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萬億市場,中國冷鏈物流的機遇、挑戰與競爭格局
在萬億市場規模以及高增速背景下,一部分冷鏈物流企業仍在賠本賺吆喝,也有的企業不惜主動放棄既有業務斷臂求生。
“我們花了25年的努力,現在仍在過程中,交了很多學費,今天之所以站在這里還活著,不知交了多少學費,只有同行知道這些?!痹谌涨暗呐e辦的中國冷鏈產業年會上,鮮易科技產業集團董事長朱鮮福情緒似乎有些激動,會場一片寂靜。
當著臺下近千同行的面,這位冷鏈“老將”在隨后的演講中,分享了他對中國冷鏈市場發展方向的思考。不過最讓人產生共鳴的,可能還是行業研判前的這些關于“學費”的感慨——據說朱鮮福說到此處時,臺下有同行眼淚都掉了。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發布的《2017中國冷鏈物流企業百強》,鮮易供應鏈位居全國第三,并且在此之前,他們已連續四年蟬聯全國前三甲,行業地位有目共睹。雖說“商業競爭不相信眼淚”,但朱鮮福此番演講仍不禁讓人感慨,國內的冷鏈物流行業,真的就那么不好做嗎?
冷鏈市場的“冰與火”
消費升級浪潮下,中國冷鏈物流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根據中物聯冷鏈委預測,2018年中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將達到1.8億噸,比上年增長3300萬噸,同比增長22.1%。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為3035億元,比上年增長485億元,同比增幅19%,與需求保持同步。
這顯然是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并且在市場繁榮同時,冷鏈基礎設施也進一步完善。2018年中國冷庫市場預計新增庫容488萬噸,同比增長10.3%。并且從新增區域來看,武漢、杭州、福州、濟南、重慶、大連等二三線城市增幅明顯。
盡管市場給了參與者最夠大的想象空間,但冷鏈行業的錢,似乎并沒有那么好賺,否則,也不會出現類似朱鮮福所表達出的那般感慨。
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以前述提到的百強榜單為例,在2017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總收入為259.83億元,僅約占全國冷鏈物流的27.52%,市場“水大魚小”,尚無超級巨頭出現。
百強企業極低的市場占有量,也體現在了行業利潤率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引述的一份調研統計顯示,當前冷鏈物流行業的平均凈利潤僅在3%左右,且仍在不斷壓縮。這讓企業舉步維艱。
“一部分冷鏈物流企業賠本賺吆喝,也有的企業不惜主動放棄既有業務斷臂求生?!贝拗腋侗硎?,在各項成本逐年上升的客觀因素下,從業者們要思考如何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但在萬億市場規模背景下,中國冷鏈物流流通率仍難掩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
根據商務部之前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即在物流過程中采用冷鏈物流的比重,分別為22%、34%、41%,冷藏運輸率分別為35%、57%、69%,大部分生鮮產品仍在常溫下流通。而在類似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易腐食品冷藏運輸率已超過90%,冷鏈流通率更是高達95%~98%。
冷鏈物流第三方服務商小碼大眾在過往的物流作業中也發現,冷鏈物流70%的客戶需求并沒有人提供服務,這些人只能買面包車自己解決。而相比之下,國內物流企業更多是為爭奪30%的合同客戶,打造服務標準。
冷鏈流通率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便可發生本質改變。這種差距是全方面的,既有像基礎設施落后、區域資源不均衡、用人成本高等來自行業共性的原因,也有鏈路效率低以及管理理念落后等企業自身頑疾。
冷鏈困境當下:效率提升點究竟在哪里?
冷鏈物流從上下游簡單看的話,可大致分為倉儲、運輸和配送三個環節,按類型來劃分,又可以分為倉儲型、運輸型、城市配送型、供應鏈型、電商型、平臺型以及綜合型等七種模式。
中國冷鏈需求端的復雜特點決定了,冷鏈行業顯然需要“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條適合本土化環境的道路,運作效率提升以及信息化建設,是行業普遍的共識,但知道終點在哪跟自身能否到達,仍要分開看待。這條路究竟該如何走,眼下似乎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這里有兩個突出問題,一個是如何化長鏈為短鏈,實現全流程可視化、數據可控;另一個是如何將供應鏈能力充分釋放出來,進行規?;瘡椭啤?/p>
從長遠角度來看,鏈路逐漸優化是行業發展必經之路。但長鏈變成短鏈,并非一刀切掉那么簡單。核心的一點在于成本問題,冷鏈做的是一門“溫度”的生意,維持全鏈路溫度平衡,即便是在行業發展不均衡的當下,也可以輕松實現。但如何在履約同時將成本降到最低,并不是投點錢就可以實現。換句話說,這個行業并不是只缺數據,人才引入以及上下游的協作,也是關鍵布局之一。
“因為行業不成熟的情況下,現在是處在職業化和專業化的進程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陽春白雪進不來,下里巴人出不去?!敝祯r福說道。
冷鏈物流屬于典型的重資產業態,倉儲、專線物流以城市配送體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上下游全流程,以及在倉儲、設備、人員操作的高度數字化建設工程門檻之高,足以直接將大多數冷鏈企業拒之門外。
自動化程度低,以及人工作業的現狀仍將長期存在。弊端顯而易見,商品往往只在倉儲環節以及部分流通環節實現商品完全可視化,但在干線及城市配送節點里,仍有大面積的信息“盲區”。正因為此,風險管控以及鏈路價值最大化,持續考驗著企業的運營能力。
從目標客戶群體特征來看,服務大客戶意味著服務商的模式和功能,需要高度定制化、個性化。但弊端也很明顯,缺少靈活性,一旦大客戶訂單出現波動,營收壓力會急劇提升,任何一個想基業長青的企業,可能都不愿意看到這種情形出現。但反過來說,物流服務商業務在從小客戶向大客戶過渡時,也無可避免地出現,無法配置相應資源的尷尬現狀。
這種矛盾的直接體現是冷鏈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2b以及C端市場,訂單分散且非標,并且隨著行業發展,末端生鮮零售場景日益趨于多樣化和碎片化,建立在低標準化的冷鏈物流企業,其實際成本往往遠超用戶可承受能力。
九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合伙兼CTO侯高陽則表示,2C電商包裹經常有取消訂單的情況出現。傳統人為干涉的方式難以實現損失的控制,只有通過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進行效果、單量積壓以及人員調配的實時分析,才能幫助優化決策和流通成本。
生鮮精細化運營的關鍵點:新技術的應用應該選對時間?
零售業與冷鏈行業不分家,甚至可以說是彼此的一面鏡子。電商以及移動互聯網在過去十年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為了減少流通鏈路,生鮮零售商們也在模式創新和物流鏈路優化上,做了諸多方向的探索。比如原產地直采、預訂制、以及前置倉等模式與打法。
但與冷鏈物流行業一樣,生鮮零售商并沒有借此成長出一棵“參天大樹”,市場集中度很低。
生鮮零售商面臨著與冷鏈物流行業相像的難題,對于零售商來說,一方面需要根據終端用戶需求,實時反饋到上游產地,同時下游也需要有足夠強大以及穩定的渠道,讓冷鏈商品流通完成最后的閉環。但生產與流通本身割裂的現狀,以及需求本身強替代性,讓所謂競爭壁壘的建立成為一座無法翻過的大山。
不過,眼下零售商與冷鏈企業至少可以達成一個共識,新技術以及互聯網元素的應用,讓商業鏈路有了更多優化的空間。但新技術的應用,對于利潤率本身就很低的冷鏈企業來說,并非是一件易于執行的事,尤其在資本寒冬的當下。
在上海鄭明現代物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鄭富貴看來,作為第三方物流運營公司,科技手段等技術的應用時機很重要。企業一方面需要有做先驅的決心,但也要提防成為先烈?!邦I先半步,不能領先一步。領先一步為這個行業、技術貢獻了,甚至死在沙灘上,領先半步你有可能穩定在市場的技術前沿?!编嵏毁F看來,用戶需求在持續發生變化,企業的投入也應該以多樣化的方向進行。
來自希杰榮慶供應鏈有限公司的劉永生則認為,新技術的研發以及投入應該更多向行業領先高科技企業學習,引入到企業當中。他舉例稱,京東研發中心里的AS、AR存儲貨架、AGV小車,以及貨到人的揀選系統等很多硬件設備,都是“拿來主義”。而京東要做的是,實現整個解決方案的集成和控制,從而讓整個解決方案更好地適配用戶需求。
但總的來說,新零售以及互聯網的應用,確實為商品流通的便利性,以及2B以及2C的冷鏈服務快速響應,帶來了根本的提升。比起競爭,上下游的協作以及產業整合,或將成為行業玩家們所面臨的新常態。
市場繁榮的背后,是我國冷鏈物流“散小雜”、與發達國家差距巨大的現實。以2017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為例,百強的總收入為259.83億元,平均每家年收入不到3億元,年收入超過5000萬元就能進入百強,業內專家曾感慨道,“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所有的冷鏈物流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更不要提超級巨頭了?!蓖瑫r存在的還有一個更可怕的事實:當前冷鏈物流行業的平均凈利潤率僅在3%左右,而且仍在不斷壓縮。一部分冷鏈物流企業賠本賺吆喝,一部分企業不惜主動放棄既有業務斷臂求生。
我國冷鏈服務商可以分為七種模式:倉儲型、運輸型、城市配送型、綜合型、供應鏈型、電商型和平臺型,受電商影響,人們較多關注生鮮電商企業自主建設的冷鏈平臺,但在其中,供應鏈型企業擁有不可限量的潛力,它也是所有類型企業中平均收入最高的,最有可能獲得遠超3%的凈利潤。
(2017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占比,圖片來源:中物聯冷鏈委)
歐美日發達國家成熟的冷鏈產業注重專業分工和科技投入,運輸方、倉儲方、卡車租賃公司只負責其中一部分。國內冷鏈物流行業則以提供綜合供應鏈服務為主,專業分工化體系未形成,以整合產業鏈資源為主。
供應鏈型企業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到終端整個過程提供低溫運輸、加工、倉儲、配送服務,然后由分銷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偟膩碚f就是將供應商、制造商、物流商和分銷商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由于全程冷鏈的需要,冷鏈供應鏈涉及大量的資源整合,復雜性較高,這給專業的供應鏈型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今天我們就以管窺豹,通過幾家典型的冷鏈供應鏈型企業,看看第三方冷鏈供應鏈可以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冷鏈物流供應鏈系統,圖片來源:招商證券)
九曳供應鏈
2018年10月10日,九曳供應鏈正式宣布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泰國正大集團戰略投資,同時,雙方正式簽約,在冷鏈物流、生鮮食品電商、餐飲供應鏈、IT系統等多個領域形成緊密的戰略協同。九曳供應鏈表示將繼續擴大在IT技術和生鮮云倉方面的投入,建設智慧生鮮倉儲體系,優化供應鏈各環節,與正大協同構建全球化的生鮮供應鏈服務平臺。
九曳供應鏈創建于2014年11月份,是一家以IT為核心的生鮮供應鏈服務平臺,通過整合國內外的社會化冷鏈物流資源,為全球原產地生鮮農產品企業提供一站式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九曳供應鏈目前在全國布局有26個九曳鮮倉,日訂單處理峰值可達20萬單/天。
作為一家IT為主的供應鏈公司,九曳供應鏈在IT和技術創新等方面投入巨大:自主研發了TMS運輸管理系統,利用GPS定位、溫度傳感等技術,實現貨品全程可追溯與溫度可視化;針對生鮮倉儲運營開發倉儲運營管理系統;自主研發了OMS訂單管理系統,支持各商家不同ERP系統直接對接,支持B2C零售和B2B分銷訂單處理;擁有全天24小時不間斷倉庫溫濕度監控+視頻監控以及完整的異常情況報警及處理機制;擁有專業保鮮技術團隊,對每一種產品做靜態及動態保鮮的測試;在上海建成了國內第一個社會化的催熟庫……
(以肉類為例,九曳供應鏈的物流流程)
在冷鏈物流方面,九曳供應鏈的服務范圍涵蓋了B2B與B2C,可全面支持與滿足生鮮全品類的倉儲服務?;诰乓孵r倉打造的干支線運輸線路達1000條以上,生鮮宅配次日達覆蓋縣市區域502個、隔日達571個。同時九曳供應鏈強大的IT團隊自主研發信息系統“九曳供應鏈云平臺”,實現供應鏈所有參與方實時互聯,協同作業和優化,其信息化、移動化和可視化的技術與管理最終實現智慧供應鏈。
(九曳供應鏈的運輸管理系統每隔幾個小時標記一次位置和溫度信息)
宇培供應鏈
2018年8月9日,宇培供應鏈對外宣布與美團集團新零售業務的“小象生鮮”在冷鏈供應鏈服務上開展深度合作。美團看中的是宇培供應鏈相對完善的冷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和覆蓋全國80%地區的運營能力。在生鮮供應鏈合作方面,除了美團,宇培供應鏈還與和阿里、京東等巨頭有合作。
宇培供應鏈是傳統物流地產運營商宇培國際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宇培國際”)于2016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得益于和宇培國際的協同效應,宇培供應鏈在宇培國際倉庫網絡的基礎上布局全球冷鏈園區網絡,得以輕資產運營。
宇培供應鏈通過整合冷鏈倉儲服務平臺、冷鏈物流服務平臺、電商服務平臺和金融貿易服務平臺,依托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為冷鏈產業提供“五位一體”(冷鏈倉儲、冷鏈運輸、冷鏈配送、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的一站式服務,打造冷鏈行業首個S2B(Supply Chain Platform to Business)供應鏈服務云平臺,實現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產業鏈服務。
(宇培供應鏈的“五位一體”供應鏈服務體系)
宇培供應鏈具備打造冷鏈S2B云平臺的四大優勢:
1.圍繞冷鏈供應鏈核心的倉儲網絡,已經形成極強的物流服務能力;
2.對行業的深刻理解以及與大型生鮮電商的合作,可以準確把控供應鏈核心環節與設計服務;
3.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化開放式平臺,開發了針對冷鏈供應鏈各個環節所需的云端管理系統及互聯網應用,實現從產品到服務各項資源的匯集與整合,提供交易便利,并充分賦能平臺B端客戶;
4.作為大型企業集團,可以為B端客戶提供包括全球采購、國際物流、清關報關、保稅服務、國內冷鏈倉干配服務、供應鏈金融、大數據智庫等全方位服務,實現冷鏈供應鏈全面賦能,具備打造生態云平臺的能力。
到2021年底,宇培供應鏈計劃在全球建成58個冷鏈園區,面積達158萬平米,形成中國最大、覆蓋全球、國際領先的冷鏈供應鏈S2B生態服務云平臺,實現冷鏈全產業鏈賦能。
鮮易供應鏈
作為中國最早涉足冷鏈產業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之一,鮮易供應鏈從物流企業到企業物流,再到如今的供應鏈企業,一直都走在冷鏈行業的前沿,在2014年就率先應用“供應鏈思維+互聯網思維+產業發展新思維”,在冷鏈物流行業率先打造了溫控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布點結網,鏈接源頭到終端,打通生鮮產業流通通道,實現了一點接入、全網服務。
如今鮮易供應鏈基本形成了多元融合+多網融合,全面協同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服務模型。通過全程溫控供應鏈,鮮易供應鏈聚集了眾多要素,比如鮮易集采分銷平臺、流通加工平臺、冷鏈物流平臺、金融服務平臺等,為整個產業鏈從源頭到最后的末端提供全程供應鏈的服務。在融合過程中,鮮易供應鏈內部的多個業態也在不斷融合打通,為客戶聚集大量的鏈接上下游的商流、資金流和訂單量,為客戶提供全鏈條一體化的服務。
鮮易供應鏈通過實施“產品+服務”、“硬件+軟件”、“平臺+杠桿”,構建“云倉網、運輸網、城配網、信息網”,打造“冷鏈物流服務平臺”+“集采分銷平臺”+“供應鏈金融平臺”融合的集成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一體化溫控服務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及資金流同步。
鮮易供應鏈細分工業渠道、商超渠道、餐飲渠道、電商渠道和進口渠道客戶,為其提供定制化供應鏈服務解決方案,有針對性地幫助客戶優化供應鏈,保障貨品從產地的倉儲、過程的運輸、中間環節的生鮮加工,到最終的城市配送的全程冷鏈不斷鏈,保證質量安全,提高效率并創造更高的附加值。
(鮮易供應鏈針對工業渠道的解決方案)
比如在生鮮電商行業,由于電商企業自建冷鏈體系不完善、產業鏈條長,全程冷鏈難以保證,導致產品品質難以把控。鮮易供應鏈針對其痛點推出行業解決方案,涵蓋從產地、區域配送中心、城市TC倉、城市前置倉到小B客戶端“最后一公里”的全流程環節,提供農產品的預冷、分級、打包、質檢、流通加工、分揀包裝、干線運輸、城市配送等全程實時在線的溫控服務,保障生鮮品的品質。
截至目前,鮮易供應鏈在全國布局鄭州、昆山和天津三大溫控園區,在全國25個核心節點城市布局城市前置倉。公司自有及整合冷藏車輛5900余臺,千余條運輸線路,覆蓋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這一遍布全國的網狀供應鏈體系,可為客戶提供涵蓋溫控倉儲、冷鏈運輸、冷鏈城配、流通加工、國際貿易、產品分銷和供應鏈金融等的溫控一體化服務。
隨著國民消費的升級和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人們對冷鏈的需求日益強烈。目前,冷鏈在資本和科技的助力下處于一個高速發展期,但中國冷鏈產業呈現出基礎設施缺乏整合、商品流通效率很低、行業集中度不高、信息化水平低的現狀,缺乏供應鏈的全鏈條標準的無縫對接,食品、藥品安全不能充分保障。
在大冷鏈格局的趨勢下,規模效應、領先模式、組合拳將成為行業立足的關鍵。冷鏈物流的格局必將融匯到大供應鏈中,物流的商流包含是必然,那么抓住商流的利器是供應鏈,而供應鏈需要的是一體化,從基礎物流服務、供應鏈服務,到供應鏈金融,以及分銷服務體系。當然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需要強大的結構化體系來支撐:線下的多網點服務平臺、資源整合平臺、內部運營與管理的信息化支撐平臺、外部鏈接客戶用戶的互聯網場景交互服務平臺、外部金融資源鏈接平臺等等。比如,基礎建設之外,電商、新零售企業不僅需要物流的倉儲和分化,還需要供應鏈金融、上下游客戶、海外采購等多方面服務,這些無疑為專注于冷鏈服務的第三方供應鏈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讓他們擁有了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
來源:招商證券、零售老板內參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