者,是在區域,例如在蘇杭這樣的區域,做連鎖品牌,一個品牌可能只做十幾家店就夠了,然后再多做幾個子品牌,這叫區域王者。
第二種王者,看好的模式,真正能復制,運營成本能無限往下優化的品類。
2023品牌定位的變化
品牌定位差異化是核心,先練內功再謀發展
火鍋這個建議,第一是火鍋大加盟時代已經過去,野蠻生長之后,開始應該把心放下來,真正的做區域王者,做內功,然后再慢慢的往全國去做。
因為國內餐飲連鎖2.0版本已經開始出來了,就是各個品牌開始不收加盟費,它整個的盈利狀態也就發生了變化。
過去以收加盟費、收管理費為主,而這個時候品牌需要建立的就是與加盟商形成長效的鏈接,然后完成多點盈利,從供應鏈角度去賺錢,所以現在就得踏踏實實做自己的品牌。
第二點建議就是爭取找到自己品牌的差異化特點,然后系統化去落地,從品牌的梳理,品牌的文化到整個產品策略的定位、產品策略,這個爆品爆款是什么,都是圍繞差異化來做的。
再到整個物料的設計,怎樣放在店內,線上線下的宣傳同時進行,做好自己的東西,然后未來再做加盟和聯營都沒問題。
我覺得從幾個點說,第一未來能成的,首先還是多數是以味道領先為主,食材就是趨于它的穩定性以及毛利點多少。
然后供應鏈是所有的餐飲品牌往前跑的時候必須要綁定的,供應鏈未來的價值會越來越凸顯,所以這兩年投入到餐飲的資本90%都流向了供應鏈。
2023食材采購的變化
消費者要求不斷提高,預制菜成連鎖率關鍵
第一,現在食材的新鮮度早已不是餐企的要求,而是現在的消費者對食材的要求越來高。餐飲食材用料上一定是要越來越趨向于口感,更接近于新鮮度,對食材的要求也一定是要貨真價實。
第二,餐企對預制菜的要求越來越高,因為未來餐飲是特色化、小型化、社區化、連鎖化為主體。以這個為主體品牌就要瘋跑,每個店的單店凈利潤越來越低,就得進入到百家店的陣營,在瘋跑的過程中,他們對于預制菜的要求非常之高。
因為它的預制率達到多少,就是說明它的連鎖率能做到多少。預制菜未來真正增長80%都在B端, 中國現在預制菜的水平暫時在腰斬狀態,但是未來會不斷提升越來越好。
2023后端供應鏈的變化
走入規模經濟狀態,產品力是重心
中國這個供應鏈剛走到了規模經濟這種狀態,供應鏈第二步除了規模之外,還要有更多的SKU的產品,服務更多家的餐企品牌,第三步就是供應鏈如何黏住餐企品牌,供應鏈會隨著中國餐企的黃金10年發展,成為其最好的10年。
蜀海就是供應鏈中的一頭大象,什么都有,連鎖企業到這去找,一下就能找到。相對優質或者符合品牌的一系列食材都可以提供。
結語
正如曉勇老師所說:
“野蠻生長之后,開始應該把心放下來,真正的做區域王者,做內功,然后再慢慢的往全國去做?!?/span>
2023年注定是餐飲行業不平凡之年,餐企若是品牌戰略定位精準,計劃落地快速有效,后端供應鏈完善,注定會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與贊許,品牌也注定會更長久!
-end-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