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浪費:一個荒謬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時間:2022-12-28 23:03:46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目前世界生產的食物足以養活100億人口。然而,世界上還有大約8億人口仍然身受長期饑餓的煎熬。
原因何在?答案就在食物浪費,用《浪費可恥》作者的話來說就是“浪費雖然是無意而為,卻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之一,”新近出版的這本書研究了食物浪費、饑餓與氣候變化之間潛在聯系。 該書由約翰?孟迪凱(JohnMandyck)和埃里克?舒爾茨(Eric Schultz)共同執筆,前者是開利母公司 - 聯合技術公司(UTC)首席可持續發展官,而后者曾擔任專注于冷鏈運輸的UTC子公司Sensitech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本書詳細闡述了為什么很多食物從農場到人們餐盤,在這個過程未能幸免于難,中途就被浪費,以及如何避免這個問題的發生。 作者認為,減少食物浪費不僅對于消除饑餓和營養不良有著重要意義,而且食物浪費也會加劇氣候變化、危及國家安全和經濟增長,更加劇保護珍貴水資源的戰斗。約翰?孟迪凱和埃里克?舒爾茨強調,在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可用食物都遭到不必要的損壞。例如,為保持產品高價,農民會選擇在豐收之前收割莊稼;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冷藏,食物在運往目的地的途中就會腐爛,或者也有可能消費者購買后就忘記食用,食物也會變質浪費。 作者表示,不論什么原因,當精美的食物被丟棄,之前投入食物生產的大量資金、能源和水資源也就被浪費了。全球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食物,或者10億噸食物,生產后被丟棄。 食物浪費同樣也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因為在農業用地清理、加工和包裝設備用電,以及從農場到城市的產品運輸過程中都會產生溫室氣體。 作者引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份報告(該聯合國機構領導全球對抗饑餓),報告指出,隨著食物浪費引起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加劇,每年全球經濟成本就會增加2.6萬億美元。 《浪費可恥》提出了一個應對食物浪費挑戰的關鍵策略,即改善全球冷鏈運輸,也就是提供食物從農場到超市貨架的全程冷鏈運輸。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遷往城市,消費者和種植食物的農場間距也不斷變長。而在鼓勵國際貿易的全球化影響下,食物從收割地出口到千里以外的消費市場,這一距離也被進一步拉大。 根據約翰?孟迪凱和埃里克?舒爾茨的觀點,保持易腐食物品質的關鍵是在整個不斷增長的運輸旅途中,保持食物涼爽和干燥。 作者援引諾丁漢大學生物科技學院2015年的一項研究結果表示,冷鏈運輸在許多亞洲和非洲國家相對還處在欠發達狀態?!袄?,印度產出的果蔬有一半由于缺少冷藏條件而被浪費?!? 由于冷凍冷藏設備能保持食物質量與新鮮度,并且能延長其保質期,作者呼吁,“如此強有力的設備應該被廣泛應用?!?nbsp; 《浪費可恥》由開利公司出版,公司是UTC旗下品牌之一,專注于空調制冷、暖通空調和冷凍設備生產,作者對于冷鏈運輸解決方案的關注毫無疑問體現了與UTC的關聯,UTC在該行業扮演著主力角色。 然而,本書的作者并沒有局限于這些解決方案,而是探索更多方案,力求幫助個人和公眾減少食物浪費。 例如,他們探求的獨一無二的方案是從以昆蟲為主的食譜到使用移動設備為農民提供天氣數據,以幫助農民獲得更好的收成。 此外,他們還推動了一些超市的發展,這些超市提供免費包裝服務,而且不出售固定量的食物,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量選購。通過展示這些方案,此書為解決食物浪費、饑餓和氣候變化描繪了一幅可行方案的藍圖。 此書原本可以涵蓋更多能讓消費者減少家庭食物浪費的切實方案,但它還講述了大量與食物浪費相關的深奧知識,以豐富大眾消費者的認知,這些知識對大眾如何減少食品浪費是有幫助的。 得益于強大的統計數據,《浪費可恥》中列出了上百條關于食品生產、消費、氣候變化以及食物生態等方面的事實和數據,這也為了解食品浪費的寬度和復雜程度提供了寶貴參考。 作者確信這些密集的數據不會讓讀者感到迷惑,因為書中有大量與真實生活場景進行對比的案例。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如果把食物浪費比作一個國家,每年33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僅次于中國和美國,它就成為世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假如把正在遭受饑餓之困的8.05億人口組成一個國家,它也將是世界上第三大人口國。 數據創造性的呈現配上談話式的基調,使此書成為拜讀者的理想之選,而且也為行業專家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 本書內容翔實,引人矚目,并通過大量信息和事件讓讀者身臨其境地了解食物浪費及其隨之而來的環境破壞。 當然,182頁的平裝書足以讓私有部門人士、政策制定者以及購物者確信他們能夠,并且理當立即采取行動對抗食物浪費;無動于衷,那是愚蠢的表現。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上一篇:冷鏈重復建設缺乏國家標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