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研究了1家網紅餐飲,誰先沸騰誰先死是真的嗎?
來源:商界雜志 ID:shangjiezz
過去幾年來,餐飲界涌現出一批又一批或主動或被動成長起來的“網紅”。 然而,成名不易,走下神壇也僅在轉念之間。
趙小姐不等位、雕爺牛腩、黃太吉,從走紅到落寞只消3年;很高興遇見你、小豬豬、水貨,2年;一籠小確幸,1年;Remicone烏云冰淇淋,半年。網紅餐飲品牌關門越來越快。
這讓餐飲界陷入到深深的惶恐之中,從趨之如鶩,到談之色變,“網紅”正在成為餐飲界的一個敏感詞。
常言道,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所以,網紅之名到底是光環,還是詛咒?
1大熱必死的命門
誰先沸騰誰先死,在互聯網熱點快速滾動的時代,這似乎是所有類型網紅的宿命。但是,網紅餐飲是個例外。
事實上, 只要對過去幾年來盛極而衰的網紅餐飲品牌做一個歸納,就不難發現,它們之中沒有哪一個是因為消費者喜好遷移,隨之過氣而死的:
比如“趙小姐不等位”的倒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內部管理出現了問題,導致菜難吃、分量少、服務差。
由“國民岳父”韓寒投資的“很高興遇見你”,上海、蘇州、西安、杭州等地門店接連關門,則是因為加盟商管理混亂、拖欠員工工資、無證經營、食品安全不達標等問題。
就連一度被認為是風口式餐飲品類代表的潮汕牛肉火鍋,也不是因為潮流轉向,才高開低走的。癥結在供應鏈上:原來做牛肉火鍋最好的黃牛肉是秦川牛肉,而2017年全國一下子開出了1萬多家潮汕牛肉火鍋店,貨源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所以,人 們常說的大熱必死,背后的含義其實是,某事物透支了自己的能量,或者得到了自己難以承受的名聲。這一解釋放在那些落寞的網紅餐飲品牌身上,再合適不過。
它們在品牌發展初期,往往會靠著單一的長板策略爆紅,或是營銷手法,或是單品爆款。而這反過來也就意味著,它們存在著無法與品牌匹配的基因短板。這樣的缺陷如果不及時彌補,必然成為企業存續、擴張的絆腳石。
而 網紅餐飲各種短板中,最棘手的就是供應鏈和品控。
過去幾年里,喜茶是餐飲界炙手可熱的網紅。關于它的營銷策略,輿論中充斥著各種或正面或負面的討論。然而一個經常被忽略的話題是,當喜茶大規模擴張的時候,它的供應鏈正在經受怎樣的沖擊?
其實,這也正是創始人聶云宸的壓力所在。畢竟喜茶只是名氣大,在供應鏈上遠沒有老牌餐飲企業介入得那么深。
所以, 成名后的喜茶除了發力互聯網營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上游跟進。
如今的喜茶不僅有自己的茶園,還整合了上游供應商。茶葉、水果受氣候和種植環境影響大,需要從源頭進行品控,喜茶就和上游種植園簽訂獨家協議,出資改良土壤、改進種植和制茶工藝。
據悉,一塊土壤的改良周期長達5 年,這些土地目前還沒有產出。而喜茶這樣做做,是為了在未來的供應鏈競爭中獲得先發優勢。
和喜茶一樣,長沙蛙來噠早年也是先一步在本省內成為網紅,隨后才拓展至全國的,至今已有100余家門店。
一開始,憑借著豐富的菜品和口味上的特色,其不到 200平方米的門店每天都能實現3 萬元的流水。然而,隨著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豐富的菜品和口味特色卻成為企業擴張過程中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創始人羅清和羅浩為此大刀闊斧地砍掉了許多與牛蛙無關的產品。它們其中有不少都是店中的明星菜品。目的就是將主要精力放在單品口味的標準化上。有著IT從業背景的兄妹倆為此還升級了十幾次管理手冊,堆起的各版本手冊能有1米多高。
這些基因修復工作,或許不如互聯網營銷能夠產生即時的效用,但是一個不能不及時修復短板的“水桶”,遲早都會在高強度的工作中整體垮掉。
2忘掉自己,自我顛覆迎來新生
網紅餐飲是這兩年火起來的詞匯,它覆蓋了幾乎所有經由互聯網傳播一炮走紅的餐飲形態。不過,在早期,它僅局限于一幫互聯網人,用互聯網模式打造的餐飲品牌,比如黃太吉。
2012年7月,時年31歲的百度前員工赫暢創辦了黃太吉。那是一個互聯網思維剛剛起勢的年份。
赫暢用互聯網的營銷手法(年輕化的趣味文案、吸引眼球的開豪車送餐和最美老板娘等爆點)就讓一個只有13個座位的煎餅鋪子黃太吉俘獲了CBD的白領們。這也啟蒙了后來許多的網紅餐飲操盤手。
然而 高昂的營銷、門店成本,拉低了煎餅果子這一平民點心的性價比,沒過多久黃太吉的經營就陷入了困局。 赫暢無奈轉型,從煎餅店到餐飲平臺,再到餐飲供應鏈平臺,用他的話說就是“用互聯網思維打造一個餐飲生態圈?!?/span>
夢想很美好,但是到目前為止,黃太吉仍然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因為眼前是一條比經營餐廳更艱難的道路。
不過赫暢的嘗試倒是又一次啟發了餐飲界,即網紅餐飲為什么不能基于自己的優勢,從餐廳經營中跳脫出來呢?
事實上,霸蠻(原名伏牛堂)就依此邏輯,實現了成功轉型。
在餐飲零售化的趨勢下,霸蠻利用了自身互聯網品牌的優勢,正在從餐飲向新零售延展。如今的霸蠻有20余家門店,和大熱的盒馬鮮生一樣,它們不僅是一個個堂食餐廳,更是一個個配送中心、體驗中心。
創始人張天一依據消費緊迫性為產品確定了不同的服務方式:按分鐘劃分,就開餐飲店;按小時劃分,就送外賣;按天劃分,就做便利店里的冷柜微波鮮食;按月和年劃分,就做速食,通過天貓、京東等網絡渠道銷售。
目前,霸蠻已整體盈利,電商業務(含外賣)銷售額遠遠超過堂食,占比將近80%,真正成為了一個“零售+餐飲”品牌。
與霸蠻的新零售身份相比,廣州“不方便面館”的另一重身份則更具顛覆性。
這是一家融合了大量潮流元素,專門賣泡面的面館,是許多年輕人慕名而來的“網紅打卡圣地”。同時,它也是一家專門打造網紅餐飲品牌的營銷公司,有一個自帶傳播屬性的名字——亞洲吃面公司。
創始人胡傳建是一位資深廣告人,也是一位“饕客”。2014年,他投身餐飲創業。起初僅僅是因為個人愛好,沒想到卻從中發現了商機。
他發現, 很多傳統餐飲品牌都有轉型的需求,于是就將自己經營網紅餐廳的經驗總結出來,衍生出了一塊專門打造網紅品牌的服務。
除了發揮自己擅長的潮流設計之外,亞洲吃面公司還運營著一個粉絲社群,不時舉辦吃面派對、音樂狂歡節等活動,讓各個網紅餐飲品牌的粉絲實現互動,甚至還在廣州289創意園區開設了“吃面中心”。
在這個3000多平方米的空間里,有三分之一是出租給各類面館的;三分之一用來做活動;還有三分之一用來做類似“前店后廠”的工作室。
也就是說, 胡傳建基于互聯網的跨界思維,打造了一家集網紅餐飲、營銷公司、社群和孵化器為一體的互聯網企業。
目前,亞洲吃面公司的客戶包括遇見小面、鹵味研究所、本宮的茶等,個個都是全國或者本地的網紅新貴。
所以,對那些積淀不深的網紅餐飲品牌而言,死磕一個方向,有時真的不如自我顛覆,更有可能迎來新生。
3資本這股東風
在網紅餐飲界有這一類品牌,它們出身草根,模式傳統,只是因為恰好趕上了某種消費潮流,或被大V、大號發現,帶了一波“節奏”,而意外成了網紅。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從此一步登天。因為危機往往也在隨后降臨,比如被“山寨”。
廣東地區以外的消費者了解喜茶是在2016年之后,而在此之前,它其實已經在省內家喻戶曉。只不過,那時它還叫皇茶。
事實上,直到今天,廣東的街頭巷尾依然隨處可見皇茶的招牌。只不過,它們全部是“山寨貨”。在成為本土網紅后,皇茶一度遭遇了嚴重的被“山寨”問題。
假貨不除,皇茶必亡。然而打假既消耗成本,又耽擱精力,這是創業公司難以承受之重。 為此,聶云宸只好將“皇茶”更名為“喜茶”。而為了避免再度被大規模“山寨”,他引入了投資人何伯權的1億元投資,并借此搶占窗口期,快速實現擴張和市場教育。
討債風波
大多數傳統餐飲無論是品牌和規模,都是靠滾雪球的方式慢慢積累的。但是對網紅品牌來說,突然爆紅打破了既定的節奏。如果繼續步步為營,就會錯過業務擴張的最佳時機,而借助資本則可以乘勢加快擴張,并抵御山寨品牌的絞殺。
當然,應對殘酷的競爭,借助資本主動出擊是一方面,修煉內功也同樣重要。尤其是對于那些意外走紅的傳統餐飲品牌。
鮑師傅是近年來在北京走紅的糕點店。用創始人鮑才勝的話說就是,這是一門“土生意”。那么,如何讓這門生意不再土下去,避免網紅效應消退后淹沒在全國數十萬的糕點店中呢?與喜茶一樣,鮑師傅也選擇了借助資本的力量。
2017年12月,此前一直對資本保持謹慎態度的鮑師傅,正式接過了來自天圖資本的橄欖枝。
在投資界,天圖資本有國民級美食幕后推手之稱,投出了包括周黑鴨、奈雪的茶、江小白等網紅品牌。而鮑才勝選擇它正是認為,“天圖是專做消費品的,我希望它能對我們企業在資源方面有幫助;第二個,希望它來倒逼我們加快規范化?!?/span>
目前,鮑師傅在全國不到20家店,糕點師全部靠師帶徒的方式培養,選材和新品研發也過于依賴鮑才勝的個人經驗。而天圖資本不僅帶來了資金,更重要是從其它網紅品牌中帶來了員工培養機制、供應鏈管理體系,乃至打假方面的經驗。
不過,并非所有的網紅餐飲都適合與資本聯姻。
從近年來餐飲企業融資情況看,主打酸菜魚、烤魚、小面、小龍蝦、潮汕鹵味等的單品店品牌越來越受歡迎。因為它們更容易形成標準化作業、容易復制,迎合了資本對規?;念A期。
而清晰的股權結構,同樣是擁抱資本的前提。否則就會重蹈西少爺創業團隊,在資本帶來的巨大利益面前,矛盾被放大、團隊分崩離析的覆轍。
4隱而不退
隨著網紅經濟大行其道,各個行業都涌現出了一批網紅企業家,餐飲界概莫能外。
從最早的外婆家“Uncle吳”,到打造了雕爺牛腩的雕爺,再到西少爺孟兵、霸蠻張天一……包裝網紅餐飲創業者一度成為業內流行的玩法。
然而,這樣的玩法正在式微。人們漸漸發現, 創始人相對固定的人設,似乎無法承載網紅餐飲品牌本身的不確定性。
外婆家的子品牌正在覆蓋多元化的消費人群,吳國平無法一人飾演多個角色;雕爺牛腩口碑滑坡,雕爺恨不得躲得遠遠的,以防玷污自己營銷專家的美名;西少爺創始團隊分崩離析,孟兵再頻繁露面,只會遭受更多非議;而霸蠻已經走上正軌,也不再需要“傲嬌”的張天一再去制造什么爭議話題了。
于是乎,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網紅餐飲創業者開始隱居幕后。 比如喜茶創始人聶云宸。很多網友甚至不知道,其實他和張天一一樣,也是一名90后創業者。
在90后創業者污名化的這幾年,聶云宸很少出現在媒體上,更是從不發表爭議性言論。畢竟,喜茶曾經飽受非議,創始人若再惹是非,公關部恐怕一時難以招架。
鮑師傅創始人也難得接受一次媒體采訪,最近一次還是被山寨門店雇人排隊事件逼急了,才出面解釋了幾句。
面對媒體,鮑才勝盡顯小生意人的本分,“我們其實一直以來就想踏踏實實做事,一步一個腳印,也沒什么太多的其他虛頭巴腦的東西?!?/span>
這種返璞歸真的表現,確實消解了不少輿論對鮑師傅的質疑。但隨后,“土老板”鮑才勝又再度隱身。畢竟,他并不希望未來的鮑師傅仍然是一門“土生意”。
鮑師傅最新的公關辭令是,除了鮑才勝,他們還有一個技術總監,“近年來也會去到日本、韓國考察學習?!?/span>
當網紅餐飲已經成為一個爭議性概念時,包裝創始人本身就是有風險的,這會讓網絡中的質疑者找到集中攻擊的靶子。所以,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再叫出幾個網紅餐飲創始人的名字了。正是他們的離場,為品牌讓出了相對寬松的生存空間。
在傳播學的語境中,媒介從來不只是信息的載體,它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信息本身。網紅餐飲作為一門借助互聯網工具和思維發展起來的生意,同樣不能寄希望于從傳統餐飲中找到完美適配的方法論。
網紅餐飲創業者們需要盡快找到那把打開未來的鑰匙,它在互聯網,不在餐飲界。
- END -
主編丨彭景 視覺丨馬聰
相關閱讀:
《老板跑路,年營收8億的團餐巨頭面臨倒閉!》
《餐飲從業者死亡率比其它行業高35%,餐飲成高危行業!》
《“蘭州牛肉拉面”商標成功注冊,4萬家拉面館咋辦?》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安順市發展特色餐飲,促進產業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