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端預制菜的未來是什么?
據國海證券顯示,預制菜是近五年食品加工行業中發展最快的子行業之一。從2014年外賣行業開始蓬勃發展,到2020年疫情催生家庭端消費需求,逐漸從B端蔓延至C端。
如今,我們也能看到,更多品牌正加速在C端預制菜上的布局。例如,陸正耀集中火力擴張預制菜門店,其「舌尖英雄」應運而生,還有火鍋超市「鍋圈食匯」從火鍋食材延展至“預制菜”品類。不止它們,生鮮電商、新零售平臺、餐飲商家都在積極擴充品類,視預制菜為下一個盈利出口。
C端預制菜妥妥成為了餐飲界的“必爭之地”。
意義
目前來看,預制菜相關企業超7萬家,近5年涌入大量市場參與者,其主要玩家類型有:
專門的預制菜品牌,如新聰廚、蒸燴煮,味知香繼2002年陸續成立,它們是最早一批涉及預制菜品類的企業;
農牧水產類企業,例如望家歡、國聯水產、惠康食品分別于2014年、2015年、2018年涉足預制菜,它們的主要目的是從上游延展其產業鏈;
傳統速凍食品企業,如,安井食品在2018年成立了預制菜品“凍品先生”;
餐飲企業,如2020年,西貝以創始人名字命名的預制菜副牌“賈國龍功夫菜”,“牛大骨”在天貓、京東上都進入預制菜銷量前十榜單,海底撈則推出了“開飯了”半成品菜肴產品;
新零售企業/生鮮電商,如盒馬于2017年成立了盒馬工坊,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等生鮮電商也加速布局預制菜,將其視為破局虧損的重要戰略;
預制菜零售門店,如2017年賣火鍋食材的火鍋超市鍋圈食匯成立,近期也開始布局預制菜品;2022年,陸正耀的第n次創業項目看中預制菜,其門店舌尖英雄一個月擴張3000家;
可以看出,預制菜的參與者類型眾多,分布在餐飲產業鏈不同地方。除了“主業”做預制菜,也有很多企業把它延展出來的“副業”,預制菜顯然對它們有特殊的戰略意義。
首先,對于利潤導向的品牌們而言,C端需求不斷被放大的預制菜作為延展品類,可以對企業進行降本增效。
以餐飲企業為例,疫情直接影響其門店利潤,從而不得不考慮其他增長曲線,海底撈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它于去年大肆關閉門店,虧損超過38億元。對于海底撈而言,一直堅持“餐飲+零售”的思路以提高毛利率,而做預制菜的邏輯在于,從外出到居家,增加消費者居家吃火鍋場景(這與在店里吃火鍋是互相替代和補充的),從而提高收益。
再者,對于火鍋超市而言,相對于火鍋這樣平均一個月1-2次的低頻的飲食品類,預制菜這樣更加高頻品類,能夠幫助增加消費頻次,從而提升門店坪效。不僅如此,如花椒雞、羊蝎子、椰子雞等既可以作為火鍋湯底,又可以當作一道單獨菜品的品類,通過預制菜,還能復用產品開發鏈。
其次,C端上的預制菜品類,比起一些標準化大單品(例如火鍋、燒烤),SKU更加豐富,做差異化、做爆品的空間更大。
目前,整個預制菜市場,已經由速凍米面等極少數品類拓展至多種菜品。按照食用方式,預制菜可分為即食(八寶粥、罐頭)、即熱食品(速凍水餃、方便面、懶人火鍋)、即烹食品(需入鍋加工的常溫/冷藏/冷凍的半成品,例如佛跳墻、梅菜扣肉、小龍蝦、蠔油牛肉、酸菜魚等)以及即配食品(凈菜,需自行調味烹飪)。
比起火鍋這樣的大品類,預制菜擁有更加豐富的中餐菜系種類,其在產品研發上顯然有更多發揮空間。
比拼
目前來看,整個預制菜行業剛剛起步,競爭格局極其分散,參與者眾多。雖然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都趕來分一杯羹,但未出現具備一定規模的大單品,以及全國性龍頭企業。
由于尚處發展初期,C端消費者對于預制菜認知度較弱,屬于弱品類無品牌的階段,所以在前期,企業的比拼更看渠道與品牌,而品牌又主要看產品研發和營銷能力,從這個角度上看,資金不足的中小商家能出圈的機會很小。
從渠道力和研發力的角度來看,雖然預制菜企業在渠道深耕多年,有密集的經銷商渠道網絡,以及多年的研發經驗使得產品打造上更貼近消費者需求,但整體而言,其品牌還是主要局限在某區域內。
例如C端預制菜代表——味知香,其擁有柔性生產線和研發體系。它們重視研發,試圖不斷打造爆品。目前供應200+種 SKU,從最終產品食用體驗出發,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飲食,但目前味知香的地域性較強,其預制菜門店主要集中在華東區域,門店擴張效率較弱。
還有盒馬這樣的新零售平臺本身有良好的消費者數據積累,據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購買預制菜的消費者中一二線線城市目前占比達80%,年齡大多在 22-31 歲,占比超43%,其本身的消費人群與預制菜C端消費者畫像較為重合。
不過作為終端,盒馬雖有60%為自主研發,另外的40%與餐飲/食品品牌合作比例 40%,更需要把握好“貼牌品控”。每日優鮮也是主要通過與西貝、眉州東坡等餐飲合作研發預制菜,其自主研發能力較弱。
另外,細分的零售終端——火鍋超市如鍋圈食匯也開始進軍預制菜市場,在本身有幾千家門店、以及具有上游原料供應鏈的優勢情況下,它們可以先通過火鍋品類進行預制菜的延展,但整體,在預制菜的研發力上不如味知香和盒馬這些老牌選手。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陸正耀的舌尖英雄,通過復制“快速擴張+性價比”的“瑞幸”打法,快速在全國建立品類+品牌的雙認知,從團隊以往成績上看,其營銷能力必定是不弱。其背后也在不斷搭建自己的產品自研和整條供應鏈能力,對于其他品牌可能會有一定沖擊力。
可以看出,不同類型的參與者在產品以及渠道上有自己的優劣勢,然而,由于預制菜具備長鏈條(原料采購/自產——屠宰加工——鎖鮮技術——冷鏈運輸——銷售終端),不管是B端還是C端,最終比拼的還是供應鏈實力,從這一點看,巨頭如盒馬受行業認可的供應鏈實力更具備長期優勢。
未來
由于C端預制菜很好地填充“在家吃飯解決方案”中的空白,餐飲企業、預制菜門店、火鍋超市、生鮮電商、新零售平臺.....眾多參與者虎視眈眈著,而C端預制菜的未來,又究竟會屬于誰呢?
首先有一點想要說明:預制菜不會是終點,其品類還在不斷走寬,其正以“餐飲零售”的思路被擴充。
例如,典型的火鍋超市「鍋圈食匯」目前已經從單純的火鍋食材延伸出燒烤、鹵味、生鮮、一人食、快手菜等,不僅如此,推出了細分品牌“鍋圈憨憨一人食系列”,銷售自熱火鍋、自熱米飯、螺螄粉等產品,而后又在部分地區開賣生鮮果蔬類產品?!盎疱伿巢某小闭徊讲窖葑兂伞盎疱伿巢?其他品類”的模式。
另一頭部品牌「懶熊火鍋」,則針對火鍋食材銷售淡季的問題,增加了堂食、熱鹵、冷飲等。門店除了售賣火鍋燒烤食材外,半成品菜也逐漸占據半壁江山。
而定位為預制菜門店「舌尖英雄」,也售賣火鍋材料,未來據悉還將提供周邊產品,例如干果、鹵貨等,后續也會上架知名第三方品牌產品。
我們可以發現,定位不同細分的餐飲零售,其售賣的品類正在重合,邊界正在模糊。它們最終可能是殊途同歸,即實現居家烹飪/飲食的全零售品類、全場景覆蓋,以滿足家庭理想的快捷方便“一站式”的購買體驗。
“吃”的典型品類、場景覆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