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公司選址(快遞選擇權何時“回歸”網購消費者?)
七職能部門近日發文再提“促進全面落實貨品產品價格與快遞服務產品價格相分離”。分析專業人士則表示,現階段顧客快遞服務優先權普遍缺位,其根源在于背后的“包郵管理制度”,引致了購物供應鏈淪為B2C網絡平臺、實體店店家和快遞公司三者之間的“平衡游戲”??爝f服務優先權如何在真正意義上“重回”,快遞服務差異化競爭如何全面落實到位?業內專業人士指出,市場參與多方主體需共同促進貨品產品價格與快遞服務產品價格相分離,促進購物顧客此外淪為快遞服務的顧客,享受更高質量、更多樣化的快遞服務。
市場需求調和不易
國家郵政局、人社部、商務部等七職能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出,B2C與快遞的有機互動,要引導B2C網絡平臺和快遞公司加強系統對接,滿足用戶差異化市場需求,此外配合有關職能部門促進全面落實貨品產品價格與快遞服務產品價格相分離的要求,使顧客能根據企業服務能力、商業信譽和快遞產品價格等能選擇快遞服務。
意見公布后,“自己選快遞”的表述受到了業內關注,但現階段來看,這對多數購物顧客而言還是一種“奢望”。
有網友抱怨稱:“跟實體店客服指定了要發某通快遞,回復得挺痛快,結果物流信息一查,是某達”;“我家這邊某兔快遞都不送上門,我特地叮囑店家別發某兔,不過一點用沒有,到貨還是某兔。”
本報記者發現,在淘寶、拼多多等B2C網絡平臺,規模稍大的店家的快遞國際品牌能選擇一般很有限,或者干脆就稱“不能指定快遞國際品牌”。
“我們與快遞企業簽有合作協議,現階段只發中通或韻達兩家?!币幻麖V西的服飾淘寶店家對本報記者解釋稱,合作的因素除了產品價格優惠外,也會考慮整體服務質量和網絡覆蓋率。
不難理解,B2C店家所選用的快遞國際品牌越少,打包提貨的效率就越高;此外,在規模效應下快遞單價也越低。因此,這對B2C店家而言是成本最高的一種方式。
一名不愿署名的領域研究機構負責人對本報記者則表示,現階段,我省B2C貨物占到快遞業務量的80%以上,但能選擇快遞公司的權力卻歸屬于B2C?!坝捎谪浧钒]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而運費是由B2C店家繳付的,因此B2C店家才是快遞公司的‘甲方’,誰價低就用誰。而快遞公司也愿意以價換量,尤其是一些高價標品,量大的話就有得賺?!边@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恰恰是由于市場需求差異化不足,快遞公司只能采取高價爭奪市場份額的競爭策略,這反過來也致使快遞領域陷入了產品電商的泥沼。2018年以來,小貨品集中提貨的義烏、溫州等核心地區的單票產品價格越降越低,甚至一度大大低于成本價。逐漸降低的派送費用與顧客要求的優質服務,淪為越來越難以調和的兩端。
面臨三大瓶頸
研究者則表示,貨品產品價格與快遞服務產品價格相分離,無論對快遞領域還是對B2C網絡平臺、B2C店家而言都是一種業務關系的重構,多方利益錯綜復雜,改革在實操層面難度不小。
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不得不提到我省B2C領域長久形成的包郵管理制度。
自2013年起,我省已連續8年淪為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2020年我省網上零售額達11.76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10.9%。與此此外,B2C快遞淪為我省快遞業務的絕對主力。
B2C快遞包郵方式下,貨品產品價格與快遞服務產品價格相分離的第一道困境,首先來自實體店店家。在淘寶、拼多多等C2C方式下,B2C店家以產品價格競爭為主,產品同質性較高,屬于完全競爭市場,他們在能選擇快遞公司合作方面追求的是成本最高,而自選快遞方式則可能引致貨品單價上升,從而喪失產品競爭優勢、推升運營成本。
常年研究我省貨品流通環節的研究者、廣西師范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羅婧分析認為,中國顧客已經習慣于“一口價”的“到貨價”,而不是將“貨品價”與“快遞價”進行分開能選擇、合并計費,這淪為B2C店家能選擇快遞“最高產品價格”的根本動因。“B2C店家簡單聚焦‘產品競爭優勢’,對繳付更高產品價格、換取更好服務的動力不強?!绷_婧說。
第二道困境,是B2C網絡平臺慣性地停留在“高價搶單”“向規模要效益”“贏者通吃”的思維方式中。在領域發展早期,B2C網絡平臺必須以高價吸引顧客和店家,以快速啟動市場。包郵管理制度形成后,B2C網絡平臺和店家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他們沒有動力冒著貨品單價上升的風險,將快遞公司的優先權留給顧客。
另外,B2C網絡平臺與快遞公司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某研究機構研究者對本報記者則表示:“以淘寶為例,很多貨物是以菜鳥裹裹的名義接訂單,快遞公司之間能通過系統分派訂單,從而提升了B2C網絡平臺對快遞公司的‘硬連接’能力;但如果將優先權留給顧客,這種‘硬連接’力度就會下降,而這肯定是B2C網絡平臺不愿意看到的。”
一名網絡平臺從業專業人士坦言,每家快遞國際品牌在全國各個區域的服務優勢、產品價格都不一樣,快遞國際品牌的高性價比均由店家進行判斷,網絡平臺方面無法干預。而且,在技術層面上也很難實現所有快遞國際品牌的產品價格透明化。
第三道困境,是快遞公司話語權的缺位。市場需求側“包郵”管理制度引致快遞產品價格訊號失靈,優質的快遞服務無法得到好的產品價格。現階段,快遞公司在促進服務差異化方面仍然缺位。
“給顧客優先權對快遞公司而言是有利的,因為在相同的服務市場需求下,我們的高性價比是有優勢的?!蹦惩ㄟ_系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則表示:“現在陷入產品電商能說是身不由己,我們能做的確實有限,無力左右局面,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主要是在B2C端,也就是我們的上游?!?/p>
能看出,即便顧客愿意為更好的快遞服務繳付更高的產品價格,現階段也沒有正規、方便的途徑來實現。另外,對部分顧客而言,包郵方式下雖然無法能選擇快遞國際品牌,但因無需額外繳付運費,其購買的貨品單價也是較低的。
多方均需發力
“真正全面落實顧客的優先權至關重要,這不應該是企業可干可不干的事,保障顧客的優先權是基本的責任?!币幻邔訉I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但有個思想統一的過程,而這又取決于對快遞服務市場行為的認識,比如,收件用戶是不是快遞服務的顧客?”他指出,政策促進必然會觸動B2C店家的利益,也會改變現有的消費和快遞服務格局,所以政策具體應該怎樣落地,全面落實到什么程度,還需要多個職能部門共同確定。
對未來發展趨勢,研究者則表示,在消費升級背景下,物流體驗已淪為B2C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尤其是隨著高價值貨品購物比例的提升,B2C店家的競爭將轉向品質和體驗競爭,對快遞服務的分層市場需求也會越來越迫切。
羅婧分析稱,最近三年,已經出現了傳統商業區家電產品價格與B2C網絡平臺差距甚微,甚至傳統商業區家電產品價格優于頭部B2C企業的趨勢,這意味著快遞領域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資本快速“跑馬圈地”的做法遭到國家反壟斷強力出擊后,重回經濟“常態”淪為必然,因此貨品產品價格與快遞服務產品價格捆綁將被進一步剝離。
為適應這一趨勢,快遞公司總部應根據不同產品的服務標準建立多元產品價格方式,促進服務產品化和國際品牌化。B2C與快遞數據需要高度聯動,主流快遞公司要對產品結構、產品價格體系進行調整,以便于顧客進行能選擇,比如,能在末端推出不同產品價格來對應上門等不同服務。
此外,B2C網絡平臺能在總體仍實行包郵制的基礎上,開放增值服務選項,增強產品價格的訊號、傳導和資源配置作用。例如,顧客可在繳付相應溢價的情況下,能選擇特定送達時間段、更高的時限要求、綠色環保包裝材料等。此外,網絡平臺應加強對服務承諾的管控和背書,通過產品價格訊號,逐步實現服務分層。
最終,貨品產品價格與快遞服務產品價格相分離之后,就能慢慢促進顧客形成繳付運費用的習慣,促進貨品的顧客此外淪為快遞服務的顧客,從而享受更高質量、更多樣化的快遞服務。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