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輪融資400多億,億級項目近乎砍半……哪些賽道還在迎難而上?丨2022食品飲料行業投融資盤點
“資本躊躇、行業寒冬”,依然是2022年食品飲料行業投融資的主旋律。
文:Lucie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溫馨提示:
回顧2022年,毫無疑問,食品飲料行業依然是新消費領域吸金TOP選手,但資本的口袋明顯收緊。
據Foodaily每日食品不完全統計,2022全年,食品飲料行業共有343起融資,融資金額為426.41億(其中不包括未披露金額的74起融資)。
那么2022年食品飲料投融資整體態勢如何?哪些品類賽道最為資本看好?哪些賽道被資本拋棄?2023年還有哪些新機會?
Foodaily對2022全年食品飲料行業投融資事件進行了梳理,結合2022年行業大事件的發聲,試圖從中找到答案,主要有以下觀點:
1、2022年食飲行業融資趨勢:明星賽道不香了、早期項目更多、億級融資近乎砍半;
2、融資金額最高的酒飲:微醺“不上頭”,白酒“價更高”;
3、融資數量最多的餐飲及餐飲+:資本不“樂觀”,小吃“吃得開”;
4、健康趨勢勢不可擋,食飲皆可“+功能”;
5、最后的“勝利者”--供應鏈;
6、茶咖更內卷、越相似,下一步掘金瞄準下沉市場;
7、其他賽道:科技雖冷融資卻多;中式烘焙暫冷......
2022年食品飲料行業投融資事件盤點
從整體數據來看,2021全年,食品飲料行業融資382起,融資449.98億,亦有多起融資未披露金額。同比2021年,2022年食品飲料投融資金額、數量雙雙下滑,金額跌了5%以上,數量下降了超出10%。
雖看上去差距不大,但實際上,食品飲料行業的投融資自2021下半年降溫至2022年,已行至“寒冬”,從三個方面的數據佐證:
1、過去的“明星賽道”不香了
具體來看,在今年的343起融資項目中,線下餐飲仍然是最受資本關注的賽道,融資數量排在首位;融資數量排在第二位的便是酒飲,其融資金額更是以150+億排在首位。
但過去兩年的明星賽道--茶咖酒、線下餐飲等,與2021年相比,每一個賽道的融資數量幾乎都在下滑,如2021年大火的線下餐飲融資數量超80起,但2022年僅50+;茶咖酒 2021年融資數量120+,而今年僅90+。
且從金額上對比,2021年線下餐飲融資88億多,今年僅20億;除酒飲融資金額遠超去年外,咖啡、茶飲都在大幅度下跌,茶飲融資金額甚至僅有去年的15%。
2、天使/種子輪早期項目占比提高,IPO、并購步伐加快
從融資輪次看,我們明顯可以看到,與2021年相比,天使/種子輪的早期項目占比明顯提高,占到超過總數的40%;過去常居融資輪次數量第一名的A輪數量開始減少,占比為30%;
而后期項目的B/C/D/E輪的融資數量還不到2021年的50%,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IPO上市、企業并購步伐在加快,幾乎是2021年數量的兩倍,如供應鏈企業三元生物、寶立食品、鹵味品牌紫燕食品、休閑食品品牌衛龍、咖啡品牌Tims中國等企業紛紛尋求上市;同時還有幾個大的收購事件:華潤123億收購金沙酒業、日清食品3.52億收購珠海金海岸永南食品旗下方便面產品公仔面......
同時IPO上市的品牌也有些“不好過”,如Tims中國是將入場估值下調至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8.45億元);衛龍上市后市值也在縮水......
3、百萬級融資在增多,億級融資近乎砍半
從融資金額層級來看,百萬級融資在增多,占融資總數的16.6%,而2021年這一占比還不到8%;除未披露外,其余金額層級的融資數量其實也都有不同程度下滑,跌幅最大的金額區間,主要集中在融資金額在3000萬以上的項目上。
同時億級融資數量也近乎“砍半”,僅64起,而2021年數量超過100起。
這足以證明,2022年食品飲料行業融資金額雖與2021年相差無幾,但其實融資“大頭”主要集中在收購和上市企業,而其余項目的平均單筆融資金額其實是在下滑,可見食品飲料行業或者說是整個消費領域在資本市場正處“寒冬”。
融資金額最高的酒飲:微醺“不上頭”,白酒“價更高”
2022年,酒飲賽道的存在感似乎很高,全年融資150億以上,遠超2021年60多億;但從數量來看,2021年酒飲融資60起,2022年僅有35起。
事實上,2022年的酒飲融資有了明顯的轉向,能看到的是,2022年酒飲賽道融資共35起,其中低度酒(包括啤酒、葡萄酒)融資19起,白酒、黃酒等融資16起,數量上相差無幾。
過去兩年資本將投資目光放在低度酒上,可也不敢投入太多“熱錢”,從2020年到2022三年時間里,低度酒賽道也并未跑出幾個好玩家。
在與Foodaily CEO王曉玲Cynthia的「玲聽」對話中
,貝瑞甜心創始人唐慧敏就曾指出,“曾在2021年大膽預測,新品牌在2022的市場環境可能會出現一些波動,淘汰率會達到 50%以上。但實際上,大家也看到了,新品牌和新品的淘汰率其實是更高的。”
過去雖然市場常常會提到,“煙、酒”是好生意,如毛利高,成癮性強,但做起來并不容易,尤其在低度酒市場,產品壁壘并不高、同質化現象就會更嚴重、以及如何切中消費者的需求點,如何與消費者進行場景鏈接依舊是品牌最大的痛點。
唐慧敏認為,“酒其實并沒有什么痛點,與大多數食品飲料不同的是,酒更多的是靠場景驅動,需要更長的周期將場景與消費者行為去做鏈接?!?/strong>
而將時間線拉長,從浪起到終局,中間比拼的是耐力、是專業,更考驗一個品牌的價值是否能支撐得住時間的考驗,“長期主義”可以是任何品牌的口號,但不一定都能做得到。
2022年資本轉向白酒市場,從融資金額來看,低度酒大多為百萬級融資,僅有新銳氣泡酒品牌「大于等于九」、精品葡萄酒酒莊運營商「西鴿酒莊」融資過億,其余過億項目均為白酒,如國臺酒業、真工酒業、江記酒莊、金沙酒業、國脈酒業等。
其中最大的一筆融資是,華潤啤酒將以123億元獲得金沙酒業超55%的股權,另外華潤今年還投資了柔和型白酒品牌「金種子酒」。為此,
華潤啤酒對Foodaily每日食品表示
,“在全國已投資運營的白酒企業中,希望能形成一個龍頭企業,像航空母艦一樣帶動其他酒企發展壯大。”未來華潤啤酒還會繼續聚焦國內優質的白酒賽道中腰部品牌。
以華潤對白酒的重視為引,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白酒行業預計到2025年將實現銷售收入年均遞增10.2%、利潤年均遞增11.2%。且根據今年前三季度財報,“茅五瀘洋汾”等頭部酒企的業績依然維持了較好的增長,營收增幅在12%-28%不等,凈利潤增幅在15%-45%。
足以證明,白酒市場對于資本來說,依舊是個好生意。所以在15輪白酒、黃酒的融資中,三分之一都是上億融資項目,如醬香白酒品牌「真工酒業」首輪融資便拿下約6億元人民幣;「國脈酒業」拿下3.6億,先后出品了國脈西鳳酒系列、國脈醬酒系列、國脈素酒系列、國脈紅酒系列、國脈茗茶系列。
與此同時,資本對酒飲市場的關注還包含在酒類新零售上,其中包括「31酒」、「淘酒俠」、「Wineapp中國」、「酒廷1990」等多個品牌,酒類新零售服務品牌「淘酒俠」更是一年完成兩輪融資,第二輪完成數億元戰略融資金額。
Foodaily也觀察到,天貓雙11期間,酒水零售連鎖品牌「1919」再次登頂天貓雙十一酒類熱銷店鋪排行榜冠軍,而其在歷屆雙11中已多次蟬聯行業第一,今年,還摘下天貓酒類狂歡熱賣榜、白酒品類銷售榜以及雙11當 日葡萄酒品類榜等3個榜單的第一。
從酒飲今年整體的融資趨勢來看,低度酒或許已成為過去式,白酒、酒類新零售熱度稍有攀升。
融資數量最多的餐飲及餐飲+:
資本不“樂觀”,小吃“吃得開”
2022年食品飲料行業的整體融資中,雖然餐飲及餐飲+(包含線下餐飲、預制菜、速食、調味品等)數量最多,但79起融資僅拿下45.59億。而2021年這個數據為156起融資。
再來看線下餐飲(不包含新茶飲、咖啡、線下烘焙門店等),就融資金額上,53輪融資僅8起過億項目,僅占15.1%,且其中一起為紫燕食品的IPO上市,公開發行6億多元;而1000萬及以下項目22起,占比達41.5%,近乎一半,還有13起融資未披露金額,可見,2022年線下餐飲融資幾乎沒有高估值融資。
不過,線下餐飲的“苦”,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知的,尤其是2022年上半年,從上海封控延伸到全國的疫情突擊,多家門店無法正常營業,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4月份,餐飲收入13262億元,同比下降5.1%;其中4月份餐飲收入下滑尤為嚴重,僅2609億元,整體下降22.7%。
一些大品牌也未能抗壓,呷哺呷哺宣布關停200家門店,海底撈在2022年底宣布陸續關店300家效益不佳的門店......
資本投餐飲,看重的是品牌的標準化、可復制能力、擴張速度等,但顯然2022行業不景氣之下,多個品牌表現或許都達不到預期。此前Foodaily就曾指出,瘋狂開店,或許并不意味著可復制性高,餐飲的標準化、連鎖化考驗的是品牌的供應鏈能力、數字化水平、中臺管理能力、經營效率。
不過兩年間,線下餐飲融資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那便是小吃&快餐屬性的地域性餐飲,如柳州螺螄粉「柳螺香」、新疆餐飲「疆小駱」、以及四川美食「甘食記·成都肥腸粉」、「辣盤盤」等;另外鹵味、炸串等小吃項目,地域特征較為明顯,如「蘇麻蘇辣」是煙臺肉類食品品牌、「麻爪爪」是重慶鹵味。
且跟火鍋店、或去年的明星項目牛肉拉面不同的是,小吃店大多為檔口或小店形式,投入成本并不算很高,對于資本來說,這樣的小店項目或許更容易被復制,更容易擴張。
其實不追求直營、大店這兩年在茶飲賽道表現得淋漓盡致,喜茶、奈雪的茶兩三年前便開始做Pro門店,喜茶更是2022年在非一線城市開放了加盟;新中式點心品牌虎頭局也在2022年開啟合伙制門店業務。
而在餐飲+上,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預制菜已經會成為資本新的投資風口。且2022年上半年居家場景下,預制菜的市場表現極好,某零售集團食品生鮮事業部負責人表示,3月份全國預制菜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0%,形勢最為嚴峻的上海地區近半個月的同比增幅超過250%。到了四月,疫情反復導致的囤菜潮下,一直在虧損線掙扎的生鮮電商平臺如叮咚買菜爆發生機,股票逆勢大漲......甚至山東、廣東、河南、河北等多省市先后出臺了預制菜產業發展政策,爭搶打造“預制菜之都”。
但顯然2022年,預制菜的表現并不達預期。從融資數量上看,預制菜/速食/調味在2022年融資26起,但2021年融資48起,不過2022年的融資總金額稍高于2021年。
不過該金額中或許有“含水分”,上半年陸正耀的預制菜品牌舌尖英雄宣布融資10億以上,但年中便有媒體曝出,舌尖英雄大部分門店經營慘淡,甚至經營異常,其在北京、鄭州、長沙等全國多個城市的加盟門店關閉、加盟商虧損嚴重等,甚至其在北京的全國首店也在8月份關店歇業。
不過多個行業者也表示,“疫情結束后,消費者對預制菜的認知,還是會留下來。疫情養成的消費習慣實際上很難再去改變,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蛟S增速會放緩,但預制菜消費會成為常態化需求。
而目前預制菜顯然還缺乏標準化,消費者認知、市場教育也還處于初級階段,與去年的半成品預制菜融資不同的是,今年的融資中,除珍味小梅園、利和味道等頭部的預制菜品牌外,其余融資的多為低溫肉制品和粉面速食,方便快捷仍是居家場景下最大的訴求。
顯然,當下,預制菜可以說是風口,但也可能跟新消費一般隨時遇冷,預制菜到底是熱風口還是長期需求,哪種企業模式可以成功,這取決于是企業全要素的競爭,最終比拼的還是企業內功。
健康趨勢勢不可擋,食飲皆可“+功能”
從2020年開始,我們可以看到,以輕食代餐、少糖少鹽少添加休閑食品為代表“減法”品牌,添加了更多附加營養的“加法”品牌......主打健康概念的食品品牌愈來愈多。
2022年亦是如此,雖然受新消費影響,各個品類賽道的融資都在減少,但健康消費潮流中早已勢不可擋。Foodaily認為,2022年底疫情全面開放,提高抵抗力的消費需求或許會進一步提高,“功能+”食品創新趨勢會進一步加強。
一方面,健康趨勢下,消費者飲食觀念發生轉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少油少鹽、低脂低熱量的輕食產品,所以這兩年大量輕食新消費品牌涌入市場。但從2022年的融資品牌來看,與2021年又大不相同,不斷有新的品牌成立,淘汰者也甚多,如國內被稱為“輕食網紅鼻祖”的新元素卻于2021年12月宣布破產,輕食餐飲連鎖Wagas也在2022年出售.....
事實上,輕食在中國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不僅市場滲透率遠遠低于歐美等國,且在中國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下,輕食的魅力遠遠不及;其次初始階段下,行業入局門檻低,“吃草”的冷餐形式過于雷同且口味單一,食材的新鮮高質量的把關都有待提高??傊疅o論是預包裝產品,還是門店服務,輕食品牌都需要在口味口感、供應鏈能力、消費場景等多方面進行提高。
另一方面,根據中郵證券的《食品飲料行業2023年度策略報告》,2022年受消費力短期受損影響,乳制品的高端白奶、常溫酸以及保健品營收增速均有回落,預計伴隨2023年消費信心復蘇以及健康訴求支撐,兩行業營收增速有望重回雙位數增長。
尤其隨著功能性食品越來越多地以軟糖、軟飲等形式出現,功能性食品逐漸成為年輕人追逐的潮流。隨之而來的是,用戶對功能性食品的功效需求更加細分,比如美容抗衰、防脫發、益生菌、助眠等等。
從2022年功能+食品的融資情況來看,2022年較為明顯的細分品類為,一是益生菌產品,如每日的菌、解你,消費者對食品免疫力和腸道健康的興趣在增強;二是美容抗衰,如森美、UNOMI,尤其森美在一年內完成種子輪、天使輪、Pre-A三輪融資;三是針對某一預防疾病的精準營養在今年受到了更多關注,如針對血糖人群的DGI食品,如慢糖家、糖友飽飽、瑪士撒拉等,以及針對精準健康營養的靶向食品。
不過總體來說,整個健康食品的融資基本都處于早期階段,賽道也非常年輕,暫時還未有有明顯優勢的明星企業,需要更多創新品牌去挖掘、去乘風破浪。
當然健康趨勢下,萬物皆可“+功能”,消費者對零食飲料也要追求健康概念,以飲料為例,元氣森林、好望水等新銳飲品品牌的出圈便可說明一切,2022年,在飲料13起融資,有一半都與功能性相關,如功能性食品飲料品牌 「源究所」主要專注于亞健康類飲品,其第一款產品藍莓花青素果汁主打護眼功能。另外類似「MOON GROUND」、「有飲NOD」等品牌都主打0糖0添加,做健康飲品品牌。
英敏特和凱度都曾指出,放縱、健康和可持續性趨勢將繼續相互融合。消費者越來越喜歡不那么甜,又有成分的,最好是功能性的飲品,且指出“真正掌握市場的變化并勇于作出迎合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量創新”的功能性飲料,正在成為新的發展熱點。
最后的“勝利者”--供應鏈
“新消費的繁榮,養活了一大批供應商”,這一現象從2021延續至今。2022年供應鏈企業共完成融資29輪,總金額63.2億,6輪未披露金額,其中億元融資項目有7輪。
從融資數量上看,為餐飲及餐飲+服務的供應鏈企業成為今年的融資熱點,除包括原材料供應和數字解決方案等。
且供應鏈企業上市的步伐在加速。2月10日,全球赤蘚糖醇行業產量最大的企業「三元生物」正式登陸深交所,元氣森林、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農夫山泉、統一、今麥郎、漢口二廠等品牌均是其客戶。7月15日,復合調味料企業「上海寶立食品」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其與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德克士、漢堡王、達美樂、圣農食品、泰森中國、嘉吉和正大食品等國內外知名餐飲連鎖和大型食品工業企業都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新茶飲品牌背后的供應鏈企業「田野股份」也正在IPO過程中,2022年12月21日已獲證監會注冊,拿到發行批文;2023年1月11日已開啟申購。奈雪的茶、茶百道、一點點、滬上阿姨、農夫山泉等品牌均是其客戶。據了解,瑞幸、喜茶背后的供應鏈企業「合肥恒鑫生活」也在申請創業板上市。
7月份,現制飲品配料供應商「德馨食品」也計劃在深交所上市,其客戶也包括百勝中國、麥當勞、星巴克、7分甜、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奈雪的茶等多家頭部餐飲企業。
另外,包括瑞幸咖啡在內的多家咖啡、新茶飲供應商「塞尚乳業」也在2022年拿下了數億元C輪融資。
再值得一提的,隨著預制菜的火熱,也在推動后端企業的發展,如專業研發、生產、銷售鱈魚類制品的企業「鼎味泰」、餐飲供應鏈服務提供商「信良記」、餐飲、零售生鮮供應鏈一站式解決方案運營商「絕配供應鏈」、現代食品加工企業「新和盛」、B端預制菜供應鏈整合商「凍品碼頭」、泛火鍋調理類食材一站式服務商「三旋供應鏈」、餐飲供應鏈服務商「蜀?!沟榷嗉也惋?amp;預制菜供應鏈企業都拿下了大額融資。
「鼎味泰」在2022年下近億元戰略融資,其主要客戶包括海底撈、湊湊、全家、羅森、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行業領軍企業;而2014年正式從海底撈獨立的「蜀?!?,除了服務海底撈的上千家門店,還服務了太二酸菜魚、豐茂烤串、一麻一辣、遇見小面、客語、蒙自源、炊煙、費大廚、新白鹿、新發現、百基拉等超過2000家餐飲連鎖品牌,在B輪融資便拿下了8億元。
可見,未來不僅僅是品牌之戰,也是供應鏈之戰,這已然成為定局,只有當原料、供應鏈掌握在自己手中時,品牌才能有更大的話語權。新銳品牌對供應鏈的重視程度也在加深,尤其是愈來愈內卷的賽道,如新茶飲從去年開始便有多家品牌入股供應鏈企業,如書亦燒仙草投資了植脂末和植物奶粉生產商「方德食品」,奈雪的茶、滬上阿姨入股了田野股份,喜茶入股焙炒咖啡服務商「少數派咖啡」......
雖然上游企業在賽道競爭中從幕后轉向前臺,但無論是建立品牌影響力、提高研發能力、做C端業務、與品牌戰略綁定合作等,供應鏈企業亦需要核心競爭力,而不能僅僅將自己置于“助手”的位置,否則很容易便會被替代。
茶咖更內卷、越相似,
下一步掘金瞄準下沉市場
2022年,新飲茶落沒,咖啡上位,甚至可以說是餐飲領域最熱門的賽道。
新茶飲落沒
先看新茶飲,2022年新茶飲融資28輪,總金額22.56億,而2021年33輪融資拿下145億左右。
從線下茶飲的投資情況來看,基本回歸早期投資,在28輪的融資中,天使輪/種子輪有19起,占到68%。
且從融資來看,資本還在嘗試更多新銳品牌,且更細分更垂類,基本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檸檬茶,從2021年夏天開始,檸檬茶顯然已經成為新茶飲賽道的熱門品類,根據紅餐網《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2》則顯示,截至2022年7月底,全國檸檬茶專營店數量已經超過8000家,較2020年底的3000多家足足翻了近三倍。其中檸季的出圈值得關注,成立于2021年的「檸季」目前擁有800多家門店,僅僅一年多時間就已經獲字節跳動、順為資本、騰訊資本等多家資本數億元投資。
二是椰子,2021年瑞幸生椰拿鐵的橫空出世,帶火的不僅是椰子在咖啡界的地位,連茶飲界也未落下,當然與檸檬還不能比,2022年主打椰子水的品牌「好運椰」「茶大椰」等都是少于千萬的早期融資;
三是鮮果茶,鮮果茶并非新茶飲賽道的新鮮物種,但2022年融資的多為新銳品牌,且多為區域品牌,更多深耕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如「茶嘟嘟」2022年會側重深耕常州本地市場;「T COMMA」2021年9月成立,目前主要在南京開店。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年底新茶飲上市品牌「奈雪的茶」以5.25億元成為樂樂茶的第一大股東,這可以稱之為新茶飲領域最大的一起并購事件,這或許意味著,新茶飲洗牌混戰、強強聯合的時代即將開始,但這也意味著新茶飲行業的競爭會愈加激烈。
其實2022年新茶飲市場競爭已經足夠“慘烈”,首先是喜茶在2022年開年率先降價,將曾經的高端茶飲標簽撕開了一道口子,隨后又宣布關閉低價品牌“喜小茶”,同時放開非一線城市的加盟權力,幾乎徹底將高端放棄;另外樂樂茶、奈雪的茶也都在相繼降價,目前場上主流的新茶飲品牌基本上鮮有30元以上的飲品。
當然,新茶飲頭部品牌還在持續對外投資,意圖加強自己的護城河,如在2022年新茶飲品牌的融資中,奈雪的茶就下手了兩家品牌「樂樂茶」、「茶乙己」。
新茶飲競爭已然白熱化,已是不爭事實,看樣子,如今雖已卷到“絕望”,但似乎內卷也才剛剛開始,因為還沒有分出勝負,都還在各自的“困頓”之下掙扎。
咖啡上位
毫無疑問的是,2022年咖啡很熱,但又沒有想象中那么熱,2022年咖啡融資31輪拿下52億,從數量上看是多于2021年,但金額上低于2021年的近70億。其中Seesaw Coffee、Tims中國、瑞幸、咖啡之翼融資過億。
咖啡市場熱,表現于,一方面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同仁堂、狗不理、李寧、華為、特步、蔚來汽車等各界品牌都來跨界;另一方面瑞幸在2022年三季度末門店總數達到7846家,超過了星巴克近2000家,同時三季度瑞幸收入38.94億元,同比增長65.7%;而星巴克中國營收7.8億美元,同比是在下滑。
但咖啡也沒那么熱在于,資本即使看好某一消費賽道,但也不會像2020-2021那么瘋狂了,如Tims下調估值上市;曾經頭部新消費品牌「時萃」更是在今年大規模關店。
且咖啡的融資與新茶飲類似,也多聚焦早期項目,在咖啡31輪融資中,17輪為天使輪,占比超50%。
茶咖融合、內卷加劇、瞄準下沉市場
茶咖融合趨勢愈強,不僅是在產品創新上,賽道也在融合,一方面新茶飲也在涉足咖啡,如書亦燒仙草入股DOC、檸季投資了RUU、奈雪的茶入手了AOKKA、怪物困了、喜茶投資了少數派咖啡......另外新茶飲品牌「7分甜」創立咖啡品牌「輕醒咖啡」。另一方面2022年底,茶咖新品牌「如此多嬌」獲得1000萬融資,其秉持“比咖啡多一點”的品牌理念,將中式茶與西式咖啡相結合,產品特色是將東方茶葉萃取后的“清洌”與芝士乳品提煉出的“醇厚”進行調配,并將茶葉與咖啡的味型進行交融。
另外,咖啡的內卷或許還沒有新茶飲那么嚴重,但其實也不弱,2023年或許更多的錨頭都在瞄準下沉市場。
茶咖融資品牌多為區域性性品牌便是佐證之一,新茶飲剛剛也曾提到,降價、加盟都是其下沉手段,另外,星巴克、瑞幸咖啡等頭部品牌近年都有下沉動向。如星巴克已經開始在抖音本地生活和美團做打折團購、且也開始進入廣東清遠、江西新余、山東威海等多個下沉新城市;瑞幸一直在走性價比路線,12月初也宣布面向三四線城市招募合作伙伴。
可見在茶咖市場,無論是高端,還是二線品牌,做好產品,和消費者溝通,下沉or上升,關鍵是考慮好自己的武器是什么,尋找到自己的長期主義。競賽還會持續,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其他賽道
食品與科技:消費雖冷,資本也上
在Foodaily《請回答2023》線上論壇上,美國食品科技學會(簡稱iFT)食品營養和法規高級總監Anna Rosales提出:有十個需要企業家密切關注的食品科學與技術趨勢,分別是:韌性、透明度、食品安全、可持續性、可追溯性、糧食和營養保障、健康定義、營養標簽和食品分類系統、腸道健康和新蛋白。
2022年植物基/合成生物融資27輪,總金額17億。從2022上半年開始更多合成生物企業走上資本市場的舞臺,資本市場對新蛋白的執著或許有了另一層解釋:科技重構未來食品體系。從融資數據來看,資本最關注的新蛋白技術路徑有三條:細胞培養、合成生物和微生物發酵,且融資金額都不低。
但從2021年植物肉融資熱開始,Foodaily就曾指出,這一賽道雖然在資本市場表現很熱,但在消費市場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更別提合成生物/細胞培養肉領域。Anna Rosales也指出,盡管目前全球消費者對于人造肉等新型食品的接受程度仍存疑,但這并不影響行業的重視,從不同原料的人造肉、人造奶、人造海鮮,企業對于新蛋白的追逐仍在持續。
新零售聚焦智能和專賣店
2022年新零售領域融資37輪,總金額20.4億,其中從金額上看,無人零售表現較佳,「豐e足食」、「億加便利」都拿下了億元融資。
另外則是以專賣一種品類的門店如酒類零售「淘酒俠」、「31酒」、「Wineapp中國」、「酒廷1990」,又或是牛奶直供智能零售品牌「芯安優選」、「澳牛町」、「優選奶站」,還有上半年融資的功能性健康產品銷售商(門店)「補利多」近半年多時間內較被資本關注。
健康零食仍有可期、中式烘焙暫冷
2022年零食/糖巧/烘焙共融資27輪,總金額為35.26億。
其中零食品類中,健康趨勢也較明顯,如「食里桃園」主打妝食同研、瞄準輕零食凍干蔬果賽道;薛記炒貨主打堅果炒貨,2022年完成6億元A輪融資;炒貨零食連鎖品牌「熊貓沫沫」一年之內完成兩輪融資,定位于“新鮮零食”;每日黑巧也同樣完成兩輪過億融資,其核心產品理念為健康創新性黑巧克力。
而在烘焙賽道,2022年行業普遍不看好新中式烘焙,曾經的明星項目虎頭局也被曝大面積關店、開放加盟,又被曝出拖欠工資及工程款,2022年融資中也僅有「龍門局渣打點心」、「酥品局」主打中式。另外除五芳齋IPO上市公開發行8.6億元,其余沒有過億項目,融資較高的項目中,杭州烘焙連鎖品牌「歡牛蛋糕屋」完成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據指數資本消息,歡牛蛋糕屋所有門店已經實現盈利,至今沒有主動關過店。
母嬰/乳品融資數據
注:
1、融資時間以媒體披露時間計算,本次統計時間為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
2、數據來源互聯網,Foodaily每日食品整理制圖,圖片及數據引用需寫明來源。
3、對于向市場公開金額的融資,計算中用實際數字。對于沒有公開的金額融資,部分融資額數據為估算值,計算方法如下:模糊金額處理:數十萬=50萬;數百萬=300萬;數千萬=3000萬;億元及以上=10000萬;千萬級=1000萬;百萬級=100萬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