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消費131元,超過海底撈!知名餐飲公司擬赴港上市,你吃過嗎?
2006年開設第一家七欣天餐廳,歷經10余年的發展之后,七欣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欣天)打算沖刺港股上市了。
七欣天餐廳主打以螃蟹為首的海鮮類產品,特色是“一鍋兩吃”,即將海鮮和火鍋這兩種截然不同吃法結合。根據七欣天上市申請文件援引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海鮮餐廳,且在中國火鍋餐廳市場排名第三。
七欣天似乎并不滿足于當前的行業地位,接下來3年公司計劃開店300家,相比目前門店數256家,規模將擴大一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七欣天的翻臺率相比同行龍頭企業海底撈和呷哺呷哺并不具優勢,且海底撈與呷哺呷哺去年紛紛大量關店。新冠疫情尚未結束之際,公司逆勢大規模擴張前景如何?
視頻截圖
阮氏家族合計控制公司98.01%股份
七欣天品牌的成立可以追溯到2006年。這一年,公司創始人兼主席及執行董事阮天書創立七欣天品牌并于江蘇省江陰市開設第一家七欣天餐廳。
“阮天書于餐飲行業擁有逾19年的經驗。于創立七欣天之前,其參與創立多家餐飲企業?!逼咝捞焐鲜猩暾埼募@示,阮天書及其控制的TianShu International共持有七欣天約62.79%股份,是七欣天的控股股東。
七欣天是一家家族企業。張秀兵為阮天書的妻弟,阮天軍、阮天江、阮天兵為阮天書的胞兄弟,阮劍新、阮雙劍、阮雁峰為阮天書的侄子,陳云、陳軍為阮天軍的女婿,他們和阮天書一起合計控制七欣天股份比例達到98.01%。
經營方面,七欣天的特色是“一鍋兩吃”,主打海鮮+火鍋雙重概念,即消費者點餐后先吃到一鍋炒海鮮,吃完后會再加入湯底和配菜等變為火鍋。
“一鍋兩吃”的特色經營為七欣天收獲了不錯的業績。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七欣天的收入分別為12.85億元、14.26億元和14.80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8115.7萬元、1.72億元和2.59億元。
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七欣天的業績不減反增。就此,七欣天上市申請文件中提到,這是因為公司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適應力及迅速反應,以及外賣服務的需求增加。
七欣天還將公司業績增長部分歸功于菜單優化及創新的持續努力,因而公司保持了相對較高的人均客單價。2021年前三季度的數據顯示,七欣天人均堂食客單價為131元,超過了海底撈2021年上半年107.3元的人均消費水平。
七欣天業績的增長,可能也與其規模持續擴張有關:公司餐廳總數從2019年1月1日的115家增長至目前的256家,增幅達122.6%。公司所有餐廳均為自營餐廳。
根據七欣天上市申請文件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收入和餐廳數量計算,七欣天是中國最大的海鮮餐廳,占高度分散的中國海鮮餐廳市場總市場份額的1.2%;按2020年自營餐廳的收入計算,七欣天是中國第三大火鍋連鎖餐廳。
翻臺率相比海底撈和呷哺呷哺不具優勢
成立十余年來,七欣天主要在江蘇省及周邊地區布局,不過,公司不滿足于這一現狀,并打算向其他區域擴張。
按照計劃,2022年-2024年三年時間,七欣天將新開餐廳300家,這超過了公司當前256家餐廳的總數。
七欣天的大幅擴張計劃可能與其對于行業的樂觀判斷有關。根據公司上市申請文件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海鮮餐廳市場由2016年的105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21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5%,預計2020年至2025年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由1215億元增長至246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5.2%。此外,中國火鍋餐廳市場的收入以2.6%的復合年增長率由2016年的3955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4380億元,并預計將以約14.2%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至2025年的8501億元?!拔覀兿嘈?,我們的‘一鍋兩吃’吃法使我們能夠很好地利用中國海鮮餐廳市場和中國火鍋市場的強勁增長機會”。
不過,業內也有不同看法。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近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一般來說,企業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或者規模效應才能說明構建了護城河。而“一鍋兩吃”這一吃法很容易復制,難以形成行業壁壘或者護城河。
火鍋賽道雖熱,這門生意也并不好做。除了七欣天,另外兩家排名更加靠前的火鍋龍頭企業分別為海底撈和呷浦呷浦。
繼去年300余家餐廳關停之后,近期的海底撈公告稱:預計2021年凈虧損約38億元至45億元。此外,另一火鍋龍頭企業即呷哺呷哺2021年也大幅關店,且至今仍未爬出業績低谷。
相比于海底撈和呷浦呷浦,七欣天的翻臺率不占優勢。從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七欣天的翻臺率分別為2.1次/天,2.1次/天和2.2次/天;海底撈和呷浦呷浦翻臺率雖有下滑,但截至2021年上半年也維持在3.0次/天和2.3次/天。
朱丹蓬認為,一般來說,餐飲企業的翻臺率達到3次/天以上,才說明流量比較好,七欣天2.1-2.2次/天的翻臺率相對偏低。而這一翻臺率,也說明企業在自身流量、客戶粘性等方面存在一定改進空間,企業尚不具備擴張優勢。
對于七欣天的300家門店擴張計劃,朱丹蓬并不太看好。他表示,很多企業上市前都會描述美好愿景,但能否實現是個未知數。
2020年以來員工大半采用外包模式
根據七欣天上市申請文件,2019年-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凈利潤率分別為6.3%、12.1%和17.5%。而七欣天的凈利潤率大幅增長,重要原因之一是公司的員工成本縮減。
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以及2021年9月末,七欣天分別有4707名、4279名及5269名員工,分別包括4707名、1713名及1834名雇員,其余為外包員工。
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七欣天的員工中外包員工占了大半比例。員工結構變化的背景是公司的人力變革。“自2020年起我們開始與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合作。根據相關協議,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向我們提供員工(包括服務員及其他餐廳員工),以確保充足的人手及不同餐廳之間有效的人力配置?!?/span>
與之相應,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七欣天的員工成本占公司收入比例分別為23.9%、18.3%和17.2%,公司員工成本占收入比例逐步下降。
當然,七欣天上市申請文件中并沒有直接表示員工成本下降的原因是因為員工外包模式,而將原因歸結為:自2019年起逐步實施計件工資制度,提高了運營效率;小時工人數占總員工人數百分比增加;公司不斷努力發展外賣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微博和大眾點評網等平臺上搜索發現,多則留言評價稱門店服務質量不佳。而七欣天上市申請文件中也提示稱,公司通過外包公司聘用餐廳的外包員工,故對其控制有限。
七欣天的內控也曾出現較大紕漏。2018年2月,蘇州海關緝私分局對江蘇七欣天(七欣天主要運營附屬公司)及公司股東阮天兵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及逃稅展開偵查。其指稱,七欣天方面于2012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間,在報關申報從東南亞國家進口的活蟹價格時虛假申報較低或較高價格,導致關稅凈差額約人民幣78萬元。雖然最后檢察院決定不予起訴,但江蘇七欣天被追繳了有關活蟹的貨款約363萬元。
此外,七欣天多家門店存在消防方面問題。根據上市申請文件,因為消防相關問題,于2021年9月30日后及直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關閉了十家餐廳;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暫停運營一家餐廳。此外,公司有6家營運中餐廳尚未取得消防安全檢查批文。
對于七欣天沖刺上市,朱丹蓬認為,公司當前的運營模式和產品矩陣并不具備核心競爭力,其沖刺上市存在多方面不確定因素。
3月7日,就相關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七欣天并向公司發送了采訪郵件,但公司婉拒了記者的采訪。
記者|陳晴編輯|陳俊杰 何小桃 王嘉琦 易啟江校對|孫志成|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德爾塔之后,奧密克戎毒株又全球大流行,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