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電商物流補短板,冷鏈發展正當時
時間:2022-12-28 21:54:35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近期,商務部、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制定了《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這一政策文件要求我國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完善、結構優化、功能強大、運作高效、服務優質”的電商物流體系,加快民生領域電商物流發展。
鮮活農產品、醫藥、餐飲與社區服務等都屬于民生電商的內容,加快上述領域電商物流的發展,發展冷鏈物流,補齊短板將成為電商物流規劃的“主打牌”。 560億生鮮電商市場催生新機遇 冷鏈物流發展正當時冷鏈物流是指各類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存運輸、銷售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下,確保在消費者購買之前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 近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動了水果、肉類與水產品等農產品產量逐年提升。不過,因冷鏈物流體系不完善,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變質與損壞,這造成了嚴重的浪費。以水果和蔬菜為例,我國每年約造成1200萬噸水果和1.3億噸蔬菜的浪費,總值至少在100億美元。 農村電商正受到國家力挺,生鮮電商得到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560億,預計2018年將達到1283億。不過,高速發展的勢頭下,生鮮電商盈利困難,2014年僅有1%的生鮮電商平臺實現了盈利。多數平臺因自建冷鏈物流導致成本高企,經營困難,亟待國家自上而下推動冷鏈物流體系。 除此之外,在深化醫改、醫藥電商興起的大環境下,藥品冷鏈物流亟待快速發展。今年3月曝光的非法疫苗案也暴露出我國藥品冷鏈物流的不足之處。業界指出,目前藥品冷鏈物流存在三大問題:藥品流通未有整體規劃,從出廠到消費者環節沒有進行全程冷鏈;專業性藥品冷鏈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制冷、冷藏品檢測等技術較發達國家較為落后。 在農產品產量不斷提高、生鮮電商與藥品物流要求提高、消費者對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日漸關注的背景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提升,發展正當時。 4000億元市場 冷鏈物流前景佳中國的冷藏物流始于20世紀60年代,主要運輸對象是肉、禽和水產品類。當時為了保證市場供應、調節淡旺季,在國內主要產地與大城市興建大型冷庫,并由鐵路冷藏車河水運冷藏船相連。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超市連鎖業出現,為銷售市場需求的各種冷凍冷藏食品,超市大量采用各種各式先進的冷柜;零售終端冷藏鏈的配備與完善,又加快推進了冷藏鏈各環節的設備與技術開發、制造與建設進程,這時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食品冷藏鏈開始在中國出現和發展。 21世紀,電商與快遞企業迅猛發展,也讓上述兩類公司發力冷鏈物流行業,其中阿里巴巴、京東與順豐三家公司對冷鏈物布局抱有極大的熱情。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冷鏈服務已經覆蓋全國210個城市,京東的自建物流體系也將冷鏈物流下沉至鄉鎮地區;而順豐早在2012年通過順豐優選發力冷鏈物流。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2015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在3.5到4萬億元之間,近幾年冷鏈物流每年增長速度約為20%,目前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約為1509億元,預計到2020年冷鏈物流市場可迅速上升至4000億元。2015年,國內冷鏈物流規模企業1000家,冷庫總容量為2626萬噸,冷藏車保有量為99663臺,冷庫增長28%、冷藏車增長42%。 國內冷鏈物流VS國外冷鏈物流 基礎薄弱待追趕相比2014年,我國冷鏈市場規模,冷庫總容量與冷庫設備都同比增長,未來4000億元的市場前景也較為美好。不過,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冷鏈物流還存在基礎薄弱,冷鏈物流體系尚未形成、市場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缺位等問題,亟待追趕。 國外的冷藏運輸則興起于19世紀上半葉歐美國家的鐵路,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發展時間上的差距也就決定了中國的冷鏈物流僅僅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從冷鮮產品損耗率、產品冷鏈流通率、冷鏈物流設備幾個方面分析,我國冷鏈物流與國外均有較大的差距。 1、冷鮮產品損耗率分析 長期以來,中國冷鮮產品中,果蔬、肉類、水產品流通中的腐損率分別達到20%-30%、12%、15%,因此每年帶來的損失將分別高達4807萬噸、555萬噸和730萬噸。而發達國家農產品的腐損率低于5%,大幅低于中國水平。 圖表1:中國與發達國家農產品腐率比較(單位:%) 2、產品冷鏈流通率分析 損耗率高的原因在于冷鏈物流體系全面落后。冷鏈流通率低使得冷鮮產品腐損率難以得到控制:目前中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為5%、15%和23%,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肉禽冷鏈流通率已達100%,果蔬冷鏈流通率也達95%以上,而中國仍有大部分生鮮農產品仍在常溫下流通;部分產品雖然在屠宰或儲藏環節采用了低溫處理,但在運輸、銷售等環節又出現“斷鏈”現象,全程冷鏈的比率過低。 圖表2:中國與發達國家冷鏈流通率比較(單位:%) 3、冷鏈物流設施設備分析 中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整體規模不足,人均冷庫容量僅0.05立方米,冷藏保溫車占貨運汽車的比例僅0.3%,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現有冷凍冷藏設施普遍陳舊老化,國有冷庫中近一半已使用30年以上;區域分布不平衡,中部農牧業主產區和西部特色農業地區冷庫嚴重短缺,承擔全國70%以上生鮮農產品批發交易功能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區域性農產品配送中心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冷凍冷藏設施。 綜上,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發展冷鏈物流,第一需要提升冷鏈物流技術,降低冷鏈物流成本,從而做到在國內各大行業全面推廣。 高能效技術產品已成為未來發展主導方向;“互聯網+”時代,冷鏈物流需向智能物流轉型創新節能技術、智能化技術將得到普遍應用; 第二,國家政策需要重點照顧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第三方參與冷鏈物流的程度決定了冷鏈物流的市場化程度:市場化程度越高,物流的專業性越強、冷鏈流通成本越低。目前,國內冷鏈物流政策不斷落地,預計對第三方冷鏈企業將受到重點惠顧,在補貼激勵下,迎來快速發展。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上一篇:民生領域:電商冷鏈物流獲支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