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農產品冷鏈物流:如何打通“最先一公里”

時間:2022-12-26 15:39:54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作者:張一(長三角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來源:上海華略智庫(ID:HUALUETT)

國家政策利好和消費升級驅動下,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持續旺盛。作為我國農產品全程冷鏈物流體系中的最大短板,產地預冷正是減少運輸過程農產品損耗浪費的關鍵靶點。在“小而散”的農業生產方式面前,如何打通冷鏈物流的“最先一公里”?農業浪費觸目驚心

今年國家糧食和儲備局舉行的新聞通氣會透露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我國每年糧食儲藏、運輸、加工環節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這是什么概念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這就意味著從糧食收獲到與消費者見面之前就已經損失5%以上。

將2020年的產量減去700億斤,大致相當于我國2013-2014年的糧食產量,也就是說僅僅在加工流通環節的浪費就讓我國6-7年間糧食增產的努力付諸東流,實在令人扼腕。

然而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糧食5%的損失量相比其他農產品已經算是非常優異的表現了。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發布的《2019農產品產地冷鏈研究報告》,當前我國各類生鮮農產品儲運損耗率幾乎都達到10%,其中蔬菜的損耗率更是高達20%,是發達國家的4倍(見圖1)。

在前不久熱映的電視劇《山海情》中有一個情節,閩寧村的村民在福建專家凌一農教授的指導下大規模種植反季節雙孢菇,但是由于無法儲存,導致產品大量積壓和損耗,農戶損失慘重(見圖2)。

圖1  我國與發達國家農產品損耗率對比,圖片來源:《2019 農產品產地冷鏈研究報告》圖2《山海情》劇照

我國農產品損耗率居高不下,與使用冷鏈運輸率不高有著直接的關系。

據中物聯冷鏈委統計,目前我國肉類與水產品有近60%通過冷鏈運輸,而僅有1/4的水果運輸使用冷鏈。蔬菜冷鏈運輸率更低,只有不到10%,相應的蔬菜損耗率在所有農產品門類中也是最高的。

相比發達國家90%左右的冷鏈運輸率,我們還有很大距離,農產品損耗率高出數倍也就不足為奇。

產地預冷發揮接口作用

冷鏈物流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要求產品從生產運輸到加工儲備再到終端消費全鏈條都處于低溫保障之中,而其中每一項產銷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冷鏈斷鏈的情況(圖3)。因此,大幅提升冷鏈運輸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圖3 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斷鏈具體表現形式,圖片來源:《生鮮農產品電商冷鏈物流斷鏈成因分析與應對策略研究》

因此,如果沒有周全的物流組織系統,冷鏈運輸很難得到保障。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又呈現出小而散的特點,給冷鏈物流組織帶來很大困難。

以美國為例,其農產品主要流通渠道是集中式的配送中心,90%以上農產品供應給超市再進行銷售,實現了全程冷鏈配送。

日本則以中央批發市場為主要流通渠道,雖然集中度不如美國,但也基本實現了農產品在低溫保鮮狀態下的流通。

而國內農產品流通模式主要是以批發市場為中心,零售市場和超市(中間商)為基礎,70%的農產品由農貿市場銷售,多在常溫、自然的狀態下完成農產品流通(表2)。

從農產品流通模式對比中,可以發現我國冷鏈運輸發展存在一個天然瓶頸,即零散的產銷形式讓農產品的規模化運輸受限。而實施冷鏈物流涉及到冷庫建設、冷藏車輛、制冷設備、能源消耗、管理運營等等多方面的成本投入,比普通常溫運輸要求更高、成本更大。

如果不能實現某種程度的規模化經營,以此攤薄單位產品的運輸成本,那么不論是農產品的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難以負擔高昂的冷鏈運輸成本,雙方將不得不選擇承擔農產品運輸損耗的代價。

因而,如何讓相對零散生產的農業產品進入到冷鏈物流的渠道,成為減少我國農產品損耗浪費的關鍵。從農產品產銷過程來看(圖4),實現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即產地預冷)就具有特別的意義。

一方面,實施產地預冷必然會對剛剛收獲的農產品進行初步的分揀、包裝甚至加工,讓天然狀態下的農產品初步成為具備一定標準化屬性的商品,是下一步進行大規模加工與運輸的重要前提。

另一方面,產地預冷能夠迅速除去產品的田間熱,冷卻至果蔬適宜運輸或貯藏的溫度,對于后續的冷鏈環節來說面臨的將不再是種類不同、特點各異的農產品,而是適宜冷鏈運輸的標準化低溫貨品。

因此,預冷不僅提升了農產品品質,更重要的是成為了農產品進入冷鏈物流環節的接入口,保證冷鏈不會斷在起跑線上。

圖4  我國農產品流通模式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研究報告2020》

相對于干支線運輸等物流環節,農產品的收獲、預冷與初加工更難實現規模化、標準化操作,產地預冷的實施難度也更大。

根據《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家重點企業分析報告》,我國冷鏈物流重點企業的業務布局著重于冷鏈倉儲、干線運輸和城市配送三個環節,這反映出產地預冷確實是一項費力不討好的工作,重點企業紛紛將業務重心分布在了流通環節的中后段。

實踐出真知:另一種維度的規模化

全國各地對于如何打通農產品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已經展開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值得總結借鑒的經驗。

案例一:甘肅小型組裝式冷庫

甘肅省結合自身特點,探索出一條以組裝式小型冷庫為主要預冷方式的農業冷鏈路徑。組裝式小冷庫是一種新型冷庫,其庫板、制冷機組、蒸發器等可預先制造好。

通過在蘭州郊縣高原夏菜主產區的一些鄉村進行示范應用,發現組裝式冷庫尤其適合于一些高附加值、采后必須馬上進行預冷的精細蔬菜,如豌豆苗、蠶豆瓣等。

圖5  組裝式小型冷庫示意圖

在產地現場安裝小冷庫,占地面積小、選址靈活方便,可以實現快速降溫,非常適合比較分散的蔬菜產地預冷使用。

得益于組裝式小冷庫,農戶可以適時采收、及時預冷,還能充分利用產區的勞動力資源就地進行分級、包裝等初加工,使預冷保鮮由集中式的大型保鮮冷庫向鄉村與產地延伸,有效避免了大型保鮮庫多次裝卸、包裝、周轉造成的機械損傷。

據測算,一般30~50戶的合作社建造庫容40t的裝配小庫就可滿足蔬菜預冷或短期周轉的需要,戶均投資約2000元,使用期可達10年以上,對農戶而言也沒有造成過重的負擔。

這項益農益民的舉措很快得到了甘肅省政府的呼應。2018年甘肅省發布《甘肅省特色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專門強調“支持建設田間地頭小型冷庫”,要“引導冷鏈物流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產品田間地頭,建設以1000噸左右小型冷庫為主的氣調庫,增強鮮活農產品產地預冷能力”。

我國很多地方都不太適合發展大規模、機械化農業,小而散的農業生產方式仍然廣泛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產地預冷就必須要滿足靈活性低成本的客觀要求,組裝式小型冷庫的特點很好地契合了這些需求。

小型冷庫改變了原本集中式的冷藏模式,相當于是以低成本的手段在分散的空間中將農產品轉變為適合冷鏈運輸的標準化低溫貨品,讓更多農產品可以更方便地進入冷鏈物流環節。

案例二:貴州共享式預冷體系

貴州省發展產地預冷的思路與甘肅不同,貴州將目光投向海外,與具備豐富預冷經驗的日本企業松下合作,引入先進的技術能力與管理方式來提升冷鏈發展水平。

2020年4月26日,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與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全國第一個省級共享式預冷體系。

結合中國的果蔬種植特點,松下專門開發了移動便捷、適用性強的移動式預冷箱產品,適用于不用時期、不同果蔬、不同地域的預冷需求。

通過與貴州省優秀企業合作,松下牽頭搭建起覆蓋貴州省12個貧困縣的移動共享式預冷服務體系,極大地提高了貴州農產品產地預冷的覆蓋率。

此外,松下還提供預冷設備融資租賃服務,進行設備托管,解決了農戶一次性投資大的問題。

圖6  松下共享式移動預冷設備

這類共享式預冷設備相較于傳統冷庫具備明顯的優勢。一方面新建冷庫的初始投資就價格不菲,并且大部分興建在田間地頭的冷庫每年只會用一個季節中的幾天,其余時間處于閑置狀態,利用率很低。

同時,冷庫還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維護,否則損壞率極高。造價昂貴、利用率低、維護成本高,對于農戶而言怎么看都不是合算的買賣。

松下不僅為貴州打造了共享式預冷體系,成功避免了傳統冷庫的建設運營弊端,與此同時還讓貴州的農產品 “順道”融入了松下發達的銷售網絡。

如貴州納雍的瑪瑙櫻桃,通過松下的產地預冷技術及銷售渠道,成功將產品保存期延長了一倍,銷售半徑擴展到了2000公里以外的北京,而其中的運輸流通損耗率幾乎為零。

通過移動共享的方式提升預冷設施的利用率,相當于是另一種形式的規?;洜I。利用不同農產品在不同時節收獲的屬性,將預冷工作進行排列組合,空間維度中小而散的農業生產在時間維度上被組合為規?;a,從而降低了產地預冷的成本。

案例三:山東“追花逐蜜”智慧冷箱

在我國蔬菜產量第一的山東,省農擔公司采用了一種名為“追花逐蜜”的方式開展產地預冷。稱之為“追花逐蜜”是因為山東農擔會在全省農產品集聚區,按照生產和運輸的需要來配置移動冷鏈設施。

山東采用的移動冷鏈設施就是模塊化組合式冷箱,可拆卸、可組裝、可重復使用,哪里有生產冷庫設備就能跟到哪里。因此山東農擔根據農產品的收獲時節、產量,在生產地、高速公路收費區等地方布局組合式冷箱,可以彌補產地冷鏈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缺陷。

這種模塊化組合式冷箱從搭建到使用僅需3到7天的時間,而傳統的冷庫建設需60天,不僅時效性強還解決了當地傳統冷鏈設施建造標準低、功能單一、利用率低等問題。

圖7 模塊化組合式冷箱

“追花逐蜜”模式的亮點不僅在于完成了農產品產地預冷,還在于山東農擔基于移動冷鏈設施開展了數字供應鏈金融試點。通過提供冷鏈物流的交易服務,將農戶與金融機構聯結在一起,實現金融賦能農業發展的目的。

這其中的關鍵還是在于組合式冷箱。山東農擔提供的冷箱是智慧化的冷箱,疊加使用了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農擔公司可以獲得關于冷箱的能耗、開關門次數、溫度、濕度等操作數據,進而自動生成農業數據,體現農戶的經營情況。

這樣,銀行與擔保公司就無需進行現場盡調,在提供冷鏈服務的同時就解決了金融機構和客戶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矛盾。于是山東農擔通過智慧冷箱實現了客戶貨能存錢能貸、銀行愿貸款、農擔敢擔保的良性循環。

從山東農擔實現產地預冷的方式來看,可以算是將甘肅的組裝式冷庫與貴州的共享式預冷體系相結合的成果,既能靈活組裝也能移動共享。

更為奇妙的是,在山東的案例中可以發現產地預冷不僅是農產品進入冷鏈物流環節的接入口,還可以成為農業經營者獲取金融資源的接入口,令農業產業鏈更為完善。

產地預冷核心在成本從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規律來看,如何降低冷鏈物流的建設、運營與使用成本始終是核心問題。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通過規模化經營來降低農業冷鏈運輸成本,是提升農產品冷鏈運輸率的可行方式。但是,我國精耕細作、小而散的農業生產方式成為冷鏈物流覆蓋“最先一公里”的先天阻礙,產地預冷也成為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最容易“斷鏈”的環節,這也是連我國百強冷鏈物流企業都不愿意重點布局的業務環節。

然而,來自甘肅、貴州和山東的案例向我們展示了提升產地預冷的可行方式,以組裝式、移動式、共享式冷庫來完成產地預冷,可以與我國小而散的農業生產方式相適應。

當然,符合經濟規律是所有產業順利發展的前提,我國農產品產地預冷以及冷鏈物流覆蓋率有效提升的內在邏輯,依然是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或者運營管理,使得小而散的農產品在另一個層面實現規模經營,以獲取規模經濟的收益來實現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靈活的、低成本的產地預冷將是我國打通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的主要形式。

參考資料期刊類[1] 馮毓琴, 張永茂, 于洋. 甘肅高原夏菜產地預冷與保溫物流模式分析 [J]. 中國蔬菜, 2014 (12):61-64.[2] 何旭東. 鮮活農產品產地預冷研究與實踐 [J]. 現代物流, 2017 (11):61-63.[3] 楊路明, 馬小雅. 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斷鏈成因及規避路徑研究[J]. 青海社會科學, 2015 (6):66-70.[4] 張喜才. 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經濟特性、困境及對策研究 [J]. 現代經濟探討, 2019 (12):100-105.研究報告類[5] 頭豹研究院. 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研究報告[R]. 2021.[6] 頭豹研究院. 冷鏈物流研究——第三方冷鏈物流崛起,行業競爭現狀有望變局[R]. [18RR1260] .2020.[7]前瞻研究院. 高質量轉型勢在必行——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報告[R]. 2020.[8]艾瑞咨詢. 2020年中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研究報告[R]. 2020.[9]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 2019年農產品產地冷鏈研究報告[R]. 2019.[10]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 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家重點企業分析報告 [R]. 2019.[11] 平安證券.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冷鏈物流,改變生活[R]. 2019.新聞類[12] 吳爽. 山東農擔搭建冷鏈產融平臺助力“三農”,打造農產品流通生態圈[EB/OL]. 山東農業信息.2020. http://www.moa.gov.cn/xw/qg/202008/t20200825_6350927.htm .[13] 張志龍. “齊”心“魯”力|山東蒙陰:“追花逐蜜”智慧冷箱助三農[EB/OL]. 新華網.2020. http://www.sd.xinhuanet.com/xhsksd/2020-07/13/c_1126230781.htm[14] 張欽. 松下布局貴州冷鏈物流,納雍瑪瑙櫻桃將跨越2000公里進北京[EB/OL].  北京青年報. 2020. http://news.ynet.com/2020/04/29/2560000t70.html

—— e n d ——

下面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歡!【原創】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制造產業金融服務特點及科技金融體系發展建議【原創】“碳達峰”和“人達峰”形勢下的高質量發展應當關注四大核心指標【原創】在變頻中引領:一線城市中心城區產業發展特點與未來圖景【原創】全球城市鏡鑒:從紐約、倫敦、東京看中心城區產業結構【熱文】教育專家楊東平:中國教育內卷與課外培訓機構擴張根源【熱文】2021上半年GDP20強城市落定:憑什么是它們?【熱文】北京4年出走了673家高新技術企業,它們都搬去了哪里?【熱文】深圳都在吸虹哪些省份?兩湖最多,浙江最少【薦讀】凝心聚力,奮楫揚帆——華略智庫7月刊別忘了點贊+在看哦!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

上一篇:物流】218年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報告

下一篇:農產品冷鏈物流運作模式探討

相關推薦
  • 聚焦年輕群體的“興趣消費” 茉酸奶推出《
  • 新疆喀什至深圳冷鏈專列啟運 特色水果“走
  • 餐飲冷鏈的特點有哪些?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
  • 靜寧縣威戎新區鄉村振興冷鏈物流園項目建設
  • 深圳冷庫出租公司有哪些?深圳冷庫倉庫出租信
  • 江蘇銀寶集團舉行冷鏈物流倉儲項目專家評審
  • 2023冷庫論壇:綠色節能成趨勢,冷倉布局正回歸
  • 投資15億元 麻陽智慧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項目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