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醫藥冷鏈發展需重拳出擊
據記者了解,商務部在5月5日出臺了《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長期以來,我國醫藥冷鏈物流水平落后,冷鏈規范標準缺失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隨著醫藥冷鏈物流方面標準出臺,藥品流通這個“散、小、亂、弱”的市場將重新洗牌。但是標準出臺也仍處于試運行階段,離“強制執行”仍需要一段時間。
據業內人士介紹,由于行業標準一旦強制執行,一些小企業會倒掉,所以現在最后的標準還沒出來,行業調整情況還要看最終的標準。企業生產、流通缺乏冷鏈的原因就在于成本投入過高。目前,國內從事醫藥物流快配的企業,利潤不到1%。大規模地增添冷鏈設備并不現實,而是停留在數十個保溫箱、一兩輛冷藏車的規模下運作。90%以上的醫藥流通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在4億元以下,根本沒有能力建設現代物流中心,更無法投資現代化的信息化設備和自動揀選設備。據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統計,企業內部使用良好信息化系統的醫藥流通企業最多不超過100家,相對于1萬家流通企業來說,只是1%的概念。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正在制訂的三套醫藥冷鏈物流標準還在審議過程中,不少標準起草企業正為標準的署名問題爭吵不休;但是標準本身的適應性如何,卻還未進入廣大范圍的征求意見階段。另外,我國2010年底的新版GSP征求意見稿,首次將醫藥冷藏物流管理作為單獨附件章節體現,但是該GSP標準卻遲遲未得到公布。可以講,標準的缺失是我國醫藥冷鏈物流標準最大的硬傷。
相對而言,值得表揚的是浙江省已于2008年出臺《藥品冷鏈物流管理技術與規范》,該規范已經在近年來得到了推廣和執行,為全國其他省份出臺醫藥冷鏈物流標準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近期,江蘇省也出臺了類似標準。相信隨著各省規范管理的意識增加,陸續會有更多省級政府部門出臺類似的規范性文件,這對統一企業的醫藥冷鏈物流操作行為大有好處。
其實,藥品作為直接吃入人體的特殊商品,其安全性在任何時期都不能忽視;尤其是隨著溫度敏感性藥品的比例增多,醫藥冷鏈物流水平的提高刻不容緩。應該盡快出臺中國的醫藥冷鏈物流建設、管理、操作規范,將供應鏈的思路納入藥品冷鏈管理體系中。尤其是強調利用信息系統對溫濕度在倉庫、車輛運輸、中間分駁、零售終端全流程的監管,并且要實現數據的動態上傳。只要標準窗臺、手段跟上,才能提高我國冷鏈管理水平。另外還應該將冷鏈物流管理水平與企業的經營范圍掛鉤。只有冷鏈物流水平通過認證的藥品企業,才有可能從事醫院藥品配送業務。建議將這一內容納入各省基本藥物配送企業選擇評分項中。
最后,規范我國醫藥冷鏈物流水平,還必須規范社會物流企業從事藥品儲運業務的資質?,F實情況是,我國80%的藥品流通必須通過各類社會物流冷鏈服務公司才能實現。但是這些企業對GSP的理解和執行根本無法與醫藥公司相比,更別談對冷鏈醫藥物流的執行到位。筆者認為,應該給優秀的社會物流企業頒發“第三方冷鏈醫藥物流許可”,只有獲得許可的企業才能從事冷鏈藥品的儲、運業務,其他社會物流冷鏈服務公司無資質提供該服務,這樣能極大的降低冷鏈藥品失效風險。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蔬菜流通如何更順暢
下一篇:海南省交通物流協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