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40億,火鍋神話“小肥羊”養肥之后,卻入了資本的狼口 (三)
《左傳——莊公十一年》中有一句話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譯為:興盛很迅速,勢不可擋;滅亡也很迅速,突如其來。
王朝興替,其亡也由帝王。任何一個王朝衰敗和滅亡的軌跡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同樣,商業也是如此。
上文說到,小肥羊,火鍋界曾經響當當的金字招牌。宮廷秘方+錫盟羔羊+不蘸小料的獨特吃法,讓它紅極一時。仿照麥當勞、肯德基的連鎖加盟制度,讓它以三天一新店的速度,開遍了全國各地。
可在上市以后,創始人團隊卻急流勇退,把股權一步步出讓給擁有肯德基、必勝客等品牌的國際連鎖快餐巨頭百勝集團。
外國管理層的水土不服也好,競爭策略的失誤也罷,如今的小肥羊早已是風光不再。
連鎖加盟,野蠻擴張;著手改革,全國第二;
2000年,也就是成立的第二年,小肥羊開始在上海、北京、深圳試水直營和連鎖加盟店體系。最高峰的時候,3天就能開一家新店。才剛剛到2001年年底,小肥羊就已經遍地開花,擁有了445家加盟店,集團銷售額達到15億元。
小肥羊雖然開店的速度跟閃電似的,可在管理制度上卻遠遠不達標。張鋼也從快速擴張的狂喜中冷靜了下來,開始琢磨著要收一收,不能讓盲目擴張毀了小肥羊。
2004年,張鋼拿出5%的股權,把蒙牛負責投資上市的副總裁盧文兵給挖了過來。
盧文兵,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人,是蒙牛香港上市的策劃者、推動者,2002年成為蒙牛主管投融資和上市的副總裁。2004年,盧文兵調任小肥羊任常務副總裁,2007年4月,盧文兵正式擔任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公司總裁。
盧文兵來了后,經過一番仔細考察,提出了六個“化”的發展方向。哪六個“化”呢?服務標準化、連鎖規范化、產品精細化、溝通信息化、戰略國際化、管理系統化。
一個盧文兵,給小肥羊帶來了質的改變。2004年,小肥羊以43.3億元的營業額,名列全國餐飲企業百強榜的第二名。同一年,公司入圍“中國五百強企業”,成了當年唯一一家上榜的純餐飲企業。
規模躍進,必然失控;資本入局,兩派分化;
問題累積,最終集中爆發,致使加盟店在品牌、菜品、品質、財務等眾多層面失控,消費者終端體驗變差。
為向更高層次發展,2006年7月,小肥羊引入3i和PraxCapital兩家私募基金2500萬美元的注資,為餐飲業吸引國際資本開了先河,上市成為小肥羊當時新的戰略目標。
2008年6月,盧文兵成功帶領小肥羊登陸香港主板,成為首個在境外上市的品牌餐飲企業,被業界譽為“中國火鍋第一股”。
當年3i在完成對小肥羊的投資以后,項目負責人王岱宗,肯德基香港公司的總裁楊耀強,還有漢堡王的前副總占據了小肥羊的3個董事會席位。一年后,王岱宗和楊耀強正式接任小肥羊的CFO和COO,也就是首席財務官和首席運營官。
就這樣,小肥羊內部出現了兩支管理力量。一支是以盧文兵為首的內蒙籍舊高管,一支則是以王岱宗、楊耀強為代表的國際化新高管。
兩派高管水火不容。一邊想引入國際化的管理經驗,一邊說國外經驗在中國水土不服。這邊罵整天建這個系統那個系統,浪費資金、開店不力,那邊罵鼠目寸光、沒有遠見,只關注短期利益。雙方越鬧越兇,怨氣連天,逼得人在海外的張鋼不得不二選一。
張鋼選擇了兄弟。2009年,楊耀強出走。2010年,王岱宗離職。
與此同時,小肥羊在大陸的增長也陷入了停滯,國際化經營遭受巨大挫折。
中國百勝夢,小肥羊入資本狼口。
張鋼心里一直有個中國百勝夢,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把小肥羊打造成像肯德基,必勝客那樣火遍全球的標準化餐飲品牌,于是還找到了肯德基和必勝客的母公司百盛集團,希望百盛能幫助小肥羊做大做強。
2009年6月,受金融危機的影響,3i把名下持有的小肥羊股權賣給了百勝餐飲集團,自己套現退出。打那以后,百勝成為小肥羊的主要股東,持股比例大約14%。
張剛本以為百盛入駐小肥羊后能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沒想到百盛進來后卻毫無作為,原來不熟悉中國火鍋業務的百盛,只想著控股小肥羊完成百勝布局中國餐飲的另一塊拼圖。
隨后百盛不斷增持小肥羊股份,并在2011年5月3日斥資近46億港元直接收購小肥羊。
此時,小肥羊竟然完全進入了美國百勝的狼口,小肥羊開始完全參照肯德基、必勝客的標準化快餐流程,最終導致中西融合失敗,昔日中華火鍋第一股逐步淡出消費者的視野。
小肥羊還會卷土重來么?請聽下回分解。
(假舟楫者)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