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鄉村基、蒙自源、7分甜:2023年,餐企如何借勢增長?
過去一年,他們在不確定的環境中為自己創造出新的確定性、新的增長量,怎么做到的?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本文為“2022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主題為《餐飲企業,如何借勢獲得新增長》圓桌論壇環節實錄,紅餐網整編并首發。
2022年,對于餐飲業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商業環境紛繁復雜,餐飲行業競爭加劇,賽道內卷激烈。但即便如此,仍有品牌逆勢發展,品牌勢能大幅提升。
這些企業做對了什么?特殊環境下,餐企如何借勢獲得新增長?
此前,在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廣州市商務局指導,央廣網和紅餐網聯合主辦,紅餐品牌研究院和央廣網餐飲頻道聯合承辦的“2022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上,鄉村基創始人李紅、蒙自源創始人李紅偉、七分甜創始人謝煥城,與紅餐網聯合創始人、紅餐品牌研究院院長樊寧,圍繞《餐飲企業,如何借勢獲得新增長》展開了深度交流。
2023年,餐飲業整體會向好
紅餐網:可能沒有哪個年份像2022年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巨變,給我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回憶。先請大家跟我們分享一下,2022年各位的企業經歷了哪些大的變化以及獲得了哪些成績?
李紅:2022年過去了,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不躺平!盡管去年我們經歷了多次無法堂食的挑戰,但我們仍然努力抓住每一次為顧客做飯的機會,在過程中也盡量發揮了我們積累多年的組織優勢。
鄉村基從1996年成立到現在已經有26年的歷史了,很多員工與我們企業一起經歷了很多,且一路成長發展。像之前的重慶山火事件中,我們組織員工為救火官兵提供飯菜;重慶封城時,鄉村基和大米先生進入了重慶的6個方艙,為醫務人員及隔離病人做飯。
可以看到,即便是特殊時期,鄉村基也沒有完全停滯,我們竭力讓所有員工能維持正常的工作狀態。
整體來看,盡管2022年有諸多波折,但2022年年底也迎來了新的拐點,疫情已經全面放開,我們也看見了新的希望,接下來可能還會有近三個月的艱難過渡期,這期間餐飲業面臨的挑戰仍然比較大,但我相信只要挺過了這個冬天,2023年餐飲業整體會向好。
李紅偉:過去幾年,蒙自源實現了門店從大做到小再到更小,從慢到快再到更快,從高到低再到更低,門店也突破了1000家。
我們兩年前就開始沉淀,不斷做出努力,如果沒有兩年的準備和持續投入,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我們也不會變得更好。
事實上,近三年來,蒙自源改變了很多。其中,最明顯的一點是“文化層面”。我堅信,文化戰略,是企業的第一戰略,文化戰略競爭,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文化重塑的力量,蒙自源真正找到了靈魂,讓所有的團隊、員工緊緊地圍繞在一塊兒。
文化,看似無形,卻是決定一切有形的種子。所有有形的經營成果,都來自于無形的文化底蘊。
源自夢想,讓我們所有的員工、團隊都有了使命,有了愿景,形成了價值觀,并將這些投射到具體的經營當中。像我們提出的“連做兩天,實現1000萬”,這其實是跟公司的使命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還有“衛生干徹底、品質嚴標準、顧客是主人”的經營準則,也是基于價值、文化而提出的。文化已經成為蒙自源發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則是實現了組織協同,通過組織的再造,我們的前、中、后臺完全打通,可以相互協同,這是支撐我們現在快速發展的一個動力。一味地靠營銷,或者是其他簡單的一些改變,增長可能只是曇花一現。三年來,通過組織的協同,我們在根本上實現了很多突破,過程很苦、很難,但是團隊從來沒有放棄過。
第三,就是我個人作為領導者的一些轉變。企業領導人猶如掌舵者,領導人變了,企業才會改變,流程才會改變。所以這幾年我率領團隊,堅持扎實經營,從供應商、加盟商等每個關聯方、合作者入手,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去改變,堅持不斷進步?!捌髽I的發展離不開一把手更進一步的努力”,這是這幾年我非常重要的一個感悟。
因為不斷的變革,這幾年蒙自源的商業模式才得以不斷進化。所以企業要勇于持續性去變革,這是不能停的事情,同時,我作為一把手,也要不停地去推動變革落地。
謝煥城:如果讓我形容過去一年,我的關鍵詞也是拒絕躺平!雖然大環境中很多行業都基本上停滯,但我們自身不能按下暫停鍵。
像七分甜過去一年做的更多的是修煉內功。我們把品牌做了一個全新的升級,從原來“七分甜更好喝”升級為“七分甜鮮果茶,好喝更健康”;從強調爆品升級到強調品類;從強調好喝升級到強調健康。這也是為了更加契合客戶的需求,讓品牌更加有差異化,更有競爭力。
其次,我們對加盟商也提供了更多的扶持,過去這一年,加盟商不容易。特別是封控期間,像我們上海的兩百多家門店,因為全城靜默,所有門店基本顆粒無收。還有全國范圍內,其它的門店也受到或大或小的各種沖擊。針對此,我們就分門別類,按實際情況對加盟商給予了相應的扶持。
此外,我們在產品創新這一塊也是馬不停蹄的。之前我們推出了比較有爆款氣質的青山白柚,前不久又推出了莓煩惱姜餅人,非?;?,在網上已賣斷貨。我們持續性地做了很多產品創新,不斷推出滿足年輕人好看、好喝、高顏值需求的一些爆款產品。
企業探索增長,
絕不是別人做了什么,我們就要去做什么
紅餐網:近年來,出現了不少餐飲增長的熱門路徑,比如做零售、做預制菜、做副牌、跨界、投資并購等,大家怎么看待這些增長路徑?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熟悉的領域分享一下。
李紅偉:我們一直聚焦米線戰略,專注在米線賽道二十多年,一直沒有去做跨界。雖然預制菜新賽道充滿了誘惑和機會,但我認為,我們的資金、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應該集中力量辦大事,做難而正確的事。
所以,蒙自源還是要聚焦米線賽道,先把規模做起來,讓人們對米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認知。當前,我們仍然堅持把自己的事做好、做透,這就足夠了。至于其他的機會,我們會去了解和學習,但目前不會參與布局。
李紅:我覺得餐飲企業要實現增長,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上考慮。
橫向就是通過業務拓展、規模擴大等方式實現收入的增長;縱向則是做深,比如依靠深耕品類來實現收入增長。
對大部分企業而言,首要還是考慮基于品類本身去做差異化,即通過做深、做透實現業務增長。
比如,我們鄉村基、大米先生所處的是中式快餐品類,我們崇尚的就是要讓顧客能夠吃出煙火氣,所以我們就進一步聚焦到現炒快餐。
與此同時,我們又分別按照鄉村基和大米先生的獨有差異化路徑去探索深入,獲得持續增長。比如鄉村基就是川味兒,大米先生則主要針對上海、深圳、蘇州、杭州這些城市的口味偏好做現炒快餐。
所以,依據公司的定位,看到品類差異的情況并去聚焦,是企業獲得增長的主要途徑。企業增長的路徑絕不是別人做了什么,我們就要去做什么。
此外,企業也可以通過橫向的拓展實現增長。比如現在中式快餐品牌大多還是屬于區域性的,那未來中式快餐全國化的進程會不會是一個增長路徑呢?有機構預測,2025年,中式快餐市場規??赡苓_到上萬億,這樣的一個巨大市場空間,對于全國性的中式快餐品牌來講,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謝煥城:整個餐飲產業賽道其實在過去發生了一些大的變化,其中,很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增長放緩。
增長放緩以后,隨著疫情、環境的改變,整個行業很多玩家都在做投資、并購、副牌等。但是我覺得,所有的投資以及孵化、跨界,一切都是要圍繞核心業務而開展,也就是說你的戰略定力一定要足夠強,不是說哪個掙錢我就去做什么。
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也做了一些投資,做了一些突破,但都是圍繞飲品、深耕飲品。比如我們做了一個咖啡新品牌,在別人看來,我們做咖啡也許是進入了一個新的賽道,但是我們認為,茶咖不分家,這不算跨界,更像是飲品的一個延伸。我們希望能夠在這方面實現一些新的增長,然后收獲一個新的增長曲線。
中式快餐前景廣闊
任何一家餐企上市都利好行業
紅餐網:在還不太確定的環境下,鄉村基、大米先生如何能夠“高舉高打”地擴張?背后有怎樣的考量?
李紅: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制定發展目標就像是寫一個腳本。我們制定發展目標的時候,等于明確了我們大概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是如果這個過程中,社會的變化很大,我們也要去做適當的復盤和及時調整。比如:從此前的情況看,最近三個月可能是這三年中最難的時候。但根據最近的情況再來看,其實也有一些好的跡象。比如:圣誕節前后市場有了一定的回暖,年輕人開始在活動了。
我們現在有超1000家直營店這樣的基本盤,在此之上,我們到每個城市多開幾十家,其實機會還是很大的。尤其像上海、深圳、蘇州、杭州等城市,它們的消費非常有活力,未來還有很大空間。在向前發展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堅持既要看到目標,也要看到“度”,兩手一起抓,雙管齊下。
紅餐網:今年鄉村基、老鄉雞、老娘舅三家中式快餐連鎖不約而同地向上市發起沖擊。上市,對于中式快餐企業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對鄉村基而言,上市能夠為鄉村基下一步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助力?
李紅:首先,我覺得不管是中式快餐企業,還是別的哪個賽道的餐企上市,對行業都是利好。中式快餐作為行業里最大的一個品類,企業上市實際上對于整個餐飲業有著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其次,上市對連鎖企業壯大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品牌普遍的發展路徑是:從一家夫妻店到小個體戶、企業,再到集團,而上市無疑有助于公司化乃至于最后集團化、國際化的形成。
但也要注意,相比上市,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著重于當下,要提升顧客的價值感知,讓更多的顧客支持你。
紅餐網:業界一直有一個好奇,中國能誕生像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連鎖快餐企業嗎?并且把這種期許投射到了像鄉村基、老鄉雞、老娘舅等頭部中式快餐企業的身上。李總您怎么看待這一現象,您認為中式快餐連鎖未來的發展將會如何?
李紅:中式快餐2020年時規模是4600多億,而即便是鄉村基,也只占不到1%的市場份額,所以未來中式快餐集中化發展之路還是任重道遠,依然存在很大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中式快餐企業重點還是要聚焦到自身的業務上。比如鄉村基、大米先生,都采取現炒的方式,雖然這樣的方式要實現標準化難度很大,但不可否認很多中國人還是更喜歡現炒快餐。
眼下,我們標準化、集中化的道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到像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程度,但是中式快餐品類是有巨大機會的,我相信只要路徑、目標清晰,就一定能夠到達理想的彼岸。
△圖片來源:鄉村基公眾號
米線賽道十年開10萬家店是有可能的
紅餐網:米線賽道,一直以來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但是蒙自源如今已突破1000家門店,蒙自源這兩年實現逆勢增長最關鍵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說,這些年蒙自源做了哪些動作,促成了如今的增長結果?
李紅偉:其實蒙自源這兩年的工作主要圍繞兩方面進行:第一是品牌,第二就是戰略。
具體來看,品牌方面,我們堅持以品牌驅動為導向,進行“對外+對內”的品牌形象塑造。
比如產品方面,對外,我們強調現熬原湯,因為現熬原湯是米線的靈魂,米線要好吃,必須湯頭要好。對內,我們堅持真正做到把一鍋湯熬好。
再比如說定位方面,對外,我們定位為米線大王,塑造米線頭部品牌形象。對內,我們內部通過“大王來了”“大王讓你好吃”“大王讓你放心”等概念。
米線大王,不只是墻上的口號,更重要的是,通過每一件具體的事,將米線大王的概念落地、沉淀下來:
像“大王讓你放心”,我們要求門店將衛生環境做到極致?!按笸踝屇愫贸浴笔且螽a品的標準化程度做到極致?!按笸踝屇汩_心”則是提升顧客的滿意度。衛生干徹底,品質嚴標準,通過一點一滴的“外部塑造,內部做到”,最終形成一個經營的閉環。
第二,戰略層面,我覺得品牌想要走得遠,首先眼光要看得更遠。我們看三年做一年,也規劃了未來十年的發展。
規劃三年,比如說我們從三年前的“現熬原湯”到現在“米線大王”,是三年的規劃,從現在的“米線大王”再到三年后的“脫糖米線”,這又是三年的規劃。
每個階段都要有突破創新,這的確很難,但難的事情才有核心競爭力,我們要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從“現熬原湯”到“米線大王”,從“米線大王”再到“脫糖米線”,我們要塑造越來越高的認知。把高品質的東西變得更市場化、平民化,產品既要好、價格又要低,這會是很大的挑戰。但我認為越有挑戰的事情我們越要去突破它。
當然突破創新還不止這些,比如我們聚焦的是米線大品類,但米線也可以叫粉,目前在粉類這塊,形成連鎖品牌的還不多,所以未來這也是機會;再比如我們規劃全面擁抱Z世代,為此我們要讓品牌年輕化,品牌越年輕,機會就越多。
未來十年,我們要做到10萬家店。這個數據很多人現在聽起來覺得不可思議,10萬家店太難了,但是通過戰略,一步步拆解下來,我覺得是有可能實現的。
未來我們將聚焦自己的主戰場,在大灣區我們的店快超過800家了,這些店基本都是做小堂食、輕堂食或者外賣,這種門店模式可控性更高。聚焦主戰場,未來我們要將大灣區的每個區域都打透。
總之,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三十年,我們都將聚焦在米線這個賽道,把米線這口“井”打造成“一米之寬,一萬米深”,把它打透,我覺得這就是機會,也是我們的本分。
紅餐網:蒙自源也孵化了一些副牌,能否跟我們介紹一下做這些副牌的初衷和目標?
李紅偉:其實這個不叫副牌,應該叫我們的增長點。我們每年在增長這塊都投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如何實現增長呢?我們把所有和米線有關系的模型、模式都重新模擬了一遍,也就是將不同地方、不同區域、不同賽道的米線模型模擬了一遍,模擬的目的就是為了支撐蒙自源的發展。這也是考慮到,我們要做十萬家店,必定要有不同的模型、不同的店型,甚至可能是不同的賽道。所以我們要不停創新產品、創新味道。
我們堅守米線賽道,所有增長核心都是圍繞米線這個賽道來做,但這并不是我們的副牌。
茶咖不分家
未來大部分茶飲品牌都會賣咖啡
紅餐網:2022年7分甜的品牌定位聚焦到“鮮果茶”,同時更加強調“好喝”“健康”,是什么促使7分甜的打法發生“從聚焦爆品到品類延伸”轉變?
謝煥城:其實我認為主要歸功于兩點,一是產品的創新,另一個就是品牌的差異化。這兩方面通?;ハ嚓P聯、互相影響甚至疊加。
產品創新方面,從我們的口碑產品楊枝甘露開始,到幾乎所有的應季的鮮果的大單品,再到最近出圈的暴打人參超檸茶、莓煩惱姜餅人,被很多網友評價說好喝、好看、好玩,特別有情緒價值。本質上是因為,我們不僅僅強調好喝、健康這種功能的價值,我們還期待給消費者帶來快樂、純真這些情緒價值。
差異化方面,新茶飲產品很容易同質化,所以將品牌的差異跟產品綁在一起是不二的選擇,但要將品牌跟產品相互結合,這需要長遠的認識、籌劃的能力和長期的投入。
紅餐網:7分甜在2022年迎來了品牌15周年的生日,歷經15年的發展,您覺得新茶飲賽道與之前相比,競爭邏輯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新茶飲行業是否正逐漸觸及增長天花板?
謝煥城:我是一個老茶飲人,我從事這個行業22年,應該算是第一代。7分甜也已經十六歲了。從一開始,也就是2000年那會兒,我就是賣產品,我把一杯產品做好然后賣出去就結束了,競爭的底層邏輯就是做好產品、賣出去。
從2015年開始,整個茶飲行業迎來了一波行業的紅利,再到后來我們迎來了品牌紅利,到如今,無論是行業紅利還是品牌紅利都在逐步消失。
整個過程當中,茶飲行業的焦點也在改變。比如說早前我們都是以產品為主,以品牌的差異化為主,但是現在品牌之間幾乎沒有什么差異化,產品也是高度的同質化。
那現在拼什么呢?拼的是供應鏈的效率、門店運營的穩定性、門店線上線下獲客的效率、乃至品牌的加盟商的投資回報周期,還有剛剛提到的消費者情緒價值的滿足。
以前一杯茶飲做到好喝就可以,但現在的茶飲做到好喝還只是基礎,你還要讓消費者喝了這一杯以后不用擔心胖,換句話說,現在的茶飲還要有健康的屬性,同時還要讓消費者覺得好看、好玩,還可以拍照發朋友圈。由此來看,茶飲行業發展的底層邏輯確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不可否認,茶飲行業增速已經開始放緩了。但從整個餐飲業的發展來看,增速放緩是普遍現象,但整體體量上,餐飲行業還是在快速增長,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這樣的低線城市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所以,相信未來新茶飲行業也會如此。
紅餐網:7分甜跨界打造了咖啡新品牌「輕醒咖啡Brisky Coffee」,咖啡有潛力成為新茶飲品牌增長的第二曲線嗎?新茶飲做咖啡,分別有哪些優勢、劣勢?
謝煥城:我之前說過一句話:未來絕大部分茶飲品牌可能都會去布局咖啡賽道。我一直說茶咖不分家,在外人看來咖啡是另外一個行業,但在我們茶飲人看來,它們就是同一個行業,都是賣喝的,只是場景不太一樣而已,但是其他很多方面是可以通用的,因此茶飲品牌做咖啡是必然的趨勢。
茶飲在中國的發展其實比咖啡更早一點、更成熟一些,特別是那些現在已經規模化的茶飲品牌,上千家、幾千家規模的很多,甚至有品牌已經達到了一兩萬家店。但是規模超100家以上的咖啡品牌都能數得過來。
目前,茶飲品牌布局咖啡領域,我覺得有幾點優勢。
一是茶飲品牌歷經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打造成功連鎖經營和管理的經驗,這些經驗能幫助其在一線城市復制開出大量咖啡店。
二是很多茶飲店現有的規模優勢可以轉化到咖啡店的經營,比如大家可以直接將經營不善的茶飲店轉變成咖啡店經營,也可以新開茶飲+咖啡的集合店。
三是茶飲完善的研發體系、研發團隊也可以應用到咖啡領域,在咖啡產品方面,茶飲品牌也可以做出大量的創新。
最后,連鎖茶飲品牌的供應鏈是比較成熟的,供應鏈優勢及物流網絡可以在咖啡賽道直接復用。
這些優勢還是挺明顯的,所以我個人預測,未來咖啡會被茶飲人當成一個品類來做。
2023年,搶人、搶錢、搶地盤
紅餐網:最后一個問題,在當前的形勢下,很多企業的決策依然還趨于保守,但事實上,危中有機,未來餐企在謹慎前行的同時,又該如何避免錯失增長良機呢?
李紅:三年的疫情終于走到了終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明白了要在不確定中尋找到確定。
而眼下,是餐飲業開啟未來的很重要的一個時間段,也是很多企業比較難的時候?,F在這個階段,我覺得餐企還是要盡可能保持現金流,保存團隊的實力。
這個時候做多余的動作也沒多大意義,建議大家在這段時間好生修養??窟^去的經驗,過去的舊地圖,可能去不了未來的新大陸,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積極地調整,去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去理解新時代餐飲的特征,然后通過團隊和組織力去進行把握。
謝煥城:民以食為天,我覺得中國餐飲業未來的增長是確定的趨勢。三年的疫情已經過去了,2023年我認為會是一個關鍵性的增長機遇,我們應該盡早做好各種人才、組織、資金、戰略的準備,在年前就要做好。2023年,搶人、搶錢、搶地盤。
李紅偉:所有的困難都會過去。餐飲人不要低估了我們自己的能力,要堅持在我們熟悉的領域里去做好自己的事。等待機會,等待未來。我覺得一切的美好都在等著我們,我們要充滿信心。
餐飲人永遠在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餐飲的本質也是創造美,相信未來所有的消費者、所有餐飲人都會越來越好。
注:本文配圖由鄉村基、7分甜、蒙自源提供,紅餐網經授權使用。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