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通過電商物流信用評價體系,你能拿幾分?
內容導讀:
物流行業、快遞行業喊信用缺失、監管乏力喊了好多年,但因為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還未搭建起來,這就成了被業內認定為尚未有基礎的老大難。 但近日傳出一個好消息:電商物流的信用評價體系“千呼萬喚始出來”啦! 9月底消息,商務部審核通過了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中國電子商務物流企業聯盟組織起草的《電子商務物流信用評價體系》。同時,與這個電商物流行業標準一起出臺的還有《電子商務物流服務信息系統成熟度等級規范》。
這簡直就是電商物流領域的國慶大禮包!通過企業信用征集、信用評價、信用信息披露以及守信獎勵、失信懲戒,對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行業發展和改善整個電商物流生態環境都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通過多渠道終于拿到了標準全文,在此與業內小伙伴們分享其中的諸多亮點。 起草單位接地氣 明年五一正式實施根據記者拿到手的資料顯示,負責起草的單位跟起草人都是業內極具份量,覆蓋面廣泛,有代表性的;最重要的是這些企業因為接觸實操,提出的信用評價標準更為接地氣、貼近實際。
① 起草單位有中國電子商務物流企業聯盟、西安交通大學、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人民政府、杭州安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② 主要起草人是馮耕中、干為、童文紅、邵春杰、郭振利、石義濤、王銀學、鄧顥真、王佳昀、孫新宇等人。
③ 正式實施時間:據中國電子商務物流企業聯盟負責人介紹,該標準將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實施。信用分等級 每月要更新據資料顯示,評定過程主要分為4個階段——申請、數據收集、等級劃分、結果發布。
① 申請分為兩類,一個是主動的,物流企業向信用評價主體企業打報告;另一個是被動的,與信用評價主體企業簽訂協議時,自動開始。
② 數據收集階段,主要收集信用基礎能力數據、日常信用數據和外部信用數據。信用基礎最重要是物流企業自行提供,日常信用數據則主要來自日常企業表現跟實際交易數據,外部信用主要是工商、納稅、海關等數據信息。
③ 等級劃分階段,非常簡單,根據得分來裁定物流企業的信用等級,從優、良、中、差到黑名單,共分為5級。
④ 結果公布時,按照月份來更新和發布。據有關知情人士介紹,未來會以滾動時間窗的形式,顯示企業一年內的信用評價等級跟情況,這對消費者以及物流需求方來說能更好地了解一家物流企業的整體能力。日常信用權重最大 要拿高分還得打牢基本功根據得分表的情況,記者發現主要分為三大塊指標——基礎信用、日常信用跟外部信用,其中日常的信用表現權重最大,占據了百分制中54%的比重,由此看來,電商物流企業想要拿個高分還得看妥投率、物流時效、客戶評價等基本功啊!
① 信用基礎能力占據16%的得分比重,主要從財務指標、經營管理水平、作業安全水平三方面考量。
從這個角度看,有實力、大品牌的企業極占優勢。因為一般來說,實力雄厚的企業,在資產規模、獲利能力、償債能力上表現更為突出,也更舍得下成本買設備、做安全預防等措施。牌子更響亮的企業招募的員工學歷水平、專業技能和創收能力也更強。
② 日常信用。然而,這并不是說小而美的企業就不能逆襲,畢竟占據得分最大比重的是日常表現,總分有54分。
日常信用由服務履約能力(線路準點率、未妥投率、當日派件成功率、虛假簽收率)、作業信息管理能力(攬派簽信息完整率、攬派簽信息及時率)、用戶評價(星級評價、異常投訴、投訴處理滿意率)組成。
這些真的是電商物流、快遞行業的基本功,也是消費者網購時最為看重的地方,與電商客戶體驗息息相關。一方面需要物流企業自身設備基礎、信息處理能力、員工管理極扎實,還要銜接好供應鏈上下游,尤其是最終端消費者。一旦其中有一個環節處理不到位,影響的將是整個物流信用評價的方方面面,看來未來快遞企業的神經真要繃得更緊了。
③ 外部信用占據30分,這30分來自工商、納稅、海關、法律的信息公布。企業只能約束好自身,一點也做不得假。
補點料: 來看看得分表跟信用等級劃分表都長什么樣:表1:指標權重與評分要求
表2:信用等級劃分標準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