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 冷鏈物流網

爆發、跌落,生鮮冷鏈產業八個趨勢冷靜預判:回歸本質,靜等花開!

時間:2025-02-11 01:19:29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2020年1月23日凌晨兩點,武漢市宣布封城,至今年除夕,疫情已經歷經3個春節、持續時間長達739天。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出口暴漲的形勢背后,中國清零政策、各城市疫情點狀散發的狀況也持續影響著旅游、餐飲、酒店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中美對抗、共同富裕、規范教培、房地產調控、人口增長等課題,在持續影響著每一個個體。202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總結,經濟發展正面臨著嚴峻挑戰。

2020年、2021年,云冷產業研究院連續對生鮮冷鏈產業發展趨勢做出預判,大部分觀點都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2021年,生鮮冷鏈領域風起云涌,社區團購從風口跌落,十薈團、同程生活徘徊在破產邊緣,部分生鮮B2B陷入裁員、收縮、轉型困局。一方面是資本推動的生鮮冷鏈商業模式遇冷,一方面是國家冷鏈物流十四五規劃出臺,行業發展跌宕起伏,深入的研究思考對未來生鮮冷鏈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雙疫情攪動冷鏈,終將恢復常態

新冠疫情已經影響了我們三個春節,現如今我們可能已經對某地出現陽性病例、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的消息習以為常,但南京機場、張家界、內蒙古的疫情還是為行業期盼的暑期出游市場潑下了冷水,超過700天的的疫情反復,讓抄底的海底撈、茶顏悅色等網紅企業都嘗到了苦頭,更多的小型餐飲、旅游和酒店更是舉步維艱,關門的不在少數。隨著國內疫苗接種率的不斷提高以及病毒變異后致死率的降低,相信2022年將會是轉折之年,疫情前的生活常態會回到我們身邊。

同時,2018年8月份爆發的非洲豬瘟直接影響了中國人餐桌上動物蛋白的最重要來源--豬肉的供應,雙疫情疊加,在過去兩年,中國的冷鏈人經歷了冷鏈產業的非常時刻,但是,疫情并不會是常態,捋清變與不變,把握客觀規律,依舊是生鮮冷鏈產業投資的關鍵:

1、政策引領,投資尚需務實科學理性: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據不完全統計,國家層面出臺了數十項冷鏈物流相關政策,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發展、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商貿物流體系建設等多維度指導部署推動著冷鏈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在2021年底,《“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正式出臺,為全行業繪就出了美好的未來發展藍圖。

一方面是國家、部委為冷鏈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另外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民企對冷鏈產業躍躍欲試,部分省區出臺了百萬噸級的冷庫建設規劃,國有企業大量資金投入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但現實卻是運營狀態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的態勢:2021年底,一個地級市建設的大型冷鏈項目由于運營受阻邀請云冷研究院出謀劃策,我們進行了現場考察:項目所在地地級市常住人口超過六百萬,2020年GDP超過3500億元,符合中國地級市的典型數據,該冷鏈項目投入運營已經超過五年,三萬五千平方米的冷庫,出租率僅為20%,租金只能覆蓋能源成本和管理費用,談投資回報為時尚早,與當初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投資結論相差甚遠。

該項目給行業一個警醒,行業的發展依然遵循客觀規律,只有科學認知、理性決策,科學的運營,我們的投資才能朝正確方向前進。

2、豬不能持續飛,路上走更穩:

在去年的產業盤點中,云冷研究院預測,與2020年相比,2021年豬價下跌是必然趨勢:生豬價格在2021年上半年將會保持在12元上下,到了下半年很有可能跌破10元。但即使我們做出了如此預測,也沒有想到豬價下跌會來那么快、那么猛!2021年八月,雙匯“父子內斗”的升級再次爆出行業內幕,雙匯2月底高價進入十萬噸凍豬肉,已造成上市公司潛虧十億元,也就是每噸已經跌價一萬元,而9月的市場行情已經跌破1.2萬元/噸,很多在年初2.1~2.2萬元訂貨的凍豬肉進口企業,算上財務費用、倉儲費用已經虧損50%以上。

凍肉進口價格行情只是豬肉行情的一個縮影,鮮肉現貨市場也不例外:

2018年8月疫情爆發帶來的豬肉價格上漲在2021年1月中旬戛然而止,三年的漲幅,半年時間即跌落到底部,跌幅達到-74%,豬肉價格的跌落也體現在豬肉上市公司的2021年業績預告上:溫氏股份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虧損130億元-138億元;天邦股份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虧損35億元~40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為32.4億元;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000876.SZ)2021年度業績預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86億元–9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3.94%-294.17%,上年同期為盈利49億元。

非洲豬瘟對整個行業安全的威脅依然存在,疫情防控永久性地拔高了行業養殖成本,提高了養殖行業的進入門檻和風險性。非洲豬瘟發生后,養殖端普遍加大了防控投入,豬場建立的生物防疫體系,包括消洗中心、中轉站等內部配套設施提高了養殖費用,頭部上市公司的防控成本在0.5元/斤左右,對成本的影響有限,長期來看,雙疫情影響下的超級過山車般的價格波動將告一段落,暴富的機會或許短期內將不會再有。從2018到2021年,生豬養殖行業CR10由6.22%提升至19.37%,CR20由7.91%提升至22.72%,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但以散戶為主的根本性格局尚未改變,豬周期將依舊,2021年10月觀測到生豬價格低至10.78元/kg,本周期豬價第二次觸底預計出現于2022年下半年,老百姓吃便宜肉的時間,還能延續一段時間。

3、冷鏈進口增速回落,新常態

2021年全年,我國累計進口肉類近938萬噸,較2020年全年下滑5.4%,(2020年全年中國總計進口肉類991萬噸,同比增長60.4%)其中進口豬肉總計371萬噸,同比減少15.5%。

分析全年肉類進口數據,我們不難發現,2021年月進口量自5月開始便低于去年同期,到6月和9月差值分別達到了15.3萬噸和14萬噸,到12月,同期差值達到頂峰,為31萬噸。上述數據的走向與中國豬肉價格的下跌趨勢一致:隨著國內豬肉供應充足、價格回落,進口凍肉特別是凍豬肉的價格優勢不再,需求回歸。

上圖中凍豬肉的進口增長率也如過山車一般,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快速增長后,進入下跌通道。凍豬肉的快速增長來自于國內非洲豬瘟爆發帶來的供應短缺,當關鍵因素消失,回歸才是常態。而當進口增長和價格波動帶來的凍肉存儲需求減弱時,沒有運營能力的港口型冷庫空置率提升在所難免。

4、冷鏈作為基礎設施、底層物流資產將受到長期重視:

2021年6月21日,國內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迎來上市首秀,其中底層資產為倉儲物流資產的兩支:鹽港REIT、普洛斯REIT。對于倉儲物流行業,周期性風險難以避免,但是倉儲物流本身又很大程度上是服務民生保障的剛需,所以抗周期性也十分明顯,特別是在疫情背景下,寫字樓、綜合體、酒店等資產都受到較大影響,物流資產優越的抗跌性脫穎而出,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認可。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REITs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物流地產已從地產類的另類資產逐漸轉變為核心資產,政策上、理論上的市場前景都一路向好。但由于核心城市拿地困難,物流地產開發企業前幾年開始在二線城市、熱點區域的周邊衛星城跑馬圈地,在項目開發前期遭遇了土地資源稀缺的問題,建成后期由于倉租率不達預期,開發速度驟降。

而縱觀有商流、自有物流量加持的平臺電商、快遞企業等,這些企業的拿地頻率反而提高了。例如京東物流,業務量和稅收可觀,不僅開發增量可觀,在今年1月初,京東對中國物流資產股權的收購也進入了最后階段,這意味著以運營為導向的物流地產時代來臨,物流地產“躺著”賺錢的階段結束了。

冷鏈,作為物流地產頂端的明珠,收益高于傳統高標倉,從目前來看,國內尚未出現真正具有運營能力的冷鏈物流地產開發企業,(此處會有爭議,云冷研究院的觀點是運營能力不是簡單的倉庫托管、庫內操作和城市配送,而是具有真正提升冷鏈供應鏈效率的倉儲和物流服務能力,客戶粘性高,而非簡單的冷庫出租),一些以傳統高標倉模式建設冷庫、干改冷的企業,簡單效仿高標倉的招租式運營,并未真正切準行業用戶需求,在社區團購、電商平臺等行業收縮、冷庫供應量劇增的背景下,部分城市項目空置嚴重,缺乏持續發展能力。云冷研究院認為,具有運營能力的冷鏈物流地產企業,在開發強度、冷鏈租金和較高出租率的支撐下,將破解拿地難、土地價格高的難題,有望在下一輪的競爭中勝出。

5、“預制菜”暴熱?長期看好持續中熱

2020年,云冷研究院認為:隨著安井業績飄紅,傳統冷凍食品龍頭三全的業績也大幅增長,產業向頭部集中的效應進一步提升。在資本市場,去年提出了預制菜概念的創業公司發展極其火熱。A股新上市的公司預制菜企業味知香曾連續收獲十三個漲停,味知香的市值曾一度破百億人民幣,盡管它的營業收入只有6.22億/年,但它的凈利率卻十分不錯。到2021年9月6日,餐飲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001215.SZ)登陸A股,再一次讓預制菜的概念沖上了熱搜,大量資本沖進“預制菜”賽道尋找好標。

但是,預制菜并不是什么新鮮產品,在十幾年前就有被廣泛使用,風靡全國的湘菜館背后,是湖南數百家為餐飲服務的中央廚房,即預制菜企業,預制菜以往多銷往B端,在行業內稱之為“酒店菜”。而預制菜的再次火爆則來源于各類餐飲、生鮮零售頭部玩家直接售與C端用戶的舉動。云冷研究院認為:B端廚房工業化來自于降成本和提效率的要求,C端預制菜對生活方式的變革,則是長期、緩慢變化的過程,雖然疫情期間培養的居家做飯習慣有利于促進預制菜崛起,但談爆發為時尚早,但可預期賽道將長期中熱,值得長周期投入。同時,預制菜的產業門檻極低,散、小、亂的局面恐怕會長期存在,品牌的成長也需要漫長的過程,靠資本驅動不一定靈!歷史的經驗也證明了,在下游需求尚未爆發之際,僅僅依靠資本市場的火熱和供給端的爆發,企業極易出現生存困境,去年上半年暴熱的新消費賽道到了下半年就進入冰凍狀態,就是前車之鑒。瑞幸創始人陸正耀的預制菜項目“舌尖工坊”首家門店已經在北京開業,據稱“計劃在2022年開店3000家”。

或許只有當潮水褪去,裸泳的人才會浮現出來。

6、被高估的門檻,社區團購步入發展拐點:

2021年,在社區團購的發展歷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年,社區團購一下從火熱的2020踏入深水區,嚴監管、淘汰賽、大洗牌等劇烈變化讓我們始料未及,但同時也擁有強烈且篤定的感知:社區團購步入了發展拐點。

在社區團購火熱的2020年,云冷研究院通過長期的觀察、研究認為:作為一種商業模式,社區團購本質是微信作為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支撐下社會供應鏈+物流系統+團長的組合系統,是一種去中心化、重運營的電商模式,正因為去中心化和重運營,滴滴、美團、拼多多等企業才能在短時間內殺入,隨著時間的推移,模式不斷迭代,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會成為今天類似于商超的模式,門檻并不高,也不可能被某幾個巨頭所壟斷,更多的企業依然有享受社區團購商業模式紅利的機會。

時間來到2021年,7月同程生活倒閉,8月京喜拼拼收縮,9月橙心優選撤退,12月十薈團停止運營,以資本驅動的社區團購玩家在燒了幾百億資金后并未得到想要的結果,大部分以倒閉收場。這也驗證了社區團購門檻并不高的結論,不能完全利用資本燒出規模,達到贏家通吃的結果,果斷止損或資本看不到希望撤離導致倒閉,成為很多資本團的結局。即使是還留在牌桌上的資本團,如興盛優選、美團和多多等,經營方式也開始由資本經營轉向商業經營,由過度追求GMV轉向追求利潤、適度追求規模。2021后半年,興盛優選采取防守策略,不擴張也不收縮,放棄了東北區域的擴張計劃,其北方邊疆也就止步于石家莊。

資本團的困境背后,是區域社區團購平臺迎來了第三次繁榮期,生存進化之下的地方團從北到南,大慶九佰街,鄭州有井有田,長沙知花知果,深圳土地公,從西向東,荊州加一加,杭州山總親選…他們在2021年不但沒有倒下,還出現了幾倍增長,驗證了去年云冷研究院的觀點:社區團購既然是一道大風口,就不可能稍縱即逝,作為一種商業模式,社區團購會成為今天類似于商超的商業模式,不可能被某幾個巨頭所壟斷,更多的企業依然有享受社區團購商業模式紅利的機會。云冷研究院長期看好社區團購賽道:社區團購是在大量完善的高密度人口小區、高效完整的物流配送系統以及已養成的全民電商習慣的基礎上衍生出的迭代產物,已經成為中國生鮮冷鏈零售的新基礎設施,社區團購將成為重要零售渠道,測算遠期市場規模將接近2萬億。社區團購,以及生鮮、冷凍食品、預制菜,為一日三餐而生,必將生生不息。

7、生鮮B2B平臺遭遇困境,傳統經銷商持續迭代

據公開資料,美菜網成立于2014年,實施“兩端一鏈一平臺”模式,堅持控貨自營,以冷鏈物流網絡為基礎連接上游生鮮生產商和下游商戶。2014-2018年,美菜網倍受資本青睞,融資總額為84.18億。但從2018年起,市場再未得到美菜的融資信息。燒完幾十億元融資后,去年9月份美菜網關停了部分城市服務,開始大區合并,開啟了持續性裁員;今年年初,美菜網再次傳出了總部搬遷、裁員仍在繼續的消息。生鮮B2B的另外一個玩家美團快驢,即使有美團做靠山,在2021年也采取收縮策略,暫停了在部分三、四線城市的運營,僅保留了一二線城市。

云冷研究院一直持續跟蹤、研究生鮮B2B平臺模式對行業的影響,云冷研究院認為:中國餐飲市場種類多樣化,燒烤、茶飲等細分食材異軍突起。由于餐飲食材的多樣性,食材種類極其豐富,產業鏈細化程度極高,什么叫豐富?通常小b面對的是最后一層批發商,規模很小,只提供數百個SKU,而Sysco為37萬!寬產品線的批發業務在Sysco的收入中占87%。美菜的商業模式也是服務中小客戶,但解決十萬+級的SKU供應鏈管理的挑戰,絕非技術、商業模式的問題!而中國也有特色的應對方法,既然一家批發商并不能滿足各類小b的需求,那就多來點,不同類型的批發商匯集成批發市場,批發商之間互為對方庫存,這就解決了SKU不足的問題。

其次,在眾多食材中,生鮮果蔬供應鏈管理為管理難點中的難點,由于生鮮果蔬的保鮮周期短、計劃性差,導致價格波動明顯,一天漲跌幅達到50%也不奇怪,這種市場的交易操作,與期貨市場的操作難度相比,只會更難,這恐怕是絕大多數的生鮮創業者忽略的問題。本人認識一位生鮮產業的一級批發老板,主做辣椒品類,光辣椒品類一天最大的吞吐量就有15車,超300噸,雖然學歷不高,但他聰明、勤奮,20多年如一日,專注于一個單品的供應鏈管理,從基地提前訂貨(期貨)到省會一級批發(賒銷),行情不好時,一車虧幾萬眼都不眨,行情好的時候,一車賺幾萬也輕輕松松(算一車20噸,一斤僅賺一元錢,一車也賺四萬元),自己做老板,獨立操盤農產品期貨、承擔行情風險,請問,哪個互聯網生鮮平臺做得到?

或許,美菜的商業邏輯一開始就理想化了.......生鮮B2B平臺涌現、資本驅動的社區團購興起、團膳的崛起,均未改變生鮮冷鏈的基本邏輯:行業里見招拆招,專注品類,不斷迭代自身思維,擁抱變化的優秀就業者,將始終是生鮮行業的贏家。

8、社區生鮮、KA商超模式將何去何從:

社區團購崛起的背后,是對傳統商超的巨大沖擊:根據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多家超市也預計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永輝超市預虧39億、人人樂預虧8億、家家悅預虧3億…據步步高年報披露,永輝超市2020年生鮮及加工產品收入占主營收入的47.8%,而生鮮品類,正是社區團購競爭最激烈的領域。日常家庭餐桌的鮮活水產、蔬菜瓜果、禽蛋奶等生鮮產品成為巨頭們“社區團購”業務的重點品類,在初期為了搶占市場,“社區團購”通常以極低的毛利,甚至負毛利進行競爭。在中國,生鮮作為消費品具備剛需和高頻的特點,永輝超市的生鮮業務極具價格優勢,也因此為超市帶來了大量穩定的客流,而逛超市的消費者在購買便宜生鮮的同時,往往也會順帶購買其他商品。

然而,這套打法在社區團購面前毫無招架之力,社區團購直接攻進了超市大賣場的大本營,導致超市大賣場的客流大幅減少,降幅基本都達到了兩位數,客單價和銷售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同樣,近幾年很多人都在分析錢大媽的模式,占領社區、密集開店、打折清庫存加快商品周轉、產地直供加盟模式保證盈利能力......無法否認,這都是錢大媽成功的基礎條件。在資本的加持下,錢大媽順理成章地開始了向全國的擴張。但是,在實體店普遍經營困難的今天,房租、人工成本是壓在實體門店身上的兩座大山,錢大媽也不能幸免。據錢大媽自家披露,新開店面在半年之內會有虧損,從去年一直到現在,市場上不少加盟店被爆出月虧損達到一萬元的消息。雖然加盟門檻和硬性成本投入在加盟前都是透明的,但部分加盟商在與錢大媽的糾紛中提到,錢大媽督導亂改訂單、加盟商賠本仍強行堅持營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十分常見。雖然錢大媽對加盟店虧損的情況進行了回應,但盲目擴張、門店布局不合理、供應鏈能力欠缺的問題并非一紙回復所能解決,這些都需要錢大媽花大力氣解決,今年1月19日爆出的錢大媽關閉北京所有門店的消息就是警醒:“錢大媽生鮮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北京市場有它的特殊性,自己低估了北京市場的難度,更低估了北京市場房屋租金高企會帶來的經營壓力。

社區生鮮、KA商超等傳統零售業技術進步比較有限。未來,逐步應用新技術與新方式、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是必然趨勢。社區團購這樣的攪局者,可能會加速傳統零售的自我調整,或者說,它就是未來的傳統零售模式。

寫在最后

以上八點是筆者對近兩年生鮮冷鏈行業發展的總結思考,也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其中很多觀點與多年前筆者在進行云冷1號項目定位時的觀點一致,在與新冠病毒斗爭的兩年多時間里,豬肉行情又經歷了一輪超級過山車,疊加社區團購模式的瘋狂、冷靜,生鮮冷鏈產業經歷了一次百年巨變,整個生鮮冷鏈系統正在發生化學反應,創新已成為生鮮冷鏈發展的核心關鍵詞,但創新的基礎仍然是對產業的深入研究,未來已至,接下來的這個時代一定是好人賺錢的時代,一定是“專業精神、長期主義、戰略思維”為王的時代。

本文作者:鐘賢柏  云冷產業研究院院長、湖南七芒星云鮮冷鏈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嶺郅云鮮冷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云冷產業研究院是湖南云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獨立研究機構。

更多老漂原創文章(2016-2020年)已經匯編成書《草根物流說》,歡迎大家訂閱(掃碼購買)。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

上一篇:冷鏈物流:短期爆發,長期受困

下一篇:澳柯瑪攜手京東物流轉型冷鏈物聯網 物流周轉率提升21.6%兩軍交戰在即,主帥卻偷偷離開,臨走前:我不在敵必降!果然應驗

相關推薦
  • 聚焦年輕群體的“興趣消費” 茉酸奶推出《
  • 新疆喀什至深圳冷鏈專列啟運 特色水果“走
  • 餐飲冷鏈的特點有哪些?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
  • 靜寧縣威戎新區鄉村振興冷鏈物流園項目建設
  • 深圳冷庫出租公司有哪些?深圳冷庫倉庫出租信
  • 江蘇銀寶集團舉行冷鏈物流倉儲項目專家評審
  • 2023冷庫論壇:綠色節能成趨勢,冷倉布局正回歸
  • 投資15億元 麻陽智慧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項目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