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活下去為目標的成都餐飲人,都經歷了什么
2020年1月20日,是飯團小分隊在東京團建的最后一天,也是確認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的一天。
在銀座旁邊的藥妝店里,感知還不太強烈的我,只拿起了三包口罩放進購物籃。
1月21日,是我本人最后一天上班。上午豆豆還為你們跑了一趟蒙陽水果市場,到了下班時間,中國大陸確認人數已達到291例。
晚上,食研所的網友們在群里說,他們已紛紛取消了春節出行的計劃。
1月22日,我從成都出發途徑上海回家過年。
在飛機上,用帽子、口罩、圍巾將自己包了個嚴嚴實實。
↑1月22日早晨7:08的雙流機場候機室
1月23日,阿陳路過成都市高新區的一家藥房,里面的口罩不出意外已經被買斷了貨。
1月24日除夕,因為害怕耽誤年后的工作,跟爸媽商量過后,我訂了初三(1月27日)回成都的機票。
1月25日,成都市市場監督局、成都市商務局聯合發布通告:「禁止舉辦群體性餐飲經營活動」。
今天,已經是2月25日,距離上面這份文件,剛好過去了一個月。這一個月,是大家宅家做飯的一個月,也是餐飲行業經歷生死掙扎的一個月。
飯團一直在和行業里的很多人保持聯系,跟他們聊了很多?;蛟S能做的不多,但我想,請你們聽聽他們的故事。
受訪人:白家市場海鮮攤主石秀紅
今年是湖北天門人石秀紅,是我們公司團購海鮮群里的海鮮老板。和家人在白家海鮮市場海吉星剛建好的時候進去開店,到今年已經5年多了。
店面不大,平時如果遇到群員想要但是她家沒有賣的海鮮,她還會去別家幫忙買。
因為2019年收入不太理想,今年她就沒有回老家。過年期間是海鮮出售的旺季,各種團年都很需要蝦蟹這一類「硬菜」。
但是沒想到,疫情的蔓延讓市場里的大多數都早早關門,湖北老家也沒辦法回去。
曾經200多家熱熱鬧鬧的海鮮市場,關到不剩10家仍然在開著。
↑石秀紅所拍2月20日的白家海吉星海鮮市場
過年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家里不敢出門,當然也沒有人買海鮮。新鮮的螃蟹、鮑魚全部丟掉了。螃蟹是放不得,鮑魚是因為價值太低,沒必要凍起。
只有帶魚和耗兒魚是囤在冰箱里的,因為量小,所以用不上費錢的大凍庫。大概計算了一下損失,是在萬把塊錢的樣子。
問到之后的打算,「如果海鮮還能做就繼續賣,如果不行就換一行(生意)做做,我們家人多,總能找到合適的生意的」,她回答。
受訪人:得勁兒燜烤肉串創始人劉心迪
劉心迪是08年來到成都讀書的東北人,讀的學校是著名的「烹?!?。畢業之后先進了紅杏,16年開始創業做燜烤肉串。
得勁兒這家店,算是成都烤肉里面發展很快的「小網紅」,口碑不錯,生意一直很好。
本來過年就要營業,店里建立了過年員工得營業額40%的獎勵機制,所以想賺錢的員工都在。3個股東3個店長,開會拍板就開干。
1月27日,他們就開始了老板開車、店長騎電瓶車送外賣。三環內都免配送費。開車的日均能跑160-180公里。
在疫情之前,為了應對春節旺季,肉進了三十多萬,酒水進了十多萬。
「年前就給店長們發了獎金和紅包,本來準備過年摟(賺)回來,結果都被坑了。哈哈?!?/span>
最近情況轉好,慢慢準許開門營業了。
每家門店接到的要求都不一樣。建設路是不允許堂食的,只有外賣。華潤店要求綠卡、健康證、身份證三證合一,就可以都開。但是店里不能超過10個顧客,每桌中間必須有間隔。
現在的外賣訂單,營業額能達到平時的60%。數據真的還不錯。
除了自己反應快,還得歸功于母公司——去年達成合作的馬路邊邊餐飲集團。一說要做外賣,集團就支持了海報設計和制作,并且在追溯食材源頭、整合供應鏈、給加盟商的外賣指導也都有比較大的幫助。
劉心迪說,這次有兩個感悟:一是外賣堂食必須兩條腿走路,二是不抱團真的很難活下去。
受訪人: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餐飲部行政助理經理李凱
這是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第一次做外賣。因為「酒店更多是一種場景式的消費體驗」,更不用說是五星級酒店。所以,從前就未開啟過外賣。
從1月19日起,就開始了針對疫情方案的籌備和確定。先關停部分餐廳,再將酒店員工分成A/B/C三個班組,每組持續上班一周,再換下一個班組。
在1月28日,從0,到成功將外賣上線。
除了本身餐廳的菜之外,他們還針對酒店附屬寫字樓里的復工企業,推出了5份起訂的酒店便當。30元一份。
為致敬逆行者,還推出了外賣買一送一。3月20日之前,醫護工作者、媒體、社區志愿者、公安民警都可以享受。
在情人節這個每年消費高峰的日子來臨之前,也及時推出了宅家大餐。
配上視頻教學,價格¥688的套餐當天賣出了18套,李凱認為,超出了他們當時的預期。
但即使這樣,2020年2月份酒店的預算收入,到現在完成還不到10%。
在問到今后的運營思維會有什么改變時,如何通過線上平臺再次贏得市場,成了他們主力思考的問題。
受訪人:大龍燚品牌推廣總監任俊
在成都,被稱為神級運營團隊的大龍燚火鍋,經常在任何熱點事件到來之時,反應非???、應對也相當好。
這一次也一樣,1月27日,他們就開啟了成都全城的火鍋外賣??伤瓦_范圍非常廣,南門繞城外還可以小區拼單。是我本人接收到的最早的火鍋外賣信息。
因為反應迅速、做事專業,大龍燚的外賣確實非常紅火。從27日的300單,到28日的400單,再到2月2號返程日的700單,2月3號開工日的近1000單……
這還沒有算火鍋菜的部分。
以前的大家或許會覺得大龍燚做得好、危機或許較小,但今年西貝董事長賈國龍「西貝現金撐不過三個月」言猶在耳,讓很多人了解了大公司應對難度更高的現實。
對比2019年成都11家直營門店(含子品牌如在蜀毛肚老火鍋2家)初一到初十的數據,堂食:2019年499萬;2020年32萬,下降93.58%;外賣去年同期28萬,今年181萬,同比增長547%;總營業額下降60%。
截止現在,大龍燚國內近300家門店、包括9家海外門店在內全面受損,影響率100%。
大龍燚旗下品牌成都11家直營門店月固定費用包括——門店房租加物管110萬;稅金20萬;正常運營能源費用60萬左右,人工費用正常運營170萬/月。
這11家直營店600多名員工,目前供應鏈、加盟招商、門店直營基本處于停擺狀態。未來在何方,或許「撐住」是唯一可能給出的回答。
受訪人:園里火鍋創始人米羅
園里火鍋在成都,算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作為一個火鍋品牌,它只有兩家店,知名度卻在成都前列,沒有加盟店,每天都在排隊。
1月23日,米羅就派出了一支小隊,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各大藥房掃蕩,購買口罩、酒精等疫情用品。
同時,店里迅速上線了好幾個表格,從店里到宿舍,從餐具到備菜,每個環節都記錄在案。
但即使上線了外賣,顧客也是驟減。
因為計劃過年期間營業而大批量準備的菜品,每天都在一筐一筐地丟棄。
府城店一直閉店到今天,而天府三街店則在2月16號剛被批準堂食。
即使可以開門營業,米羅也堅決執行了不允許排隊、每桌不能超過4人、盡量只接待一家人、桌與桌之間用空桌隔開。
現在的三街店的營業額,只達到了往常的10-20%。
問到往后的打算,米羅說運營策略并未改變,對品質和衛生等細節的重視和把控也是一如既往的嚴苛。
只是從前從未重視過的外賣,或許還是應該做起來,并盡量去做好它。
受訪人:源六尺八日本料理運營孔天添
源六尺八,開在成都香格里拉酒店樓下,成都最貴的日料餐廳之一。2月14號情人節當天,他們在普通外賣基礎上,開通了高端日料的外賣。
在這之前,運營孔天添在和伙伴們經過多次申請,終于在8號拿到了準許開業的小藍片。10號,同樣受損嚴重的房東香格里拉酒店集團,也對他們進行了房租減免。
——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她都知道達到這個結果有多難。
↑左下角的「開業已申報」
相比剛開始的焦慮,現在的孔天添已經經過了反思和總結。她把這段時間看成難得的梳理機會,發現餐廳的財政健康,是今后十分值得重視的事情。
最近這一個月的營業額,比正常少了20多萬。餐飲行業一向是現金流的行業,經過這次,他們覺得至少要準備3個月的備用金,才有機會在同樣的情況下更好翻身。
對于高級日料,大多數人都不可能將其與外賣聯系起來。但這一次,除了常規鍋物,嘗試推出的壽喜燒也受到了歡迎。并且,便當在上線當天就遭遇了爆單。
「在朋友圈看到,上海的高端壽司店也開始做外賣了」。
除了外賣,他們還將目標指向了小視頻。
過去的幾天內,已經陸續上線了B站和抖音,目標是持續擴大自己IP的影響力。
從積極爭取復工、到嘗試更多的外賣菜式、再到上線新的視頻號,都是這一次留下的經驗,和心態轉變。
受訪人:成都盈貴軒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章云川
盈貴軒,是上海Tenderplus天譜樂食的西南總代理。成都錦江賓館、瑞吉、香格里拉、麗思卡爾頓、君悅、費爾蒙、洲際等五星級酒店都有用這家的進口肉類。
他們的供貨對象,主要就是兩類,一類餐廳酒店,一類商場超市。這次的打擊主要在前者,供貨全面停滯。
不僅沒有新訂單,他們還收到了很多要求減少費用的需求。這些需求其實不是請求,因為無法不答應。與此同時,很多應收款都在默默延期。損失的總數目,到現在都還沒計算出來。
而超市線則相反,訂單量一直在攀升。盒馬的進貨數量漲得最快,現在幾乎是平時的5倍。
雖然很多人在說,等疫情結束之后,一定要報復性消費。但章云川卻認為不可能出現。
將來的消費主題一定是剛需型消費,這個結論已經在2019年慢慢成型。更不用說這一次經歷的打擊,可以用「史無前例」來形容。沒有涉及到零售的,基本都停工了。
今后能做的調整,應該就是減少牛排高級部位的進貨量,而增加適合中國人燉煮的部位。
受訪人:三番丼創始人檸檬
去年我寫過一家專賣日式蓋飯的小店:《挖到一個只有6張桌子的小店,專門吃「飯」》。
最近一次和這家小店創始人檸檬聯系的時候,得知它已經被關停了。
當時的情況是,股東之一在成都某商場上班,從商場的決策來看,這次的情況似乎嚴重程度遠超普通人的感知。
而同時,也可能遠超小店和幾個人的承受能力。
因為開在桐梓林地段,房租是2.7萬元純支出。而幾個人面對外賣跑單的不盡人意之后,艱難做出了關店的決定。至此,開店的90多萬元,當然是成本都沒有收回。
至此,八個故事講完了。
其實這一次,除了他們,我還采訪了一些其他人。不同的處境,同樣的艱難。雖然令我有些意外的是,我聯系到的每一個人,都沒有表現出灰心、喪氣。有調整薪資結構,但是沒有人被裁員,甚至有些老板還是笑著跟我說「只有關門了撒」——
但,我依然能夠深深感受到,這一次餐飲行業受到的重創,是你我難以想象的程度。
「時代的灰塵,落在每一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刮錆h作家方方的這句話,是最近我看到被大家提及最多的一句話。
吃是大事,活著是大事?;蛟S有一個小小的心愿是,讀到這篇文章的每一個人,都能陪著成都的餐飲人,一起努力走下去。
本文作者 | 音子叔—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本文系騰訊“成都生活”官方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跨年迎新 成都“亮”了 商家推多種活動促消費 元旦小長假餐飲銷售數據可觀
下一篇:成都餐飲,你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