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京東物流VS順豐速運,誰才是中國的物流一哥?

時間:2022-12-26 15:54:54來源:food欄目:物流新聞 閱讀:

 

見聞研究所
,贊 398
注“ 見聞研究所”觀看更多精彩視頻內容

京東物流今日上市,成為東哥人生中的第4個IPO。大家都知道,在經歷了明尼蘇達往事之后,東哥低調了兩年,也正是在這兩年間,京東控股的達達和京東健康先后完成上市,平均一年一個IPO,東哥的速度,那叫一個快。

也許在這兩年里,東哥真的想明白了一件事,與其成為男人中的戰斗機,不如成為IPO收割機,資本市場的盛宴,那才是真的香。

話說京東物流,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從京東內部孵化出來的,2007年,東哥發現京東70%的客戶投訴都來自物流,抱怨送貨慢、貨物損壞嚴重,于是決定自建物流。

這舉動當時看有點犯傻,物流屬于典型的臟活、累活而且重資產,對資金的消耗十分巨大,動輒數萬的快遞員隊伍也非常難管。連馬云都表示“人太多,會把自己拖死?!?/span>

但現在看,東哥實在是高瞻遠矚,京東物流很快成了京東的護城河,憑借優質的服務為京東圈粉,甚至還能對外接單給京東掙錢,而今更是要憑借400億美元估值晉升物流行業老二。而老大則是順豐,市值差不多是京東物流的兩倍。

4年前,兩家人就彼此認定了對手。

2017年3月,中國最神秘富豪王衛表示,順豐最大的競爭對手肯定不是同行,而是個跨界高手。

這高手有三個特征:一是技術性很強,二是能掌握整個行業上游,三是擁有大數據。

這三條一看,分明就是京東。

巧了,2017年6月,劉強東也做了一番預言,京東和順豐會成為兩大物流巨頭,其他都是給阿里搬磚頭、打醬油的。

事實證明,東哥是個不折不扣的預言家。如今的順豐和京東物流,果真成為了物流行業的兩大巨頭,其他快遞公司大多數被收編在菜鳥網絡旗下,的的確確在給阿里搬磚頭、打醬油。當然大家都知道啊,東哥在17年的時候是個預言家,18年反手就當了一回狼人,不過狼人的身份玩脫了。

說回到順豐和京東物流的故事,其實,在早些年的時候,順豐一直是物流業的老大哥,而京東物流則是跟隨的小弟。

但是東哥對京東物流的期望一直很大。2017年,京東物流全面開放,從京東的物流部門變成獨立公司,開始對外接單了。

東哥當時還提到京東物流未來五年,來自京東的收入必須要低于50%,十年后低于20%。

從招股書來看,基本已經完成了東哥當年的愿望。

這幾年京東物流外部客戶收入占比不斷提升,從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提升至2020年前9個月的43.4%,平均增速7.75%,不出意外,明年就會超過50%。

相對的,京東集團收入占比就會低于50%。說明京東物流對于京東集團的依賴正在降低,逐漸發展成為一家獨立的物流企業。

更可喜的是,京東物流目前已經扭虧為盈。

2020年前三季度京東物流實現凈利潤22.8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率為4.6%,扣非凈利率攀升至 6.0%,反超順豐。

此前虧損的原因,是京東物流一直處在高投入期,如今實現盈利,說明其高投入期已經度過,在一二線城市的建設投資已經完成。

營收方面,京東物流的增速也超過了帶頭大哥順豐。

京東物流2020年前9個月營收為49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3.2%。

順豐控股同期營收1095.94 億元,同比增加39.13%。

雖然,目前營收規模上,京東物流僅占順豐的45%,相對而言是小弟,但增速已快過順豐。

那么,問題來了,京東物流的增速為什么這么快呢?

同學們,接下來要敲黑板了,這是重點。

我嗑了15篇研報和文章,終于找到了答案。

京東物流的發展之所以能夠快過順豐,主要得益于它的四道護城河。

第一道護城河是 一體化供應鏈

京東物流招股書長達536頁,其中供應鏈出現了572次,一體化供應鏈出現了126次,足見其重要程度。

什么叫一體化供應鏈呢?

這里給大家做個科普。

一體化供應鏈是指:為客戶提供端到端、一攬子服務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貫穿企業的生產制造、銷售、售后等多個環節,不僅包含基本的運輸、倉儲、分揀、配送等物流服務,還包括銷量預測、生產規劃、存貨管理以及終端客戶訂單管理等增值服務。

這樣說你是不是聽不懂,沒關系,翻譯成人話就是,普通的快遞公司只負責最后的配送環節,而京東物流卻能夠提供一條龍服務,從銷售環節,京東物流就開始介入,根據自己的數據提供銷量預測,當中的環節包括訂單的管理,倉儲服務以及最后的配送環節,京東物流全都包了。

對于廠商來說,這樣不僅省事還高效,鞋履品牌斯凱奇在利用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后,平均履約成本減少了11%,平均交付時間在與京東物流的合作期間減少了約5小時。

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廠家發現一體化供應鏈有很多優勢,所以近年來,這個市場的發展速度非常迅猛。2020 年我國一體化供應鏈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人民幣,預計到 2025 年將進一步增長到3.2 萬億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 9.5%。滲透率預計將由 2020 年的 31.0%增長到 2025 年的 34.7%。

京東物流已經成為中國營收體量最大、倉儲面積最廣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2020前三季度僅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就掙到了391億,但是,如此巨大的收入,也只是占到市場總規模的2.2%,前十名加起來也才占了8.1%。

如果把一體化供應鏈市場看做一個尚未開采的巨大金礦,京東物流就是那個最有力的挖掘者,未來大有可期。

接下來介紹一下京東物流的 第二道護城河:龐大的倉儲運輸體系

京東物流可能是除了中國郵政之外,物流網點最多的物流冷鏈服務公司。就連雪山之巔珠穆朗瑪峰,京東物流都能用無人機給送過去。

京東物流在全國擁有800 多個自營倉庫,同時還擁有 1,400 個第三方倉庫,倉儲網絡幾乎覆蓋全國所有區縣,總倉儲面積約為 2000 中國方米。

那帶頭大哥順豐呢?擁有194個不同類型的倉庫,面積約 234 中國方米,差不多只有京東物流的十分之一。

那么問題來了,老大哥順豐都不敢砸錢造那么多網點,京東物流又為何要投入高額的成本,造出十倍之多的網點呢?先告訴你結論,京東物流根本就不是一家傳統的快遞公司,東哥的星辰大海正如第一道護城河所提到的,京東物流想做的是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商。從這個角度,就不難理解為何京東物流要布局如此之多的網點,因為它的倉配模式就要求它建造大量的網點。

這里給大家科普一下,什么叫倉配模式,就是用戶在下單購買商品前,京東就已經根據自己過往積累下來的數據,把商品提前安排在多個倉庫待命,用戶下單的第一時間,商品就從距離用戶最近的倉庫,直接發往對應的配送站,再由京東小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在物流行業,這就是所謂的貨等人。

而順豐呢?則是人等貨,用戶下單之后,順豐先到商家倉庫取貨,再送到自己網點,集中到轉運中心后再跋山涉水送到用戶家中,就算坐上順豐的大飛機,也很難趕上京東物流的速度。畢竟多出了取貨和轉運的環節。

這就是為什么,你在京東自營購物,能夠體驗到上午下單,下午收貨的快感。

說完了第二道護城河,接下來看看第三道護城河,那就是京東物流有一個好爸爸——京東集團

京東物流脫胎于京東,就必然受益于京東。

不僅是京東集團每年都為它提供穩步增長的營收,還在于服務京東電商平臺的其他商家和外部客戶。

雖然沒有數據證明京東物流的外部客戶有多少來自京東電商平臺,但平臺商家若使用京東物流”商務倉“產品和服務,都是有好處的。一方面是可以進入京東的倉配體系,自己只管賣貨,其余都由京東物流來打理。另一方面是可以進入京東的生態,獲得流量傾斜、貸款、售后履約等服務。

所以即便獨立上市,京東集團還是會為親兒子京東物流謀福利的,畢竟京東集團是京東物流的最大股東。

接下來看看最后一道護城河,那就是 黑科技

如今的物流行業,表面看是臟活累活,但骨子里已經是科技公司了。

順豐號稱快遞圈的科技狂人,三年累計投入35.23億,超過其他幾家快遞公司之和,研發費用率穩定在1.1%。

但京東物流更狂,過去三年,累計技術投入達到46億,平均占比3.4%,說明京東對于研發的重視已經超過了順豐。

研發雖然很燒錢,但卻也帶來了驚人的效果。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投入,京東的庫存周轉天數已經降到了34天。相比之下,沃爾瑪和亞馬遜的這一指標超過40天,國內其他行業甚至高達60天。

效率提升的同時,經營費用率也在不斷下降,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分別為10.2%、9%以及8%,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且都低于順豐,說明京東的成本管控能力要優于順豐。

費用低了,毛利自然就上來了,京東物流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毛利潤分別為10.8億、34.4億及54.2億元人民幣,毛利率分別為2.9%、6.9%及10.9%,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與順豐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

以上便是京東物流的四道護城河,擁有這么多護城河,京東物流就能穩超順豐了嗎?

NONONO,京東物流也有個讓東哥頭疼的大問題,甚至還上過熱搜。

那就是京東物流的人員成本過高,而且很難降,畢竟都是兄弟。

京東物流目前納入報表的職工合計 25.9 萬人,其中倉儲、快遞、客服等一線員工超過24萬。僅在2020年前三季度,京東物流一線員工的福利開支達到人民幣179億元,占據總成本的42%。

順豐呢?則是省錢小能手。

營收規模比京東大一倍,卻只有11.4萬員工,一線員工7.4萬,員工成本只占總成本的13%。

員工成本的巨大差異與兩家公司的管理機制相關。

京東物流采用末端直營模式,快遞員與總部直接簽訂合同關系,由京東交納五險一金及其他福利。2018年,京東光社保就交了60億。

而順豐為了推動成本下降、執行靈活用工模式,近幾年將部分順豐直營網絡原有的區域從總部直營轉為承包區,這錢就省下了。

但即便算上外包,京東物流員工成本+外包費用占據了總成本的87%,順豐的則為71%,還是遠低于京東物流。

2019年京東曾在華南部分城市取消了快遞員的底薪,同時調低了快遞員公積金繳費的比例。隨后,輿論直接把東哥罵上了熱搜,說他不再拿快遞員當兄弟。

這只能怪東哥當年口嗨,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說過:克扣員工五險一金省下的錢是可恥的錢。所以東哥要是敢在這方面省錢,臉怕是要被打腫了。

除了人工成本高這個問題外,京東物流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高管層的變動。

2020年12月, 京東物流掌舵人、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王振輝辭職。

王振輝2010年加入京東,隨后成為倉儲部負責人,2017年京東物流獨立后便出任公司CEO,算是公司的締造者之一。在之前京東集團高管頁面,王振輝位列第三,僅次于劉強東和徐雷。

但在公司IPO的前夕,這位關鍵先生突然辭職了,原因撲朔迷離,而接任的余睿,此前雖然是京東首席人力資源官,但在物流行業并沒有太資深的經驗。高管層的變動,給京東物流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

所以要說京東物流能夠穩超順豐,那還為時過早,單從財務數據來看,京東物流雖然近三年增速超了順豐,但營收規模卻還只有順豐的一半,未來的道路還很漫長。

不過,京東物流并沒有把順豐當做競爭對手。

招股書中,京東物流這樣寫道:順豐是一家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而京東物流的定位是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商。這個在第二道護城河中提到過。

更具體的說,順豐是主要做C端快遞的,京東物流是主要做B端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兩者市場不同,不直接沖突,所以并不是直接的競爭對手。

在中國物流行業,B端市場規模大致是C端的9倍,可以說是一片藍海,這個大金礦基本還沒開挖,所以說在未來,京東物流將大有可為。

另外,中國物流巨頭們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漸具備了國際競爭力。

隨著一帶一路及跨境電商的發展,京東物流、順豐、菜鳥等頭部企業在全球跑馬圈地的腳步越來越快。

東哥已經確定了京東物流未來10年的國際化方向:那就是,要以供應鏈來服務全球化,實現48小時中國通達全球。

順豐的航線布局也由國內延伸至東南亞、中亞與歐洲腹地,全球范圍內的通航城市與地區也已超過60個,建成了具有全球服務能力的供應鏈體系。

中國的物流企業渴望走出國門,同樣的,世界的物流體系,也需要來自中國的力量。

正如去年疫情期間,京東物流在運輸防疫物資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讓中國成為全球最早走出疫情陰霾的國家。然而,在世界的其他角落,依然有很多國家深陷疫情的泥潭。真心希望,中國的物流企業能夠有這樣的擔當,在全球的防疫行動中,做出更多的貢獻,讓世界也感受到來自中國的速度和溫度。

參考資料:

1.《快遞物流系列研究筆記之一:從義烏價格戰說起》;安信證券;明興,孫延

2.《物流快遞物流系列研究筆記之二:“黑馬”跨越,對順豐影響幾何?》;安信證券;

明興,孫延

3.《快遞物流系列研究筆記之三:商務件市場空間有多大?》;安信證券;

明興,孫延

4.《快遞物流系列研究筆記之四:疫情后,中國快遞業十大猜想》;安信證券;

明興,孫延

5.《快遞物流系列研究筆記之五:再談義烏價格戰》;安信證券;

明興,孫延

6.《快遞物流系列研究筆記之六:極兔、眾郵,快遞業新兵對行業影響幾何?》;安信證券;

明興,孫延

7.《快遞物流系列研究筆記之七:菜鳥的物流江湖》;安信證券;

明興,孫延

8.《快遞物流系列研究筆記之八:京東物流的星辰大?!?;安信證券;

明興,孫延

9.《快遞物流系列研究筆記之九:未來“同城為王”?》;安信證券;

明興,孫延

10.《深度解讀京東物流招股說明書》;中信證券;

扈世民,湯學章

11.《京東物流(DY918HK):倉配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龍頭》;興業證券;

余小麗

12.《京東物流爭氣了:為京東掙錢,不靠京東養家》;36氪;

董潔

13.《深扒京東物流的家底兒》;虎嗅;

Eastland

14.《劉強東,即將斬獲第四個IPO:估值2500億》;投資界;

閆啟

15.《深扒京東物流536頁招股書》;節點財經;IPO君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微信推送機制改變,別忘了點“在看”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

上一篇:物流紛爭,這家公司如何找到更大的森林?

下一篇:官宣!京東物流收購德邦66.49%股份

相關推薦
  • 首個“零碳冷鏈園區碳核算”標準編制啟動,構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