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效應顯現!港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博彩和餐飲股跌幅居前1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財聯社1月11日訊(編輯 胡家榮)今日港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其中僅有科技指數下跌。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漲0.46%,報收21429.43點;科技指數跌0.30%,報收4545.1點;國企指數漲0.63%,報收7309.66點。
注:恒生及科技指數表現
節假日臨近 機構預計市場交投量逐漸下降
從今日走勢來看,港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對此中泰國際指出,春節長假臨近,機構預計部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及港股的交投量會逐漸下降。
中泰國際還指出,港股經歷11月以來的大反彈,港股主板平均市盈率回升至11.1倍,處于十五年來45.5%分位數,出現均值回歸。接下來,有基本面及政策支撐的個股表現會較有韌性,而缺乏盈利改善預期支撐,單靠BETA起風的個股將會有較大的調整壓力。
雖然短期走勢有所承壓,但從中長期來看,中信證券指出目前港股將處于衰退交易階段,美聯儲預計仍將持續加息縮表。在投資者逐步反映海外衰退預期的背景下,市場情緒或依舊偏弱。建議布局兼具防御性及高股息優勢的板塊,如通信、公用事業。
從二季度起,港股預計將進入估值抬升階段。若美國進入實質性的“淺”衰退,且市場對于貨幣政策預期逐步轉向,或帶動外資重新流入港股市場,利好成長性板塊表現。尤其此前外資流出相對較多、且相對偏好較強的創新藥、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板塊更有望受益。
今日市場
從盤面來看,煤炭、汽車、醫藥外包、回港中概股領漲,而博彩、餐飲股走低。
煤炭股領漲市場 蒙古焦煤漲超10%
煤炭股中,蒙古焦煤(00975.HK)、兗礦能源(01171.HK)、伊泰煤炭(03948.HK)分別上漲10.53%、8.98%、7.68%。
注:煤炭股表現
近期多家媒體報道,有關部門與部分電力和鋼鐵企業開會,討論了恢復澳大利亞煤炭進口事宜。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后形成共識,按照現在澳洲煤的進口成本,并不適合大量進口,放開后短期內對國內市場影響較小。
國際能源機構(IEA)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除非加快向更清潔替代品的過渡,否則煤炭消費量預計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并在2022年至2025年間保持穩定。2022年煤炭消費量增長1.2%左右,創歷史最高水平。而俄烏局勢的不確定性,也將令歐洲陷入能源安全思考,或增加對煤炭等傳統能源的依賴。
信達證券發布研報稱,2023年新開工4億噸煤炭產能目標明確,目前國內煤炭產能現已步入新一輪投資建設周期。但隨著煤炭行業處于產能周期驅動的高景氣,煤炭一級市場股權并購投資和二級市場股票價格出現了分叉現象,一級市場煤炭并購較二級市場煤炭股出現明顯的溢價行情,煤炭行業或能迎來估值重置。
部分汽車股上漲 比亞迪股份漲近5%
汽車股中,比亞迪股份(01211.HK)、蔚來-SW(09866.HK)、華晨中國(01114.HK)分別上漲4.73%、3.02%、1.99%。
注:汽車股表現
根據公安部統計,2022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7億輛,其中汽車3.19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5.02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64億人。2022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478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923萬人。截至2022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31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10%,扣除報廢注銷量比2021年增加526萬輛,增長67.13%。
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045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79.78%。2022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535萬輛,占新注冊登記汽車總量的23.05%,與上年相比增加240萬輛,增長81.48%。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數量從2018年的107萬輛到2022年的535萬輛,呈高速增長態勢。
醫藥外包概念全線走強 凱萊英漲超7%
醫藥外包概念股中,凱萊英(06821.HK)、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藥明生物(02269.HK)分別上漲7.30%、5.06%、3.78%。
注:醫藥外包概念股表現
以藥明生物為例,該公司此前受到與葛蘭素史克(GSK)達成許可協議及移出UVL 清單利好影響,該公司自2022年11月初股價觸底反彈以來,期間漲幅已接近1倍。
注:藥明生物自2022年11月1日以來的走勢
瑞銀發布研報稱,2022年醫療保健創新主要受疫情驅動,隨著行業政策可見度改善,預計市場焦點將轉至其他新型處方藥、新型疫苗及創新醫療器材。中國頂尖CRO或將受惠于研發活動,而全球醫藥巨擘資金流向是需要跟縱的重要指標。并在首選個股中提及藥明生物、榮昌生物-B(09995.HK)、微創機器人-B(02252.HK)等相關個股。
回港中概股走強 阿里巴巴漲超3%
回港中概股中,汽車之家(02518.HK)、阿里巴巴-SW(09988.HK)、名創優品(09896.HK)分別上漲3.72%、3.11%、2.98%。
注:回港中概股表現
以阿里巴巴為例,消息方面,杭州市政府與阿里巴巴在1月10日,簽訂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同日,杭州市委書記劉捷還調研了螞蟻集團等企業。
除了以上之外,兩家外資機構看好阿里巴巴后續走勢。
大和發表評級報告指,考慮到節省成本的成效,將阿里在2023財第三季中國電商業務的調整后EBITA預測上調17%,而在2024至25財年則上調13%至15%,以考慮到零售商業客戶管理的復蘇趨勢。
麥格理發表研究報告稱,將阿里巴巴納入買入名單,重申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由134.6港元上調至161.6港元。
中金公司發表研究報告稱,預測阿里巴巴截至去年12月底止2023年第三財季收入將按年增長1%至2441億元人民幣,略遜于市場預期;而非通用會計準則下純利料符合市場預期,預計經調整EBITA將增長6%至477億元人民幣。維持跑贏大市評級及目標價為137港元。
博彩股多數回調 美高梅中國跌超5%
博彩股中,美高梅中國(02282.HK)、永利澳門(01128.HK)、金沙中國(01928.HK)分別下跌5.51%、4.21%、3.24%。
注:博彩股表現
此前受益于通關利好的博彩股大幅走高,但今日呈現回調態勢。正如機構此前指出,自2022年11月以來開啟反彈,包括博彩在內的消費復蘇相關板塊估值開始偏貴,出行相關的服務消費子行業可適時獲利。
餐飲股多數下挫 呷哺呷哺跌4%
餐飲股中,海底撈(06862.HK)、海倫司(09869.HK)、九毛九(09922.HK)、呷哺呷哺(00520.HK)分別下跌5.82%、5.43%、5.24%、4.50%。
注:餐飲股表現
根據港交所文件顯示,呷哺呷哺第二大股東泛大西洋資本集團(General Atlantic簡稱GA)旗下的GASF(General Atlantic Singapore Fund Pte.)悉數配售所持的1.47億股;配售價格在每股9.25-9.30港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9.88港元折讓5.9%-6.4%。
受此影響,呷哺呷哺一度下挫超8%。
注:呷哺呷哺走勢
南向資金
南向資金今日恢復凈流入,金額達到9.72億港元。自本月以來,南向共計流入109.56億港元。
注:南向資金自1月以來的表現
市場個股新聞與異動
中原建業(09982.HK)漲7.94%,報收0.68港元。根據10日公告,該公司董事會欣然宣布,于2023年1月10日,公司于河南省鄭州市《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成功舉行了集中簽約儀式暨合作伙伴答謝會。于會上,集團共計集中簽約達27個項目,預計總合約建筑面積354.43萬平方米。
中國有贊(08083.HK)一度漲超10%,截至收盤,該公司跌1.85%,報0.265港元。消息方面,視頻號直播團隊在2023微信公開課PRO上透露,2022年視頻號直播帶貨銷售額同比增長超8倍,其中15%是通過視頻號優選聯盟完成;服飾、視頻、美妝是前三大類目;平臺公域購買轉化率提升超100%,客單價超200元。根據微信公開課的內容,視頻號的發展將圍繞三個方面展開,分別是短視頻、直播和電商。此外,中國有贊為微信生態電商SaaS服務商。
中教控股(00839.HK)漲6%,報收12.02港元。根據日前公告,新一輪配售,本次配售認購款凈額約為15.98億港元。配售資金主要用于擴大學校網絡(包括校園發展及潛在的并購項目),以及營運資金用途。機構指出,此次配售將為未來外延擴張提供支持。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