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搶菜大戰”,冷鏈生鮮電商又一輪虛假繁榮?
近日,北京新冠確診數驟增,令部分居民擔心北京也會上演上海此前的魔幻“搶菜”場景,盡管官方表示供應充足、生鮮電商平臺亦紛紛加大供應力度,但也難擋北京市居民“預防性”囤購熱情。
物美、山姆、家樂福等線下商超里,人們推著一輛輛便攜的買菜專用小推車,手里提著大包小包的蔬菜雞蛋方便面等著結賬;叮咚買菜、盒馬、每日優鮮、京東等線上買菜平臺,則是又迎來一波下單高峰。
據數據顯示,美團北京地區的超市外賣訂單環比上周增長近40%,物美、家樂福等連鎖超市的線上訂單也比平日增長30%左右。順豐同城北京區日均投入騎手近5000人,完成商超訂單數萬單。
冷鏈生鮮電商再坐“過山車”?
數據顯示,3月因疫情影響,以上海地區用戶為主的叮咚買菜APP在日活躍用戶、月下載用戶數和人均使用數上增長尤為明顯:DAU為500萬人以上,相比2月環比漲了66%; 月人均使用次數上從12次/月漲至20次/月,達到了幾乎每天在使用的頻次。
龐大的需求,迅速拉升了生鮮電商平臺的訂單量。
以總部在上海的叮咚買菜為例,其在上海有蔬果倉、百貨倉、冷凍倉、水產倉等7個大倉,總面積超13中國,匯集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品,再分發到100多個前置倉,由配送員一一送到用戶手中。
生鮮電商所面臨更嚴峻的是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生鮮電商平臺用戶數量與訂貨量不可避免地會回落。屆時,生鮮電商平臺是否又將經歷曾經的“過山車”?
短期訂單量激增看似帶來新轉機,供應鏈層層考驗卻未解,過山車的股價走勢描繪著生鮮電商平臺迷茫的前路。
截至2021年底,叮咚買菜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為52.31億元,而過去一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6.67億元,其至今虧損。
冷鏈物流助力生鮮電商破瓶頸
4月12日,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完善產銷冷鏈運輸設施網絡。支持有條件的縣級物流中心和鄉鎮運輸服務站拓展冷鏈物流服務功能,為農產品產地預冷、冷藏保鮮、移動倉儲、低溫分揀等設施設備提供運營場所,改善農產品產地“最初一公里”冷鏈物流設施條件。依托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在冷鏈產品消費和中轉規模較大的城市,推進建設銷地冷鏈集配中心,研究設置冷鏈配送車輛卸貨臨時停車位,推動出臺冷鏈配送車輛便利通行政策,提升城市冷鏈配送服務質量。 鼓勵生鮮電商、寄遞物流企業加大城市冷鏈前置倉等“最后一公里”設施建設力度 ,在社區、商業樓宇等設置智能冷鏈自提柜等,提升便民服務水平。
由此可見,從頂層設計到大眾需求,冷鏈物流都將進一步推進生鮮電商發展。
但相對于其他電商品類來說,生鮮電商環節復雜,對運輸、儲存的要求更高,生鮮電商的供應鏈薄弱、運力不足等問題逐步凸顯,目前尚未出現成熟的盈利模式, 未來,擁有較強供應鏈管理能力的生鮮電商更有望在突圍中勝出。
而其中生鮮電商供應鏈的始端,就必須得考慮整個鏈條的順暢性與透明度。
綜合來看,在冷鏈物流體系不夠健全的情況下,生鮮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中轉環節較多,損耗較高,這需要全面系統的運輸網絡布局和信息系統做支撐。
我國現階段的冷鏈供應鏈尚不成體系,市場中各類服務商各自為營,集中度較低,還未出現如美國Sysco這類具備強大市場服務能力的寡頭供應商。
因此,打通從產地第一公里到銷地最后一公里的全供應鏈服務體系將是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重大命題。
乘著政策利好的春風,切入冷鏈生鮮電商的快速發展道。以冷鏈物流作為生鮮電商的重要推手,苦“鏈”內功,壯大自我造血能力,降低流程環節成本,理順商業閉環通路,將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稿件編輯:運營中心
(部分信息來源于網絡)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