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一碟 定大有可為——淺談濰坊預制菜的前世今生
前不久,濰坊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立足濰坊農業產業化發展優勢,共建全國第一個“預制菜產業名城”。在剛剛召開的濰坊“兩會”上,又將打造“中華預制菜產業第一城”的發展目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區區的“一碟小菜”為何有如此魅力?
說起預制菜,概念由來已久。預制菜特指運用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加工制作,并經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方式,就可直接食用的成品或半成品。
從預制菜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國預制菜起步相對較晚,近幾年才發展起來。預制菜歷經幾十年的蟄伏,終得云開見日出。疫情之下加大了消費者對預制菜的認知和需求,也催生了很多上市企業。有誰會想到,曾被遺忘在“角落”里的區區“小菜”竟成了資本市場的香餑餑。據預測,未來6-7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將形成“萬億”級藍海市場。面對如此潛力無限的大蛋糕,業內企業紛紛摩拳擦掌,群雄逐鹿。
要打造“中華預制菜產業第一城”,濰坊緣何有如此的底氣與豪氣?
山東是全國農業第一大省,農業總產值多年穩居全國首位,2020年更成為首個農業總產值過萬億的省份。濰坊是農圣賈思勰的故鄉,自古農業發達,是農業產業化的發源地,產業基礎深厚。習近平總書記對濰坊的“三個模式”多次給予肯定。近幾年,濰坊創新提升“三個模式”,將農業產業化做大做強。2020年,濰坊的農業產值突破千億,占整個山東省的四分之一。不是有句話“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濰坊對得起如此響當當的贊譽。
作為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以及加工出口基地,濰坊有預制菜產業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很多企業已深耕預制菜市場多年。
在諸城,得利斯已成為預制菜行業的翹楚。得利斯是較早涉足預制菜行業的企業之一,公司于1989年,就開始研發了低溫肉制品系列,開啟了對預制菜產業的探索,并于2015年開始進軍預制菜產業。據業界預測,2022年得利斯預制菜營收規模將達12億元。
在壽光,億龍食品公司把預制菜送進了航空餐的“餐盤”,成為國內航空配餐龍頭國航中央餐廚的重要預制菜供應商。
不久前,諸城得利斯和清清百福兩家企業的預制菜又走出山東。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冬奧會食材供應商,濰坊預制菜產業的實力可見一斑。
據悉,如今濰坊現有注冊預制菜生產企業1600多家,產業規模150億元。濰坊有預制菜產業發展的沃土,孕育出一批,像得利斯、諸城外貿、惠發、樂港、新和盛、銘基中慧、壽光蔬菜產業集團等一大批預制菜龍頭企業。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濰坊的預制菜企業默默耕耘,終得厚積薄發,在預制菜賽道上,信心滿滿,蓄勢待發。
就拿今年1月份以來,全國爭創“預制菜之都”的四個城市來說,兩家在廣東,兩家在山東。山東是壽光和諸城,均來自濰坊。
壽光是蔬菜之鄉,還是“壽光模式”的創造地,產業優勢自不必說。而諸城則是“諸城模式”的發祥地,眾多企業涉足預制菜產業較早,成熟的預制菜研發、生產、銷售體系早已形成,還孕育出得利斯、惠發兩個預制菜領域上市公司。
除此,濰坊市下轄的安丘市、昌邑市、峽山區、濰城區等縣市區,產業優勢也較明顯,也都紛紛傳遞出大力發展預制菜的信號。濰坊預制菜的縣域力量不容小覷。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戰。濰坊市委、市政府以超強的敏銳性、前瞻性,在預制菜還未成為熱點之前,就已開始謀篇布局,有關預制菜的會議,先后召開多次。
4月7日,濰坊市委、市政府辦公室又印發《濰坊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三年計劃》明確了打造“中華預制菜產業第一城”的目標,力爭到2024年初步建立預制菜產業體系,全市預制菜市場主體數量達3000家左右,預制菜全產業鏈規模突破3000億元。可見濰坊做強做大預制菜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4月23日,中國(濰坊)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盛大召開。主會場就設在濰坊,同時設16個分會場,面向全球同步直播。國內外近萬家預制菜企業、行業協會、相關機構同步在線。
濰坊預制菜產業的春天已來,小菜一碟,絕不再是“一碟小菜”。未來可期,濰坊已整裝以待,正以嶄新的姿態,昂首闊步、堅定前行。預制菜在這片沃土上,定大有可為!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