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加速冷鏈溯源建設,冷鏈行業迎來新挑戰
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胡艷萍
近日,新冠病毒通過冷鏈輸入的案例引發關注。為切實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11月9日,國務院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通知,通知從口岸查驗、交通運輸、掏箱入庫、批發零售等環節,要求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委秘書長秦玉鳴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來說,無論是從海關還是從其他有關部門的角度來說,都已經部署了嚴格的查驗、消毒以及管控的手段。目前所暴露出來的問題貨品,從整體貨品占比來說還是相當小的部分?!?/p>
多省市加速冷鏈溯源建設
“海鮮”“低溫”“冷鏈”已成了當下國內疫情的關鍵詞。11月8日凌晨,天津市防控指揮部通報,經排查,濱海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海聯冷庫一份環境樣本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一名裝卸工人核酸檢測呈陽性,已被送往定點醫院治療。自今年6月以來,全國多個省份先后在冷鏈凍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
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冠病毒攜帶性非常強,當消費者接觸到攜帶新冠病毒的冷鏈產品的時,感染的幾率非常大,同時外包裝也存在食品安全的隱患?!?/p>
秦玉鳴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冷鏈產品風險防控方面,目前進入到了防疫新常態階段。一方面,國外疫情仍然持續蔓延,此起彼伏,很多國家迎來了秋冬的第二波疫情高峰;另一方面,中國需要大量的進口產品彌補國內供應的不足,因此絕不能把進口產品全部拒之門外——這已經是共識、常識。在新常態下,需要健全風險防控機制,作為相關企業也在逐步加強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企業自身的檢疫機制;二是嚴格完善的防控措施和手段。
目前多地正在抓緊冷鏈溯源建設,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逾十個省市實施冷鏈食品追溯。部分省份的食品追溯平臺已正式運行。例如,自2020年11月9日起,甘肅省全面應用“甘肅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11月1日起,“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正式運行。11月6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建設的四川省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川冷鏈”正式上線,該平臺對新冠病毒污染冷鏈食品的可能環節中物、人和場所實現了時空鎖定追溯,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川冷鏈”分秒精準查出問題批次產品的全省流向和經營商戶。
冷鏈行業迎來新挑戰
據了解,大多數病毒都耐冷不耐熱,研究表明在20攝氏度以下,存活時間可能高達一周,在零攝氏度以下,時間則為幾個月。同時,新冠病毒的“粘性”強,更容易依附在光滑的表面上,冷凍食品一旦被污染,可能會成為病毒傳播的媒介。這些都給冷鏈產業鏈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冠病毒作為一種尚不為人類完全掌握的新病毒,其特性還沒有被徹底了解,因此雖然多次出現冷鏈與新冠病毒的相關性案例,但仍沒有任何因果性的科學驗證,所以目前只能說在冷鏈運輸過程中,新冠病毒出現并存活的幾率很明顯,這對于冷鏈行業來說是個新的課題?!?/p>
在沈萌看來,如何在不影響冷鏈物品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更完善的病毒消殺工作,而除了企業之外,科研機構應該更多參與這一課題的研究。冷鏈作為重要的食藥物流方式不可或缺,為了全行業的利益,應該共同努力找到更好的科學的解決方案。
“疫情之下,也對于冷鏈物流環節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目前,需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在疫情或其他突發事件期間,開啟運輸白名單,使運輸更加流暢;由于各地交通政策與國家層面政策存在差異,建議建設更全面的公共信息平臺;推動集約化管理,推進以整托為單元化作業,減少各環節的人員接觸。”秦玉鳴表示。
秦玉鳴進一步告訴記者,疫情暴露了中國食品供應鏈體系的建設問題,以及企業自身的短板,企業應抓住此次機會進行完善和反思,為客戶提供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疫情危中有機,冷鏈行業后期更需要科技推動,進行全程可追溯、可視化,提高資源調度利用水平,建立更高效的應急響應機制。
(編輯 上官夢露)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我國冷鏈物流產業處于四期疊加階段 未來仍面臨諸多挑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